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个人中心
如果您对活动有疑问,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主办方:
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010-82543903
邮件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liuyang@cstam.org.cn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
0
天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免费
报名中
1838866 人关注
时间
2017-08-13 ~ 2017-08-16
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由
中国力学学会
主办
参会注册
免费
报名中
1838866 人关注
立即报名
我在 @百格活动 发现一个不错的活动#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分享给大家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首页
60周年历程
60周年历程
理事会
老照片
中国力学大会
投稿、参会
大会日程安排
分会场
专题研讨会
主办、协办单位
组织机构
参展单位
往届回顾
网站页面内容-菜单不显示
第一届大事件
第二届大事件
第三届大事件
第四届大事件
第五届大事件
第六届大事件
第七届大事件
第八届大事件
第九届大事件
第十届大事件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第三届理事会成员
第四届理事会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成员
第六届理事会成员
第七届理事会成员
第八届理事会成员
第九届理事会成员
第十届理事会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照片
第二届理事会照片
第三届理事会照片
第四届理事会照片
第五届理事会照片
第六届理事会照片
第七届理事会照片
第八届理事会照片
第九届理事会照片
第十届理事会照片
个人中心
参会注册
第十届理事长
杨 卫
副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2013年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过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并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周培源力学奖、获得国际工程科学学会的Eric Reissner奖和ASME的Calvin Rice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30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力学学报》与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执行局执委等。
第十届副理事长
戴兰宏
副理事长
戴兰宏,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结构安全评估、材料加工制造和工艺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地建立了非晶合金(金属玻璃)剪切带理论,揭示了非晶合金剪切带形成的耦合软化机制与演化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剪切带失稳判据、剪切带厚度、剪切带韧性、剪切带间距等理论表达;提出了非晶合金一种新的基本变形单元——“拉伸转变区”(TTZ),建立了统一断裂准则。系统阐明了应变梯度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剪切带形成影响的物理机制。发展了广义自洽Mori-Tanaka方法等细观复合材料力学方法。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J. Mech. Phys. Solids, Int. J. Plasticity, Phil. Mag., Int. J. Solids Struct.,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 J. Appl. Phys., Phys. Rev. B, Int J. Impact E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国际材料动态行为学会(DYMAT)会员。
樊 菁
副理事长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Cornell大学和Michigan大学访问,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现任所长。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2008年当选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咨询委员会成员,29届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会议主席。主要从事稀薄气体动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方法、超低离心弹道、高超声速巡航飞行优化理论、GSS模型等,有重要价值和影响。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7届理事会秘书长、第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9届理事会特邀理事,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曾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现任《力学进展》主编。
方岱宁
副理事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应用于国防装备建设;发展了先进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十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并获得推广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并获得徐芝纶力学奖等多项奖励。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400多篇,他引39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973”子课题、国防“863”项目、国防重大专项、国防重点预研等项目。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亚太材料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评审委员会委员,“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空天飞行器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秘书,国家大飞机专家咨询组成员,教育部专项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兼职。曾分别应邀在美国普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美国ASME应用力学期刊副主编、英国皇家学会学报A编委,以及十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副主编与编委。
韩杰才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力学学科)。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工作,如高超飞行器热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等。近年来,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在碳/碳超高温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热/力耦合行为研究,超高温非烧蚀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抑制机理、高温热冲击性能表征、微结构控制以及高速飞行器蓝宝石红外透波材料、薄膜的热致破坏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75项。发表学术论文351篇、SCI收录227篇、被SCI他引2200余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27人。获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999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共青团中央、国家科技部),中国青年科技奖。
申长雨
副理事长
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郑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围绕着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型”、“成性”、“使役”性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取得了多项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论文15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1996年、2003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完成了“神七”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的研制,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目前正承担着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面窗的研制任务,同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着国家973项目“高聚物成型模拟及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积极参与中国力学学会活动,曾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
袁 驷
副理事长
现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工程力学》主编、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第九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延续资助)。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分别获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线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1993年出版了独著的国内外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Lines。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出版了多部国家级教材和软件。多年领导和指导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工程力学》杂志的工作,对学会有实质性贡献。
翟婉明
副理事长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一;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获得第11届“中国图书奖”,该方面研究还获得2006年“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相关工作,特别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工作。积极参加学会重要学术活动,如: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特邀报告;2008年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2013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力学沙龙(成都);2014年全国固体力学年会等。
郑晓静
副理事长
郑晓静,1958年5月,力学博士,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领域)院士。主要从事非线性板壳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妇女联合会常委、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共同主编、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和《固体力学学报》主编等。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超导委员会“The 2007Van Duzer Prize”、“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周哲玮
副理事长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流动稳定性,微流体。 学术经历: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4年在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钱伟长教授; 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到上海工业大学继续跟随钱伟长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5年起进入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 曾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射流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学术兼职: 《应用数学和力学》(http://www.amm.shu.edu.cn/)主编;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2011-)。
第十届秘书长
杨亚政
秘书长
杨亚政,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固体力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管军工科研副所长,XX二炮型号背景预研项目副总指挥。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副理事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温材料与结构、高超声速气动和燃烧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总装武器装备预研、二炮武器装备预研(火箭军)等国家级课题的立项申请、论证与组织实施工作。
第十届副秘书长
汤亚南(专职)
副秘书长
汤亚南,1964年8月1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编辑、外事主管、副主任。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周培源基金会监事。 从1983年8月起至今从事学会和期刊编辑工作30余年,参与编辑出版了几十余册书籍和会议文集,负责策划和组织了几十余次国际国内力学学术交流会议。在学术交流、出版学术刊物、服务力学工作者、推进学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了学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陈常青(聘)
副秘书长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3和199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7至2001年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至2009年任教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和《Multidispline Model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期刊编委。 主要在机敏材料与智能结构力学、超轻多孔材料力学和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引用700多篇次。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等荣誉和奖励。
段慧玲(聘)
副秘书长
段慧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兼固体力学学科点主任,北京大学“高能量密度物理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非均质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预测、纳米尺度弹性理论、薄膜异质结构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SCI论文被他人SCI引用1000多次;有两篇论文入选国际“基本科学指标”(ESI)高引用论文。在IUTAM Symposium、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多所大学做邀请学术报告四十多次。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he Sia Nemat-Nasser Early Career Award、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德国洪堡学者基金、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预研探索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和德国洪堡基金会校友研究组联合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胡国庆(聘)
副秘书长
胡国庆,196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等国家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开展微纳米流体力学机理和微纳流控芯片设计理论的研究,侧重于微纳尺度颗粒、细胞、液滴、生物大分子等输运及其在生化领域的应用。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ACS Nano,Lab on a Chip,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Analytica Chimica Acta,Physics of Fluids,Biomicrofluidcis,Electrophoresi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近40篇。
詹世革(聘)
副秘书长
詹世革,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从事力学学科的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专家开展力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共同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基金渠道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主办的期刊(如《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进展》)等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举办力学学科各领域的“高级讲习班”,加强相关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对学科的整体了解,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召开青年学者研讨会,促进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第十届常务理事
陈十一
常务理事
陈十一,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获得者”,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陈十一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在浙江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0年至1997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研究组工作,1992年起任研究组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任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非线性研究中心工作副主任。1999年至200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任系主任、讲席教授。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陈十一于2013年12月当选中科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fellow;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英国物理学会fellow,国际工学院院长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分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周培源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维毅
常务理事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专业为生物力学,主要研究方向:骨力学(密质骨的粘弹塑性、疲劳损伤,软骨及松质骨的力学特性)、肌肉力学(肌肉的收缩、本构关系)、头颅防护、人体运动模型、眼球力学(眼球的运动模型、眼外肌疾患的手术治疗及手术量计算、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等。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两部、专著一部。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眼球的运动模型及其在治疗眼外肌疾患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1~1998.12)。该项完成内容:建立了考虑六条眼外肌的眼球三维运动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治疗斜视时眼肌切逗与移位的手术量,其结果与眼科专家的实际手术结果相符。
陈伟球
常务理事
目前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学报》、《力学学报》编委、《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等期刊编委。参与编写中文专著一本,英文专著两本,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各类论文已被他人SCI论文引用230余次。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奖二等奖(排名2/8);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在学会的支持下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促进了力学工作者和压电器件行业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2005年承办了“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和“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2006年举办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nical Waves in Solids”。
戴兰宏
副理事长
戴兰宏,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结构安全评估、材料加工制造和工艺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地建立了非晶合金(金属玻璃)剪切带理论,揭示了非晶合金剪切带形成的耦合软化机制与演化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剪切带失稳判据、剪切带厚度、剪切带韧性、剪切带间距等理论表达;提出了非晶合金一种新的基本变形单元——“拉伸转变区”(TTZ),建立了统一断裂准则。系统阐明了应变梯度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剪切带形成影响的物理机制。发展了广义自洽Mori-Tanaka方法等细观复合材料力学方法。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J. Mech. Phys. Solids, Int. J. Plasticity, Phil. Mag., Int. J. Solids Struct.,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 J. Appl. Phys., Phys. Rev. B, Int J. Impact E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国际材料动态行为学会(DYMAT)会员。
丁 千
常务理事
丁千,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教授、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和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力学系,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澳大利亚悉尼技术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振动与冲击》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杂志编委。丁千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理论研究,转子动力学、气动弹性和非光滑系统动力学、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应用研究。承担国家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企业合作和军工项目近20项,培养硕、博研究生30人。已出版专著5部(参编3部),教材1部,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省部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次(2013年)。
樊 菁
副理事长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Cornell大学和Michigan大学访问,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现任所长。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2008年当选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咨询委员会成员,29届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会议主席。主要从事稀薄气体动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方法、超低离心弹道、高超声速巡航飞行优化理论、GSS模型等,有重要价值和影响。
方岱宁
副理事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应用于国防装备建设;发展了先进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十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并获得推广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并获得徐芝纶力学奖等多项奖励。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400多篇,他引39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973”子课题、国防“863”项目、国防重大专项、国防重点预研等项目。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亚太材料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评审委员会委员,“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空天飞行器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秘书,国家大飞机专家咨询组成员,教育部专项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兼职。曾分别应邀在美国普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美国ASME应用力学期刊副主编、英国皇家学会学报A编委,以及十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副主编与编委。
韩 旭
常务理事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入选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及其应用、计算反求技术与优化、车辆及运载工程。 目前主持在研课题有国防973项目、国家杰青项目、国家973子课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项目。出版英文著作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EI收录论文8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或邀请报告。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10,排名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2006和2008,排名分别为第1和第2),获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2007)和湖南省青年科技奖(2007)等奖励;此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2009,排名第5)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2006和2009,排名分别为第3和第4)。
韩杰才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力学学科)。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工作,如高超飞行器热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等。近年来, 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在碳/碳超高温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热/力耦合行为研究,超高温非烧蚀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抑制机理、高温热冲击性能表征、微结构控制以及高速飞行器蓝宝石红外透波材料、薄膜的热致破坏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篇、SCI收录78篇、被SCI他引547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27人。获得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999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共青团中央、国家科技部),中国青年科技奖。
黄晨光
常务理事
黄晨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科院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分别于1990年、1992年在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工程中的热流固耦合问题等。在上述领域完成学术论文和报告7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爆炸与冲击》编委等。
黄风雷
常务理事
黄风雷,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在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爆炸毁伤力学、含能材料爆轰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2002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兵工学报》副主编。
李 刚
常务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指导专家组学术秘书,辽宁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层次人才(百人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198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1995年太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0年6月-2001年2月年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结构工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与应用、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分析方法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工程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参与写作专著1本,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和ISTP检索80余篇。其中,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将结构优化理论、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框架,深入系统研究了所涉及的理论、算法和程序实现等相关问题,应用于高层建筑及海洋平台等数个土木工程结构,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李玉龙
常务理事
李玉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5年4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以双边合作培养博士生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学习,1992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选拔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教授,1996年至2000年分别为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博士后、副研究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国防科工委第二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006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称号,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等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国际理论与实用力学联合会(IUTAM)材料力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力学组成员,教育部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理事,航空学会飞行器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抗坠毁设计,飞行器结构抗离散源撞击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其优化设计等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防预研以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4本,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80余篇。
李振环
常务理事
李振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工程结构强度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2004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力学学报(中文版)》(2007-)、《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2010-)和《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2007-)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7-)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2010)。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应用和教改等项目,作为参加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第四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10届工程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亚太会议(AEPA-2010)。
刘 桦
常务理事
自1991年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动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海岸工程建设,在高速水动力学、河口与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2005)、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周培源水动力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8篇。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防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以及河口与海岸重大工程研究课题5项。现任上海市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季刊》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力学进展》和《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刘青泉
常务理事
陆夕云
常务理事
陆夕云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以及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非定常旋涡分离流及涡控制、血流动力学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申长雨
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110余篇。主持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Z-MOLD系统(橡塑制品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及模具优化设计集成系统),现已在轻工、化工、汽车、电子等领域多家企业得到应用;负责筹建的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我国集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橡塑模具研究开发基地。
申胜平
常务理事
申胜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和199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在日本神户大学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工作。2005年7月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为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国际期刊《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IS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及《应用力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应邀担任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功能材料力学行为及多场多尺度理论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3项等。在J. Mech. Phys. Solid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共被SCI他引800多次。
孙侠生
常务理事
汪越胜
常务理事
1988年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出站。长期从事弹性波和断裂力学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各向异性介质、复合材料、周期结构、液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弹性波传播问题,波与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断裂动力学,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力学与接触力学,基于位错的断裂动力学等。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EI收录和引用。1994年获得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2000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年与美国华裔青年力学家曲建民教授合作获得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同年被授予首都5.1劳动奖章;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一级岗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和特约审稿人,《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如: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与苏先樾教授共同主持“复杂固体介质和结构中的波传播”专题研讨会;2006年1月与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共同组织召开“新型工程材料对固体力学的挑战”中青年专家学术研讨会;2006年1月组织召开北京市力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
王 彪
常务理事
1988年获哈工大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12月出站。1991年1月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室聘为副教授及副主任。1992年12月被哈工大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12月王彪教授被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王彪教授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为长江学者。2004年调入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工作。曾在法国、新加坡等多国留学和工作。
王光谦
常务理事
王光谦,1962年生。1978至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习,1990-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工作,1994年受聘为教授,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1、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理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2、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3、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0),二等奖2项(排名1)。 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首席科学家,成果应用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
王晋军
常务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Journal of Aircraft、《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杂志副主编,Experiments in Fluids,《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等期刊的编委。兼任国际流动控制显示测量、国际流动显示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湍流、流动控制、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民机预研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AIAA Journal,Experiments in Fluid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2等奖等部委级奖励6项。
吴 斌
常务理事
吴斌,1962年9月出生,山西宁武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太原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发展规划处副处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部主任、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2013年4月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工程波动力学及现代测控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委员。指导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首都教育先锋管理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邢永明
常务理事
1978年3月考入内蒙古工学院力学师资班,1984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1年期间,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作访问学者、在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机械系统与并行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任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JSPS客员研究员。目前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0届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微纳米实验力学和复合材料的细微观力学行为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前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Experimental Mechanics》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他引300多次。 获得内蒙古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获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次表彰奖励。
徐 鉴
常务理事
徐鉴,男,1961年12月生。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者,上海市模范教师。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一站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1届评审会特邀专家、第12、13届评审会评审专家、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基础力学与工业应用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Cognitive Neurodynamics》等多种期刊的编委。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固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非线性模态和神经网络动力学等研究。擅长分析在高度奇异性条件下系统幅频特征的拓扑分类、分析反馈时滞和耦合时滞对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揭示流体诱发管道振动的机制。讲授“理论力学(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和“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非线性动力学”、“摄动理论”、“分析力学”和“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作为第2成果人参加完成的项目“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参加者完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获200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颜 开
常务理事
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水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专业特长:船舶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领域:空泡水动力学、水下航行体出入水水动力学。 2003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一直从事舰船科学技术和海事装备性能研究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70余项船舶科技和国防科技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攻水下航行体出水过程的流体动力现象研究和水下喷气推进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国防装备研制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作为某国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组织了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实施超空泡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杨 卫
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2013年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过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并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周培源力学奖、获得国际工程科学学会的Eric Reissner奖和ASME的Calvin Rice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30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力学学报》与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执行局执委等。
杨绍普
常务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3余项,发表论文165篇,其中95篇被SCI/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
杨亚政
秘书长
杨亚政,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固体力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管军工科研副所长,XX二炮型号背景预研项目副总指挥。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副理事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温材料与结构、高超声速气动和燃烧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总装武器装备预研、二炮武器装备预研(火箭军)等国家级课题的立项申请、论证与组织实施工作。
叶友达
常务理事
建立了临近空间高速飞行的流动模型,发展了系统的相关计算空气动力学方法,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特性的预测。发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动态演化优化设计方法,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升阻比气动布局设计问题。发展了动态气动特性确定的方法和理论,从非定常流动机理出发,导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动态稳定性的理论判则。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流动结构分析和热流计算的方法并应用于我国重要武器型号的研制,解决了机动飞行器关键部位的气动加热严重的问题。 研究结果已获得工程设计的应用,成为我国发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于起峰
常务理事
于起峰,山东威海人,1958年4月生,1996年获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和大尺度运动测量的技术科学问题研究,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攻克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和自动实时三维运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运动单像机测量点目标三维运动、不通视多点动态变形监测和不稳定测量平台动态校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飞行器视觉导航系列新方法,提高了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干涉条纹图相位无损降噪和条纹中心线系统误差消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国防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1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27篇,EI收录近百篇。
袁 驷
常务理事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并出版了独著的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近年来,在精确动力刚度法、有限元(线)法的超收敛计算和自适应求解等方向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精品课主教教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部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刊物(《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的编委。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主持召开一次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作为《工程力学》杂志依托单位的主要领导,大力支持该杂志的工作,近来已经办成月刊。
翟婉明
副理事长
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工程振动特别是铁路工程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及中国图书奖,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完成的成果“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个人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首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世革
常务理事
詹世革,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从事力学学科的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专家开展力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共同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基金渠道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主办的期刊(如《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进展》)等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举办力学学科各领域的“高级讲习班”,加强相关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对学科的整体了解,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召开青年学者研讨会,促进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赵 宁
常务理事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973 项目“直升机气动干扰技术基础问题研究”和“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空气动力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973、国防预研等研究课题,内容涉及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多介质流体界面问题数值模拟、直升机旋翼气动力数值模拟、飞机复杂外形高精度气动力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1997年“跨音速欧拉方程高效并行算法及应用研究”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高精度实用气动数值计算与应用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6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郑晓静
副理事长
郑晓静,1958年5月,力学博士,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领域)院士。主要从事非线性板壳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妇女联合会常委、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共同主编、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和《固体力学学报》主编等。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超导委员会“The 2007Van Duzer Prize”、“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周绪红
常务理事
在钢结构及新型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采用半能量法求解薄板及板组的屈曲与屈曲后承载力问题,提出了考虑板组效应影响的卷边板件有效宽度设计方法;完善了冷弯型钢构件、板件、墙体与楼盖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提出了钢管约束型钢(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了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主编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8本;出版专著2部、教材9部,发表论文280余篇。
周又和
常务理事
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负责人与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中心主任。 1999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底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被甘肃省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2005年主持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1月获中国科协第三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已有三项研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6项,其中近五年内以主要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前期预研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合作基金(国内合作者)、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特聘教授团队)、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2项等。已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近80篇(总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四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周哲玮
副理事长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流动稳定性,微流体。 学术经历: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4年在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钱伟长教授; 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到上海工业大学继续跟随钱伟长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5年起进入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 曾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射流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学术兼职: 《应用数学和力学》(http://www.amm.shu.edu.cn/)主编;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2011-)。
庄 茁
常务理事
于1995年在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书记。 从事固体力学、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和非线性有限元的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的研究。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次获得863和973项目子课题资助。先后负责中美和中日等7项国际合作项目;完成和正在进行几十项工业和国防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多篇,编著和译著出版书籍12部(500多万字)。从1996年起,担任国家级精品课材料力学的主讲工作;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5名,指导博士后3名(含法国1名)。 于1998、2000和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柳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兼任的主要社会工作和学术职务有: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的学术顾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科力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副理事长;沈阳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第十届理事
白新理
理事
1984年底获工学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校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河南省优秀教师,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十五”优秀科研工作者。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委员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工程结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设计。将力学方法应用于水工结构、机械结构等,结构优化设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主持的力学教改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撰写科研论文80多篇,出版编著5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9门力学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
邴绍献
理事
长期从事油田开发规划优化方法、油藏工程方法、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新特征等研究与应用工作,目前还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获省部级成果奖励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 在与力学相关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了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机理、致密砂岩油藏渗流机理等研究。开展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分析了主控因素,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新的表征方法。开展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裂缝-井筒多空间、多流态耦合的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深化储层流固耦合作用研究,深入分析流体边界层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开发阶段毛管力影响的油水两相流体渗流规律描述方法,深化研究了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作用机制。
蔡国平
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随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生,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时滞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发表科技期刊文章100余篇,SCI和EI检索8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完成多项纵向基金项目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研重点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航空科学基金等。在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有4人的学位论文荣获上海市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称号。个人曾获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等荣誉。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和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应用力学学会》编委等职。
蔡元奇
理事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振动理论和波力发电技术研究。自1988年以来共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纵向8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批准号:50979083、51278393、50278073);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为三大检索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2007-2-014-06);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指导十余篇湖北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011年获全国力学优秀教师。提出了利用共振实现波力发电的理论和实现方法,并申请了部分相关专利。 现担任湖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方计算力学学会联络委员、湖北省产学研促进会理事,国家海洋能利用专家成员,国家科技发明奖评审专家。
陈常青
理事、副秘书长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3和199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7至2001年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至2009年任教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和《Multidispline Model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期刊编委。 主要在机敏材料与智能结构力学、超轻多孔材料力学和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引用700多篇次。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等荣誉和奖励。
陈建康
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1.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了复合材料损伤统计演化规律;得到了基于考虑损伤演化的材料本构关系;研究了材料的能量耗散的分配与耦合,探索了强韧化机理。2.结构工程力学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路面热胀屈曲问题,给出了临界铺设温度;研究了水工结构的拍门撞击问题;研究了海水侵蚀条件下混凝土损伤的力学/化学机理,给出了合理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配比;探索了灌区渠首建筑物与量水优化,建立了合理的闸门设计专家系统。在《Acta Materiala》,《App. Math. & Mec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学会工作的贡献:曾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扬州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为学会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承办2003年江苏省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扬州);支持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学生力学创新大赛(并担任评委)和周培源力学竞赛;以学会名义邀请专家举行学术报告会;组织会员参加江苏-香港力学论坛;组织会员参观沿江水利工程,与工程设计部门开展学术交流等等。
陈金龙
理事
主要从事现代实验力学测试技术、新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及表征、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开发了多项适用于宏、细微观力学量的动、静态测试技术,已逐步拓展到微区内微变形测量及微机械应用领域,且部分测试技术已仪器化并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大型工程结构及油气成藏机理物理模拟等领域。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0多篇,被SCI/EI检索50多篇。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目前正在主持开展深海水下油气输送系统的健康检测与灾前安全防护研究。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组织和参加中国力学学会和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正在组织2014年海峡两岸科学家先进实验力学研讨会。
陈立群
理事
从事动力学、振动和控制研究和教学。在轴向运动连续体振动分析与控制、混沌控制和同步化、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和控制、力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等方面做出贡献。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发表论文被SCI收录百余篇,SCI检索他引千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负责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负责人。 2005年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学术兼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非线性动力学专业组长,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力学与实践》和《力学进展》编委,《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特邀编委。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众力学丛书编委。
陈梦成
理事
先后主持和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大联合招标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铁道部科技基金项目,中国-日本合作科研项目、中国-香港合作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EI收录10篇,有些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专家多次SCI引用,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目前作为主持人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大联合招标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及南昌市科技局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各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开发计划项目2项。 担任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力学学会计算固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支持学会日常工作和积极支持学会承办各种国家、地区和省内力学学术会议。
陈少华
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校特聘教授,博导。199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航空工程系,1996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固体力学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北京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年由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出站,2003-2005年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任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仿生材料与固体的微尺度力学课题组组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表/界面力学、仿生材料力学、微纳米力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3/3),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全国复合材料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他人引用逾千次,出版专著2部。
陈十一
常务理事
陈十一,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获得者”,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陈十一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在浙江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0年至1997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研究组工作,1992年起任研究组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任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非线性研究中心工作副主任。1999年至200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任系主任、讲席教授。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陈十一于2013年12月当选中科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fellow;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英国物理学会fellow,国际工学院院长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分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周培源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维毅
常务理事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专业为生物力学,主要研究方向:骨力学(密质骨的粘弹塑性、疲劳损伤,软骨及松质骨的力学特性)、肌肉力学(肌肉的收缩、本构关系)、头颅防护、人体运动模型、眼球力学(眼球的运动模型、眼外肌疾患的手术治疗及手术量计算、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等。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两部、专著一部。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眼球的运动模型及其在治疗眼外肌疾患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1~1998.12)。该项完成内容:建立了考虑六条眼外肌的眼球三维运动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治疗斜视时眼肌切逗与移位的手术量,其结果与眼科专家的实际手术结果相符。
陈伟球
常务理事
目前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学报》、《力学学报》编委、《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等期刊编委。参与编写中文专著一本,英文专著两本,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各类论文已被他人SCI论文引用230余次。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奖二等奖(排名2/8);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在学会的支持下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促进了力学工作者和压电器件行业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2005年承办了“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和“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2006年举办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nical Waves in Solids”。
陈迎春
理事
陈迎春,自1983年9月,先后参与中国飞豹JH7系列飞机、MPC-75、AE100、MD82、小鹰-500、新型通用空地导弹KD-88、766电子干扰吊舱、导航/瞄准/激光吊舱、大型军用运输机、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大型客机C919等军民用飞机、导弹、吊舱型号的研制,历任JH7系列飞机副总设计师、小鹰-500飞机副总设计师、新型通用空地导弹KD-88副总设计师、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负责人、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副总设计师、ARJ21发展型项目负责人、大型客机C919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总设计师,长期负责和领导我国大型飞机等多个型号研制和多项重大预研课题,主持多个型号的对外合作工作,完成了多项开创性研究工作,为我国航空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大型客机项目中,协助总设计师负责筹备组建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形成大型客机研制的国家队,领导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冶金材料等行业和总装29基地、高等院校等47家单位近500位专家,联合开展大型客机的调研、论证、设计、计算、试验、分析、咨询和专题评估评审,开展总体技术方案研究,组织关键技术攻关,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型号顺利进入预发展阶段创造了条件。 在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创立我国民机增升装置、构型管理、飞行试验等设计研究专业领域,支持和推动飞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等学科专业的发展。
陈振茂
理事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硕士,东京大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西安交大腾飞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副院长,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兼任ISEM等三个系列国际会议STC委员,3个学术期刊编委,国际计算电磁场学会理事、无损检测学会常务理事兼电磁专委会副主任,第14届ISEM、19届ENDE大会主席,远东无损检测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无损检测标委会委员等。主持国家ITER专项优秀人才项目、ITER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日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期刊论文150余篇(SCI 8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30余篇,专著3部,专利近10项,获陕西部科学技术一等奖、ISEM大会主席奖等学术奖励9项。
戴兰宏
副理事长
戴兰宏,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结构安全评估、材料加工制造和工艺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地建立了非晶合金(金属玻璃)剪切带理论,揭示了非晶合金剪切带形成的耦合软化机制与演化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剪切带失稳判据、剪切带厚度、剪切带韧性、剪切带间距等理论表达;提出了非晶合金一种新的基本变形单元——“拉伸转变区”(TTZ),建立了统一断裂准则。系统阐明了应变梯度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剪切带形成影响的物理机制。发展了广义自洽Mori-Tanaka方法等细观复合材料力学方法。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J. Mech. Phys. Solids, Int. J. Plasticity, Phil. Mag., Int. J. Solids Struct.,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 J. Appl. Phys., Phys. Rev. B, Int J. Impact E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国际材料动态行为学会(DYMAT)会员。
丁 千
常务理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教授、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和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力学系,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澳大利亚悉尼技术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振动与冲击》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杂志编委。丁千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理论研究,转子动力学、气动弹性和非光滑系统动力学、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应用研究。承担国家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企业合作和军工项目近20项,培养硕、博研究生30人。已出版专著5部(参编3部),教材1部,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省部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次(2013年)。
丁光宏
理事
丁光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7月生。1980.9-1984.7,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获理学学士;1984.9-1987.7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研究生生物力学方向获理学硕士。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主任。 荣誉称号: 2007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5年上海市领军人才,连续二届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1993)。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德中医研究学会副主席,中德中医研究赞助者学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针刺研究》、《医用生物力学》、《复旦学报(理科版)》、《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和《生物医学工程进展》等杂志编委。 主要学术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7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二完成人),2000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类,第一完成人),1999年宝钢教育奖,1997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学术著作: 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著上海市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力学与现代生活》,主译《电生理学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 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力学与现代工程,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物力学实验,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中医方法论的传承与创新,等十几门课程。 研究课题: 负责的科研课题二十余项,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973)课题,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攻关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交叉学科项目等。
丁克勤
理事
丁克勤,男,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员)。近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部级项目17项,已鉴定的14项成果中12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成果如下:提出了起重机械运行状态虚拟仿真评价方法,并编制了起重机械运行状态虚拟仿真评价方法指南;系统地提出了客运索道安全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建立了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基本理论和试验平台,形成了我国自主产权系列化射线数字成像产品研发的能力,并研制开发了射线数字成像(DR)和计算机成像(CR)检测系列设备;系统开展了漏磁、磁记忆等电磁检测技术研究,解决了电磁检测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磁记忆检测仪器与漏磁检测设备,已形成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段慧玲
理事、副秘书长
段慧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兼固体力学学科点主任,北京大学“高能量密度物理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非均质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预测、纳米尺度弹性理论、薄膜异质结构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SCI论文被他人SCI引用1000多次;有两篇论文入选国际“基本科学指标”(ESI)高引用论文。在IUTAM Symposium、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多所大学做邀请学术报告四十多次。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he Sia Nemat-Nasser Early Career Award、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德国洪堡学者基金、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预研探索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和德国洪堡基金会校友研究组联合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段梦兰
理事
先后承担完成140多个海洋石油工程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发改委和工信部海洋装备重大项目等30余个国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检索41篇、EI检索126篇,获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有7个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自1995年以来曾多次应邀出国讲学(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主持国际学术会议20多次。曾获“2012 Fellowship Award of Society for Underwater Technology”、“全国交通青年科技英才”、“中央国家机关优秀(杰出)青年”、“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担任国外期刊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ceanic Engineering和Frontier in Fossil Fuel Engineering主编。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樊 菁
副理事长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Cornell大学和Michigan大学访问,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现任所长。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2008年当选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咨询委员会成员,29届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会议主席。主要从事稀薄气体动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方法、超低离心弹道、高超声速巡航飞行优化理论、GSS模型等,有重要价值和影响。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7届理事会秘书长、第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9届理事会特邀理事,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曾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现任《力学进展》主编。
方岱宁
副理事长
方岱宁,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籍贯浙江宁波。1982年和1986年分别在南京工业大学获本科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Technion-Isre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材料力学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应用于国防装备建设;发展了先进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十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并获得推广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方棋洪
理事
2005年至今在湖南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机械学院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导。2008年遴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获省优秀博士论文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3项,在Acta Material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源刊论文80余篇。主要从事力学与材料、机械交叉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均质材料中各类位错与不同尺度显微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与材料强韧化和断裂破坏的关联;建立了研究超精密磨削脆性材料亚表面损伤机理的新模型。 积极参与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包括参加学校和省力学竞赛的出题、组织和学生培训工作,多次参加和组织中国力学大会的专题研讨会等。
高存法
理事
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结构工程与力学系系主任、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国际期刊J Thermal Stresses编委、Acta Mechanica 特刊客座主编、Springer出版社Encyclopedia of Thermal Stresses编委等;长期从事电磁固体材料力学行为和结构热应力等领域的研究,发表SCI论文90余篇,被SCI他引1000余次;200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高福平
理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合作研究;2001-2002年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至今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主要从事海洋工程流固土耦合力学和海洋土动力学研究;致力于构建先进的流固土耦合物理模拟平台并发展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波浪/海流-结构-海床之间的耦合力学机理及分析方法。共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学会(ISOPE)技术委员会委员(TPC Member);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冲刷土工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Vice-Chair);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员;国际期刊Ocean Engineering编委(Associate Edito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岩土工程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等期刊编委。2007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类);2008年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高原文
理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徐芝纶优秀力学教师奖获得者。曾先后赴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铁磁电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理论;超导结构力-电耦合特征以及蛋白质微管、石墨烯的建模与仿真。2005年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4/7)。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3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4篇。现任兰州大学力学系系主任,兼任甘肃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与秘书长。第八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智能材料与结构、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成员。
高云峰
理事
曾独立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防预研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40篇,出版专著、教材和科普著作共10部。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工业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参与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方案论证、实验道具制作、授课讲稿撰写等工作。 与中央电视台等多个科普栏目组合作,策划设计数百个力学科普实验和活动,观众累计超过4亿人次。策划多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科普开放日、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竞赛、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等活动。 应中国科协邀请,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数十场力学科普报告,听众超过一万人;培训了数千位校长、教师和科技馆馆员。
龚兴龙
理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实验力学》常务副主编。 1983年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1993年赴日本琦玉大学联合培养,1996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电波工业股份公司,长期从事实验力学和人工材料及其精密器件的研发。2003年2月回国后,立足于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服务于国防安全和国家重大需求,在磁流变材料与振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2005年以来,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刊物论文引用三百多次,并被受理了19项发明专利,其中9项已获授权。
郭 然
理事
博士,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计算工程与科学学会(ISCES)会员,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ICACM)理事,ACMS2011国际大会秘书长,ACMS2013国际大会组委会主席,“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and Strength of Solids,2007”国际大会分会场主席,“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s of Fluids”国际大会秘书。 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应用数学系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专业(即固体力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攻读固体力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于该系提前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从师姚振汉教授、施惠基教授),2003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受法国教育部资助,到法国lille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1月至2月和2007年1月到2月,两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法国lille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访问交流。 主要从事计算力学领域的研究,针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进行相关杂交单元的研究,基于有限元、杂交元,进行各类工程中的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及相关软件的开发研制。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omputational Mechanics》、《ActaMechanicaSinica》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共30余篇。 主持项目有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院级科研项目2项。 积极参与推进我系教改和专业建设项目:2011年我系“力学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被评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0 年获校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和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7年“工程力学专业”于获第三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力学学科”获“十一五”二类省级重点学科,《理论力学》课程年获国家精品课程。
郭 旭
理事
在有关结构拓扑优化奇异最优解的研究中取得了为同行所公认的创新性成果。相关工作曾先后获得200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二获奖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柯西玻恩准则的碳纳米管本构模型,被同行多次较大篇幅实质性引用并给与较好的评价。提出了鲁棒优化设计的可置信性优化列式并发展了高效的数值求解算法。系列成果发表于IJNME、CMAME等著名国际期刊。在JMPS、IJSS、IJNME、CMAM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曾先后获得2005年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2009)、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 CADLM Intelligent Optimal Design Prize等多项国内外学术以及人才奖励。目前担任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组织了与青年学者有关的学术活动。作为大会主席之一以及召集人组织了2010年全国多尺度力学研讨会以及2009年力学大会多尺度力学分会场等。作为大会秘书参与组织了力学学会主办的2009年结构优化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
郭兴明
理事
郭兴明,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和1994年分获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1)连续介质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2)非均匀材料和结构的多尺度力学;(3)微纳米力学。 曾负责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基金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基金项目等,在中国科学A, Acta Mechanica Sinica,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力学学报, Carbon, Nan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B, Proc Royal Soc A,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Solid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现任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副主编、国际工程师联合会(IA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编委、“计算力学”特邀编委。
韩 强
理事
韩强博士,教授, 博导,1985、1990和1996年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太原理工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5月起师从胡海岩院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12月在南航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4月出站至华南理工大学工作至今。 现任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兴华人才工程“非线性力学”科研团队学术负责人,兼任《计算力学学报》编委, 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副主编,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理事,6个国外学术刊物的特邀审稿人,是华南理工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的博士生博士学位论文在2008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EI收录30篇,主要科研论文被期刊论文他引300余次,其中,SCI他引170余次,单篇SCI他引最高39次。 研究领域涉及纳米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冲击动力学,在基础研究的若干领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同时,致力于力学基础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新的路面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应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道路使用寿命,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车辆、无人机、磁悬浮列车抗冲击设计和有限元动态仿真、模态分析等方面也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韩 旭
常务理事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入选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及其应用、计算反求技术与优化、车辆及运载工程。 目前主持在研课题有国防973项目、国家杰青项目、国家973子课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项目。出版英文著作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EI收录论文8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或邀请报告。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10,排名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2006和2008,排名分别为第1和第2),获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2007)和湖南省青年科技奖(2007)等奖励;此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2009,排名第5)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2006和2009,排名分别为第3和第4)。
韩杰才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力学学科)。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工作,如高超飞行器热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等。近年来, 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在碳/碳超高温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热/力耦合行为研究,超高温非烧蚀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抑制机理、高温热冲击性能表征、微结构控制以及高速飞行器蓝宝石红外透波材料、薄膜的热致破坏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篇、SCI收录78篇、被SCI他引547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27人。获得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999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共青团中央、国家科技部),中国青年科技奖。
何建国
理事
何建国,男,回族,1960年生,山东济南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宁夏大学校长, 兼任《食品与机械》杂志特约编委、《宁夏工程技术》主编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食品机械及自动控制、农产品无损检测、食品物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完成企业技术革新项目10余项,获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首届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后稷金像奖”、“96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97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团中央“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类)”三等奖等荣誉。
贺玲凤
理事
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力学系教授/博导,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无损检测和工程测试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声弹性技术》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第七届、第八届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现任第六届《实验力学》编委会编委,广东省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为学会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宏玖
理事
胡宏玖 1969年9月生,1996年1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6-1998在上海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访问研究。现为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管道及波纹管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力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主持完成了13项高聚物新材料制备及相关力学性能研究的科研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研制的非石棉纤维增强聚合物密封材料已为桑塔纳、红旗、奥迪等10余种轿车车型配套,获得了200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层压缝合工艺研发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管道补偿器,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和化工行业。
胡少伟
理事
胡少伟:河南杞县人,博士(博士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水利部水科学与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同时兼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水工结构博士生导师等。现为国际RILEM TDK专委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应用数学与力学》、《水利水运工程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学报编委。 1996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底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聂建国院士;1999年底到2003年,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作博士后科研工作,师从美国两院院士Achenbach与土木系主任Moran教授等;2003年10月经面向海内外公选研究所所长程序,归国被聘为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至今,同年被破格聘为教授级高工,按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取得教授级高工资格。 以揭示重大工程结构破坏机理、提高其安全性为总目标,长期从事水利交通领域重大工程结构试验、检测监测与安全评价分析工作,主要学科方向有工程损伤断裂、工程抗震与安全评价、工程检测监测、组合结构等。负责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水利公益行业专项、留学归国人才类资助项目、水利部前期重大项目与“948”项目以及其它省部级项目与重大工程技术咨询服务项目40余项,为国内外多项重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或咨询。 学术荣誉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全国十大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二层次)、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获得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均排名第1);获其它省部级二三等奖4项;2011年论文获得美国ASCE 管道最佳论文奖以及省市政府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奖8次,在国家级出版机构出版中、英文著作9部,主参编规范标准5部,取得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多年来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80余篇,被引用千余次,SCI他引近300次。 已指导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其中10余名毕业研究生分别获张光斗、潘家铮奖学金或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等。
胡元太
理事
胡元太,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从上海大学博士毕业,曾于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和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在美国Nebraska大学和加州大学做访问教授。任《固体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副主编,曾主持了2009年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暨2009年全国频率控制技术年会,是2010全国固体力学会议暨《固体力学学报》创刊三十周年庆祝会议的大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组员、“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组员。 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主持和参与了国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突破无限域自由流场假设,引入固壁边界效应,提出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有限域气穴动力学模型,揭示了边界性态对气穴振动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固壁应力波的传播特征,提出了抑制气穴诱导系统微扰动的有效方法;2)率先提出利用智能结构压电声波突破电磁屏蔽构想,建立了压电声透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其分析方法,解决了智能结构一体化建模难题。建立了含电场梯度的压电结构方程,发现梯度诱导色散特性,解决了电场梯度扰动难题;3)建立了压电俘能/储能系统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模型,揭示了结构与电路在多时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这类耦合作用对压电俘能器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主/偏场耦合的压电结构方程,建立了偏场表面波理论,提出了偏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发表SCI论文九十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两次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获得2009年度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奖。
黄 宁
理事
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现在美国农业部土壤风蚀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近些年的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为本学科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在近地层风沙跃移运动模型的建立和数值计算、风沙电现象机理及其影响、以及风沙流实验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近地层风沙两相流的理论建模、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风沙电现象发生机理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实质性进展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开创了近地层风沙流中沙粒带电的实验测量与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的研究,其中有关风沙流中沙粒带电与风沙电场的产生机理,以及风场-沙粒-静电力相互耦合模型的论文在国际地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发表(该期刊为中科院地学一区学术期刊),并得到了其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8篇(其中属中科院地学一区SCI期刊论文3篇)。2000年入选为“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获中国力学学会授予的优秀力学教师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已参与完成973项目的一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和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
黄晨光
常务理事
黄晨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科院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分别于1990年、1992年在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工程中的热流固耦合问题等。在上述领域完成学术论文和报告7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爆炸与冲击》编委等。
黄风雷
常务理事
黄风雷,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在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爆炸毁伤力学、含能材料爆轰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2002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兵工学报》副主编。
黄克服
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三维弹性理论、非线性数值计算。 主持与西北、华北电力设计院等设计部门的长期合作,对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的结构安全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所采用;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助理,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六、七届《力学与实践》编委,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志龙
理事
长期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系统的精确平稳解、随机平均法、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混沌、可靠性及随机最优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长期从事火电厂自然通风冷却塔结构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承担了国家基金面上及重大项目课题、863等项目多项,已在JAM、JSV等国内外力学期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篇,SCI他引400余次,以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项目”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 积极参与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主办或参与组织IUTAM关于随机动力学等国际国内研讨会多次。
季葆华
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于1993和199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涡轮发动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8-2001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2001-2004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研究生物材料的微纳米力学与仿生力学。2004/8加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2008/11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任教授至今。200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同年获国家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青B)。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Molecular and Celluar Biomechanics, Regional editor(中国区),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编委, Acta Mechanica Sinica和力学学报特邀编委。2010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2011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生物材料与仿生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北京生物力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九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生物材料的力学与仿生,生物大分子的粗粒化建模,细胞粘附的力学建模,骨重建的细胞尺度的力学建模和分析等。
姜继海
理事
1985年9月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控制及自动化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3月—1993年10月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 Clausthal)做访问学者;2003年11月—2004年2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流体技术研究所做客座教授。1999年在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过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三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基金项目和及其他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65篇,出版教材和著作7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报发明专利21项。 主要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液压传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液压流体能量存储与转换关键技术研究,液压混合动力驱动理论及应用研究,新型液压元件及装置研究等。 社会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高级会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委员会液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机电、人体与环境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挖掘机分会理事;车辆传动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榆次液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机床与液压》杂志编委。
蒋劲松
理事
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静、动强度分析、热环境和防热结构分析与研究工作。擅长于结构强度分析、流固耦合数值仿真、非线性动力学数值仿真、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研究和热防护结构设计与分析。具有多型飞行器的研制经验,获部级科技成果11项。
金栋平
理事
天津大学工学博士毕业,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任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CIENCE CHINA,Acta Mechanica Sinica《航空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6种学术期刊的编委。主要从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结构碰撞振动、绳系卫星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一是提出碰撞隔振系统设计方法,成果应用于我国首型武装直升机导弹稳瞄系统隔振技术攻关,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是揭示了一维时变耦合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若干规律,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是创建了我国第一套绳系释放和回收控制的地面物理仿真平台,实现了绳系释放和回收的地面控制实验,共同指导的学位论文《绳系卫星释放和回收的动力学控制》获201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非线性动力学专家R. A. Ibrahim教授、M. P. Cartmell教授等3次在Applied Mechanics Review上作了整段正面引述。2004年被评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康国政
理事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德国“洪堡高级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在材料的循环本构理论和疲劳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已有52篇论文被SCI收录、107篇论文被EI收录,SCI他引240余篇次。 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多次国际性和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固体力学同行的交流以及与兄弟学会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
柯燎亮
理事
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和2007年分别获武汉理工大学学士学位和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7.9至2009.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9年回北京交通大学任教,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副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接触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和微纳米结构力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相关工作被SCI他引600多次。2013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孔令伟
理事
从事特殊土的力学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1项和国家基金项目2项,负责完成杭州湾大桥、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应用研究项目近10项;作为主要实施人完成国家“863”子题2项、国家基金3项等。发表论文82篇,SCI、EI、ISTP收录33篇,合著专著《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参编著作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口知识创新工程百项重大科技成果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受理发明专利各1项。
赖远明
理事
提出了带相变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及其控制微分方程,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对冻土隧道在渗流体积力和冻土蠕变及体积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三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冻土粘塑性本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冻土工程地震的计算方法,对冻土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弹粘塑性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平顶四坡折板屋盖、组合抛物面薄壳屋盖、组合折板屋盖、交叉V型折板屋盖、组合截顶抛物面薄壳屋盖等多种结构新颖、力学性能良好的折板结构,对这些结构的内力,挠度和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算法,解决了青藏铁路抛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藕合传热的温度计算难题。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 200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和“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 曾六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52篇,其中SCI论文53篇, EI论文50篇。
黎作武
理事
主要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及风能领域空气动力学研究。研究和发展了高精度高分辨率激波捕捉格式,分析了激波捕捉格式中近似黎曼解的耗散特性及其对气动热计算的影响,发展了低耗散高精度的热流计算方法和相关计算软件;开发了风力机专用翼型族,开发了风力机叶片气动分析平台;开展了计算流体力学可信性分析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主持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计划能源领域项目2项。作为参加人,获得(前)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4,“NND格式理论及应用”(9))、(前)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1998,“黏性流动数值模拟”(1))。《力学进展》编委,组织了2013年中国力学大会专题讨论会“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及叶片设计”。
李 刚
常务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指导专家组学术秘书,辽宁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层次人才(百人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198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1995年太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0年6月-2001年2月年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结构工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与应用、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分析方法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工程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参与写作专著1本,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和ISTP检索80余篇。其中,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将结构优化理论、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框架,深入系统研究了所涉及的理论、算法和程序实现等相关问题,应用于高层建筑及海洋平台等数个土木工程结构,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李 倩
理事
1962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聚合物加工新工艺及数值模拟、聚合物加工中的形态结构调控及性能优化、面向组织工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社会兼职:中机生产工程学会模具制造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软物质极端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微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微纳成型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河南省省委委员,第十二届郑州市政协常委、第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委员。荣誉奖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河南省“555人才工程”人选、第四届河南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优秀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学术成果:近年来,围绕微型模具特殊材料嵌件的设计与制造、聚合物微纳成型技术及工程应用、组织工程及其微观力学等科学问题,在《Biomacromolecule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Applied Surface Science》、《Microsystem Technologies》等著名国际期刊及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相继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军工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公益等重大、重点项目,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奖励。
李道奎
理事
李道奎,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湖北随州人。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湖南省力学学会秘书长,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中心”负责人,湖南省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主讲教师,学校力学学科教授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协先进个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长沙赛区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固体力学与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先后负责科研项目30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育才奖2次,2014年获军队二类优秀人才岗位津贴。以第一和第二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2篇,SCI检索15篇,EI检索46篇,出版教材2部。
李光范
理事
主持或参与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及地方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实施。1998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韩国圆光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访问研究;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被聘为韩国圆光大学招聘教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5部、译著1部。现在研的课题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80万)、海南大学中西部计划学科重点领域建设项目(80万)、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项目(25万)和海南移动钢管混凝土技术指导服务1~2期(2*14.4万)等。 承办2010年“第11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主办“2011年土木工程、建筑与建材国际学术会议”、主办“2012年三亚应用力学与工程材料国际学术会议”、 2014年5月主办“2014年土木工程、建筑与建材国际学术会议”。 曾获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次、海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韩国圆光大学优秀论文奖1次、海南省科协优秀学会工作者1次。 曾任海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现为海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
李海滨
理事
在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神经网络计算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给出了神经网络计算的电路实现;提出了结构分析的理性神经网络计算的概念,并针对此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在《工程力学》《电子学报》,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Thermal science,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等国内外杂志。 现任内蒙古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负责传达和组织参与中国力学学会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达的各类学会活动、评优推荐等任务;积极组织参加内蒙古科协各类活动;组织参加北方七省市力学学会的学术会议并具体负责论文征集与组稿等工作。
李海阳
理事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军事航天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专家,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航天器动力学和载人航天总体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921工程等项目4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发了多个大型仿真系统,成功用于工程任务,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研究、载人航天工程轨道方案复核等多项重大研究工作。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16篇、EI检索5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
李丽娟
理事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土木工程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51项科研项目,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1项。参加研究课题36项。出版英文著作(含著作章节)2部、英文编著2部、中文教材3本。发表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95篇,教研教改论文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47篇(SCI收录22篇,EI收录90篇,ISTP收录35篇)。获专利版权14项。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兼任社会职务: 政协广东省常委(2008-); 民盟广东省委常委(2005-);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2014-); 中国钢结构协会疲劳与稳定分会常务理事(201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2007-);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1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2010-);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20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编委(2010-); 《空间结构》编委(2008-)。
李朋洲
理事
一直从事核电站和舰船核动力装置在地震、冲击和流体结构耦合作用下结构响应研究、核级设备鉴定研究和核电产品研发,曾先后负责或参与完成了部级研究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等共50余项;在反应堆结构冲击研究、流致振动研究、地震响应研究和核级设备鉴定研究领域具有于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核级设备鉴定实验室,为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核安全级设备的认证解决了的技术瓶颈。曾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称号和省部级成果奖7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以及国防科工委三等功1项,获专利1项。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术才
理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和锚固机理及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海外青年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122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专利6项。
李喜德
理事
在固体实验力学,微纳米力学,激光与光学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结构与材料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传感器与检测设备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先后在光学计算机层析(CT)三维重建,时间序列散斑干涉,散斑定量无损检测以及微纳米实验力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和参加了包括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二十多项科研项目,获专利一项。曾获国防预研基金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结题项目一项。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热心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多次组织和参与组织实验力学方向的国内外会议。
李玉龙
常务理事
李玉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5年4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以双边合作培养博士生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学习,1992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选拔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教授,1996年至2000年分别为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博士后、副研究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国防科工委第二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006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称号,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等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国际理论与实用力学联合会(IUTAM)材料力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力学组成员,教育部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理事,航空学会飞行器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抗坠毁设计,飞行器结构抗离散源撞击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其优化设计等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防预研以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4本,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80余篇。
李振环
常务理事
李振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工程结构强度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2004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力学学报(中文版)》(2007-)、《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2010-)和《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2007-)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7-)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2010)。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应用和教改等项目,作为参加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第四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10届工程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亚太会议(AEPA-2010)。
梁 军
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校特聘教授,博导。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99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出站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2002年破格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同年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做客座教授,200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从事复合材料力学、防热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多项成果获得鉴定和应用,为复合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2007年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他人引用300余次,出版专著1 部,合作参编著作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
林绍忠
理事
198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委会委员、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积极参加这些组织的学术活动,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中“无单元法与数值流形法”专题研讨会。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水工结构性态分析与温控研究工作。提出了便于拱坝静动力分析的分载位移法及其与有限元地基的耦合方法,已在大型拱坝设计中得到应用;开发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徐变应力及缝面接触问题仿真计算三维有限元程序并提出快速算法,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在主持数值流形法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工作,已获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30余项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课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七五”、“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科技开发基金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项目1项。
刘 彬
理事
刘彬,1972年生,于1996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学士,机械制造学士(第二学位);2001 年获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工学博士;2001年-2004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博士后;2004年-2005年在德国马普协会金属所作洪堡研究员。200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9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的理论和计算研究,特别是多尺度和多种物理作用下材料的计算研究,近年来发展了可用于超大规模工程科学计算的稀疏线性方程组并行算法。在国际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英文书章3篇,SCI他引1100余次。现为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和《Journal of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及《力学学报》的编委,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2011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德国洪堡奖学金。
刘 桦
常务理事
自1991年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动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海岸工程建设,在高速水动力学、河口与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2005)、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周培源水动力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8篇。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防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以及河口与海岸重大工程研究课题5项。现任上海市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季刊》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力学进展》和《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刘焕芳
理事
刘焕芳,男,1965年3月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新疆“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新疆农业工程学会理事,《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的编委。先后主持及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科技公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及自治区级、兵团级科研课题十余项的研究工作,获得水利部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一项,自治区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一项,在国际会议及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有8篇论文被ISTP、EI等国际三大检索刊物收录,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1995年被评为兵团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1月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近五年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自压软管微灌系统水力性能研究》研究成果有理论创新度,已应用于兵团农业灌溉,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从理论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沉沙池在节水灌溉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发了一种微灌用新型沉沙池,沉淀效率高,投资省,已在兵团推广应用,成果2010年8月通过兵团科技局鉴定,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研究了微灌用自清洗功能的网式过滤器,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农八师、兵团、内蒙、宁夏、西藏推广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当地过滤器的科技进步,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进步。
刘济科
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220篇,被SCI、EI等收录160多篇。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发表教学论文16篇。 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年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2000年“南粤优秀教师”、2000年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以及二等奖1项、2009年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04年第五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及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刘金喜
理事
1960年7月生,河北武强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型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150余篇分别被SCI和EI收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0年—2003年、2008年9月—12月分别在香港大学和悉尼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管专家。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河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会理事,目前担任河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等学校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青泉
常务理事
刘伟庆
理事
1964年生,江苏武进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江苏省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减振控制、结构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5部,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兼任国际减震学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
刘占芳
理事
德国洪堡学者,巴渝学者。现任重庆力学学会理事长,重庆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应用数学和力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指委委员。兼任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民进重庆市副主委等职。主要从事多孔介质力学、风力发电、冲击破坏与防护、结构运动与变形耦合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设计了国内第一台兆瓦级立轴风电机组,国际上首次提出含偏斜波的弹性应力波理论等创造性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曾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南方计算力学专委会副主任等,组织了2012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9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等多次学术会议。
刘子强
理事
从事航天飞行器动态特性和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科技研发工作,曾参与多种航天型号的空气动力特性的研究,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项目,总装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撰写科技论文及报告计三十余篇。获部级青年科技成果3等奖、1等奖各一次,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等奖一次,排名1,国防科学技术2等奖一次,排名2。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吴振远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领域涉及钝物体绕流特性、工业空气动力学及风工程、航天器脉动压力测量、多体分离和气动特性的风洞自由飞技术、非定常空气动力学、计算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理论计算和试验、短钝体动态阻尼导数计算等。
卢芳云
理事
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7月本科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爆炸力学专业,1995.1月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和武器毁伤效应的实验和计算研究,是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术带头人。任湖南省科协常委,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部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重点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100多篇,授权专利十多项。指导4名研究生获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出版本科生、研究生教材3部,专著2部。 教材: 《武器战斗部投射与毁伤》,科学出版社,2012; 《战斗部原理与结构》,科学出版社,2009; 《一维不定常流体动力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 专著: 《霍普金森杆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2013; 《导弹试验的设计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10。
陆夕云
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以及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非定常旋涡分离流及涡控制、血流动力学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罗冠炜
理事
1985 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内燃机车专业。1988 年毕业于该校机车车辆专业, 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95 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2001 年破格晋升教授,2007 年聘为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后任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79 篇,其中42 篇论文被SCI 收录,51 篇论文被EI 收录。发表的论文被正面他引302 次,其中被国内外学者在SCI 源期刊上他引156 次,研究成果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 项。现从事机械振动学、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甘肃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6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骆 英
理事
现任江苏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结构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方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自80年代初从事力学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曾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参加核工业部纵向科研项目;1997年开始进行智能材料结构力学研究工作。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十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重点及面上科研项目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在力学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及传感器/驱动器、工程结构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中的AE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近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被SCI、EI收录15篇。2002年赴美国加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省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镇江市力学学会理事长的岗位上不余遗力的推进学会的工作,组织学术活动,每年邀请国内外20多名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开展面向社会科技活动,近5年来主持完成了科技服务工程测试项目近1000项,为学校及学会获得2000万科研经费。
马 力
理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998年、2000年和2004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航天工程与力学学士、材料学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等职。 主要从事超轻多功能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制备以及性能评价,复合材料及结构失效与破坏行为分析,复合材料损伤与断裂力学以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期刊论文80余篇,合作出版中文专著1部,撰写英文专著章节1篇。200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得国家基金委首届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马 巍
理事
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88年和2001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和奥地利工作学习。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获19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5年)、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1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铁道部重大项目2项、横向项目8项。
马宏伟
理事
从事结构冲击动力学、结构安全与预警方面研究,在圆柱壳弹塑性动力扭转屈曲、泡沫金属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应力波管道损伤检测和结构损伤检测等方面研究有积极贡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0余篇。现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炸与冲击》杂志编委,《工程与试验》杂志编委,《应用力学学报》杂志编委,国际杂志Int. J. of Mechanics、Electronic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编委。
马连生
理事
多年来,针对新型材料与结构的前沿问题,深入研究了功能梯度结构的热-力变形,为功能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 J. Solids Struct等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引用与积极评价。相关论文被SCI他引超过230次(其中 2 篇代表作被 SCI 他引 187 次),其中一篇代表作的 SCI 引用次数位列该论文发表以来该期刊的 TOP 0.5%,并在2009年获Int. J. Solids Struct.(2004-2008) MostCited Article Award。2012年,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的一篇论文,获评该刊物TOP25 Hottest Articles。项目“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买买提明·艾尼
理事
先后承担或参与近20项科研项目,其中参与国内外重大专项项目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论文100多篇,编著4部。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将2项。主要学术成果有“建立了风沙流动动力学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创建了风沙流数值分析平台”,“编程建立了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的参数化设计平台(已获软件登记)”,“编程建立了转子-轴承(油膜)-支承之间最佳参数匹配和稳定性分析平台(已申请软件登记)”,“建立了波纹管机械密封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骨骼生长与骨质层变化模型及骨重建仿生数值分析方法”和“建立了离散同体和异体之间的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等。
缪协兴
理事
1959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后。 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主编。 缪协兴教授长期深入矿区,从事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建立了煤矿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框架。在深入研究层状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岩体力学”的概念;揭示了稳定采动岩体结构关键层的充填采煤原理,成功开发了利用矿区固体废物充填采空区置换“三下”压煤技术;揭示了稳定隔水关键层的保护矿区水资源原理,成功开发了矿区水资源保护技术;工程实践与推广应用涉及十多个大型矿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一或第二),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02篇,主要论著被他引1813次。
莫 军
理事
长期从事武器工程力学分析工作,紧密结合各型号任务的开展,进行了卓越有效的工作。先后获国防科工委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第三届于敏数理科学奖1项。尤其在围绕结构高性能计算模拟,以及模型验证与确认这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于这一工作承办了全国计算力学暨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交流大会,中国力学大会下的模型验证与确认专题研讨会各1次。
牛忠荣
理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2年1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获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10月获中国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4.11~至今在合肥工业大学力学专业任教。2000.4~2001.3在德国Stuttgart大学做访问学者;2009.9~2009.11在法国EPF Ecole D’ingenieurs做访问学者。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主任、力学系主任、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等职。 致力于《理论力学》和《计算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现为安徽省资源共享课《理论力学》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边界元法理论,计算断裂力学,工程结构疲劳强度试验。主持完成十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并完成了一系列工程结构的CAE分析、疲劳试验和加固项目。取得系列成果:1)创立了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一个新数值方法—插值矩阵法, 研制了其通用软件IVMMS(ODE Solver),适用于一般的常微分方程组多点边值问题的求解;2)建立了二、三维边界元法高阶单元中奇异积分的正则化算法,解决了边界元法中这一难题,使得边界元法胜任薄体结构和层合结构的分析;3)提出和建立了扩展边界元法,分析切口和裂纹体弹塑性奇异应力场和裂纹扩展过程;4)工程结构检测、疲劳强度试验与施工监控。在《力学学报》,《中国科学》,I. J. Solids & Structures, Comp. Methods of Appl. Mech. Eng.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40余篇。
潘一山
理事
在煤炭资源开发相关的灾害性力学行为和规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 在煤岩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煤矿严重灾害的冲击地压失稳理论,根据失稳模式进行了冲击地压分类,分别按失稳理论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对冲击地压发生危险的数值预报和对开采设计的改进。引入塑性梯度本构理论研究了变形局部化后变形及稳定性,建立了新的冲击地压判据,提出了冲击地压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解决了冲击地压相似模拟的关键问题,建立了钻屑法煤体注水防治冲击地压的力学数学模型,为确定钻屑冲击地压危险指标并为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固流耦合理论、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统一失稳理论,为既有冲击地压又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并在3个现场矿山得到应用,实现了煤矿灾害现场控制技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测了瓦斯赋存运移规律,为瓦斯灾害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主持或参加完成了近6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200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采场围岩破坏、瓦斯渗流及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研究”资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检索31篇,在国外召开的学术会议上,2次做大会主题报告。成果在阜新、抚顺、新汶、北京等矿井的冲击地压预测及治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钱向东
理事
博士,教授,民盟成员,江苏省吴江市人,1963年12月生。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水工建筑力学专业,并留校参加工作。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获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从事工程力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值分析方法与计算软件、结构数值模拟与计算机仿真、工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安全评价。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三峡、南水北调、小湾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科研项目三十多项,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及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获 “第四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1994-1998年度江苏省优秀力学工作者”等荣誉和称号。
饶秋华
理事
海外留学博士,长期从事流变损伤断裂、多场多相耦合计算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子课题、“十一五”项目子课题、省部级及横向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0余篇,出版专著3本、主编教材2本,获省部级二等奖、“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尚新春
理事
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和非线性力学及计算动力学研究。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力学研究通讯》、《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项目获国家和教育部多项基金的资助。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类橡胶材料的空穴萌生(cavitation)的分岔、突变及边界层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几个新的精确解析解,给出了一些材料局部损伤机理的新结论。还开展了弹性平板过屈曲分叉以及球面和环面薄膜膨胀失稳的研究。在爱尔兰国立大学留学期间,发展了h和p-version传递矩阵法,得到了组合旋转壳振动问题新的精确解析解。回国后开展了航天器宇航员用品减振包装、磁致伸缩微作动器(MEMS)、形状记忆合金心血管支架和输液管道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等工程力学问题的研究,以及C60纳米球壳结构的振动分析和弹塑性材料空穴萌生的分岔理论研究等。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生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与R.Lakes教授合作在负泊松比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邵国建
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会员。 长期从事力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开课七门,2008年“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13年“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2008年获徐芝纶教学一等奖,2009年获徐芝纶力学奖二等奖,2009年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负责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和部省级重点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部和教材2部及电子教学课件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邵雪明
理事
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4月至今在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多相流、湍流拟序结构、仿生流体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任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兼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
申长雨
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110余篇。主持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Z-MOLD系统(橡塑制品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及模具优化设计集成系统),现已在轻工、化工、汽车、电子等领域多家企业得到应用;负责筹建的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我国集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橡塑模具研究开发基地。
申胜平
常务理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和199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在日本神户大学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工作。2005年7月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为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国际期刊《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IS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及《应用力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应邀担任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功能材料力学行为及多场多尺度理论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3项等。在J. Mech. Phys. Solid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共被SCI他引800多次。
沈 俊
理事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和主持岩土工程加固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是单位岩土工程和实验力学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提高我国岩土加固技术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解决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岩体加固技术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1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并获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2、4),三等奖2项(排名第4、4),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2、2、4)、二等奖9项(排名第1、2、2、3、3、4、4、5、6)、三等奖2项(排名第4、5)。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2001年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200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防护工程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军训和兵种部学科带头人,2010年7月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6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树学峰
理事
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合作研究项目。曾获得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 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加拿大国立研究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曾从事金属材料韧性撕裂特性、结构的混沌及非线性振动特性、电磁材料及结构非线性动力行为,无机单晶体本构关系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论著1部,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近期主要从事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材料在温度场、湿度场中的动力失效与可靠性评估,以及泡沫金属夹芯板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动态本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宋 军
理事
2013年3月起,任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学会学术部部长,2015年4月任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企业工作办公室)部长(主任)。2016年5月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企业工作办公室)部长(主任)。 曾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98-2010年曾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等职;曾任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清华大学校团委书记,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等职。 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分别于1984年、1986年和1990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香港理工学院制造工程学系做访问学者,副研究员;1993年,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为清华大学研究员。
孙侠生
常务理事
年生,陕西白水人,南京航空学院学士、硕士,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分党组书记。
唐洪武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量测技术专委会主任、水力学专委会副主任等,7种SCI、EI、国内核心期刊编委。主持“973”、“863”、水利部公益项目、水利部9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省部攻关课题以及重点工程项目100余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2),省部级和行业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论文190余篇,SCI等三大检索70篇,出版论著8部,获专利21项,培养3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入选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获“严恺科技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十大青年水利英才”称号、国际泥沙研究协会“泥沙研究杰出论文奖”,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培养人选,201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钱宁泥沙科技奖等。
陶伟忠
理事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从事塑性动力学研究。2007年1月至今,担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1997年荣获“同济大学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8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第1获奖人);1999年荣获全国“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4篇,编著教材2部。 2008年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2009年担任上海力学学会副秘书长。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2010年7月10-13日,作为主办者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暨科技人才力学素养提高班”(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作为上海力学学会副秘书长,2009年9月25-26日组织召开了上海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力学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作为同济大学领队和教练,带领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同济大学学生荣获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三名。
汪越胜
常务理事
1988年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出站。长期从事弹性波和断裂力学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各向异性介质、复合材料、周期结构、液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弹性波传播问题,波与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断裂动力学,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力学与接触力学,基于位错的断裂动力学等。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EI收录和引用。1994年获得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2000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年与美国华裔青年力学家曲建民教授合作获得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同年被授予首都5.1劳动奖章;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一级岗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和特约审稿人,《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如: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与苏先樾教授共同主持“复杂固体介质和结构中的波传播”专题研讨会;2006年1月与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共同组织召开“新型工程材料对固体力学的挑战”中青年专家学术研讨会;2006年1月组织召开北京市力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
汪自力
理事
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力学所所长、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岩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1989年提出了瞬态有自由面渗流分析的不动网格-高斯点有限元法,并推广到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中,研发的三维渗流分析软件成功应用于堤防、土石坝、灰坝、基坑等工程中;在堤防安全评价、机械化抢险、洪水风险图编制等方面开展大量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工作,主持编写《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等3部行业技术标准。
王 彪
常务理事
1988年获哈工大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12月出站。1991年1月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室聘为副教授及副主任。1992年12月被哈工大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12月王彪教授被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王彪教授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为长江学者。2004年调入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工作。曾在法国、新加坡等多国留学和工作。
王 琳
理事
1980年生,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流固耦合振动与控制、微尺度结构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领域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科研课题;合作出版专著《输液管动力学分析与控制》一部,发表SCI论文60余篇,被SCI他引600多篇次。曾获得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王德友
理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转子动力学专业。现为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自然科学研究员,振动与噪声专业副总设计师,曾担任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总装武器装备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专业组副组长,“航空发动机典型薄壁构建振动及其抑制基础问题研究”国防973项目专家组专家。 长期从事转子动力学、结构强度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动机整机振动与噪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建立了旋转机械多种振动故障的力学模型试验器,完成了“高速转子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分析与实验研究”(航空基金)项目,主持“先进涡扇发动机整机振动抑制的容差设计技术基础研究”的总体和承担“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内部噪声环境下转子叶片气动耦合振动失效基础研究”的专题研究工作。
王东东
理事
2003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和结构静动力高性能数值仿真分析,已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效无网格法和等几何分析方法;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岩土类材料的大变形非线性损伤破坏模拟。曾获国际计算力学学会第14届R.J. Melosh博士生最佳有限元论文竞赛决赛入围奖(200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杰出博士毕业生奖(2004)、亚太计算力学学会青年学者奖(2007)、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青年学者奖(2011)、钱令希计算力学青年奖(2012)、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Fellow奖(2013)。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王刚锋
理事
博士、教授。1995年在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8、2001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2)、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003)、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2004)和新加坡国立大学(2005)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始任职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领域为微纳米力学和应用力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了一个分析纳米元件尺寸效应的新模型,分析了纳米线的振动、屈曲和压电效应等;研究了表面效应对断裂和接触问题的影响;得到了纳米椭圆/椭球夹杂的弹性场;研究了纳米夹杂对弹性波的散射;建立了考虑转动梯度影响的压电理论和损伤理论等。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1000余次, H因子20。
王光谦
常务理事
1962年生。1978至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习,1990-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工作,1994年受聘为教授,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1、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理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2、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3、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0),二等奖2项(排名1)。 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首席科学家,成果应用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
王怀忠
理事
结合宝钢建设的需要,提出并主持宝钢三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PHC桩持力层与沉降的关系以及通过停锤标准控制大规模PHC长桩打入深度的可行性问题,研制成功抗锤击力强并节省成本的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系统地研究大型冶金建设项目基础工程风险分析和控制问题,编制三项企业技术标准,申请两项专利。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宝钢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累计实现节省投资逾3.3亿元,被验收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兼职同济大学和上海交大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一名,硕士多名,发表论文50余篇;兼任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热心促进力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王记增
理事
生于1974年,兰州大学翠英学者特聘教授,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两学科博士生导师,2006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5/7),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有近8年的在德国马普所与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经历,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与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一起在国内较早地将小波理论引入到了力学中,实现了这一最新数学工具在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Laplace数值反演小波新方法(Commun Numer Meth Engng 2003(19)959),并多次得到相关国际学者的大篇幅引用;参与提出了压电复合材料夹杂的动力势概念;首次建立了半柔性聚合物分子在复杂受力及复杂几何约束下的布朗动力学GBR仿真模型;建立了关于细胞粘附的耦合力学新模型;首次揭示了毛细凝聚影响下粗糙表面粘附能跳变现象机理等。已在相关领域顶级杂志如J Mech Phys Solids,J Chem Phys, Phys Rev E,Langmuir,Biophys J和J Comp Phys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王建国
理事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晋军
常务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Journal of Aircraft、《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杂志副主编,Experiments in Fluids,《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等期刊的编委。兼任国际流动控制显示测量、国际流动显示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湍流、流动控制、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民机预研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AIAA Journal,Experiments in Fluid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2等奖等部委级奖励6项。
王克仁
理事
1966年研究生毕业,曾从事计算力学、断裂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等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力学与实践》副主编,《力学进展》特邀编委。全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副主任。一直为《力学学报》(英文版)《水动力学》(英文版)《科技导报》英文摘要等审改英文稿。
王清远
理事
1965年1月出生,重庆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1998年在法国巴黎中央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9 -2003年先后在法国巴黎国立工艺与理工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 美国普度大学工学院任NSF, NASA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日本鹿儿岛大学任JSPS基金特别合作研究员。2003年回到四川大学工作,历任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2014年6月起任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任《实验力学》副主编,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和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共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SCI, EI收录论文100余篇次,论文被他人引用600余篇次(SCI他引200余篇次)。超长寿命疲劳问题研究获得200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王省哲
理事
先后于2001-2003年在韩国汉阳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和合作研究,于2009年7月-12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开展访问研究和交流。目前兼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有磁弹性、磁热弹性、空气弹性耦合场行为研究;多场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参与973项目子课题一项等。参与完成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7),同年获甘肃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7年获第六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08年发表在Int. J. Struct. Stab. Dyna.期刊的一篇论文获得“2008 IJJSD最佳论文奖”。200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4),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等。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出版《计算力学》教材一部。
王世斌
理事
天津大学教授、博导。主要学历:1983.09-1987.07 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技术系,本科生,获工学学士; 1987.09-1990.03 天津大学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 1990.03-1991.09 天津大学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1.09-1995.01 法国POITIERS大学固体力学国家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 目前的研究方向是: 1. 纳米尺度薄膜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2. 现代光力学方法及图像处理技术; 3. MEMS系统多场耦合响应分析。 主要学术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天津市科协委员;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编委。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实验固体力学研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定量地确定纳米材料性能或结构响应。开发用于固体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机械性能测试和分析的新技术。所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纳米尺度薄膜试样的加工和中心定位加载技术、纳米级给进及匹配技术等;研究纳米厚度薄膜屈曲和断裂性能。开发新的全场位移-应变测量方法,在线跟踪和研究纳米厚度薄膜在压缩(拉伸)和温度载荷作用下发生屈曲或断裂时的破坏机理。研发新一代的MEMS元器件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的软、硬件实验系统;定量确定MEMS元器件在机械、温度场和电场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和破坏机理。目前与法国POITIERS大学的LMP实验室和LMS实验室,美国的UNT的材料科学实验室保持科研合作关系。先后获得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振清
理事
建立了扩展裂纹尖端材料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基于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和材料黏性效应求出了均质材料和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奇异场。研究了大空间材料的燃烧特性和烟气的流动特性,建立了一整套火灾消防控制系统,并基于火灾下材料的高温效应,研究了火灾下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对乘波体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并对喷流热防护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乘波体前缘采用喷流热防护进行了研究。 现任2006~2010年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副主任编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
魏悦广
理事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主要学历: 1989.9 – 1992.7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4.9 – 1986.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1978.2 – 1982.1 西安科技大学力学师资班力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6.11至今: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2007.05- 2007.07: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USA, 客座教授; 2002.08- 2002.11: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USA, 客座教授; 2000.08- 2001.03: Division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客座教授; 1998.08- 2016.1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5.01- 1998.08: Division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访问学者、博士后; 1992.07- 1994.1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1 固体的跨尺度力学; 2 材料微尺度力学理论、实验和尺度效应研究; 3 微米/纳米厚度薄膜脱胶及失效的机理研究; 4 离散位错理论和方法研究; 5 微尺度力学反问题; 6 考虑微尺度效应的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及应用研究; 7 裂纹起裂及扩展的弹塑性断裂准则研究; 8 固体材料结构的弹塑性失稳研究;等等
翁培奋
理事
开展飞行器弯曲进气管道中旋涡流动机理、控制及其模拟研究。提出缩涡器等进气道旋流控制新概念,使进气道出口流场得到明显改善;较早对导弹/进气道系统内外二维、三维混合黏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开展钝头型飞机机身周围分离流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得到模型凹陷侧的压力脉动强烈;开展研究低雷诺数微型飞行器气动力学新机理,揭示展弦比等物理因素对低雷诺数薄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开展基于遗传算法的低雷诺数翼型优化设计,以及主动柔性变形机翼和合成射流在低雷诺数下对大分离流动的有效抑制;开展直升机旋翼非定常流动的低耗散高精度数值方法研究,用于数值模拟悬停旋翼的复杂黏性流场(与课题组成员合作)。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军某型飞机关键气动设计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在AIAA J,Inter J of Turbo & Jet Engine,《空气动力学报》《航空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曾相继获得上海市博士后奖励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等。
吴 斌
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波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与方法、无损检测与健康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1项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教委项目等。通过对声波检测技术(导波与声发射)的机理、实验、仪器研究与开发,在管道泄漏与损伤检测和波动机理上取得了相应成果。出版专著《结构中的应力波》、《弹性动力学及其数值方法》2部,《固体中的超声波》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吴柏生
理事
199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作为负责人已完成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在执行1项。在动力系统Hopf分岔,结构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后屈曲以及缺陷敏感性的分析与计算,非线性振动与结构静/动力重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近8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篇。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力学会副理事长。
吴建华
理事
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美国NIH国际合作项目及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在“分子与细胞生物力学”和“海洋与船舶流体力学”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50多篇,SCI引用382次。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Ocean Engineering,J Engrg Mech, PloS ONE,BJ,J. Biomech,JCB,JBC,BBA,Exp Cell Res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之中。历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与《医用生物力学》编委,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及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的大会(中方)主席,第四、五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及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次主持广东省生物力学学术年会(2007-2014)。
邢永明
常务理事
1978年3月考入内蒙古工学院力学师资班,1984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1年期间,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作访问学者、在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机械系统与并行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任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JSPS客员研究员。目前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0届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微纳米实验力学和复合材料的细微观力学行为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前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Experimental Mechanics》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他引300多次。 获得内蒙古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获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次表彰奖励。
徐 鉴
常务理事
1961年12月生。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者,上海市模范教师。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一站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1届评审会特邀专家、第12、13届评审会评审专家、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基础力学与工业应用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Cognitive Neurodynamics》等多种期刊的编委。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固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非线性模态和神经网络动力学等研究。擅长分析在高度奇异性条件下系统幅频特征的拓扑分类、分析反馈时滞和耦合时滞对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揭示流体诱发管道振动的机制。讲授“理论力学(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和“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非线性动力学”、“摄动理论”、“分析力学”和“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作为第2成果人参加完成的项目“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参加者完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获200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徐远杰
理事
现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教授,工程力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结构破坏与数值仿真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 2012-2017);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湖北省武汉市力学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固体力学及应用。擅长复杂水工结构静动力应力变形分析理论、数值仿真方法与结构性能评估,岩质颗粒材料宏细观本构及数值模拟方法。主持《拦污排计算理论与不稳定性研究》、《颗粒接触蠕变破损对堆石料宏观流变的影响》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完成我国五强溪、龙滩、三板溪、向家坝、凌津滩、洪江、托口、挂治、碗米坡、桃源、白水峪、鲤鱼塘、淋溪河、古洞口、岩滩、长洲、乐滩、回龙抽水蓄能、栗阳抽水蓄能、瀑布沟、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深溪沟、大岗山、官地、双江口、两河口、草街、桐子林、龙开口、沙坪、苗尾、白鹤滩等巨型大型水电站超大吨位预应力闸墩、发电引水进口塔结构、厂房地下洞室、表孔弧形闸门、船闸人字门、升船机承船箱、进水口拦污排等复杂结构的静力或抗震等课题并得到工程应用。在《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岩土力学》、《计算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材料力学》教材1部。曾获得湖南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电力工业部优秀教学质量奖等荣誉。
许春晓
理事
主要在湍流的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果:(1)发现了近壁湍流的强脉冲结构。论文发表于Physics of Fluids,在Web of Science上被引用50余次,获得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提出了展向周期运动的减阻机理和控制减阻率大小的关键参数。论文发表于Physics of Fluids和AIAA Journal,在Web of Science上被引用40余次;(3)揭示了主动控制抑制近壁区流向涡结构进而降低摩擦阻力的物理机理。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和Journal of Turbulence;(4)建立了标量湍流和各向异性湍流的新型理性亚格子模式。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专著2部、教材1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北京市科技进步2等奖(2000)、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1996,1997)。
许希武
理事
主要从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及飞行器结构强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了三十多项国家及部省下达的研究任务,参与了歼八系列飞机、十号工程、直十、十一号工程等重点型号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在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完整性评定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五项。1996年获中航总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2000年分别入选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薛雷平
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工程力学系副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在并行计算、多相流计算模型、流固偶合计算模型、河口海岸多系统动力学模型、高速水动力学动态实验技术、宽水域模型实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多项国防973、863军口、920军口等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国防预研专项课题以及军口和民口重大工程关键技术课题研究,2005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流体力学”主讲教师,上海市教学团队“力学基础教学”成员,2010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闫 石
理事
从事力学教学近30年,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员、学院教学标兵、总参优秀教员、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等。分别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银奖各一次。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获总装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理论力学”课程获总装优质课程并被列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承担军队和国家科研项目多项。 主编或参编教材两部。分别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组织制作的多媒体课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主持研制的“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被评为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一等奖。
颜 开
常务理事
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水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专业特长:船舶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领域:空泡水动力学、水下航行体出入水水动力学。 2003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一直从事舰船科学技术和海事装备性能研究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70余项船舶科技和国防科技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攻水下航行体出水过程的流体动力现象研究和水下喷气推进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国防装备研制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作为某国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组织了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实施超空泡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晏石林
理事
1963年4月生,工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力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及固体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负责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防科研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的研究。参加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复合材料界面与优化设计”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3篇;主编了《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及应用》等2部著作,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和英国皇家协会KCWong基金资助,在英国ASTON大学从事一年合作研究。现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杨 超
理事
1989 年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飞行力学专业,1992 年获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701所)空气动力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北航飞行力学博士学位,当年后留校工作,2001年破格评聘为教授。曾任北航五系副主任、飞机所所长、飞机系主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负责人。 现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和气动弹性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院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浮空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技委总体和气动专业组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是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力学与总体设计。主持科研课题 40 余项,包括预研、自然基金以及近 30 种型号的科研课题,在颤振、飞行载荷、气动伺服弹性、主动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力学方面有多年理论和实践,在气动弹性领域有重要影响;发表重要期刊论文70多篇,SCI,SCIE检索论文10多篇。获得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杨 卫
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2013年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过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并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周培源力学奖、获得国际工程科学学会的Eric Reissner奖和ASME的Calvin Rice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30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力学学报》与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执行局执委等。
杨春和
理事
主要从事进行岩石高温、高压流变、岩体三场耦合理论与试验研究及核废料深埋处置及深部能源储存中的研究中的岩石力学、工程地质、计算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在矿山边坡(尾矿坝)稳定性、岩石动力学、盐岩力学及本构关系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在内的1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90篇,专著2部,专利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现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7名。
杨国标
理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固体力学专业博士毕业,2002年9月去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力学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2013年3月去美国奥克兰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工作。 现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现代力学测试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力学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激光学会会员,中国计量学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委,《力学季刊》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主要从事实验力学及光学测量方面的研究,研究特长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数字图像处理,结合工程背景,解决工程实际测试问题。共发表90多篇学术论文。
杨国伟
理事
在国内率先开展计算气动弹性(CFD/CSD)工作,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了CFD/CSD紧耦合气动弹性方法,研究成果已用于多个飞行器型号的颤振边界和静气动弹性型架外形修正设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项目,建立了高速列车数值仿真和设计平台、研制了国际上规模最大(模型缩比1:8),实验速度最高(50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协助高速列车制造企业完成了新一代高速列车气动定型设计,为我国高速列车CRH380系列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杨基明
理事
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高速流动中的燃烧与爆轰以及瞬态流场显示和测量方面的研究。负责和参加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863高技术、军口973项目、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中科院重点基金等课题。在《中国科学》、国际《Shock Wave》杂志、《J. Fluid Mechanics》等国内外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力学》杂志编辑等。先后前往日本、意大利、美国、台湾、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荷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30余次。曾获“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杨绿峰
理事
长期从事广义参数有限元法、模糊随机变分原理和数值方法、建筑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损伤断裂与环境行为分析、薄壁结构力学的有限元理论和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归国专项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模糊随机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法、薄壁结构力学中的广义参数有限元法和样条函数法等。在国际知名刊物Engineering Structures,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等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促进了固体力学和结构分析的数值理论的发展。曾二次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广西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杨绍普
常务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3余项,发表论文165篇,其中95篇被SCI/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
杨晓翔
理事
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州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现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基础力学及工程应用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长(2015年12月卸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测试计量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四十多篇,SCI、EI收录二十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此外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福建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福建省优秀教师和宝钢教育基金会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杨亚政
理事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从事学会和期刊编辑工作20余年,从事科研管理7年,编辑出版了几十余本书籍和会议文集,负责策划和组织了几十余个国际国内会议,在学术交流、出版学术刊物、服务力学工作者、推进学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效,提高了学会在全国学术界的显示度。1998年获“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杨智春
理事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2、飞行器结构动力学;3、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 。社会兼职:1、中国力学学会理事;2、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3、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长;4、陕西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5、《振动与冲击》期刊编委;6、《振动工程学报》期刊编委;7、《航空工程进展》 期刊编委。
姚伟岸
理事
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863项目的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多篇次。2009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术成果包括:(1)揭示了弹性力学佯谬问题的本质属性,其研究成果被国外权威评价为“获得楔体佯谬问题的优美解”;(2)拓展了弹性力学辛对偶体系的应用领域;(3)提出了压电材料以及电磁弹性固体问题的虚边界元法;(4)与钟万勰院士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平面弹性与板弯曲问题之间的模拟关系,提出了平面弹性与板弯曲问题的多类变量变分原理与类Hellinger和类胡鹫变分原理。
叶友达
常务理事
建立了临近空间高速飞行的流动模型,发展了系统的相关计算空气动力学方法,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特性的预测。发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动态演化优化设计方法,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升阻比气动布局设计问题。发展了动态气动特性确定的方法和理论,从非定常流动机理出发,导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动态稳定性的理论判则。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流动结构分析和热流计算的方法并应用于我国重要武器型号的研制,解决了机动飞行器关键部位的气动加热严重的问题。 研究结果已获得工程设计的应用,成为我国发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于起峰
常务理事
山东威海人,1958年4月生,1996年获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和大尺度运动测量的技术科学问题研究,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攻克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和自动实时三维运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运动单像机测量点目标三维运动、不通视多点动态变形监测和不稳定测量平台动态校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飞行器视觉导航系列新方法,提高了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干涉条纹图相位无损降噪和条纹中心线系统误差消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国防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1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27篇,EI收录近百篇。
袁 鸿
理事
1963年7月出生,1983年7月在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11月在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89年9月,在前苏联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数学力学系做访问学者(国家教委公派);1998年5月至2000年4月,在日本茨城大学都市与土木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至2000年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任副研究员;2003年1月至4月任日本茨城大学都市与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2004年5月从广东工业大学调入暨南大学,现为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高校“工程结构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近30年的科研工作中,主编论文集1部,文集1部,编著教材1本,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论文被SCI正面引用600余次,其中被SCI他人正面引用460余次。单篇最高SCI正面引用200次,单篇最高SCI他人正面引用168次。近十年有两篇论文进入ESI高引用论文。近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次,二等奖1次。 现任国际期刊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Current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Research、Civi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编委。1996年以来先后任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职。
袁 驷
副理事长
现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工程力学》主编、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第九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延续资助)。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分别获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线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1993年出版了独著的国内外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Lines。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出版了多部国家级教材和软件。多年领导和指导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工程力学》杂志的工作,对学会有实质性贡献。
袁建民
理事
主要从事物理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 包括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光辐射参数、辐射不透明度和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固体及表面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原理研究、晶体中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晶体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微观计算、激光引起的热和力学效应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金(Au)等重金属元素高温稠密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全相对论细致能级研究,发展了研究高温稠密物质结构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获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1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翟婉明
副理事长
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工程振动特别是铁路工程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及中国图书奖,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完成的成果“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个人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首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杰民
理事
教授,力学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兼任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任国际杂志《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SCI源刊)主编。SCI源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和核心刊物《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 长期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和海洋工程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海洋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基金或攻关课题。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在“Physics of Fluids”,“Physical Review 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ASCE”,“Ocea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Heat & Fluid Flow”,“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Chinese Physic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Marine Science Bulletin”,“力学学报”,“物理学报”, “海洋学报”, “实验力学”,“力学进展”,“海洋工程”,“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物理”,“海洋与湖沼”,“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100余篇水平较高的论文,其中51篇被SCI收录。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于《PHYSICS OF FLUIDS》的论文“Double-diffusive Marangoni convection in a rectangular cavity: Onset of convection”入选“2010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
詹世革
常务理事
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从事力学学科的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专家开展力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共同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基金渠道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主办的期刊(如《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进展》)等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举办力学学科各领域的“高级讲习班”,加强相关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对学科的整体了解,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召开青年学者研讨会,促进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张 菁
理事
1961年11月出生。应用物理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纺织基础科学学报编委、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学会/等离子体分会会员、Macromolecules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成果有纳米粒子等离子体有机包覆、神经导管表面蛋白质涂层、常压等离子体纳米颗粒膜涂层技术、纺织材料亲疏水性表面处理等。研究方向: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材料结构与性能、功能膜材料。
张 雄
理事
1986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系,1989年7月和1992年7月分别获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6月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到清华大学工作,先后任助研、副研(1994.12)、教授(2003.12)、博士生导师(2004.9)、工程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07~2013)、航空宇航系党支部书记(2013~),期间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或学习。 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和一等奖(2008)、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3)、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ICACM Fellows Award(2011,台北)、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13)、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2)和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2005)等奖励。兼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的Associate Edi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编委、Coupled Systems Mechanics 编委、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编委、HKIE Transactions国际顾问、计算力学学报编委、计算机辅助工程编委、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ICACM)常务理事。 近年来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基本理论、数值方法及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强冲击载荷作用(如碰撞、冲击和爆炸)下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多种介质(刚体、固体、流体)、多物理场耦合(力、热、化学、电磁)数值分析方法(无网格法及粒子类方法、有限元法及扩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冲击动力学、计算爆炸力学、流固耦合、超高速碰撞动力学、高性能计算和大型工程结构分析、微纳米力学及多尺度分析,在航天航空、国防、机械、土木、能源、交通等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背景。 已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一篇论文入选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张立翔
理事
长期从事结构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动力学、水工结构力学等学科领域方向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以及教学工作。兼任云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多个学术期刊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6、7、8届理事。负责完成6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6篇,EI收录121篇,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论文论著被引用近2000次。有关耦合水击理论的成果受到著名国际力学期刊ASME Appl Mech Rev(应用力学评论)的重点评论。据《工程力学》期刊2009年第1期统计,张立翔教授作为该刊核心著者的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8位;据《工程力学》期刊2006年第1期统计,张立翔教授在该刊载文的被引用次数全国排名第3位。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为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与水利水电工程的结合、促进水利水电科技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张兴义
理事
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历:1999年9月—2003年6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本科生,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5年6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9月—2008年6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生,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工作经历:2014年6月—至今: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固体力学 博士生导师;2012年6月—至今: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固体力学 硕士生导师;2010年12月—至今: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教授;2008年7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讲师;2009年7月-2009年8月,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 JSPS 短期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电磁固体力学;实验固体力学。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2015年入选中组织“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荣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优秀力学教师奖;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张志毅
理事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863课题和铁道部、铁科院等数十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领域涉及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和宜万铁路等工程中的深孔控制爆破、爆破振动控制、光面和预裂爆破、爆炸法处理软弱地基、隧道爆破、冻土爆破等,参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奥运工程建设、深港西部通道、深圳地铁、深圳机场扩建、深圳大运会场馆建设等石方爆破,同时进行了大量高大建(构)筑物拆除爆破,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数项国家重大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爆破技术指导(溪洛度水电站、小湾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出版技术专著3部,公开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
章 青
理事
1987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灾变破坏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和不连续介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主持、负责和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8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为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二滩、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次以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奖励。 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等。
章定国
理事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学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控制,撞击动力学,力学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重大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973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省人才计划项目等20余项。1998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领导的研究团队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华东工学院机器人动力学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小组,该小组是国内较早开展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团队之一。章定国教授在多体系统动力学方向上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在机器人动力学快速算法和动力学方程计算机符号推导、碰撞动力学、刚柔耦合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 曾留学加拿大的McGill University一年,师从国际机器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orge Angeles教授;留学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一年,师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的创始人Ahmed A. Shabana教授。 长期担任学会相应职务,学术任职:1.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2.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4.江苏省高等学校力学、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6.江苏省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7.中国力学学会“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控制”专业组委员;8. 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
赵 宁
常务理事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973 项目“直升机气动干扰技术基础问题研究”和“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空气动力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973、国防预研等研究课题,内容涉及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多介质流体界面问题数值模拟、直升机旋翼气动力数值模拟、飞机复杂外形高精度气动力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1997年“跨音速欧拉方程高效并行算法及应用研究”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高精度实用气动数值计算与应用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6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赵晓鹏
理事
博士、西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1年开始从事电流变材料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及其它省部委基金20多项。在Advanced Material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430余篇,其中SCI检索260多篇,引用3500余次,H因子33。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28项,其中88项已经获授权。国内外出版专著10部,其中与国际同行共同撰写的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七部英文专著由美国Nova科学出版公司在全球发行。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二等奖(2003年、2009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 第四、五届(1999年-2006年)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七届(2007年-至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亚溥
理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7月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晋升为研究员。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称号。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2000-2005年担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担任《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十余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Acta Mechanica Sinica》、《应用数学和力学》、《机械强度》、《纳米科技》、《传感技术学报》等刊物编委。兼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冲击动力学、微纳米力学、物理力学等。
郑 耀
理事
1989年起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去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土木工程系,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1到1996年任高级研究助理。1996年起在分析设计应用公司(美国纽约)任高级软件科学家。1998年起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3月回浙江大学任长江特聘教授,后任浙江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航空航天与力学系主任。 在英美两国十三年和回国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与科学计算。获得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著有10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章节。现为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等学会的会员或高级会员;《计算力学学报》、《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等学报的副编辑或编委。2004年当选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和亚太计算力学协会(APACM)的理事;2005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晓静
副理事长
郑晓静,1958年5月,力学博士,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领域)院士。主要从事非线性板壳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妇女联合会常委、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共同主编、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和《固体力学学报》主编等。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超导委员会“The 2007Van Duzer Prize”、“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郑学军
理事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 逐步组成以研究“低维材料及其器件力学”为特色的学术队伍,主要研究方向有铁电薄膜的力电耦合设计与制备、铁电薄膜的界面结合强度和残余应力等物理力学性能、无铅铁电薄膜铁电存储器的可靠性、低维纳米结构特性及其敏感装置。在Appl. Phys. Lett., Acta Mater.,Sensors and Actuators B等刊物发表SCI索引论文80余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国际会议文集1部,获得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合作编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
周风华
理事
在冲击动力学和爆炸力学领域从事研究20多年,发表文章70余篇,获国外专利2项,国内专利6项。 2006年回国,在浙江省省属高校宁波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和宁波大学分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同时在他人主持的多项学科课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作为项目组成员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担任多项学术团体职务,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会评评委、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多个重点学科杂志编委。第7届、第8届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8届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组长。
周宏伟
理事
1965年1月生。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委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编委、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曾赴波兰、德国、法国、新加坡、丹麦、荷兰、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长期从事能源开发中的岩石力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欧盟国际合作等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Physics Letters A、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力学进展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力学优秀教师、首都教育先锋等。负责并主讲的课程“工程力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负责人以及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周济福
理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环境流体力学;波、流、泥沙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流动;多孔介质渗流等。
周慎杰
理事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山东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评审专家,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等多种刊物审稿人。 主要从事于固体力学数值方法、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发展了无需数值积分的边界轮廓法,提出了应变梯度理论的自然邻近无网格法,建立了考虑应变梯度影响的微机械尺寸效应分析理论及汽车、履带起重机、搅拌设备等复杂工程系统的模拟技术,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国家专利3项。
周绪红
常务理事
在钢结构及新型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采用半能量法求解薄板及板组的屈曲与屈曲后承载力问题,提出了考虑板组效应影响的卷边板件有效宽度设计方法;完善了冷弯型钢构件、板件、墙体与楼盖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提出了钢管约束型钢(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了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主编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8本;出版专著2部、教材9部,发表论文280余篇。
周又和
常务理事
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负责人与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中心主任。 1999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底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被甘肃省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2005年主持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1月获中国科协第三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已有三项研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6项,其中近五年内以主要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前期预研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合作基金(国内合作者)、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特聘教授团队)、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2项等。已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近80篇(总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四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周哲玮
副理事长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流动稳定性,微流体。 学术经历: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4年在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钱伟长教授; 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到上海工业大学继续跟随钱伟长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5年起进入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 曾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射流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学术兼职: 《应用数学和力学》(http://www.amm.shu.edu.cn/)主编;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2011-)。
庄 茁
常务理事
于1995年在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书记。 从事固体力学、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和非线性有限元的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的研究。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次获得863和973项目子课题资助。先后负责中美和中日等7项国际合作项目;完成和正在进行几十项工业和国防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多篇,编著和译著出版书籍12部(500多万字)。从1996年起,担任国家级精品课材料力学的主讲工作;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5名,指导博士后3名(含法国1名)。 于1998、2000和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柳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兼任的主要社会工作和学术职务有: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的学术顾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科力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副理事长;沈阳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第十届名誉理事
白以龙
特邀理事
白以龙院士 1940年生于云南省祥云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 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会员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力学进展》副主编,IJI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2001年11月被聘为华南理工大学任职院士(双聘)。 曾参加爆炸成形模具强度和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针对核爆炸波的传播,解释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参加人)。对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得到其发生依据,演化和准静态结构的规律(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针对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技术和统计细观力学的破坏规律,提出了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和演化诱致突变的概念和理论。 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的细-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1998-2001):微结构和缺陷体的交互作用和演化动力学,973项目"非线性科学"子项(2000-2004):图案动力学。 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英文专著二部。 先后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周培源力学奖等。
陈 滨
特邀理事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5-1986年为加拿大McGill大学机械工程系及智能机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力学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项目《经典约束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著作《分析动力学》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4-1997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多柔体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稳定性》,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上获重大进展,论文多篇被SCI、EI收录。
程耿东
特邀理事
70年代末有关实心弹性薄板优化的研究被公认为是近代拓扑/布局优化的先驱。80年代,研究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及其误差,应用与引用较多。90年代以来研究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奇异最优解,指出其产生原因是因为拓扑相关约束函数在拓扑设计变量取临界值时不连续;在此基础上与郭旭合作提出了epsilon-放松算法。被国际权威学者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近来研究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超轻材料和结构设计。 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译作七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励。代表中国力学学会,2004年被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IUTAM)推选为会议委员会(Congress Committee)委员。担任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副主席,四个国际杂志及六个国内杂志编委。作为学会的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参与组织多次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国际同行对中国力学界的了解和支持。
戴世强
特邀理事
曾主持和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波动力学、交通流动力学、渐近分析及其应用、计算机代数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曾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钟,逾500万字。现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7种杂志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届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是该委员会的中坚成员,曾参与组织其4届国际会议(ICNM)和14次国内会议。此外,还是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六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贯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
杜善义
特邀理事
杜善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 1938年8月2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航天学院院长,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哈工大副校长等职。期间1980年至1982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断裂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解决了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发展了航天器典型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将细观力学理论推广到复合材料领域,发展了随机夹杂理论,并对复合材料及结构进行了多尺度力学分析;率先研制了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振动主动监控和主动变形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的监控系统。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了《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等著作10部,已培养了68名博士。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4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方如华
特邀理事
1936年3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1966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1981~198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和《实验力学》编委等。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研究特色是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各种实验方法的特长,注意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与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 主要研究及鉴定成果有:“光测力学中若干测试及分析方法研究”、“散斑、全息方法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系统论观点建设学校‘三风’”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细观实验力学基础研究”、“东方明珠环梁应力分析”、“秦山核电站主系统阻尼器”、“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天线支撑架结构静力试验”、“宝钢3BF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汽车风截面光学测量”等均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瓷修复体的无损检测及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探讨”;博士点基金项目“口腔瓷修复体中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复合材料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研究”;高新工程中的“整星静力试验”及飞机起落架、机身框梁、接块、深港人行通道桥节点、机械零部件等军工与工程项目多项;还有教改研究项目“实验力学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等。
郭尚平
特邀理事
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韩 林
特邀理事
何友声
特邀理事
中国流体力学知名学者、高速水动力学研究先驱。1952年9月上海同济大学造船系毕业,1957年至1958年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学员兼辅导教师。历任大连工学院助教、上海交大造船系助教、讲师、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至199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1989年至2003年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2001年获教育部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被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何友声长期从事船舶原理、高速水动力学、飞行力学和出入水理论研究,是水翼及其兴波的水动力设计的奠基人;70年代他率先倡导研究螺旋桨激振力,及时追逐了国际潮流,使中国设计的船舶减振性能一跃足与国外媲美。他在空泡流、空泡脉动特性、物体出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为适应长江口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航道建设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动力学的研究基地,积极推动为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一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由于他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曾先后10余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贺德馨
特邀理事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黄克智
特邀理事
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李家春
特邀理事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非线性问题和环境流体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1982年提出摄动级数符号型定理, 1985年,研究剪切流中波包演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90年代起,研究自然界中的波、流、涡、湍流,解决陆面过程,河口泥沙,台风路径,洪水成因,海洋内波等环境和海洋工程问题。曾任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篇,被邀请在WCCM6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等期刊常务编委,为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
刘人怀
特邀理事
在力学学科方向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结合工程实际,对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网格扁壳进行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的研究,其中多数属国际先行探索。前三类板壳主要作为精密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的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已在我国主要厂、所使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夹层板壳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次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运用等效原则,建立了单、双层网格扁壳非线性理论,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屋盖结构、大型储油罐新型顶盖等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出版著作5本,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刘延柱
特邀理事
生于1936年。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1960至1962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1959至197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197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及科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季刊》副主编,《力学与实践》、《中国生物医药工程学报》、《应用力学学报》、《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Technische Mechanik(德国)》等刊物编委。 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关于陀螺力学的研究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关于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198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关于复杂航天器姿态运动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的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著作和教材有《静电陀螺仪动力学》、《陀螺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力学》、《振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振动》、《充液系统动力学》等。获得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各一项,1996年和1999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教材类)一等奖。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龙驭球
特邀理事
龙驭球(1926.1.15--),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教育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辛克贵[1, 2] ),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 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教材。 他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壳体结构、有限元和变分原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著作21本,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参加制定建设部1998年颁发施行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代表性著作有《结构力学》、《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和《新型有限元论》。首创科研成果有广义协调元、分区与含参变分原理、分区混合元、解析试函数法、四边形面积坐标法等。对剪切闭锁与畸变敏感等疑难问题提出新颖破解方案。 曾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1999年结构工程国际会议主席。现任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和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编委。 获国家级奖和省部级奖20余项。1999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2000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教育部优秀教材奖(2002年)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并指导博士生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苏先樾
特邀理事
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力学与空天技术系主任,《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王光远
特邀理事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自强
特邀理事
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38年11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定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弹性稳定理论、断裂力学、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细观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对裂纹尖端弹塑性场和断裂准则的研究中,建立了裂纹顶端弹塑性高阶场和J-K断裂准则,求得了异质界面裂纹顶端弹塑性奇性场,设计了三点弯曲偏裂纹和四点剪切复合型裂纹试样,为压电材料能量释放准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中,发现高阶应力导致数值分析困难和复杂的额外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含高阶应力的应变梯度理论,成功阐明了细铜丝扭转、微薄梁弯曲、微压痕及裂纹尖端场的尺度效应;建立了固体理论强度的一种严格算法,获得了金属铝和双原子组分材料 -SiC在各种加载方式下理论强度的预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吴承康
特邀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9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5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内,结合航天、能源等任务开展了研究。在中国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中,率先全面发展了烧蚀实验装备与方法,对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可靠性、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燃烧学方面,对汽油机爆燃机理、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正确测定方法等基础问题有贡献。还领导开展了新型燃煤预燃室和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的研究,用于多处电站,解决了某些关键的稳燃和积灰问题。在等离子体技术方面,带头开展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吴有生
特邀理事
吴有生 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水弹性分析 2.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个人简历: 吴有生院士,男,1942年出生。 船舶结构力学和水弹性力学专家。 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 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81~198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布鲁纳尔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 多年来,从事与主持线性与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试验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 船舶结构和船用设备的抗水下与空中爆炸的关键技术研究,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研究与设计。先后获多项部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发表国内外论文110余篇。 曾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所长等职。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国防项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国际船舶结构大会(ISSC)常委、国际船模试验水池大会(ITTC)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PRADS)主席(1998~2001)、常委;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编委。
伍小平
特邀理事
女,实验力学家。1938年2月17日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对空间散斑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严格的公式,发展了部分相干光散斑干涉的统计分析。在测试技术方面,提出了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技术、水洞中船用螺旋桨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技术、用于细观变形场的显微全息光弹性技术、显微全息散斑技术和显微白光彩色散斑计量技术等。研制了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开展了用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为认识细观层次的力学行为及其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武际可
特邀理事
武际可教授,山西霍县人,1934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的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与他人合著有《旋转壳的应力分析》、《弹性力学引论》、《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学术专著,还发表有关固体力学、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论文百余篇。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武老师不但治学严谨,成果卓著,对教育与各种社会问题也非常关注,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余寿文
特邀理事
余寿文,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俞鸿儒
特邀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态测量系统。提出方案并参与实现对激波管流动和有关瞬态测量的关键难点的突破。开创了在航天器研制中广泛应用激波风洞的实践,为中国高超声速流实验开创出一条节省资金的独具特色的新途径,并促进了国内激波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完整爆炸波的构思,已成功地用于冲击伤试验装置中。提出并采用爆轰驱动新方法建成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为提高实验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致力于将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改善和革新与气体流动有关的生产工艺研究。
张涵信
特邀理事
力学家 1936年1月1日生于江苏沛县。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59年和1963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完成研究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并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 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揭示了涡旋沿其轴向的分叉演化规律及分离流场的拓扑结构规律和飞行器动态稳定性及其分叉演化的判则。发现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系提出建立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及高精度算法(ENN)。建立了云粒子侵蚀、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准则。为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大量数值计算软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郑哲敏
特邀理事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万勰
特邀理事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是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
周 恒
特邀理事
流体力学家 1929年11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发展了流动稳定性理论,特别是发现了流行多年的流动稳定性弱非线性理论的根本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出了剪切湍流中的相干结构的较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控制超音速混合层以增强混合的方法,提出并证实了在超音速混合层及边界层流中引入扰动后会导致小激波的出现发现了槽道流及边界层流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导致流动剖面突变的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二自由度气体动压轴承陀螺马达的自激振荡问题。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第十届特邀理事
崔俊芝
特邀理事
冯长根
特邀理事
冯西桥
特邀理事
顾诵芬
特邀理事
洪友士
特邀理事
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并发展孔边裂纹扩展模型;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发表论文19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杰青;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 Acta Mech Sinica,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
胡海岩
特邀理事
胡海岩,男,工学博士,力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际理论与应用联盟(IUTAM)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等3种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5种SCI期刊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科技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带领学术团队建设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纳尺度系统动力学方面作出了同行认可的贡献,解决了我国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振动控制问题。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210篇,论著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作为第一成果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汲培文
特邀理事
汲培文曾经具体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星系物理、太阳物理等天体物理学前沿问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他开始从事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曾担任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李贻昆
特邀理事
李贻昆教授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1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Mechanical Engineering(Major in MEMS)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Chih-Ming Ho(何志明)教授。2001年任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 2007年任机械工程副教授和香港科大集成微系统研究所(I2MS)副所长,2008任香港科大生物工程暨生物医疗仪器中心副主任, 2011年获聘香港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部副教授。李教授已发表42篇高影响力期刊论文,80篇国际会议论文和2部专著。研究领域包括用于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微流体芯片、DNA转染微芯片、微纳米尺度热传递、DNA大分子的微纳电泳和MEMS传感器。李教授是HKIE Transaction副主编,Hong Kong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主席,IEEE NEMS发起人,IEEE MEMS、IEEE NEMS、APCOT、IEEE Nano、IEEE Transducers等多个国际会议的TPC成员。
龙 勉
特邀理事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理事、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理事,Cellular &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亚洲区主编、Molecular & Cellular Biomechanics、Journal of Biorheology编委等国际学术兼职。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组装、细胞-亚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以及抗体药物设计与评价、空间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工程。发表SCI论文33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卢天健
特邀理事
祖籍福建福州,196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安交大学士、硕士,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西安交大副校长、教授,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SCI期刊Int J App Mech创始主编(共同)等,2004年归国前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大陆华人教授。 长期致力于开展“超轻多孔材料”及“生物组织热-力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在这两个前沿学科分支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开拓者和连续两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学科跨度大、前沿性强、原创性强等特点,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5本中英文专著、10篇JMPS(国际固体力学标志性期刊)论文、Adv Appl Mech和Appl Mech Rev综述各2篇以及300余篇其它论文中,被SCI收录186篇、他引1623次(近两年611次;h因子为22);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侨界贡献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第八届全英传热学会议最佳论文等奖项。 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和合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累计培养国内外研究生56名,指导博士后15名。
孟 光
特邀理事
孟光 博士,现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航天局副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8年3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并任西工大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8月至1993年8月先后在美国Texas A&M大学做博士后,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洪堡研究员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研究员。1996年9月至2000年11月任佛山大学教授、副校长;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孟光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孟庆国
特邀理事
1997年11月以前,主要从事湍流理论研究。发展了准相似性的湍流模式、高阶近似的湍流模式理论。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流动的湍流理论和计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97年11月,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作,从事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的基金管理工作。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佘振苏
特邀理事
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座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在湍流研究拥有突出的国际影响,是湍流著名的SL标度律模型的创建人,其代表性论文自1994年发表以来一直在《物理快讯》所有湍流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曾在《自然》杂志发表1篇,《物理快讯》发表12篇,以及其他SCI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在生物、运动人体和思维等复杂系统领域开展了大跨度综合交叉的研究,尤其结合科技奥运的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了钱学森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思维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1993年获美国Sloan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Acta Sinica Mechanica副主编,为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和力学杂志做了许多工作。
沈 清
特邀理事
沈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 1. 总装备部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 2.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3.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4. 美国AIAA会员 荣誉称号与奖励 1. 200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 2004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3. 2007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 4. 2009年获“2008年度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2009。 学历: 1. 1995/2-1997/1作为高访赴美进修。曾在San Diego州立大学航天工程系、Memphis大学机械工程系、Louisiana理工大学数学系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 1992/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博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3. 1988/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4. 1985/7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 任职: 2004-2008年任国防973计划“可压缩湍流研究项目”技术首席 2003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研究员 2000起任博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8起任硕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7/12起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研究员 1993/12至1997/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副研究员 1992/5至1993/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 2. 分离流与旋涡流。 3. 可压缩粘性边界层和混合层的稳定性。 4. 流动显示。 5. 高超声速飞行器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湍流。
孙庆平
特邀理事
男,1961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1989年8月至1991年11月,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1), 教授(1994), 1995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是国家基金委七五,八五,九五力学与材料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曾任法国教育部客座教授(1994,1996,1998, 2002, 2005)和IUTAM Symposium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2000) 及国家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研究基金(2001-03), 现主持多项香港特区政府基础研究基金,曾获国际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2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奖(1995)等。 主要从事固体相变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课题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单晶与多晶,智能复合材料微结构,纳米多晶NiTi超弹性微管,NiTi薄膜,相变陶瓷,材料相变过程中变形的失稳与传播,图像生成与演化,生物系统中的相变,相变与材料纳微尺度摩擦摩损等研究。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获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
王 刚
特邀理事
王刚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终身教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地震波模拟、土动力学、数值计算等方向的研究。他于1997年、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于200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起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他现为美国加州注册土木工程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会长(2015-16)、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特邀理事(2015-2020)、香港力学学会秘书长(2014-16)、及国际岩土力学大坝专业委员会TC210秘书长及岩土地震委员会TC203委员。他在顶级SCI英文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为近40个国际期刊评审人。他曾获得首届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及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优秀评审人称号。
王建祥
特邀理事
王建祥,1995年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分别在英国和丹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力学、非均质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研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和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非均质材料细观力学和广义传导性能、纳米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担任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nce China (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固体力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编委。王建祥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等荣誉,以及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2006-2010)、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第23届国际力学大会(ICTAM2012, 北京)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联合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姚伟彬
特邀理事
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中小学受教育于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及圣马可小学;香港浸会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英国修咸顿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而获詹金斯(R.S.Jenkins)奖;香港大学结构力学博士,其博士导师乃国际有名的有限法专家及有限条法始创人张佑启教授。姚伟彬988年回澳,在澳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姚伟彬997年为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副教授。姚伟彬999年被委任为澳门大学校长。曾在香港大学及加拿大卡加利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面为非缘性结构振动及有限条法,亦曾参与一些香港高层建筑物的有限无结构分析。
袁明武
特邀理事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39年8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人,汉族。1955-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1960-196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64-2004年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2004年底退休。 1980-1982年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进修,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L. Wilson教授。曾赴美、德、法、意、葡、西、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和讲学。1982年回国后领导和组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SAP84的开发和应用近30年,在国内拥有1000多家用户。他在大型特征值问题的求解、稀疏矩阵的快速解法、动力子结构和动网格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内外学术大会邀请报告20余次。曾作为大会主席或合作主席主持过20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袁教授现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执行局成员;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执行局成员;国际系列会议EPMESC董事局成员;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主任八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国内若干学术杂志的编委。 国际上曾获2000年国际工程与科学计算学会(ICES)“T. H. H. Pian Medal(卞学鐄奖)”、2004年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Fellow”奖、2004年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资深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s)奖和2010年IACM奖。国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个五年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领导和组织国家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北大课题部分。
曾恒一
特邀理事
曾恒一,海洋石油工程专家。1939年9月22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海洋石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前期研究、设计及建造工作。曾获得多项国家奖与省部级奖,为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五”期间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石油深水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准备实现我国深水技术跨跃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了“浅水大型浮式生产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了“大型浮体浅水效应”概念,为优化设计开拓了新思路并得到了成功地应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洪武
特邀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承担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工作。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4部。作为第一、二完成人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与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学术成果与所研发的计算力学软件已得到成功应用,在解决若干装备与结构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方面发挥了作用。
郑泉水
特邀理事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03)、清华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微纳力学中心主任、清华航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Acta Mech. Solida Sinica主编、IMA J. Appl. Math.副主编;Acta Mech.、Acta Mech. Sinica、I. J. Non-Linear Mech.、I. J. Solids Struct.、Math. Mech. Solids等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有在英、法、德、美、澳等六年多的学术访问经历。 1980年代主要从事理性力学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1990年代系统开展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的研究,为该理论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做出了主要贡献;后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在Eshelby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后主要兴趣是微纳米力学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创了范德华滑移型新原理运动器件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共发表了SCI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1200余次 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单人)、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99)、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第一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第一获奖人)等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周建平
特邀理事
周建平出生于1957年1月,湖南望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0月获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常委。 长期从事航天技术教学和航天工程管理工作。2000年4月起开始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重要贡献。参与组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请选择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