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原四川大学副校长,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共同主编、Human Gene Therapy副主编以及几个SCI杂志的编委。于1983年与1986年分别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1996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于1996年回国。主要从事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临床治疗等,已在多种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申请专利60余项,研发了多个创新的生物制剂与靶向药等转让给了企业,正在联合开发。
重组腺相关病毒在载体疫苗开发中的优势与应用
刘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刘良院士中西医诊疗融合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讲座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顾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49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中药标准化工作组召集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邀研究项目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交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委员、国际著名SCI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荣誉主编、Phytomedicine副主编等。
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新发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感染免疫学研究、以及免疫药物与疫苗研发。先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与“十二五”重大传染病科技专项项目,美国NIH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国际合作项目。在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 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210篇。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奖2项、上海医学科技奖1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已获得授权10余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免疫与细胞治疗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细胞治疗专委会常委、Journal of Bio-X副主编、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 (Nature子刊) 编委、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mmunity编委。
博士,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国家精准医学生物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于癌症基因与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目前带领的团队,主要从事CAR-T、CAR-NK等精准免疫治疗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在国际著名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1000, 他引10000余次。获得国家和国际PCT发明专利二十余项。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精准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Life Cycle of Vaccine lmmunogenicity Assay(疫苗免疫学评价方法的生命周期)
Lisa Kierstead
执行总监
博士,现任PPD, part of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疫苗实验室执行总监,加入PPD之前在美国Merck & Co.,Inc.负责检测方法的开发和验证和疫苗临床样本检测。在PPD,先后从事传染病和肿瘤的研究,包括登革热、诺如病毒、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黑色素瘤。她的团队支持了多个疫苗临床研究项目的上市申请,在项目管理、帮助客户使候选疫苗通过临床开发、提交监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新版欧盟GMP附录1:无菌产品关键点解读
Key Poin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EU-GMP Annex 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
Johannes Rauschnabel
高级技术研发和创新总监
化学家,拥有图宾根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医药包装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曾负责屏障系统的产品管理、担任工艺开发的团队领导、业务部门的首席制药专家。现任德国星德科技术(原博世包装技术)的高级技术研发和创新总监。持有多项专利,发表多篇科学论文,经常作为演讲嘉宾受邀参加权威无菌制药活动。目前是ISPE D/A/CH无菌工艺Community of Practice(COP)的主席。
教授,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董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课题3项。主持三价和九价HPV疫苗研究,目前两款疫苗均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主持十五价HPV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并获得临床批件。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Papillomaviru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疫苗研究相关论文12篇,申请46项发明专利,其中33项专利授权。
博士,科大医院内科全科执业医师、中国国家级名医。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药学院院长。曾任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大平台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炎症免疫机制和抗衰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10余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发表330余篇科学论文,被引超过15300余次(h-index 67,i10 index 228),研发成果先后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8项,美国及世界(PCT)、日本新药发明专利10项。被美国Science期刊评述为中国新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博士,博士生导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华东理工大学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委,《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及生物反应器工程科研教学。构建了集技术、产品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优化放大技术平台,为重组蛋白(包括抗体药物等)、病毒疫苗和干细胞及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支持和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并提供无血清培养基等关键原材料和生物反应器等关键装备的保障。
PhD,哈佛医学院博士后,Principal Investigator,北京大学医学博士。20余年国内外药物临床研发,科研和临床工作经验,历任Curon Biopharmaceutical Inc. SVP/CMO ,美国Ziopharm Oncology Inc. 临床研发执行总监,美国武田制药医学总监,美国辉瑞项目首席科学家。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微生物学博士,1998-2000期间在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做博士后研究,2000-2010年在美国Albany Medical College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常聘教授和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2016-2020年期间任医学院行政副院长。长期从事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机制与防控策略的研究。在Cell、JEM、PloS Pathogens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与VlsE 致病菌表面蛋白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转化,成为国际范围内莱姆病血清学诊断的分子靶标。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RMIT)药理学博士。曾任安永生命科学行业的核心负责人,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拜耳医疗中国战略与绩效优化负责人、辉瑞中国疫苗市场负责人/市场准入负责人(创新药品和疫苗),期间入选辉瑞全球人才库,并当选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卫生防疫专区专委会主席。现任艾昆纬中国区高级总监、创新准入策略负责人,艾昆纬药品资讯总经理。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MBA职业导师和哈佛商学院CEO班分享嘉宾。荣获2010年全球医疗健康商业女性协会(Healthcare Business Women’s Association;HBA)新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女性。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RMIT)药理学博士。曾任安永生命科学行业的核心负责人,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拜耳医疗中国战略与绩效优化负责人、辉瑞中国疫苗市场负责人/市场准入负责人(创新药品和疫苗),期间入选辉瑞全球人才库,并当选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卫生防疫专区专委会主席。现任艾昆纬中国区高级总监、创新准入策略负责人,艾昆纬药品资讯总经理。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MBA职业导师和哈佛商学院CEO班分享嘉宾。荣获2010年全球医疗健康商业女性协会(Healthcare Business Women’s Association;HBA)新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