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AI技术在医学影像、病理、IVD、制药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推动AI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由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联合主办,商图信息承办的BioAI生命健康AI趋势论坛将于11月22日在武汉举办。
本次大会将聚焦于AI+生命科学、AI+诊断、AI+制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旨在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医学、生物学、药学、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实践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大会提供一个多学科交汇的平台,使参与者能够互通有无,共同推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创新。
此外,本次大会还将吸引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 (药学、化学、生物、医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 PI / 实验室负责人、教授、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学术界人士参加。他们将会为我们带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展示,为参会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 医学影像、病理、IVD、制药公司高管、研发、临床、数据统计、生物信息学、IT负责人
★ AI相关技术服务、CRO公司高管、技术、战略负责人,AI团队负责人
★ IT和AI公司高管、研发总监、技术总监、生物医药负责人、算法工程师、架构师、应用科学家
★ 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 (药学、化学、生物、医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 PI / 实验室负责人、教授、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
★ 其他,投资机构、政府园区等
王海蛟,复旦大学生物学硕士,MBA,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拥有近十年的医疗行业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累计投资超60亿元人民币。经典投资案例包括热景生物(688068)、安必平(688393)、联影医疗、丹霞生物、博奥赛斯、安诺优达、微策生物、华银康医疗、鑫诺美迪、和合诊断、博安生物等。 先后荣获2021年“40U40 最佳直投基金青年投资人”、2019年“第一财经中国股权投资50人”、2019年“创业邦最值得关注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2017年“中国创投金鹰奖年度新锐创业投资人”、2016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年度新锐魅力领袖”等。
李晓林,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知识联邦产学研联盟理事长。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正教授,计算机工程部主任,牵头创立全美首个国家级深度学习中心并任创始主任(四校联盟: UF, CMU, UO, UMKC, 80多位国际知名教授; 3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会员)。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教授奖NSF CAREER Award,2021年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中国隐私计算年度十大人物,获得多篇最佳会议论文,获得多个挑战赛冠军。主导开发CognitiveEngine/DeepCloud,PrimateAI/DeepFolding/FoldingZero,DeepBipolar/DeepCancer, DeepAtom/DyScore/DrugMetric,MySurgeryRisk,,iBond/FLEX,BatmanNet/AptaDiff/RNADiff/AtomicFold等多个AI算法和平台,在深度学习、生物医药、云计算、安全隐私等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被有效应用于靶点发现、蛋白质和核酸结构预测、分子生成、虚拟筛选、疾病风险预测、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病理影像和临床决策支撑系统。培养的学生有多位成为美国知名高校长聘教授(包括全美排名前五的药学院)。
任峰博士于200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有十余年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经历。历任葛兰素史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部首席研究员,副总监,总监,化学部负责人。成功研发出治疗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疼痛、以及银屑病等多个临床候选化合物/临床化合物。2018年加入上海美迪西,历任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化学部和生物部的研发服务业务以及公司的药物发现平台服务业务。公司于2019年成功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加入Insilico Medicine任首席科学官,负责使用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构建临床前/临床产品管线以及外部项目合作,并帮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任峰博士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余篇、国际专利40余件。
浙大工学博士,师从著名半导体专家阙端麟院士和杨德仁院士 上海市东方医院血液循环系统精准诊疗研究所执行副所长 荣获上海市卫健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同济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等称号。 重点从事肿瘤液体活检、肿瘤靶向影像和癌症康复治疗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卫健委优青计划。 迄今在Adv. Mater.、ACS Nano、Theranostic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 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2600次(H因子2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0 项,已授权 9项。 兼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CTC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抗衰老协会肿瘤风险评估与系统康复专委会委员。
开幕致辞
AI for Science —— 从算法到应用:全链条AI-赋能新药研发
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影响及治理
茶歇与交流
亲和力定向下的氨基酸残基突变和蛋白药物优化
圆桌讨论:AI+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技术革新与资本融合的对话
AI与生命科学的互促共进
微生物组暗物质的人工智能解析与健康转化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合成途径设计中的应用
AI4Proteomics:开启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新篇章
医学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新范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医疗场景化和信息化建设实践
CancerX-癌症慢性化模型和平台
大规模肿瘤筛查的人工智能多模型诊断架构
循环肿瘤细胞AI形态鉴定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从算法到临床:生成式AI加速药物研发
AI赋能药物发现: 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
蛋白质化学修饰分子语言的AI解析
AI4S下肿瘤新药研发趋势
AI for Science新范式,打造RiDYMO高质量Hit发现平台
华为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大模型探索和展望
AI在化药和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AI+自动化加速分子合成
开幕致辞
AI for Science —— 从算法到应用:全链条AI-赋能新药研发
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影响及治理
茶歇与交流
亲和力定向下的氨基酸残基突变和蛋白药物优化
圆桌讨论:AI+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技术革新与资本融合的对话
王海蛟,复旦大学生物学硕士,MBA,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拥有近十年的医疗行业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累计投资超60亿元人民币。经典投资案例包括热景生物(688068)、安必平(688393)、联影医疗、丹霞生物、博奥赛斯、安诺优达、微策生物、华银康医疗、鑫诺美迪、和合诊断、博安生物等。 先后荣获2021年“40U40 最佳直投基金青年投资人”、2019年“第一财经中国股权投资50人”、2019年“创业邦最值得关注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2017年“中国创投金鹰奖年度新锐创业投资人”、2016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年度新锐魅力领袖”等。
AI与生命科学的互促共进
微生物组暗物质的人工智能解析与健康转化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合成途径设计中的应用
AI4Proteomics:开启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新篇章
医学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新范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医疗场景化和信息化建设实践
CancerX-癌症慢性化模型和平台
大规模肿瘤筛查的人工智能多模型诊断架构
循环肿瘤细胞AI形态鉴定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浙大工学博士,师从著名半导体专家阙端麟院士和杨德仁院士 上海市东方医院血液循环系统精准诊疗研究所执行副所长 荣获上海市卫健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同济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等称号。 重点从事肿瘤液体活检、肿瘤靶向影像和癌症康复治疗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卫健委优青计划。 迄今在Adv. Mater.、ACS Nano、Theranostic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 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2600次(H因子2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0 项,已授权 9项。 兼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CTC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抗衰老协会肿瘤风险评估与系统康复专委会委员。
从算法到临床:生成式AI加速药物研发
任峰博士于200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有十余年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经历。历任葛兰素史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部首席研究员,副总监,总监,化学部负责人。成功研发出治疗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疼痛、以及银屑病等多个临床候选化合物/临床化合物。2018年加入上海美迪西,历任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化学部和生物部的研发服务业务以及公司的药物发现平台服务业务。公司于2019年成功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加入Insilico Medicine任首席科学官,负责使用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构建临床前/临床产品管线以及外部项目合作,并帮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任峰博士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余篇、国际专利40余件。
AI赋能药物发现: 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
李晓林,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知识联邦产学研联盟理事长。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正教授,计算机工程部主任,牵头创立全美首个国家级深度学习中心并任创始主任(四校联盟: UF, CMU, UO, UMKC, 80多位国际知名教授; 3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会员)。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教授奖NSF CAREER Award,2021年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中国隐私计算年度十大人物,获得多篇最佳会议论文,获得多个挑战赛冠军。主导开发CognitiveEngine/DeepCloud,PrimateAI/DeepFolding/FoldingZero,DeepBipolar/DeepCancer, DeepAtom/DyScore/DrugMetric,MySurgeryRisk,,iBond/FLEX,BatmanNet/AptaDiff/RNADiff/AtomicFold等多个AI算法和平台,在深度学习、生物医药、云计算、安全隐私等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被有效应用于靶点发现、蛋白质和核酸结构预测、分子生成、虚拟筛选、疾病风险预测、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病理影像和临床决策支撑系统。培养的学生有多位成为美国知名高校长聘教授(包括全美排名前五的药学院)。
蛋白质化学修饰分子语言的AI解析
AI4S下肿瘤新药研发趋势
AI for Science新范式,打造RiDYMO高质量Hit发现平台
华为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大模型探索和展望
AI在化药和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AI+自动化加速分子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