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变化、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常态化,中国化学制药企业经历了一场场生死大考。2020年国家医药政策与文件的频出,无疑也给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中国的化学制药企业在加大创新投入、实施仿创结合、转型创新企业的道路上面临许多挑战:
如何满足不断更新迭代的化药法规监管要求? 如何满足临床所需的差异化新药立项? AI时代下,如何加速创新药的靶点验证和化合物筛选? …… | 如何突破改良型新药和高端制剂的技术瓶颈与产业化挑战? 如何兼顾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产品开发? 又如何协同临床与制剂开发的优化? |
金秋10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与商图信息联合,将举办PharmaCon 2020 第六届中国国际化学药研发论坛,分为3大专题:法规与申报解析专题、小分子创新药筛选与评价(AI技术与新药发现)专题、新药制剂开发(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505b(2))专题,特邀40多位新药研发领军企业、法规监管专家与科学家,将围绕1类创新药(protac、氘代、激酶抑制剂、IO等)、2类改良型新药/505b(2)等品类,解析新版药品管理办法下的一系列化学药新规,探讨新型靶点化学药筛选的前沿创新研发,分享高端制剂处方、工艺与质控与评价的产业化领先实践,进而探索中国特色的新药转型升级的研发之路!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监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巿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郭晓迪博士是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制剂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郭博士在创新和高端仿制药制剂产品开发,中试放大生产和药品注册申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他建立了中国制药业在美国的首个研发中心,完成第一个中国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获得第一个ANDA文号,中国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处方药实现零的突破, 首个挑战美国制药专利成功案例,第一个半固体制剂申报美国FDA, 自主研发的新型长效注射剂已获美国FDA批准进行一期临床等。 郭博士领导了近百种品牌药和仿制药产品开发上市,发表论文60多篇,拥有17项专利。
付博士致力于蛋白降解新药的发现与开发,现任强生(中国)蛋白降解新药发现化学负责人,资深研究员。自2016年起领导和参与了数个PROTAC新药项目和蛋白降解平台建设。付博士于2010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同年7月加入美国堪萨斯大学Blake Peterson 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训练。2013年回国后,先后加入艾伯维(中国)研发中心、强生(中国)研发中心负责创新药研发;在 Angew Chem Int Ed、Cell Chem Biol、 ACS Chem Biol、J Med Chem 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
德国Tubingen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后赴美国Vanderbil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入恒瑞前,张连山博士先后在美国礼来等国际知名药企担任要职。自1988年至今,他从事多肽方法学和新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在抗糖尿病药物方面极有造诣;目前已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申请专利130余篇。加入恒瑞后,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其中6个1类创新药品种已获批上市,200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国内外开展。
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前沿、我国发展态势和若干思考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用辅料标准在药品监管科学中的意义
交流&茶歇
创新药药理毒理与临床申报策略和案例解析
圆桌讨论:全球动态环境与特殊时期下的中国化学药立项策略及市场布局思考
午餐
化学药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探讨
中国药典注射剂通则增修订概况
新法规下制剂辅料变更应关注的问题及案例
交流&茶歇
化学药变更的药学研究:溶出问题解析
原料药开发中QbD的概念和应用
满足临床所需的制剂立项与临床开发
创新药研发的原始创新:从立项到转化医学
整合API与DMPK研究的制剂开发与优化策略
特殊注射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法规要求及技术思路
交流&茶歇
505b2改良型新药的临床开发策略与案例解析
临床视角: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圆桌讨论:整合临床规划下的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的制剂开发与优化
新靶点激酶抑制剂
PROTAC药物
IO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
氘代药物
靶向NEDD8活化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研究
肺癌小分子创新药下一代激酶抑制剂前沿研究
肿瘤靶向药物的伴随诊断开发策略
交流&茶歇
前药修饰技术下的小分子创新药发现与评价
SHP2抑制剂设计与开发
创制核酸干扰新药,优化肿瘤免疫治疗
午餐
AR PROTAC 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及其成药性研究进展
交流&茶歇
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候选新型化合物发现中的应用
圆桌讨论:新药筛选技术下的小分子新药开发策略
• 虚拟筛选/人工智能筛药技术 • 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 • 基于代谢表型筛选技术
创新药制剂早期CMC开发
改良型新药CMC开发-口服与注射剂缓控释
浅析创新药药学审评的策略及相关技术要求
难溶性改良型新药的理论和开发实践
流通池溶出在高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交流&茶歇
处方前研究:原料药、晶型与制剂一体化设计开发领先实践
MED 3D打印-一种全新的制剂开发和生产方式
午餐
改良型新药的立项思路及相关技术平台简介
长效微球注射剂的产业化研究与控制
交流&茶歇
改良型多肽药物制剂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策略
缓控释固体制剂QbD开发与放大的案例解析
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前沿、我国发展态势和若干思考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监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巿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用辅料标准在药品监管科学中的意义
交流&茶歇
创新药药理毒理与临床申报策略和案例解析
圆桌讨论:全球动态环境与特殊时期下的中国化学药立项策略及市场布局思考
郭晓迪博士是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制剂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郭博士在创新和高端仿制药制剂产品开发,中试放大生产和药品注册申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他建立了中国制药业在美国的首个研发中心,完成第一个中国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获得第一个ANDA文号,中国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处方药实现零的突破, 首个挑战美国制药专利成功案例,第一个半固体制剂申报美国FDA, 自主研发的新型长效注射剂已获美国FDA批准进行一期临床等。 郭博士领导了近百种品牌药和仿制药产品开发上市,发表论文60多篇,拥有17项专利。
德国Tubingen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后赴美国Vanderbil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入恒瑞前,张连山博士先后在美国礼来等国际知名药企担任要职。自1988年至今,他从事多肽方法学和新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在抗糖尿病药物方面极有造诣;目前已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申请专利130余篇。加入恒瑞后,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其中6个1类创新药品种已获批上市,200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国内外开展。
午餐
化学药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探讨
中国药典注射剂通则增修订概况
新法规下制剂辅料变更应关注的问题及案例
交流&茶歇
化学药变更的药学研究:溶出问题解析
原料药开发中QbD的概念和应用
创新药研发的原始创新:从立项到转化医学
整合API与DMPK研究的制剂开发与优化策略
特殊注射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法规要求及技术思路
交流&茶歇
505b2改良型新药的临床开发策略与案例解析
临床视角: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圆桌讨论:整合临床规划下的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的制剂开发与优化
靶向NEDD8活化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研究
肺癌小分子创新药下一代激酶抑制剂前沿研究
肿瘤靶向药物的伴随诊断开发策略
交流&茶歇
前药修饰技术下的小分子创新药发现与评价
SHP2抑制剂设计与开发
创制核酸干扰新药,优化肿瘤免疫治疗
午餐
AR PROTAC 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及其成药性研究进展
付博士致力于蛋白降解新药的发现与开发,现任强生(中国)蛋白降解新药发现化学负责人,资深研究员。自2016年起领导和参与了数个PROTAC新药项目和蛋白降解平台建设。付博士于2010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同年7月加入美国堪萨斯大学Blake Peterson 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训练。2013年回国后,先后加入艾伯维(中国)研发中心、强生(中国)研发中心负责创新药研发;在 Angew Chem Int Ed、Cell Chem Biol、 ACS Chem Biol、J Med Chem 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
交流&茶歇
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候选新型化合物发现中的应用
圆桌讨论:新药筛选技术下的小分子新药开发策略
浅析创新药药学审评的策略及相关技术要求
难溶性改良型新药的理论和开发实践
流通池溶出在高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交流&茶歇
处方前研究:原料药、晶型与制剂一体化设计开发领先实践
MED 3D打印-一种全新的制剂开发和生产方式
午餐
改良型新药的立项思路及相关技术平台简介
长效微球注射剂的产业化研究与控制
交流&茶歇
改良型多肽药物制剂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策略
缓控释固体制剂QbD开发与放大的案例解析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获取现场精彩图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