微信扫一扫,查看信息
微信分享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活动分享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参赛指南

关于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暨第五届江苏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通知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目前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

经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组委会批准,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决定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暨第五届江苏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

          二、时间、地点

        1.大赛报名系统开放:2025年3月6日;

        2.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5月26日晚8点;

        3.江苏省赛时间:2025年6月7-8日;

        4.省赛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三、参赛对象

         研究生、本科生(含职教本科)、专科生(含高职)

         四、赛道设置

        大赛设置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个赛道,每个赛道分为若干赛项。各赛项规则另行通知。

      (一)创新赛

        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智能文化创意创新赛、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赛、智能家电创新赛、新质生产力创新设计专项赛、机器人舞蹈赛(多足异形机器人集体舞)、机器人舞蹈赛(仿人单人、仿人多人)。

      (二)应用类

       机器人应用赛(Apollo自动驾驶仿真赛)、机器人应用赛(城市道路识别)、机器人应用赛(智慧巡检作业)、机器人应用赛(智能驾驶)、机器人应用赛(授粉机器人)、机器人应用赛(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应用赛(智能产线应用场景)、机器人应用赛(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机器人应用赛(智慧零售)、机器人应用赛(Apollo自动驾驶实车赛)。

      (三)竞技类

       机器人竞技赛(Simuro足球)、机器人竞技赛(格斗)、机器人竞技赛(仿人短跑、障碍跑、不规则地面运动、点球)、机器人竞技赛(创非凡iLoboke足球)。  

     (四)挑战赛

       机器人任务挑战赛(Aelos 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Aelos机器人挑战赛(树莓派版本)、Roban 机器人挑战赛、Aelos 跨平台具身智能创意挑战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小型桌面级)、机器人任务挑战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全地形协同机器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自主巡航、目标射击)、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微型无人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 (无人机空地协同)、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智慧药房)、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四足仿生中型、四足仿生小型)、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无人车室外场景)、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机器人任务挑战赛(脑机与应急机器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智能制造)。

       五、比赛赛制

       大赛分为校赛、省级选拔赛(省级层次选拔赛)、全国赛。原则上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比赛方式(具体竞赛方式及地点以江苏赛区赛前通知为准)。

     (一)校赛

       各参赛院校原则上必须进行校赛,排名在前50%参赛团队进入省级选拔赛(省级层次选拔赛)。

     (二)省级选拔赛(省级层次选拔赛)

      1.江苏省赛:江苏赛区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组建江苏赛区省赛组委会,负责江苏赛区选拔推荐工作。原则上省赛一、二等奖推荐参加国赛,推荐比例不超过对应赛项参赛队伍的50%;

      2.省级层次选拔赛:若某一赛项省内报名队伍过少,不成赛,该赛项报名参赛团队需参加省级层次选拔赛。省级层次选拔赛和省赛评审标准、专家组执行统一标准,获奖证书为省级证书。

    (三)全国赛

省赛(省级层次选拔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队伍参加决赛。决赛具体安排见全国总决赛通知。

      六、省赛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项

      省赛:江苏省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20%;二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30%;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30%。获得省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将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全国赛:全国总决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比例以国赛组委会通知为准。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得省赛一等奖或全国一、二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可申请江苏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项。

    (三)优秀组织奖

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院校可申请江苏赛区优秀组织奖。

      七、参赛报名

      1.登录大赛官方网站(www.caairobot.com)进入报名系统,提交报名材料。5月26日晚8点关闭报名通道;

      2.报名时请仔细核对信息,如需修改信息请及时联系省赛负责人,修改信息通道在比赛前关闭;

      3.经校赛选拔进入省赛的队伍,按每支队伍800元缴纳省赛参赛费,用于比赛场地、会务组织、物料制作、裁判评审等支出。未缴纳参赛费的团队将无法参加省赛;

      注意:每个队伍可报1-3人、1-2名指导教师。同一赛项,参赛学校(不含分校)进入国赛队伍不能超过3支(含3支),创新类赛项除外。

      八、缴费方式

     报名参赛费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代江苏赛区组委会收取,并开具普通电子发票发送至缴费联系人电子邮箱内。

    (一)在线缴费

      登录大赛江苏赛区官网www.aicomp.cn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完成缴费。

缴费网站二维码


    (二)线下转账汇款

      收款单位: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

      收款账号:320006678018010081595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南京仙林支行

      注意:线下转账付款时请备注“姓名+学校+团队名称”,完成缴费的参赛队伍请及时在报名系统(https://www.caairobot.com)中上传银行转账凭证,凭证格式为jpg,图文清晰完整,请不要涂改、修改缴费凭证上的任何信息。

      九、联系方式

      江苏赛区组委会:

      参赛联系人:李璨,18551781858(微信同号)

      缴费联系人:厉莹,15895937692(微信同号)

      江苏赛区QQ群:762366373、434719975

(请实名入群,昵称统一修改为“姓名+学校名称”)。

 

     附件1:关于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通知(第一轮)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关于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通知(第一轮).pdf

     附件2:赛项规则及仲裁办法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比赛规则(线上).pdf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比赛规则(线下).pdf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仲裁办法-CRAIC2025.pdf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01-机器人创新比赛-报名表及查新报告.docx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03-智能文化创意创新项目报名表.docx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02-人工智能创新比赛-报名表及查新报告.docx


    欢迎大家积极参赛,预祝取得好成绩!


省赛缴费
活动筹备中
售票推广中
活动结束
选择票
门票名称
单价(¥)
截止时间
数量
省赛缴费
800
2025-05-26 20:00
1
每只参赛团队收费800元,多只队伍购票时,购票数量与队伍数量需一致。费用将用于比赛场地、会务组织、物料制作、专家评审费等支出,由主办单位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收取报名费,赛后3个工作日内将开具普通电子发票发送至预留的电子邮箱内。

退票说明:不支持退票

票价
800.00
往届回顾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目前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2021-2024年,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大赛(江苏赛区)已成功举办四届,共吸引全省108所高校累计4070支队伍报名参赛,在省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大赛分为创新赛、竞技赛、挑战赛、应用赛,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多个子赛项,涵盖养老、医疗、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欢迎广大学子积极参赛。


1.历届证书查询

2.往届公告通知

关于我们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

       省人工智能学会(JSAI)成立于2017年8月28日,省一流学会、省5A级学会,独立社团法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学会由省内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自愿组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教授当选首任理事长。学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交流,发现和推荐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科技人才,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水平,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和推广,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繁荣和发展。

       学会理事会现由 110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 30 名。学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下设秘书处和 6个工作委员会(组织工委、学术工委、青年工委、科普与培训工委、企业与双创工委、女工委)。目前学会已成立 17个专业委员会(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与应用、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知识工程与智能服务、智能系统与应用、医学图像处理、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传感器与芯片、智能感知技术与应用、智能驾驶技术与应用、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遥感、智能交通、人工智能职业技术专委员)。现有个人会员6200余名,团体单位会员420余家,覆盖全省从事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学会将在省科协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学术教育、科技会展、学术出版、人才推荐、学术评价、学术咨询、技术评审与奖励等活动,促进我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行业和学科资源优势,结合学会学术活动、学科行业重大科技事件、学科行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储备等,创新开展具有特色和典型示范作用的科普工作;充分发挥学会学术资源优势,探索开展建议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与服务范围,提升学会活力,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学会立足学术界、联合科技界、服务产业界、对接投资界,推动建立我省人工智能学术研究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加快促进我省人工智能总体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产品技术深度应用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抢占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开创我国人工智能新高地,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提升、安全保障提供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服务。欢迎全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以及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学生群体踊跃加入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公众号.jpg

联系我们:
刘潇,18550600828(对外合作)
李璨,18551781858(学科竞赛)
邮箱:office@jsai.org.cn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管理科学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