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活动开始还有0
微信分享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1998.11-2002.11)
  • 理事长白以龙
    白以龙
    理事长
    白以龙院士 1940年生于云南省祥云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 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会员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力学进展》副主编,IJI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2001年11月被聘为华南理工大学任职院士(双聘)。    曾参加爆炸成形模具强度和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针对核爆炸波的传播,解释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参加人)。对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得到其发生依据,演化和准静态结构的规律(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针对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技术和统计细观力学的破坏规律,提出了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和演化诱致突变的概念和理论。    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的细-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1998-2001):微结构和缺陷体的交互作用和演化动力学,973项目"非线性科学"子项(2000-2004):图案动力学。    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英文专著二部。    先后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周培源力学奖等。
  • 第六届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洪友士
    洪友士
    副理事长
    洪友士研究员 简历:  洪友士,博士,1951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1991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从事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的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疲劳短裂纹与缺口裂纹分析的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有: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和分析模型;激光处理的金属表层材料的微细结构和力学行为。发表论文11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已培养硕士8名,博士3名;其中1名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名获刘永龄奖学金,1名获郭永怀奖学金1等奖,2名获郭永怀奖学金2等奖等。现指导博士生7名,硕士生3名。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研究领域: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 社会任职: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获奖及荣誉: 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 副理事长 陈 滨
    陈 滨
    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杜善义
    杜善义
    副理事长
    杜善义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山东省陶瓷复合基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内复合材料主要学术带头人。194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符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评价、符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与断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多项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并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40篇,E179篇出版著作10部,已培养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2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过内外有重要影响。
  • 副理事长方如华
    方如华
    副理事长
    方如华,1936年3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1966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1981~198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和《实验力学》编委等。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研究特色是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各种实验方法的特长,注意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与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 主要研究及鉴定成果有:“光测力学中若干测试及分析方法研究”、“散斑、全息方法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系统论观点建设学校‘三风’”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细观实验力学基础研究”、“东方明珠环梁应力分析”、“秦山核电站主系统阻尼器”、“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天线支撑架结构静力试验”、“宝钢3BF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汽车风截面光学测量”等均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瓷修复体的无损检测及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探讨”;博士点基金项目“口腔瓷修复体中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复合材料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研究”;高新工程中的“整星静力试验”及飞机起落架、机身框梁、接块、深港人行通道桥节点、机械零部件等军工与工程项目多项;还有教改研究项目“实验力学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等。 Email: fangrh@mail.tongji.edu.cn
  • 副理事长贺德馨
    贺德馨
    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刘人怀
    刘人怀
    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伍小平
    伍小平
    副理事长
    伍小平,女, 1938 年 2 月出生,天津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所所长。原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199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1960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任教。校外任职为:国家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多个学报的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实验力学》学报主编、《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等。 主要从事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着重全息、散斑、云纹等光电图象检测的理论技术和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等技术的细观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等。 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和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理论方面,率先对激光散斑空间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纠正了原有理论的错误,给出了严格的分析和公式。在测试技术方面,创新地发展了光学方法及图象处理相结合的各种测试技术,提出了用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新技术。首次获得了构件运动的多点时间历程信息。领导并组织实施了“先进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新学科的建设。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和部分相干光散斑运动规律,激光散斑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研究,同步辐射光对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 副理事长杨 卫
    杨 卫
    副理事长
  • 第六届秘书长
    第六届副秘书长
  • 副秘书长魏悦广
    魏悦广
    副秘书长
    魏悦广,男,研究员,博士 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力学所 电 话: 01062648721 邮政编码: 100080 传 真: 01062561284 电子邮件: ywei@Lnm.imech.ac.cn 简历: 1960年1月21日生 1992年6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2年6月~1994年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5年1月~1998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访问学者 1998年8月~2000年8月: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00年8月~2001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1年3月~2002年7月: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 2002年8月~2002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2年11月~今: 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 研究领域: 主要涉及以下固体力学研究方向: 1 材料微尺度力学理论、实验和尺度效应研究; 2 微米/纳米厚度薄膜脱胶的机理研究; 3 离散位错理论和方法研究; 4 微尺度力学反问题; 5 考虑微尺度效应的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及应用研究; 6 裂纹起裂及扩展的弹塑性断裂准则研究; 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缩细观弹塑性失稳研究; 8 固体材料结构的弹塑性失稳研究; 社会任职: 学术及学术团体任职: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力学学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固体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副主编; 《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 常务编委; 《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编委; 力学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获奖及荣誉: 科研成果获奖: 研究项目“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第3完成人); 荣誉与奖励: 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颁布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4年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cott Mao合作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B类) 2006年2月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奖(全国100篇)--文章“Acta Mech Sin.Vol.17,No.1,P.45,2001” 代表论著: 共发表学术论文130篇 代表性论文: 1.Cao,A., Wei,Y., Physical Review B, Vol.74, 214108, 2006. Atomistic simulations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fivefold twinned nanowires; 2.Cao,A., Wei,Y., Appl. Phys. Letter, Vol.89, 041919, 2006. Formation of fivefold deformation twins in nanocrystalline face-centered-cubic copper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3.Wei,Y., Chen,X., Shu,S., Zhu,C., Int. J. Mult. Comp. Eng., Vol.4, pp.183-196, 2006. Nonuniformity Effect of Surface-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in Nanoindentation Test; 4.Wei Y., Eur. J. Mech. A/Solids, Vol.25,pp.897-913, 2006. A new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train gradient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to fracture analyses; 5.Xu J, Wu N, Jiang C, Zhao M, Li J, Wei Y, Mao SX, Small, Vol.2, pp.1458-1461, 2006. Imped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ZnO nanobelt/Pd Schottky contacts in ammonia, 6.Wei Y., Xu 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Vol.21, 2123-2149, 2005. A multiscale model for the ductile fracture of crystalline materials; 7.Wei Y., Shu S., Du Y., Zhu 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Vol.21, 2089-2106, 2005. Size, geometry and nonuniformity effects of surface-nanocrystalline aluminum in nanoindentation test; 8.Wei 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41, pp.5087-5104, 2004. Modeling nonlinear peeling of ductile thin films---Critical assessment of analytical bending models using FE simulations; 9.Wei Y, Wang X & Zhao M.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Vol.19, No.1, PP.208-217, 2004. Size effect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nanoindentation test; 10.Wei Y, Zhu C, Wu X.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Vol.47, No.1, pp.86-100, 2004. Micro-scale mechanics of the surface-nanocrystalline Al-alloy material; 11.Wei Y, Qiu X & Hwang KC. Eng. Fract. Mech., Vol.71, PP.107-125, 2004. Steady-state crack growth and fracture wor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sm-based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12.Wei Y & Hutchinson JW. J. Mech. Phys. Solids, Vol.51, PP.2037-2056, 2003. Hardness trends in micron scale indentation; 13.Wei Y, Wang X, Zhao M, Cheng CM & Bai Y.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19 No.1., pp.59-70, 2003. Size effect and geometrical effect of solids in micro-indentation test; 14.Qiu X, Huang Y, Wei Y, Gao H, Hwang KC. Mechanics of Materials, Vol.35, PP.245-258, 2003. The flow theory of mechanism-based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15.Wei Y, Zhao M & Tang S.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18, pp.494-505, 2002.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racture work for ductile film undergoing the micro-scratch; 16.Wei Y. Fatigue & Fract.of Engng Mater. & Struct., Vol.25, pp.433-444, 2002. Constraint effects on the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behavior in Strain gradient solids; 17.Wei Y. Int. Journal of Fracture, Vol.113, pp.233-252, 2002. Thin layer splitting along the elastic-plastic solid surface; 18.Tvergaard V, Wei Y, Hutchinson JW. Eur. J. Mech. A/Solids, Vol.20, pp.731-738, 2001. Edge-crack in single crystals under cyclic loading; 19.Wei Y.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17, No.1, pp.45-58, 2001. Particulate size effects in the particle-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 副理事长方岱宁
    方岱宁
    副理事长
  • 副秘书长杨亚政
    杨亚政
    副秘书长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 第六届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白以龙
    白以龙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陈 滨
    陈 滨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陈福厚
    陈福厚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陈景秋
    陈景秋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程昌钧
    程昌钧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杜善义
    杜善义
    常务理事
    杜善义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山东省陶瓷复合基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内复合材料主要学术带头人。194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符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评价、符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与断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多项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并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40篇,E179篇出版著作10部,已培养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2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过内外有重要影响。
  • 常务理事方如华
    方如华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冯士筰
    冯士筰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符 松
    符 松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顾元宪
    顾元宪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贺德馨
    贺德馨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洪友士
    洪友士
    常务理事
    简历:  洪友士,博士,1951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1991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从事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的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疲劳短裂纹与缺口裂纹分析的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有: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和分析模型;激光处理的金属表层材料的微细结构和力学行为。发表论文11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已培养硕士8名,博士3名;其中1名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名获刘永龄奖学金,1名获郭永怀奖学金1等奖,2名获郭永怀奖学金2等奖等。现指导博士生7名,硕士生3名。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研究领域: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 社会任职: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获奖及荣誉: 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 常务理事 黄 黔
    黄 黔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黄永念
    黄永念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霍永基
    霍永基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姜弘道
    姜弘道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李 潜
    李 潜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李家春
    李家春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刘人怀
    刘人怀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刘正兴
    刘正兴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柳兆荣
    柳兆荣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罗纪生
    罗纪生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梅凤翔
    梅凤翔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苗天德
    苗天德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沈亚鹏
    沈亚鹏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苏先樾
    苏先樾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吴世明
    吴世明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伍小平
    伍小平
    常务理事
    伍小平,女, 1938 年 2 月出生,天津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所所长。原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199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1960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任教。校外任职为:国家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多个学报的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实验力学》学报主编、《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等。 主要从事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着重全息、散斑、云纹等光电图象检测的理论技术和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等技术的细观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等。 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和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理论方面,率先对激光散斑空间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纠正了原有理论的错误,给出了严格的分析和公式。在测试技术方面,创新地发展了光学方法及图象处理相结合的各种测试技术,提出了用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新技术。首次获得了构件运动的多点时间历程信息。领导并组织实施了“先进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新学科的建设。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和部分相干光散斑运动规律,激光散斑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研究,同步辐射光对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 常务理事杨 卫
    杨 卫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姚振汉
    姚振汉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殷瑞兰
    殷瑞兰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俞鸿儒
    俞鸿儒
    常务理事
    俞鸿儒 (1928— ) 俞鸿儒,空气动力学家,气动实验专家。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重大民用建设作出切实贡献。他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俞鸿儒,1928年6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杉溪镇一个普通商人的家庭。1933年秋人杉江中学附属小学读书。1939年夏毕业。1943年毕业于三岩中学初中部,同年秋天,被保送升入高中部。1946年夏高中毕业,同年考取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在同济学习的3年中,学生运动汹涌澎湃,俞鸿儒积极参加了当时反对国民党腐败政府的罢课游行活动,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于1949年7月7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俞鸿儒为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又考取了大连大学(后改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在大连工学院学习了4年,1953年5月毕业后留校作助教。   1956年夏季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召唤下,他又报考中国科学院流体力学研究生,1957年3月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58年2月起担任激波管研究组组长,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69年9月至1975年12月随编制调整,调入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工作),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79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79年10月,应西德学术交流协会(DAAD)邀请在亚琛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工作3个月。1981年起被聘为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委员。1984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4月起任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时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到12月,作为西德马普学会向中国科学院提名邀请的科学家,在Aachen激波实验室参加高超声速、高焓流动专题研究。1987年9月起任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他先后被聘为华东工学院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中心顾问,重庆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89年9月至10月,他作为外国专家,应邀出席1989年日本全国激波现象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报告,访问了宇宙科学研究所、东北、东京、千叶、东京农工、名古屋、京都、大阪和九洲等大学并作学术报告。1990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气体动力学和气动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199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俞鸿儒还先后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激波与激波管专业组组长、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报》常务编委、《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编委会顾问、高超声速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航空学报》编委、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第16届起连续被聘为二年一次的国际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激波管、激波风洞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手段。在我国,最早是俞鸿儒在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和林同骥两位老学部委员的指导下,开展激波管、激波风洞研制的。1958年,他和小组的同志们一起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激波管。1962年,研制成JF4直通型激波风洞。紧接着,1964年又研制成JF4A反射型激波风洞。四年之后,性能参数达到国际水平的JF8激波风洞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了。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凝结了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的滴滴汗水。激波风洞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技术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性能、大尺寸、高超声速风洞是研制航天器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但这种风洞建设费用十分昂贵,运转所需能源亦很巨大。郭永怀回国后,分析了我国国情,认为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相对投资省又节能的激波风洞。但与常规高速风洞相比,通常高速风洞在几秒或几分钟取得的数据,对激波风洞则必须要求能在千分之几秒的瞬间获得定常试验气流并将数据采集和记录下来,这是难度极大的一项工作。俞鸿儒坚定地接过了这一艰巨任务,并卓有成效地使之变成了现实。   作为学术带头人,俞鸿儒坚持学术民主,主张创新。他不但自己奋不顾身地投人工作,并积极支持年轻的同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坚持实事求是,不是自己做的工作,坚决反对签上自己的名字。他思路开阔,知识面广。他认为实验研究工作的核心是构造巧妙的方案,在我们这样的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尤其重要,盲目仿效先进国家的办法往往是行不通或事倍功半的。实验工作者要亲自动手,俞鸿儒从图纸的设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至各种数据的测量,都能熟练地掌握。他虽不是学电的,也没有搞过光学,但他不懂就学,坚信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为了开展光学测量,在搞清原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于1962年研制成一台实用的闪光纹影系统,解决了急需。   在“文化大革命”中,俞鸿儒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对所从事的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却入了迷。紧张的工作,帮助他减轻了客观环境对他的精神干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科研活动,许多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做成的。 粉碎“四人帮”后,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以更大的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他再次表示要“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激波风洞应用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同时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高超声速研究热潮,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如何提高实验气流的焓值。俞鸿儒提出的反向爆轰驱动新方法和原理性实验的成功,为提高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德国Aachen激波实验室主任格吕尼希(H.Gronig)教授在给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的信中说:“俞所获得的值得注意的进展说明了这种驱动技术的潜力,这是一种可以替代目前国际上有兴趣的Stalker管驱动方法的开创性技术。”日本东北大学激波研究中心高山和喜(Takayman)教授在1989年日本激波现象学术会议文集的序言中写道:“这种爆轰驱动对于发展高超声速试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俞鸿儒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即“不要一味地模仿外国人,要探索着走自己的路”。为了研究爆炸波对生物、建筑物和机械的影响,需要性能优良的爆炸波模拟器。美国在60年代建造了一座长750m的巨型锥形激波管,造价高昂,但正压作用时间仍有限。欧洲发展的多驱动激波管模拟器,结构复杂,产生的爆炸波形不完善。俞鸿儒提出的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爆炸波的构思,已在为第三军医大学所作的生物冲击伤试验装置中实现。专家鉴定意见认为:“工作原理新颖和模拟爆炸波很成功。实验室中模拟爆炸波难度很大。”“本管对常规激波管在结构上作了大胆而巧妙的改动,就在管中不同部位都可做到两点:首先,压力波从峰值就开始衰减;其次,衰减到出现有足够长时间的负压。爆炸波的这两个特点,国外至今难以做到。”这项研究成果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是正确使用的基础,激波管能提供标准的谐跃波,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校准装置。但现有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均在10MPa左右,个别达60MPa,但基本特性不明。他根据激波管流动特性和多年实验经验,提出利用氢气驱动并提高激波马赫数的方案,与西安204所合作建成高压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高达105MPa,高出驱动压力半倍,谐跃波形完善。这一目前压力最高的校准激波管研究成果获1993年兵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油油井气和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如能降至低温,则一些成分将液化而便于回收。此类问题通常是利用涡轮膨胀机来解决。但涡轮机造价高、不耐浸蚀、寿命短。俞鸿儒协助大连工学院利用激波管理论对热分离器进行流动分析,在提高效率与缩小尺寸方面取得进展。目前该研究室已被国家科委定为新技术推广中心,在油井气和化工厂废气回收方面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俞鸿儒先行一步,他把开展激波管研究积累的经验,无保留地介绍给全国许多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从60年代开始,接待了大量进修人员和专业人员参观与咨询,代培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有力地推动了激波管事业在我国的发展。1988年和原西德Aachen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主任H.Gronig教授签订了“激波动力学”合作研究协议,1993年又签订了关于“爆轰驱动”合作研究协议。协议的实施将促进国际交流和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
  • 常务理事张盛宗
    张盛宗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钟伟芳
    钟伟芳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周 盛
    周 盛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诸德超
    诸德超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诸德培
    诸德培
    常务理事
  • 第六届理事
  • 理事	白以龙
    白以龙
    理事
  • 理事卞敬玲
    卞敬玲
    理事
  • 理事蔡玄晖
    蔡玄晖
    理事
  • 理事 陈 滨
    陈 滨
    理事
  • 理事陈 璞
    陈 璞
    理事
  • 理事陈传尧
    陈传尧
    理事
  • 理事陈福厚
    陈福厚
    理事
  • 理事陈景秋
    陈景秋
    理事
  • 理事 陈俊章
    陈俊章
    理事
  • 理事陈康民
    陈康民
    理事
  • 理事陈榕容
    陈榕容
    理事
  • 理事陈塑寰
    陈塑寰
    理事
  • 理事陈宜亨
    陈宜亨
    理事
  • 理事陈裕泽
    陈裕泽
    理事
  • 理事陈重华
    陈重华
    理事
  • 理事程昌钧
    程昌钧
    理事
  • 理事 程赫明
    程赫明
    理事
  • 理事崔京浩
    崔京浩
    理事
  • 理事崔清洋
    崔清洋
    理事
  • 理事戴福隆
    戴福隆
    理事
  • 理事丁皓江
    丁皓江
    理事
  • 理事杜善义
    杜善义
    理事
    杜善义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山东省陶瓷复合基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内复合材料主要学术带头人。194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符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评价、符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与断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多项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并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40篇,E179篇出版著作10部,已培养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2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过内外有重要影响。
  • 理事樊小卿
    樊小卿
    理事
  • 理事樊瑜波
    樊瑜波
    理事
  • 理事方 竞
    方 竞
    理事
  • 理事方如华
    方如华
    理事
    方如华,1936年3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1966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1981~198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和《实验力学》编委等。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研究特色是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各种实验方法的特长,注意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与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 主要研究及鉴定成果有:“光测力学中若干测试及分析方法研究”、“散斑、全息方法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系统论观点建设学校‘三风’”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细观实验力学基础研究”、“东方明珠环梁应力分析”、“秦山核电站主系统阻尼器”、“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天线支撑架结构静力试验”、“宝钢3BF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汽车风截面光学测量”等均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瓷修复体的无损检测及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探讨”;博士点基金项目“口腔瓷修复体中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复合材料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研究”;高新工程中的“整星静力试验”及飞机起落架、机身框梁、接块、深港人行通道桥节点、机械零部件等军工与工程项目多项;还有教改研究项目“实验力学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等。 Email: fangrh@mail.tongji.edu.cn
  • 理事冯士筰
    冯士筰
    理事
  • 理事扶名福
    扶名福
    理事
  • 理事 符 松
    符 松
    理事
  • 理事傅衣铭
    傅衣铭
    理事
  • 理事顾元宪
    顾元宪
    理事
  • 理事 过增元
    过增元
    理事
  • 理事韩国明
    韩国明
    理事
  • 理事韩肇元
    韩肇元
    理事
  • 理事何世平
    何世平
    理事
  • 理事 何天淳
    何天淳
    理事
  • 理事贺德馨
    贺德馨
    理事
  • 理事洪晓林
    洪晓林
    理事
  • 理事洪友士
    洪友士
    理事
    洪友士 简历:  洪友士,博士,1951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1991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从事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的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疲劳短裂纹与缺口裂纹分析的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有: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和分析模型;激光处理的金属表层材料的微细结构和力学行为。发表论文11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已培养硕士8名,博士3名;其中1名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名获刘永龄奖学金,1名获郭永怀奖学金1等奖,2名获郭永怀奖学金2等奖等。现指导博士生7名,硕士生3名。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研究领域: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 社会任职: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94-98)、副理事长(98-02)]。 获奖及荣誉: 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 理事胡更开
    胡更开
    理事
  • 理事 胡海岩
    胡海岩
    理事
  • 理事华筑信
    华筑信
    理事
  • 理事黄 黔
    黄 黔
    理事
  • 理事 黄 胜
    黄 胜
    理事
  • 理事黄季墀
    黄季墀
    理事
  • 理事黄小清
    黄小清
    理事
  • 理事黄永念
    黄永念
    理事
  • 理事 霍永基
    霍永基
    理事
  • 理事 江体乾
    江体乾
    理事
  • 理事姜弘道
    姜弘道
    理事
  • 理事姜稚清
    姜稚清
    理事
  • 理事 金希卓
    金希卓
    理事
  • 理事孔祥安
    孔祥安
    理事
  • 理事匡震邦
    匡震邦
    理事
  • 理事雷化南
    雷化南
    理事
  • 理事李 潜
    李 潜
    理事
  • 理事李家春
    李家春
    理事
  • 理事李泉珍
    李泉珍
    理事
  • 理事 李廷芥
    李廷芥
    理事
  • 理事李锡夔
    李锡夔
    理事
  • 理事李正良
    李正良
    理事
  • 理事 李卓球
    李卓球
    理事
  • 理事 林 逸
    林 逸
    理事
  • 理事林家骥
    林家骥
    理事
  • 理事林建忠
    林建忠
    理事
  • 理事 刘 波
    刘 波
    理事
  • 理事 刘长年
    刘长年
    理事
  • 理事刘后森
    刘后森
    理事
  • 理事刘人怀
    刘人怀
    理事
  • 理事刘夏石
    刘夏石
    理事
  • 理事刘延柱
    刘延柱
    理事
  • 理事刘英卫
    刘英卫
    理事
  • 理事刘迎曦
    刘迎曦
    理事
  • 理事 刘正兴
    刘正兴
    理事
  • 理事柳春图
    柳春图
    理事
  • 理事柳兆荣
    柳兆荣
    理事
  • 理事陆培炎
    陆培炎
    理事
  • 理事鹿振友
    鹿振友
    理事
  • 理事吕志咏
    吕志咏
    理事
  • 理事罗纪生
    罗纪生
    理事
  • 理事梅凤翔
    梅凤翔
    理事
  • 理事 苗天德
    苗天德
    理事
  • 理事  缪加玉
    缪加玉
    理事
  •  理事欧进萍
    欧进萍
    理事
  • 理事秦 荣
    秦 荣
    理事
  • 理事沈凤生
    沈凤生
    理事
  • 理事沈亚鹏
    沈亚鹏
    理事
  • 理事沈珠江
    沈珠江
    理事
  • 理事舒 玮
    舒 玮
    理事
  • 理事苏先樾
    苏先樾
    理事
  • 理事孙明光
    孙明光
    理事
  • 理事孙荀英
    孙荀英
    理事
  • 理事谈庆明
    谈庆明
    理事
  • 理事唐俊武
    唐俊武
    理事
  • 理事陶祖莱
    陶祖莱
    理事
  • 理事仝兴华
    仝兴华
    理事
  • 理事佟景伟
    佟景伟
    理事
  • 理事汪凤泉
    汪凤泉
    理事
  • 理事王 彪
    王 彪
    理事
  • 理事王建国
    王建国
    理事
  • 理事王礼立
    王礼立
    理事
  • 理事王全凤
    王全凤
    理事
  • 理事王晓纯
    王晓纯
    理事
  • 理事王自强
    王自强
    理事
  • 理事王中黔
    王中黔
    理事
  • 理事韦树英
    韦树英
    理事
  • 理事魏悦广
    魏悦广
    理事
  • 理事吴大方
    吴大方
    理事
  • 理事吴世明
    吴世明
    理事
  • 理事伍小平
    伍小平
    理事
    伍小平,女, 1938 年 2 月出生,天津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所所长。原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199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1960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任教。校外任职为:国家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多个学报的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实验力学》学报主编、《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等。 主要从事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着重全息、散斑、云纹等光电图象检测的理论技术和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等技术的细观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等。 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和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理论方面,率先对激光散斑空间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纠正了原有理论的错误,给出了严格的分析和公式。在测试技术方面,创新地发展了光学方法及图象处理相结合的各种测试技术,提出了用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新技术。首次获得了构件运动的多点时间历程信息。领导并组织实施了“先进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新学科的建设。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和部分相干光散斑运动规律,激光散斑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研究,同步辐射光对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 理事 武际可
    武际可
    理事
    简 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理事席葆树
    席葆树
    理事
  • 理事谢和平
    谢和平
    理事
  • 理事邢永明
    邢永明
    理事
  • 理事徐子善
    徐子善
    理事
  • 理事薛明伦
    薛明伦
    理事
  • 理事杨 卫
    杨 卫
    理事
  • 理事杨智春
    杨智春
    理事
  • 理事姚振汉
    姚振汉
    理事
  • 理事殷瑞兰
    殷瑞兰
    理事
  • 理事余寿文
    余寿文
    理事
  • 理事余鸿儒
    余鸿儒
    理事
    俞鸿儒 (1928— ) 俞鸿儒,空气动力学家,气动实验专家。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重大民用建设作出切实贡献。他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俞鸿儒,1928年6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杉溪镇一个普通商人的家庭。1933年秋人杉江中学附属小学读书。1939年夏毕业。1943年毕业于三岩中学初中部,同年秋天,被保送升入高中部。1946年夏高中毕业,同年考取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在同济学习的3年中,学生运动汹涌澎湃,俞鸿儒积极参加了当时反对国民党腐败政府的罢课游行活动,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于1949年7月7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俞鸿儒为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又考取了大连大学(后改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在大连工学院学习了4年,1953年5月毕业后留校作助教。   1956年夏季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召唤下,他又报考中国科学院流体力学研究生,1957年3月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58年2月起担任激波管研究组组长,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69年9月至1975年12月随编制调整,调入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工作),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79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79年10月,应西德学术交流协会(DAAD)邀请在亚琛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工作3个月。1981年起被聘为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委员。1984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4月起任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时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到12月,作为西德马普学会向中国科学院提名邀请的科学家,在Aachen激波实验室参加高超声速、高焓流动专题研究。1987年9月起任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他先后被聘为华东工学院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中心顾问,重庆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89年9月至10月,他作为外国专家,应邀出席1989年日本全国激波现象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报告,访问了宇宙科学研究所、东北、东京、千叶、东京农工、名古屋、京都、大阪和九洲等大学并作学术报告。1990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气体动力学和气动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199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俞鸿儒还先后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激波与激波管专业组组长、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报》常务编委、《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编委会顾问、高超声速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航空学报》编委、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第16届起连续被聘为二年一次的国际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激波管、激波风洞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手段。在我国,最早是俞鸿儒在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和林同骥两位老学部委员的指导下,开展激波管、激波风洞研制的。1958年,他和小组的同志们一起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激波管。1962年,研制成JF4直通型激波风洞。紧接着,1964年又研制成JF4A反射型激波风洞。四年之后,性能参数达到国际水平的JF8激波风洞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了。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凝结了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的滴滴汗水。激波风洞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技术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性能、大尺寸、高超声速风洞是研制航天器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但这种风洞建设费用十分昂贵,运转所需能源亦很巨大。郭永怀回国后,分析了我国国情,认为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相对投资省又节能的激波风洞。但与常规高速风洞相比,通常高速风洞在几秒或几分钟取得的数据,对激波风洞则必须要求能在千分之几秒的瞬间获得定常试验气流并将数据采集和记录下来,这是难度极大的一项工作。俞鸿儒坚定地接过了这一艰巨任务,并卓有成效地使之变成了现实。   作为学术带头人,俞鸿儒坚持学术民主,主张创新。他不但自己奋不顾身地投人工作,并积极支持年轻的同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坚持实事求是,不是自己做的工作,坚决反对签上自己的名字。他思路开阔,知识面广。他认为实验研究工作的核心是构造巧妙的方案,在我们这样的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尤其重要,盲目仿效先进国家的办法往往是行不通或事倍功半的。实验工作者要亲自动手,俞鸿儒从图纸的设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至各种数据的测量,都能熟练地掌握。他虽不是学电的,也没有搞过光学,但他不懂就学,坚信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为了开展光学测量,在搞清原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于1962年研制成一台实用的闪光纹影系统,解决了急需。   在“文化大革命”中,俞鸿儒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对所从事的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却入了迷。紧张的工作,帮助他减轻了客观环境对他的精神干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科研活动,许多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做成的。 粉碎“四人帮”后,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以更大的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他再次表示要“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激波风洞应用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同时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高超声速研究热潮,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如何提高实验气流的焓值。俞鸿儒提出的反向爆轰驱动新方法和原理性实验的成功,为提高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德国Aachen激波实验室主任格吕尼希(H.Gronig)教授在给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的信中说:“俞所获得的值得注意的进展说明了这种驱动技术的潜力,这是一种可以替代目前国际上有兴趣的Stalker管驱动方法的开创性技术。”日本东北大学激波研究中心高山和喜(Takayman)教授在1989年日本激波现象学术会议文集的序言中写道:“这种爆轰驱动对于发展高超声速试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俞鸿儒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即“不要一味地模仿外国人,要探索着走自己的路”。为了研究爆炸波对生物、建筑物和机械的影响,需要性能优良的爆炸波模拟器。美国在60年代建造了一座长750m的巨型锥形激波管,造价高昂,但正压作用时间仍有限。欧洲发展的多驱动激波管模拟器,结构复杂,产生的爆炸波形不完善。俞鸿儒提出的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爆炸波的构思,已在为第三军医大学所作的生物冲击伤试验装置中实现。专家鉴定意见认为:“工作原理新颖和模拟爆炸波很成功。实验室中模拟爆炸波难度很大。”“本管对常规激波管在结构上作了大胆而巧妙的改动,就在管中不同部位都可做到两点:首先,压力波从峰值就开始衰减;其次,衰减到出现有足够长时间的负压。爆炸波的这两个特点,国外至今难以做到。”这项研究成果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是正确使用的基础,激波管能提供标准的谐跃波,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校准装置。但现有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均在10MPa左右,个别达60MPa,但基本特性不明。他根据激波管流动特性和多年实验经验,提出利用氢气驱动并提高激波马赫数的方案,与西安204所合作建成高压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高达105MPa,高出驱动压力半倍,谐跃波形完善。这一目前压力最高的校准激波管研究成果获1993年兵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油油井气和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如能降至低温,则一些成分将液化而便于回收。此类问题通常是利用涡轮膨胀机来解决。但涡轮机造价高、不耐浸蚀、寿命短。俞鸿儒协助大连工学院利用激波管理论对热分离器进行流动分析,在提高效率与缩小尺寸方面取得进展。目前该研究室已被国家科委定为新技术推广中心,在油井气和化工厂废气回收方面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俞鸿儒先行一步,他把开展激波管研究积累的经验,无保留地介绍给全国许多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从60年代开始,接待了大量进修人员和专业人员参观与咨询,代培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有力地推动了激波管事业在我国的发展。1988年和原西德Aachen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主任H.Gronig教授签订了“激波动力学”合作研究协议,1993年又签订了关于“爆轰驱动”合作研究协议。协议的实施将促进国际交流和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
  • 理事张 熹
    张 熹
    理事
  • 理事张敬宇
    张敬宇
    理事
  • 理事张立翔
    张立翔
    理事
  • 理事张若京
    张若京
    理事
  • 理事张善元
    张善元
    理事
  • 理事张圣坤
    张圣坤
    理事
  • 理事张盛宗
    张盛宗
    理事
  • 理事赵伊君
    赵伊君
    理事
  • 理事郑泉水
    郑泉水
    理事
  • 理事郑晓静
    郑晓静
    理事
  • 理事钟伟芳
    钟伟芳
    理事
  • 理事周 盛
    周 盛
    理事
  • 理事周丰峻
    周丰峻
    理事
  • 理事周家汉
    周家汉
    理事
  • 理事周建平
    周建平
    理事
  • 理事朱浮声
    朱浮声
    理事
  • 理事诸德超
    诸德超
    理事
  • 理事诸德培
    诸德培
    理事
  • 第六届名誉理事长
  • 名誉理事长钱学森
    钱学森
    名誉理事长
    钱学森 (1911-2009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 钱学森院士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第六届名誉理事
  • 名誉理事	 胡海昌
    胡海昌
    名誉理事
    胡海昌 (1928-2011年) 弹性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弹性力学(包括平衡、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工作,亦稍涉及塑性力学与流体力学。1956年在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中首次建立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并首次指导同事和学生把这类原理用于求近似解。日本人鹫津久一郎比他晚一年独立地重建了上述原理。由于它在有限元法和其它近似解法的重要应用,后来受到美、日、英、苏、德、法等多国的学术文献、专著、教科书广泛介绍和引用,并称之为胡-鹫津原理。 2011年2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 名誉理事黄克智
    黄克智
    名誉理事
    黄克智 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 名誉理事季文美
    季文美
    名誉理事
    季文美,力学家、航空教育家。1912年1月生于浙江义乌。幼年人村塾,1925年考入金华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附属高工电机科,一年后又转入上海南洋中学,1930年考入E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欧,赴意大利学习航空工程,1936年在都灵大学获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在江西南昌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因遭敌机轰炸、南昌厂于1938年迁往四川南川,季文美在南川厂历任支配课长、新机试造室主任和厂长助理。为应抗日战争急需,积极投身仿制E一16驱逐机,在试制出第一架新机并通过静力试验和试飞后,工厂停工待料,他于1942年初毅然离开工厂去重庆交通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学校于1945年底复员到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旧社会的对比使他感到长期憧憬的理想终于有可能实现了.于是以满腔热情致力于新中国航空教育事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在南京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他从上海去南京在该院任教,先后兼任基础部主任和副教务长。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一年后,又与其他院校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他先后兼任西安航空学院副院长和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长。1960年任基本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组织30多名骨干教师,围绕振动、轨道、材料、结构强度、空气动力、精密工艺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汇集分析最新科技信息,为以后大面积开展科学研究准备条件。他开始带研究生,并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非线性振动等课程。1962年参加制订我国十年科学发展规划,草拟了非线性振动学科的规划稿。曾兼任振动研究室主任和研究所所长。1981~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截止到1992年,他已招收了十多名博士研究生,有的很杰出。他发表过科研论文多篇,其中“7振动研磨机的动力分析和性能改进”一文,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文章阐述了“振动位移”理论,为空军某厂解决了长期困扰研磨机难题,改进了设计,保证了质量。 季文美很重视教学、教材编译和教育研究工作。他在1950年前后编译的《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曾被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直到80年代仍在香港继续出版。他提出的教师教学水平评审方法,曾有不少兄弟院校仿照试行。他还和同事合作编译出版了《理论力学》、《机械振动》等多种著作。他曾任全国高等工科院校力学教材编委会委员兼理论力学编审组组长;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编委会副主任和力学卷编委;他从1983年起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并先后兼任力学和航空两个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从1990年起他任中国科技专家传略航空航天卷主编。1979年起,先后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长,1984年起任名誉校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80年代初,季文美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地处三线的国防厂所的现实条件,为稳定科技队伍,密切学校和生产、科研基地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他创议建立了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参加的成员单位由1983年初建时的7个迅速增加到21个。这个中心,为跨部委的科技协作和人员培训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也许可以称为西部大开发的小前哨。 在1983~1993年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期间,季文美有较多机会了解我国航空事业的全貌,因而着手宏观问题的研究。他深感我国航空工业必须迅速改变现状,民航飞机市场不应长期被外国厂商占领;他认为在国防和民航运输之外,为工农业服务的航空的规模,应成倍成十倍地扩大;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全国应集中力量,成立研究机构,首先在西北地区试点,提高水平,加速开展;他建议开辟空中丝绸之路(由新疆跨越喀拉昆仑山向西直达海湾地区的航线),不仅为促进航空工业的振兴和西部经济的腾飞提供条件,而且可能对团结民族、巩固边疆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民素质,为了宣传航空航天技术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为了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目前还存在的差距,他建议在西安筹建一座新型航空航天博物馆并亲任筹委会主任。十多年来他提出过多种建议,在中央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后,他更加坚信这些建议都有可能实现,因为广泛利用航空可以加快西部开发的进度,而凭借西部开发的东风也会促使航空工业的振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01年6月20日逝世,享年90岁。
  • 名誉理事李国豪
    李国豪
    名誉理事
    李国豪 (1936-2005年) 广东梅县人, 1936年同济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同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并被破格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1946年回国。同行的还有后来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刘献之一家。1952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 从七十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再获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方家已建构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 1977年,任同济大学校长。上任以后,李国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李国豪提出,要将之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恢复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 1979年,李国豪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1980年,在京人士传言,宝钢将要下马。次年,又传说国民经济要调整,有人提出让宝钢下马。在工作组会议上,作为首席顾问,李国豪首先发言,字字铿锵地说了6个字:“宝钢不能下马!”而后,他的理由,他的陈述,他的分析,如同他的梅县普通话一样,硬朗有力,令人信服。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同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他还先后获得过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94年,李国豪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李国豪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 名誉理事李敏华
    李敏华
    名誉理事
    李敏华 (1917— 2013年) 固体力学家,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疲劳理论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力学人才。 李敏华,女,1917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苏州市)的职员家庭。母亲思想比较开明,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中学,支持李敏华姐妹自小读书。1925年,李敏华刚到上海不久便发生了“五卅惨案”,上海滩上,英国巡捕随便打杀中国人,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耀武扬威的种种事实,给少年的李敏华留下深刻的印象。1931年,日本侵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李敏华当时就读于务本女中,该校的校长很爱国,鼓励同学参加示威游行,并组织了军事训练。一次上音乐课时,正好是五月四日,音乐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参加北京“五四运动”的经过。在李敏华的心中激起一股热浪,决心毕业后要去北平(北京)读大学。1935年,她考入清华大学,不久,便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一面和所有爱国青年一道积极参加示威游行,一面更加刻苦学习,并决心以己之所学报效祖国。   在大学一年级时,李敏华认识了吴仲华,他们有“理工救国”的共同奋斗目标和对摄影和音乐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为好友。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随学校经过长沙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艰难的战争条件下,学习生活紧张而窘迫。1940年大学毕业后,李敏华和吴仲华分别被留在航空工程系和机械系任助教,不久结为终身伴侣。1944年她与吴仲华共同赴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不久,他们有了两个儿子,当时美国妇女生育之后,大多是在家里照顾孩子,而李敏华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先后于1945年和1948年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妇女,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李敏华回忆说:“我之能够学成,是由于有学成后回国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是和吴仲华帮助我照顾孩子和家务分不开的。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共同照顾孩子,克服种种困难才得学成。”李敏华的大部份硕士论文工作都是在晚上,由吴仲华照顾孩子,挑灯夜战完成的。   那时的美国对妇女还很歧视,她在开始读博士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的教授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幸好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苏特勃(Sodeberg)教授支持她,在读博士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肯能(Keenen)教授在一次发考卷时说:“这次考题很难,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吴夫人(Mrs. Wu)。”后来肯能教授夫人在一次茶会上对李敏华说:“开始肯能教授对你不相信,所以出难题考考你。通过这次考试肯能教授才相信。”   李敏华的硕士论文做的是“用散射光弹解轴扭转”方面的工作。她先认真看了光学书中全部有关散射光的内容。再将散射光的特性、散射光弹原理与轴扭转问题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用散射光弹解决轴的扭转问题的简单新方法,得到了应变分布。她的博士论文是亚谐振动。导师邓•哈托(Den. Hartog)指着自己所著《机械振动》一书的一段话说:“这就是作博士论文的题目。”并补充说:“博士论文的题目不一定能做得出结果的。”邓•哈托本人在书中就写道:“由于这涉及到变系数非线性方程,很显然,这样的分析工作是极其困难的。”当时,吴仲华获得博士学位后,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去克利物伦(Cleveland)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工作。李敏华利用暑期中学放假,请了一位中学生照顾孩子,以便她进行论文工作。她查阅亚谐振动的文献,查到电子系统有产生亚谐振动的少量文献,而机械系统只有一篇叙述产生亚谐振动的一个机械模型,并且只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会发生亚谐振动。她分析得出了电子系统在振荡过程中,系统的系数是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亚谐振动;而机械系统中这些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产生亚谐振动。根据这些理解,她得到亚谐振动的解法,并算出了一个例子。邓•哈托教授在看了她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校验之后,感到无比高兴,对她说:“你解决了!”于是,导师进一步要求她对初始相差的整个范围进行计算。这个工作是她带了两个孩子在吴仲华工作的城市完成的。李敏华终于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工科方面的第一位女博士。波士顿报纸在报道该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时提到:“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以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取得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吴仲华和李敏华决定获得博士学位后,做一段工作再回国。随后,李敏华也在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强度研究室任研究科学家,进行塑性力学的研究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立即离开NACA转到学校工作,为回国作准备。但不久,美国政府对在大学工作的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横加阻挠。经过几年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在1954年暑假离开美国,绕道西欧、苏联回到祖国。   回国后,李敏华为青年教师开设塑性力学课,并组织讨论塑性理论和蠕变理论,推动了中国进行塑性力学方面的研究。以后她参加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1959年前后,她领导了为新研制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高温试验以及瞬态加热加载材料实验机的研制工作。70年代中期,她参加航空发动机故障分析会,承担了喇叭形涡轮轴在扭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这次故障分析会,使她深深感到疲劳问题的严重性。为此,自80年代后,她又开始从事疲劳研究。同时发起组织侧重宏观研究的全国疲劳学术会议,推动了学术交流。 回国以后,李敏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组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李敏华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妇联执委,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198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李敏华先生于2013年1月19日上午10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名誉理事钱令希
    钱令希
    名誉理事
    钱令希 (1916-2009年) 生于1916年7月16日,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苏无锡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5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 名誉理事钱伟长
    钱伟长
    名誉理事
    钱伟长 (1912-2010年) 我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191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31 年至1937 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46 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1946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9年至198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波兰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 1983年至2010年任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199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并任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钱伟长院士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 名誉理事沈 元
    沈 元
    名誉理事
    沈 元 (1916-2004年) 191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943年赴英国留学,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福州私立英华中学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是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早年证实了高亚声速流动下似圆柱体附近可出现正常流动的局部超声速区,当速流马赫数增加至一定值时方开始出现极限线的存在。从事教育组织领导和科研指导工作40多年,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4年5月30日21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 名誉理事孙训方
    孙训方
    名誉理事
    (1923—2000 )   孙训方,工程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中有关断裂、损伤、疲劳、蠕变的研究。在断裂力学的工程应用、损伤局部性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并培养了一批力学研究人才。   孙训方,1923年11月27日出生在安徽省寿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年轻时在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后留学美国7年,攻读地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地学系任系主任。孙训方的孩童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家庭中度过的。他父亲39岁时不幸患心脏病逝去,家里四姊妹靠母亲一个人工作,好在有他父亲在中央大学的同事及亲戚的接济,生活处于中等水平。孙训方初中时进入中央大学办的实验中学。15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孙训方随母亲一道经长沙、过贵阳,一路艰辛来到昆明。   到昆明后,家庭的经济状况愈加恶化,加之当时通货膨胀,年轻的孙训方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他发愤读书,进入同济高职。这是一所4年制的职业学校。读了两年后,孙训方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萌发了考大学的念头。1941年他如愿以偿,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1945年获得工学士学位。   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生活在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合大学,孙训方逐渐形成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世界观。大学一年级时,他受西南联合大学党的地下工作者影响,初步接受了革命的思想,参加讨孔(声讨孔祥熙)的游行活动。大学期间,孙训方靠“贷金”过了4年,生活相当拮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孙训方毕业留校,于1946年随清华大学回到北京。这时,张维从德国留学回国到清华任教,为助教们讲授力学。他特别强调力学的工程背景,主张力学研究要为实际服务。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孙训方,为他日后选择工程力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8月,孙训方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应用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他获得科学硕士后去密歇根大学念暑期课程。194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孙训方经旧金山到香港,与从台湾赴港的未婚妻林芷会合,经与科协驻香港办事处联系,回到祖国北京。   回国后,孙训方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部分)土木系任讲师,次年聘为副教授,讲授力学课程并进行疲劳研究。其后该校相继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1978年,孙训方晋升为教授。他先后担任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数理力学系副主任、基础课部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60年代,孙训方积极参加我国工科《材料力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或参加编写教材4套,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70年代初,孙训方在我国大力宣传倡导对断裂力学的研究,并在四川省科委的支持下,较早地开展了断裂力学应用研究,在我国电站大锻件、大铸件、大焊件上首先取得成功,开辟了断裂力学研究解决我国生产建设实际问题的路子。他四方宣传,举办各种讲习班,为推动断裂力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贡献。   孙训方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固体的损伤与破坏”这个固体力学的前沿方向,对含裂纹体的断裂、材料本构关系和损伤做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损伤局部性”概念,揭示了损伤非均匀性的物理本质,发展了适用于疲劳、蠕变条件下的非均匀损伤模型有限元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   孙训方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并在一些国际及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他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全国高等学校工科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一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四川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他还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失效分析专家,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Matetials)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 Engineers)会员。他还应聘担任四川省首届(1983—1987年)科技顾问团成员、成都市专家联谊会顾问。 我国断裂力学研究的倡导者 G.R.欧文(Irwin)于1958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断裂》和《断裂力学》两篇著名的论文后,断裂力学这门新兴的工程结构强度科学便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开来。60年代初,这门学科传入我国。孙训方便是我国最早的几个积极宣传、倡导开展断裂力学研究并身体力行的人之一。   1972年,在四川?卵羰姓倏乃拇ㄊ」獠庥氲绮庑骰嵋樯希镅捣交檠岸狭蚜ρА⒂τ枚狭蚜ρА?br>  之后,孙训方在全国各地用讲学和办讲习班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鼓动。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种断裂力学讲座、研讨班40余次。为了给学员们全面、系统地介绍这门学科,孙训方翻阅大量资料,编写出《断裂力学》讲义3本、手册1本。他作为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历届全国断裂力学会议和两届由我国主持的国际断裂与断裂力学讨论会。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全国核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上,孙训方作了“断裂力学的发展概况”的综合学术报告,详细阐述了断裂力学与常规强度计算之间的关系,澄清了一些人所谓的“力学之贫困”的说法,全面介绍和评论了国际断裂力学研究的新情况。断裂力学的发展触及到材料结构的本质,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断裂力学的研究已不能仅局限在力学工作者的范围了。他竭力主张材料科学工作者也参加到断裂力学的研究行列中来。目睹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他大声疾呼,我们要以两倍的速度迎头赶上去。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研究队伍。1979年,由孙训方主持在四川峨眉西南交通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年的“断裂力学研讨班”。参加者来自高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回单位后,在推动断裂力学工作方面起到了骨干作用。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工程方法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1981年,受中国力学学会委托,孙训方在四川成都主持主讲“弹塑性断裂力学讲座”。在这个讲座上,孙训方详细介绍了当时尚未公布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最新系列研究成果——弹塑性断裂力学分析的工程方法,随后将其翻译出版。为了推动弹塑性断裂力学的研究,他还参加翻译了《屈服后的断裂力学》一书。断裂力学作为一门强度学科,必须有本学科体系的材料性能的评判标准。孙训方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我国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测试标准的问世,并以满腔的热忱参加了我国《延性材料断裂韧性J积分测试》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是国际上第一部J积分测试标准。此外,还参与了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主持的《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CVDA)部颁标准的制定。 20年过去了,我国在断裂力学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孙训方作为倡导者受到力学界的推崇。 追踪学科前沿 坚持理论研究为国民经济服务 孙训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次在我国成功地将断裂力学研究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率先明确提出“损伤局部性”概念,在表面裂纹非线性线弹簧模型研究及多轴非比例循环本构行为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在我国率先将断裂力学研究应用于工程实际 孙训方不仅大力倡导开展断裂力学研究,同时也是最早将断裂力学研究应用于工程实际并取得成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工作者。   70年代初、中期,他首先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我国大型电站大锻件中缺陷的安全评定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其后又对大型电机转子中缺陷进行了安全评定。这个工作是当时在国内应用断裂力学比较有成效的例子,后来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10月,东方锅炉厂为山东辛店一个20万千瓦的电站生产锅炉。这个电站是唐山地震后,国家为恢复京津唐地区电网的供电而修建的,工期要求很紧。安装时发现锅炉汽包焊缝中含有交叉裂纹。这为当时的设计规范所不容许,而返修又势必影响工程的进度。以孙训方为首的一个科研小组,对焊缝中含裂纹锅炉汽包进行了全面的断裂力学分析和断裂韧度试验,确认有这种裂纹的锅炉在其工作条件下是安全的,从而保证了电站的按时启用。10多年后又对设备进行了复测,完全证明孙训方当时的推断是正确的。以后孙训方对拼焊大型电机转子、L207型内燃机活塞、大型水轮机转子焊缝、大型轧钢机支承轧辊及人造水晶高压釜的缺陷问题都进行了成功的安全评定,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减少经济损失,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产品的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7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向日本订购的装核燃料的“吊篮”某处有一缺陷,日方钻了一个孔将缺陷去掉,然后填充上一块新的材料。我方对其安全性能提出疑问。经孙训方论证,从理论上说明这样的处理是可以接受的,避免了一起涉外的经济纠纷。   首先明确提出“损伤局部性”概念 材料损伤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连续损伤力学的固体力学新分支。
  • 名誉理事王 仁
    王 仁
    名誉理事
    王仁院士(1921-2001)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暨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仁先生1921年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春到贵阳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工作, 在台中市第三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1948-195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于195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进入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953年,获得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副研究员。1954年秋赴芝加哥依省理工学院力学系任助理教授。 王仁先生自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就渴望能早日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阻挠, 终于在1955年春回到北京。回国后,应周培源教授之邀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并于1962年任该系副系主任。 十年动乱期间,王仁先生受到了诬陷和迫害。1969年至1971年去江西干校农场劳动。回校后,也未能去三线工作。出于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责任感,王仁先生毅然从过去熟悉的领域转到地质地理系工作,走上了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1979年北京大学力学系从汉中迁回北京后,他跨系同时兼任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固体力学三个教研室的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任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仍兼任地震地质教研室主任。1993年以来任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王仁先生以他勤奋、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其研究涉及的诸多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为我国的塑性力学和地球构造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塑性力学的研究方兴未艾, 正处于理论系统化阶段。布朗大学以Prager为首的研究集体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中心之一。王仁先生作为活跃的一员, 和同事们合作, 取得了不少有开创性的、影响很大的成果。 王仁先生1953年在博士论文中所给出从圆形边界出发的滑移线网的解析解,是滑移线理论中少数大变形非定常运动的精确解之一,是用理想塑性力学分析断裂扩展的早期工作。后来, 他还首次在压延分析中考虑模具上的摩擦力, 对筋条压制工作再次作了滑移线大变形分析。50-60年代, 王仁先生又研究了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动力响应,给出极限分析上下限的估算方法,在军事防护、民用运输工具的耐撞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80年代, 王仁先生等对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屈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传统的临界速度仅表明结构进入轴对称的屈曲,还存在一个约高于该临界速度一倍的第二临界速度。当冲击速度达到第二临界速度时,结构进入非轴对称的屈曲。这一结果既为提高设计的临界速度,从而节省材料提供了依据,又揭示了结构塑性屈曲不同于弹性屈曲的特性,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该成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90年代,王仁先生指导博士生开展了对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利用模糊概率论、统计力学和热力学对高聚物的粘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统一描述,构成了一套模糊随机分子网络的力学体系,以前的大部分理论均是其特例。 王仁先生是国内将力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先驱者,作出了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探讨地球上各种构造形成的驱动力和变形过程是地球动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1978年, 王仁先生将地球分成快速模型和慢速模型, 采用弹性理论给出了15层快速地球模型的解析解, 计算出在日、月引潮力及短期自转速率变化下引起的全球应力场。这些结果后来被用于触发地震因素的研究。1976年唐山地震后, 王仁先生领导研究组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历史资料和弹塑性理论,首次用有限元方法逐次反演了华北地区700年来发生过的14次7级以上大震, 最后得出唐山地震后的应力分布, 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地区。后来发生的五六级地震基本上都落在这些危险区内。80年代, 将损伤力学引入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发现裂纹扩展方向与在均匀介质中弹性理论所预测的方向不同。这对于认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有指导意义。90年代, 首次利用GPS等大地测量结果及有关应力资料对北美板块驱动力作了联合数值反演。这些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8年王仁先生被邀请在第17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作了题为 "大地构造分析中的一些力学问题"的专题报告,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 因其在力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的渊博学识、卓著成就, 王仁先生荣获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仁先生还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系和地质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仁先生在数学力学系期间, 率先开设了塑性力学、极限分析等新课, 并先后讲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多种其它课程,创建了北京大学的固体力学研究室。举办了多次教师进修班,为全国高校培养了一批从事塑性力学教学与研究的骨干。在地质系, 开设力学与地学相结合的课程, 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力学基础的构造地质和地球动力学人材。在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还创建了地球动力学硕士点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王仁先生还十分重视国际交流, 推荐了校内外许多教师、学生到国外进修、留学, 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 促进了北大及一些其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1999年和2000年王仁先生又组织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成功申办IUTAM 的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 。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 王仁先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的优秀人才, 许多已成为教育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有的已成为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王仁先生还十分热心于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的工作。历任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和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第四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历任力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等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副主编。1991年以来王仁先生曾先后主持了三次在北京召开的IUTAM学术讨论会:"多晶金属大变形下的本构关系" 、"地球动力学中的力学问题"及"带缺陷物体的流变学",加强了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固体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1986年以来,王仁先生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1996年,被选为IUTAM执行局的委员。王仁先生积极参与IUTAM的工作, 为提高中国力学界在世界的学术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6年王仁先生被聘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参与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国际科技交流的组织,为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仁先生热爱祖国, 追求进步, 拥护中国共产党, 积极投入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曾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虽在文革中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 仍不改初衷, 于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仁先生毕生对科学事业怀有极大的热忱, 付出了忘我的劳动。在七十高龄以后, 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 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发表了近百篇论文。王仁先生以其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品德情操, 深受学术界同行的敬佩和历届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王仁先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 不顾自己病体, 周密地安排未尽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组织工作。甚至在重病住院时, 还强忍极度痛苦, 让亲属笔录对同事的嘱托,讨论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事宜。他念念不忘为之献身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鞠躬尽瘁,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 名誉理事王光远
    王光远
    名誉理事
    王光远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 名誉理事 张 维
    张 维
    名誉理事
    张 维 (1913-2001年) 1913年出生,北京市人。我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他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张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德国柏林高工(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弹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及结构工程特别是圆环壳、弯管的强度、屈曲、振动及其工程应用、核电站管道系统、快中子增殖堆主钠池的结构完整性与安全评价等方面造诣极深。他创造性地运用解析法、半解析数值法、数值计算、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结构进行强度、稳定性分析。还从事“美国及欧洲主要高级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壳体文献数据库”的整理工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奖章、大十字勋章、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奖等。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译著多部。 张维院士于2001年10月4日逝世,享年88岁。
  • 名誉理事郑哲敏
    郑哲敏
    名誉理事
    郑哲敏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名誉理事庄逢甘
    庄逢甘
    名誉理事
    庄逢甘 发布日期:2007-02-06 (1925—2010)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父亲庄德成曾开办过榨油厂,母亲潘淑贞操持家务。庄逢甘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抗日战争期间他考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Autobiography ofBenjamin Franklin),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于1942年12月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竟遭当时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他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著名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同年5月,他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有机会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而且有机会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50年秋在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他终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他与戴淑芬结婚,生有一子一女。   自1956年至今他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在组织领导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多种飞行器的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方面的成就,他在空气动力学界及科学技术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还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家科委理论和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各方面。早在5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文《湍流统计理论》,在海森伯谱传输项的假设下,首次得到了准确的湍流谱解,给出了伯格方程的初值问题的准确解。他对有随机边界条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进行长期的研究,早期在《论湍流衰变》一文中,引人了双尺度湍流概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发展计算空气动力学,早在60年代就十分关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计算方法研究。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很低,但他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我国尽快地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迎头赶上国际潮流。他曾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在会上作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中国第一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讨论会上作了“再入空气动力问题与计算空气动力学”报告;在全国计算物理会议上作了“高速粘流数值计算”报告。这些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他亲自指导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他为主撰写的《求解气体动力方程的匹配迭代方法》一文曾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上宣读。近年来,他和同行一起研究用NND格式解流体力学问题,在一些复杂流动中,已获得计算结果。1987年,他在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AIAA)第八届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上作了“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超音速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再人飞行器的热防护理论、烧蚀机理及其数学模型,有化学反应及质量引射的边界层理论等。自1980年以来,他与陆士嘉教授倡导的我国“旋涡及分离流动研究”已举行过5次全国性的研讨会。1989年,他所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在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所作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获得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GuggenheimAward)。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国内100余名老、中、青学者与研究人员,4年来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与报告,在国内是少有的一支联合而稳定的队伍,所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国际上活跃的前沿题目。在30余项出国交流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映,于1994年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气体流动中旋涡、分离的流动机理与控制”的支持。该项研究表现了他杰出的科研见解与组织领导才能。
  • 第六届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陈一坚
    陈一坚
    特邀理事
    陈一坚(1930.6.21-)。飞机设计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此机型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主编出版的设计手册2套,译著3册。荣立一等功2次。部级劳动模范。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少年立志学航空 前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说过,每个人进入航空界所走过的道路各不相同。陈一坚踏上航空路也有自己的特点。 陈一坚1930年6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父亲陈昭奇曾留学日本学机械工程,回国后执教于福州大学机械系。陈昭奇是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正直,他经常教育学生和子女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陈一坚第一次看见飞机是挨轰炸。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中国;福州沦陷后,陈一坚一家撤到福建省南平县,但是日本飞机时常前来狂轰滥炸。他曾目睹一位妇女因躲避轰炸,不让自己孩子啼哭,捂住他的嘴而使孩子窒息致死的悲剧。已上中学的陈一坚,坚定了将来学航空报效国家的志向,此刻的心情,正如他在《江城子》一词中表达的:“千里南疆雾茫茫,故国土,自难忘。狂涛骇浪,几处设国防。狼烟四起曾相识,泪如倾,气填膺。” 1948年,陈一坚中学毕业,报考厦门大学航空系,系统地学习航空工程专业知识。1951年随着院系调整,他进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他的同学何文治、高镇宁、管德,后来均成为我国知名的飞机、导弹设计师。 黄金时代展才华 在抗美援朝烽火中树立的中国航空工业底子薄、基础弱、人才极度匾乏。1952年夏,陈一坚毕业后即奔赴北国冰城,来到当时号称空工业六大厂之一的哈尔滨飞机厂(现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工作。当时,由于抗美援朝战事需要,首当其冲地是搞好飞机修理。1952年4月1日建厂的哈飞,主要任务是从事轰炸机的修理并生产部分零配件,机种有图一2、伊尔一28轰炸机、伊尔一10强击机等。陈一坚报到的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飞机修理工作。 50年代是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获得重大发展的“黄金”时代。5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五,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五相继在南昌。沈阳试制成功,哈飞也通过修理走向制造,准备仿制图一16轰炸机和米一4直升机。 在完成从修理走向制造的重大转折之际,航空工业领导机关适时地把自行设计飞机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决定在沈阳建立飞机、发动机设计机构。 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系,并于1955年归国的叶正大是飞机设计室的筹备者之一。他来到哈飞挑选设计人才,屠基达和陈一坚被选中。 早就想设计飞机的陈一坚欣喜欲狂,他告别了刚刚结婚一年的妻子王士珍,只身前往沈阳,马上进入角色,投入歼教-l设计。他在屠基达手下搞机身设计。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副主任黄志千、叶正大领导着包括陆孝彭、顾诵芬、屠基达、管德、陈一坚(这5位后来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平均年龄22岁的108位设计人员,向歼教-1冲刺。该机采用串列式座舱,两侧进气,装一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飞机起点不低,比当时日本、捷克的同类飞机要好,而且研制周期缩短两年。 陈一坚在飞机设计室这个人才济济的集体里,通过歼教-1的设计实践,受到良好的训练。可惜的是由于空军训练体制变动,歼教-l最终未能投入使用。陈一坚还同屠基达一道,参加了初教六飞机的设计。1958年夏,在酷热的南昌,陈一坚绘出了初教六的总图。值得欣慰的是,初教六比歼教一l幸运,先后生产了1796架。初教六还荣获国家金质奖。它不仅为培养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做出了贡献,还出口到许多国家。 60年代初,沈阳飞机设计所成立后,陈一坚成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工程师。他参与了为期三年的米格-21飞机的“技术摸透”,也参加了歼八飞机的早期总体设计。1964年8月,陈一坚随徐舜寿奉调西安飞机设计所。 徐舜寿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奠基者之一。他十分注重培养与使用人才;对陈一坚十分器重。在工作安排上,徐舜寿有意识地让陈走完飞机设计全过程:总体、气动、结构、强度,并安排陈做自己的技术助理。在西安飞机设计所的最初几年,陈一坚协助徐舜寿先后搞了伊尔一28飞机改装后涡扇发动机设计,空中试车台吊舱以及运七飞机设计等工作。可惜,一代英才徐舜寿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去世,年仅引岁。 “飞豹”冲天杨国威 1998年11月,在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种绰号“飞豹”、型号为FBC-l的国产歼击轰炸机,陡然亮相,给世人一个惊喜,成为本届航展上的头条新闻。 199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建国50周年盛大阅兵中,6架“飞豹”组成的空中梯队,成箭形编队整齐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显然,这种新型战机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作战能力,被誉为我军的“撒手锏”之一。 “飞豹”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歼击轰炸机,与歼击机不同的是,后者主要是制空,是“盾”;而前者要对地面实施攻击,是“矛”。“飞豹”可以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并且有一定的空战能力,据陈总介绍,根据国情和作战需要,“飞豹”在设计上突出低空突防能力、大的作战半径和大的载弹量,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保持良好的作战能力。“飞豹”装备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火控系统,前机身右下侧装有机炮,还可挂多种姿态发射的空空导弹以及空舰导弹。试飞及部队使用表明,“飞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性,部分性能超过俄罗斯的苏一24。美国的F-4和欧洲三国联合研制的 “狂风”战斗机。 “飞豹”采用常规的气动布局,机翼为中等展弦比后惊式上单翼;两侧进气;蜂腰形机身;全动中下平尾;大后掠单垂尾;单腹鳍;装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飞机具备了第三代战斗机的一些特点。 “飞豹”来之不易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急需研制一种在平时能对敌人起威慑作用,战时能取得局部战争胜利的“撒手锏”武器。歼击轰炸机“飞豹”的研制提上日程,研制任务落到了西安飞机设计所。谁能出任“飞豹”的总设计师?非陈一坚莫属。 时年50岁的陈一坚以他在飞机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精湛造诣,很高的技术声望和善于综合,能倾听不同意见的组织能力,挑起了重担。1980年8月,陈一坚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型号总设计师。陈一坚不负众望,以总设计师的胆识和战略眼光,大胆决策,选用国际上先进的军用飞机设计规范,摒弃了沿用多年,但已落后的前苏联规范。使用先进规范固然好,但有风险。陈一坚组织设计人员认真学习,消化新规范,并用老规范对照验证,妥善地解决了使用中的协调配套问题,使飞机设计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在应力分析方法上,陈一坚提出了全面开发应用有限元法代替传统的工程梁法,实现了从局部求解到全机求解的重大飞跃。陈一坚在全机静力试验中,提出了达到67%设计载荷即可首飞的决断性意见,这是对以往达到l00%设计载荷方能首飞的传统做法的重大突破。陈总的意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这样做,缩短了研制周期。 陈一坚积极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例如,飞机动力采用“斯贝”国产化发动机,原型发动机是英国罗罗公司生产的。该公司要求“飞豹”进气道要严格与发动机匹配。当时我国发动机高空试车台尚未建成,陈一坚组织技术人员用模拟板技术,然后用1:1的过气道和发动机在地面做匹配试验。英国人看后很惊讶,他们没想到,中国人不但能满足发动机匹配要求,而且做得比英国人要求的还好。 在“飞豹”开始设计的年代,计算机还不普及。陈一坚比较超前地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组织设计人员于1986年底研制成功7760CAD/ CAM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系统,提高了设计效率与质量,加快了研制进度。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12月14日,“飞豹”在西安首飞成功。首席试飞员是试飞英雄黄炳新,领航员邢彦才。1989年1月23日,“飞豹”再次冲天,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等领导同志进行飞行表演。笔者当时有幸在现场目睹了“飞豹”的丰采。如今,“飞豹”已正式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使用。“飞豹”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陈一坚是第一获奖人。 陈一坚在回顾自己一生经历之后说,我是祖国和人民培养出来的,是 “飞豹”全体研制人员的代表。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飞机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尊严,我愿意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奋斗终生。前面引述的《江城子》一词的下半阙表白了他的心迹: “冬去春来数十载。图万卷,鬓如霜。苦辣酸甜,徒手卷平川。晚昏犹萌顽童志,报华夏,慰我祖。”
  • 特邀理事高赞明
    高赞明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江和甫
    江和甫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李世俊
    李世俊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李重庵
    李重庵
    特邀理事
    简 历 1944年5月       出生 1962年9月~1968年12月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 1969年1月~1970年3月 甘肃安西疏勒河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3月~1973年1月 兰州炼油厂中学教员 1973年1月~1981年12月 兰州铁道学院力学教研室先后任助教、 讲师(1980) 1981年12月~1983年12月 (考取教育部公派出国进修生)于美国Drexel大学机械与力学系复合材料研究室任合作研究员 1983年12月~1996年3月 兰州铁道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87)、教授(1992),先后兼任机械系副主任(1988)、院外办主任(1990)、副院长(1993,分管教学科研外事等) 1996年3月~1998年1月 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分管高教、科技、外事等) 1998年1月~2003年1月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教科文口工作),甘肃省科协主席 2002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社会兼职 复合材料学会一至四届理事,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特邀理事。 主要荣誉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人工骨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省攻关项目“可降解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开发 ”等,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环氧复合材料的损伤评定及破坏机理”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 主要论著 1 Crack Development in Graphite/Epoxy Cross-Ply Laminates under Uniaxial Tension,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5,24,1-31 2复合材料正交层板基体裂纹预测,复合材料学报,第3卷第3期,1986,28-33 3 A Study on +θ/-θ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Graphite/Epoxy Laminates,Proceedings of ICCM-7,1989,V.4,80-82 4复合材料层板断裂力学的进展,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进展,王震鸣、范赋群主编,1992,245-258 5 HAp Ceramic and HAp/PLA Composite: Fractal in Fractography and Micromechanics ,Proceedings of ISCMS-Ⅱ,1992,828-833 6 Two Biodegradable Composites,ECOM-CONF’95 Proceedings Part A 18-20 7聚磷酸钙可降解纤维研究,环境科学,1997,18(2), 52-53 8不锈钢上PVD Ag-Cu/Ti 双层膜力学性能研究,中国表面工程,2001,4:34 9 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兰州大学学报,2001,5(37):36-41 10 Ag-Cu/Ti 纳米双层膜结合强度测试方法研究,实验力学,2002,2(17):1-6 11 CPP/PLLA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初步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2,19(6):97-100 12高速列车粉末冶金制动磨擦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机械工程学报,2002,6(38):119-122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微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生物医用与环境)可降解复合材料;工程与民用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通讯地址 地址:100006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民盟中央
  • 特邀理事刘同有
    刘同有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马兴瑞
    马兴瑞
    特邀理事
    马兴瑞简历: 1959年10月出生 1982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8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年3月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6年6月 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任“实践五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任“海洋一号”卫星前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宇航学报》副主编、《振动工程学院》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的编委。 主要荣誉:曾获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7项。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论著:出版著作3本,其中《弹性波反演方法及其应用》(1999年)和《航天器动力学-若干问题进展及应用》(2001年)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分别刊登在力学学报、宇航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美国ASME、AIAA、英国J.S.&V. 等杂志上。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预先研究工作、集团公司宇航技术与产品的系统工程和市场等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航天器设计、系统工程和应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特邀理事沈 泰
    沈 泰
    特邀理事
    简 历 1946年9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70年8月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材料             专业(5年制) 1998年10月~11月   应法国几所大学邀请赴法国讲学 主要社会兼职 现任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兼长江科学院院长;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 主要荣誉 赴意大利进修考察,回国后将意大利ISMES国际先进的地质力学模型和结构模型理论、技术、模型材料和实验技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模型材料和试验技术,并成功用于三峡、葛洲坝、铜街子、构皮滩、隔河岩、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 工程,为此获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或承担完成的主要重要科研项目 1 1979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础稳定研究”,研究成果对葛洲坝大江截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1981-1982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广东长潭大坝应力及稳定研究” 3 1985-198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铜街子水利枢纽四号机组基础稳定研究”,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 1979-1986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8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厂房坝段坝基稳定研究”,研究成果为三峡工程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6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铜街子水利枢纽整体稳定(包括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工程设计单位成都勘测设计院的高度评价,优化设计节约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30万方,工 程提前10个月发电,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7 1988-199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水利枢纽船闸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8 1988-1990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水利枢纽溢流坝段邻近建筑物对稳定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9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究完成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扬  压力对三峡大坝安全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  国内领先水平 10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离心机模型试验技术在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中的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11 1990-1993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中(国)-意(大利)协议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左厂房坝段整体稳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大型整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三维非线形有限元计算),研究成果受到意大利专家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部门的高度评价,大量研究成果被设计采用 12 1994年,作为负责人主持“三峡水利枢纽八个单项设计科研”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大量用于指导三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1995-1997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南水北调重大科研项目“南水北调穿黄隧洞结构仿真模型研究”。研究成果被设计大量采用,报奖工作正在进行 14 1997-199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三峡工程重大科研项目“三峡水利枢纽深孔1:1仿真模型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两院院士潘家铮教授的高度评价,并亲临长江科学院了解项目研究情况 15 1999年至今,主持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 16 2000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 主要论著 1 脆性材料模型试验中有关不连续面模拟材料的试验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1981 2 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研究和若干试验技术探讨. 长江科学院院报,1988 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的某些模拟技术问题.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0 4 三峡工程左厂房坝段整体稳定研究(中、英文版). 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交流论文,1992 5 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应力及稳定试验研究. 国际拱坝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992 6 地质力学模型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新技术新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1994年 7 Shen Tai. Study on geomechanical model materials and explor-ation of some experiment techniques. Rock Mechanics in China,1996 8 Shen Tai.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Middle Route Project of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Korea,1997 9 译著:离心模拟技术译文集,1989~1990年 10 专著:现代英汉水利水电科技词典,1990年,武汉出版社出版,编辑之一 11 专著:三峡工程坝基岩体工程研究,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实验应力及结构稳定研究; 主持重大项目——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的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 通讯地址 地址:430010 武汉长江科学研究院
  • 特邀理事 叶金福
    叶金福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余同希
    余同希
    特邀理事
    简 历 1958年~1964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 1964年~1968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PhD) 1968年~1979年    一机部所属厂所,设计及研究工程师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研究人员 1984年~1991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力学           教研室主任 1991年       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92年~1995年3月  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 机械工程系           教授(Reader) 1995年4月~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主要任职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 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Swinborne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Int J Mech Sci(国际机械科学学报),Int J Impact Engng(国际冲击 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香港力学学会会长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 香港研究资助局工程评议组成员 荣誉和奖励 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1988 & 1991 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1991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1995 主要论著 1 TX Yu and W Johnson. The Plastica:the large elastic-plastic deflection of a strut. Int J Non-Linear Mech,1982,17,195~209 2 TX Yu and W Johnson. The large elastic-plastic deflection with springback of a circular plate subjected to circum-ferential moments. ASME J Appl Mech,1982,49,507~515 3 TX Yu and W Johnson. Cylindrical bending of metal strips. Metals Technology,1983,10,439~448 4 PS Symonds and TX Yu.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ur in a problem of elastic-plastic beam dynamics. ASME J Appl Mech,1985,52,517~522 5 XQ Wu,C Liu and TX Yu. A bifurcation phenomenon in an elastic-plastic symmetrical shallow truss subjected to symmetrical load. Int J Solids Struct,1987,23,1225~1233 6 余同希. 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  TX Yu and WJ Stronge. Large deflection of a rigid-plastic beam-on-foundation from impact. Int J Impact Engng,1990,9,115~126 8 XD Wang and TX Yu. Parkes revisited:effect of elastic deformation at the root of a cantilever beam. Int J Impact Engng,1991,11,197~209 9 余同希,章亮炽. 塑性弯曲理论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1992 10 WJ Stronge and TX Yu. Dynamic Models for Structural Plasticity. Springer-Verlag,London,1993 11 TX Yu. Elastic effect in the dynamic plast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Chapter 9 in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and Failure,ed. N Jones and T Wierzbicki,341~384,Elsevier,1993 12 余同希,华云龙. 结构塑性动力学引论.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3 XY Su,TX Yu and SR Reid. Inertia-sensitive impact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s. Part I:Effects of inertia and elasticity,Int J Impact Engng,1995,16,651~672 14 TX Yu,JL Yang,SR Reid and CD Austin. Dynamic behaviour of elastic-plastic free-free beam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 Int J Solids Struct,1996,33,2659~2680 15 TX Yu and LC Zhang. Plastic Bend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1996 16 TX Yu,JL Yang and SR Reid. Interaction between reflected elastic flexural waves and a plastic "hinge" i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ulse loaded beams. Int J Impact Engng,1997,19,457~ 475 17 SR Reid,TX Yu and JL Yang. An elastic-plastic hardening-sodtening cantilever beam subjected to a force pulse at its tip:a model for pipe whip. Proc R Soc Lond A 454,1998,997~1029 18 TX Yu,XM Tao and P Xue. Energy-absorbing capacity of grid-domed textile composites.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60,785~800 19 TX Yu and FL Chen. A further study of plastic shear failure of impulsively loaded clamped beams. Int J Impact Engng,2000,24,613~629 20 TX Yu,QP Sun and JK Kim ed.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Plasticity. Trans Tech Publications,Zurich,Switzerland,2000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金属板壳在成型过程中的回弹与皱曲; 2 柔性杆件的塑性大变形; 3 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响应与失效; 4 结构动力响应中的异常行为; 5 梁中的塑性弯曲波; 6 惯性敏感能量吸收结构; 7 材料的软化效应和弹性效应对结构动力行为的影响; 8 弹塑性地基梁的静、动力行为; 9 非完善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行为; 10 纺织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性能; 11 工地安全帽及自行车安全帽的抗冲击性能与老化效应; 12 交通安全与防护结构 通讯地址 地址: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
  • 特邀理事章梓雄
    章梓雄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朱建士
    朱建士
    特邀理事
    (1936.3.28- ) 流体力学专家。湖南长沙人。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历任二机部九院研究实习员、组长、研究室 主任、副研究员、所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是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和型号的物理设计工作,以及爆轰理论、爆炸力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内爆过程首次计算和原子弹中与中子源有关的流体力学过程的研究。主持完成的“核武器的一种新原理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人工核热微聚变增强 装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核武器新构形的理论设计”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著有《理论爆轰物理》(合作)等;撰有《定常爆轰数值模拟中人为粘性与人为反应的选取》、《爆轰中侧向澎涨和人为粘性反应》等论文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