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个人中心
如果您对活动有疑问,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主办方:
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010-82543903
邮件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liuyang@cstam.org.cn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
0
天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免费
报名中
1838652 人关注
时间
2017-08-13 ~ 2017-08-16
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由
中国力学学会
主办
参会注册
免费
报名中
1838652 人关注
立即报名
我在 @百格活动 发现一个不错的活动#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分享给大家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首页
60周年历程
60周年历程
理事会
老照片
中国力学大会
投稿、参会
大会日程安排
分会场
专题研讨会
主办、协办单位
组织机构
参展单位
往届回顾
网站页面内容-菜单不显示
第一届大事件
第二届大事件
第三届大事件
第四届大事件
第五届大事件
第六届大事件
第七届大事件
第八届大事件
第九届大事件
第十届大事件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第三届理事会成员
第四届理事会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成员
第六届理事会成员
第七届理事会成员
第八届理事会成员
第九届理事会成员
第十届理事会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照片
第二届理事会照片
第三届理事会照片
第四届理事会照片
第五届理事会照片
第六届理事会照片
第七届理事会照片
第八届理事会照片
第九届理事会照片
第十届理事会照片
个人中心
参会注册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2006.11-2010.11)
李家春
理事长
李家春院士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非线性问题和环境流体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1982年提出摄动级数符号型定理, 1985年,研究剪切流中波包演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90年代起,研究自然界中的波、流、涡、湍流,解决陆面过程,河口泥沙,台风路径,洪水成因,海洋内波等环境和海洋工程问题。曾任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篇,被邀请在WCCM6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等期刊常务编委,为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
第八届副理事长
程耿东
副理事长
70年代末有关实心弹性薄板优化的研究被公认为是近代拓扑/布局优化的先驱。80年代,研究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及其误差,应用与引用较多。90年代以来研究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奇异最优解,指出其产生原因是因为拓扑相关约束函数在拓扑设计变量取临界值时不连续;在此基础上与郭旭合作提出了epsilon-放松算法。被国际权威学者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近来研究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超轻材料和结构设计。 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译作七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励。代表中国力学学会,2004年被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IUTAM)推选为会议委员会(Congress Committee)委员。担任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副主席,四个国际杂志及六个国内杂志编委。作为学会的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参与组织多次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国际同行对中国力学界的了解和支持。
戴世强
副理事长
曾主持和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波动力学、交通流动力学、渐近分析及其应用、计算机代数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曾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钟,逾500万字。现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7种杂志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届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是该委员会的中坚成员,曾参与组织其4届国际会议(ICNM)和14次国内会议。此外,还是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六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贯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
樊 菁
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流体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稀薄气体流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法,使微机电系统低速气流的统计模拟效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提出了有特色的微观分子能量交换和化学反应模型,发展了三维稀薄气体复杂外形的位置元新算法,研制了三维复杂外形非平衡稀薄气流通用软件,使我国在航天器稀薄气动性能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三维金属蒸气膨胀射流统计软件,发现多组分大面积薄膜按照要求组分比均匀沉积的关键工艺条件;CZ-4B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征4乙火箭。 2002年11月,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至今,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目前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等。
方岱宁
副理事长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执行主编,《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工程力学学报》编委、《机械强度》编委、《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试验技术与试验机》编委。在电磁固体力学与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防武器预研项目等。在先进材料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所提出的铁电材料本构关系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三种代表性本构关系之一。至今已发表SCI论文101篇。2002年获得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此外,自行与合作研制了多种实验设备,如力-电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力-磁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微型加载试验机,和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轴10吨四缸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我国第一台卧式动静态电液伺服显微观测系统,申请发明专利11项。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香港Croucher基金会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2001年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做客座教授,2006年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客座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多次主办和主持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胡海岩
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迟滞非线性系统实验建模、结构碰撞振动分析、时滞系统稳定性和分叉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4部,发表期刊论文176篇。论文被SCI收录56篇,他人引用11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1991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获首届徐芝伦力学奖一等奖。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力学学报》等12种期刊编委。任期内负责主办IUTAM非线性动力学会议、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会议、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履行了上述期刊编委职责。
刘人怀
副理事长
在力学学科方向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结合工程实际,对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网格扁壳进行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的研究,其中多数属国际先行探索。前三类板壳主要作为精密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的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已在我国主要厂、所使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夹层板壳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次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运用等效原则,建立了单、双层网格扁壳非线性理论,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屋盖结构、大型储油罐新型顶盖等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出版著作5本,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佘振苏
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湍流研究,是国际著名的SL湍流标度律模型的作者,研究成果涉及天文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湍流小尺度基本涡结构的发现(Nature,1990)和湍流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发展(Phy. Rev. Lett. 1994,1995,2002)。99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潜心从事湍流基础研究,并发展了生物基因结构、病毒进化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佘振苏在国际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被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800次。回国后,佘振苏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973项目3项,获得专利1项;曾获美国青年科学家Sloan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长期以来全力支持中国力学学会的工作,是学会第七届特邀理事。
郑晓静
副理事长
郑晓静院士 在圆薄板卡门方程精确解、近似解析解和收敛性证明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评价为“解决了自1910年以来国际力学界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认为“是五十年来该领域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处国内外领先地位”,并由此经力学学会推荐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年以来,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力-电-磁-热耦合功能材料,如:铁磁材料、超导材料和热电材料等的性能和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能定量描述电磁固体结构力学行为的一新的研究思路,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年来,在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在国际权威地学一区期刊和软物质期刊以及物理学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风沙电和风沙流问题的研究成果被“973”项目课题验收专家组评价为“提升了我国风沙运动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等。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学会工作,积极推动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建设工作。
第八届秘书长
王建祥
秘书长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对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Eshelby体系以及细观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PRS,JMPS);提出了描述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的纳米材料性能尺度相关性的标度律(PRS);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就地强度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PRS,JCM);发展了含有性能梯度组分的非均质材料等效传导性能的界限理论(PRB)。曾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担任本届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了理事会赋予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参与《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力学篇)的撰写工作,负责撰写部分内容;代表学会参与中国科协评选优秀学术期刊工作;参与2008年世界力学家大会的申办工作和申办报告的撰写;参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的组织工作和大会总结报告的撰写。
第八届副秘书长
杨亚政(常务)
副秘书长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刘青泉(聘)
副秘书长
职称: 研究员 学历: 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0 电 话: 010-62554125 电子邮件:qqliu@imech.ac.cn 简历: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力学研究所工程科学研究部,主要从事环境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1965年4月 出生于山西省 1990-1993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4-1996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博士后 1996-2001 中科院力学所 副研究员,环境流体力学研究室 副主任 2001-200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工程科学研究部 研究员 2003-2004 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isty 高级访问学者 2004-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工程科学研究部 研究员
任玉新(聘)
副秘书长
联系方式: 地址: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 100084。 电话:010-62785543转801 Email:ryx@tsinghua.edu.cn 个人简历: 任玉新,88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93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学位。97年起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5.10-1997.4,1999.10-2000.4期间为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求解可压缩流动的高分辨率高精度激波捕捉格式,计算不可压缩流动的高阶投影方法,叶轮机械中的动静叶干涉和非定常流动,飞行器动导数的计算方法,激波反射问题,火灾烟气输运的数值模拟。 科研项目: 火灾烟气运动及有害组分迁移规律, 973项目, 2002-2006 压气机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国际合作项目, 2003-2007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分析, 科技奥运项目, 2003-2005 基于次特征理论的迎风格式,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8 教学工作: 本科生计算流体力学 研究生高等计算流体力学 成果及论著: 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Ren YX, A Robust Shock Capturing Scheme Based on the Rotated Riemann Solver, Computers & Fluids, 2003,Vol. 32 No.10 pp 1379 -1403. 3. Ren YX ,Liu ME, Zhang HX, A Characteristic-Wise Hybrid Compact-WENO Scheme for Solving Hyperbolic Conservation Law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003,Vol.192, No.2, pp 365-386. 4. Liu ME, Ren YX, Zhang HX, A Class of Fully Second Order Accurate Projection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004,Vol.200, No.2, pp 325-346. 5. Tan LX, Ren YX, Wu ZN,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the near flow field and shape of Mach stem in steady flow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06, vol. 546, pp. 341-362. 6. Ren YX,Jiang YX,Liu ME,Zhang HX,A Class of Fully Third-Order Accurate Projection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Acta Mechanica Sinica,2005,Vol.21,No.6,pp. 542-549.
邱志平(聘)
副秘书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研究生教学副院长。 1962年2月生,吉林长春人。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 现任“国家高技术863-705主题专家组”的同行专家,国务院学位办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研究小组专家(数学基础组组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所评估专家。 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一个可综合考虑非线性,误差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新科学求解体系―集合理论凸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是在国际力学界最早提出用集合理论凸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工程不确定问题的少数学者之一。 近5年来,和国内外合作者一起,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经SCI检索,论文被收录20条,被引用100余次,其中被SCI引用69次,非SCI引用50余次,经EI检索,论文被收录25条,出版专著1部。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Noore教授在其计算结构力学方面的综述性论文中,将集合理论凸方法和概率统计方法,模糊理论一起定为计算结构技术在二十世纪最新进展之一所引用的论文就是邱志平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的论文。 由于成果具有创新性,1992年2月至2000年12月受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资助在德国作洪堡研究工作;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第八届常务理事
程耿东
常务理事
70年代末有关实心弹性薄板优化的研究被公认为是近代拓扑/布局优化的先驱。80年代,研究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及其误差,应用与引用较多。90年代以来研究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奇异最优解,指出其产生原因是因为拓扑相关约束函数在拓扑设计变量取临界值时不连续;在此基础上与郭旭合作提出了epsilon-放松算法。被国际权威学者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近来研究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超轻材料和结构设计。 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译作七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励。代表中国力学学会,2004年被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IUTAM)推选为会议委员会(Congress Committee)委员。担任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副主席,四个国际杂志及六个国内杂志编委。作为学会的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参与组织多次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国际同行对中国力学界的了解和支持。
戴世强
常务理事
曾主持和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波动力学、交通流动力学、渐近分析及其应用、计算机代数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曾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钟,逾500万字。现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7种杂志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届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是该委员会的中坚成员,曾参与组织其4届国际会议(ICNM)和14次国内会议。此外,还是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六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贯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
邓小刚
常务理事
我国航天飞行器计算流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分析领域的青年专家。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原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奖,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四篇被Sci收录,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邓小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群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成为国内第一个流体力学的创新群体。邓小刚研究员还是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机理若干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樊 菁
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流体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稀薄气体流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法,使微机电系统低速气流的统计模拟效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提出了有特色的微观分子能量交换和化学反应模型,发展了三维稀薄气体复杂外形的位置元新算法,研制了三维复杂外形非平衡稀薄气流通用软件,使我国在航天器稀薄气动性能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三维金属蒸气膨胀射流统计软件,发现多组分大面积薄膜按照要求组分比均匀沉积的关键工艺条件;CZ-4B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征4乙火箭。 2002年11月,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至今,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目前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等。
方 竞
常务理事
从事力学研究和教育工作20余年。在实验固体力学方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利多项。近年来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以实验力学相关的微纳米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基于原子力显微扫描和数字图象相关的纳米尺度面内位移场测量研究,给出了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方法和技术. 在MEMS工艺相关的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在位监测研究方面,提出了高敏感度的等离子过刻监测结构;设计并制造出基于偏置扭转梁的单轴和双轴新转镜,提出了在麦克风波纹膜片中加入优化预应力提高声学灵敏度的新概念。在微颗粒集合体的微观损伤预测和颗粒接触作用研究方面,对材料表面变形前后的的数字图象相关分析,可以预测集合体内部的微损伤积累和裂纹扩展方向。在基于偶对力学的微粒离散介质中体波传播规律研究方面,发展了在三维介质中波传播频散分析的理论,其包含颗粒尺度和材料参数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特异细胞的超声波检测中。 当前更加关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结合,研究细胞/组织的生物力学、微米纳米技术及应用研究、医学信号检测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现任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并任《力学学报》常务编委,《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固体力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编委,《实验力学》副主编,《Int. J. Mech of Time Dependent Mater.》,《Int. J. Appl. Math. Mech.》,《Int. J. Mech. of Solids》等国际杂志的编委等,以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 在力学教育方面,除了讲授“力学实验(固体)”、“工程力学实验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外,还培养了二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另外,在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和2004年成功地组织了两次IUTAM国际暑期学校,主题分别为“非均质材料的非线性力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力学”。期间邀请了国际著名的学者前来讲授国际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大力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方岱宁
常务理事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执行主编,《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工程力学学报》编委、《机械强度》编委、《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试验技术与试验机》编委。在电磁固体力学与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防武器预研项目等。在先进材料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所提出的铁电材料本构关系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三种代表性本构关系之一。至今已发表SCI论文101篇。2002年获得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此外,自行与合作研制了多种实验设备,如力-电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力-磁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微型加载试验机,和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轴10吨四缸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我国第一台卧式动静态电液伺服显微观测系统,申请发明专利11项。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香港Croucher基金会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2001年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做客座教授,2006年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客座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多次主办和主持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冯西桥
常务理事
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等四种期刊的编委。 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NSFC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与仿生力学、细观损伤与断裂力学。在上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发表专著2部,其中包括SCI论文60余篇。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期间,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两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杭州,2005;成都,2006),参与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年 (CCTAM’2005)的组织工作、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CTAM’2008)以及国际断裂大会(ICF13)的申办工作、ICTAM’2004和CCTAM’2005的会议总结等工作。
洪友士
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规律;金属表层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表征。发表论文140余篇;获授权专利8项;获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 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任职: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6~2006.6);《Acta Mech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2)、秘书长(1994~1998)。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更开
常务理事
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1991年获得法国巴黎中央工程师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聘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电磁波在材料传播特性研究。主持和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兵器支撑基金,国防科技预研基金和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等10多项研究课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8篇(其中国际学术期刊35篇)。现任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Acta Mechanica》编委,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常务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应用力学与数学》(中英文版)编委,《兵工学报》编委,《力学与实践》编委。能够积极参加和组织力学学会的活动。
胡海岩
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迟滞非线性系统实验建模、结构碰撞振动分析、时滞系统稳定性和分叉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4部,发表期刊论文176篇。论文被SCI收录56篇,他人引用11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1991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获首届徐芝伦力学奖一等奖。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力学学报》等12种期刊编委。任期内负责主办IUTAM非线性动力学会议、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会议、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履行了上述期刊编委职责。
黄培彦
常务理事
近5年来主要在“疲劳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桥梁加固新材料与新技术”等研究方向作出了较多的学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系列专著(5部)。 兼任广东省科协常务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疲劳专业组及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力学进展》、《实验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曾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第10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华南8省区第3次协作网学术会议、广东省力学学会2003~2005年会等,并协办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华南8省区第4次协作网学术会议等。
江 松
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热弹性和热粘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和多介质Euler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重点研究高精度、高分辨的数值格式与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解的时间渐近性质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发展了新的证明技术,发现了一些解的新性质,构造了新的多介质高精度流体力学数值格式。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在Elsevier出版了英文专著一部,为Elsevier出版社的微分方程手册撰写一章。曾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2003年),是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矫桂琼
常务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五届和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应用的力学问题、复合材料的损伤、断裂及其力学机理、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及仿真、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多相材料的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1项、航空科学基金1项、973项目2项以及一批国防与航空预研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2等和3等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亢一澜
常务理事
近年来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实验力学测试技术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在细观力学实验测试技术、新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界面与断裂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数为SCI检索。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基金优秀结题奖励,美国容闳科技教育奖等奖励。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一项。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物理快报》、《科学通报》特邀编委。热心学会工作,与他人合作多次组织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
李家春
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非线性问题和环境流体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1982年提出摄动级数符号型定理, 1985年,研究剪切流中波包演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90年代起,研究自然界中的波、流、涡、湍流,解决陆面过程,河口泥沙,台风路径,洪水成因,海洋内波等环境和海洋工程问题。曾任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篇,被邀请在WCCM6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等期刊常务编委,为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
刘人怀
常务理事
在力学学科方向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结合工程实际,对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网格扁壳进行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的研究,其中多数属国际先行探索。前三类板壳主要作为精密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的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已在我国主要厂、所使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夹层板壳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次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运用等效原则,建立了单、双层网格扁壳非线性理论,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屋盖结构、大型储油罐新型顶盖等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出版著作5本,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卢天健
常务理事
发展了描述超轻多孔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和噪声管理的微观和唯象模型,就不同微缺陷对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作出深入刻画;研究了加强夹杂尺寸效应对复合材料屈服和应变硬化的影响,结果与实验吻合极好;最早系统研究了泡沫金属材料吸噪特性的机理,并根据吸噪要求实现微细观结构的优化;首次建立了超轻多孔介质热传导与强迫对流耦合的模型,该模型被国际同行称为Lu-Stone- Ashby模型;提出了一套具有截面和面板刚度及强度最优设计的钳制光电元件的新微机电夹具,研究的优化扣板被工业界广泛应用。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400余次。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承接代表中国力学学会接待台湾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
孟 光
常务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力学学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3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主要从事振动分析与控制,转子动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非线性振动和MEMS动力学的研究工作。 主持了50多项国家和省、部委的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次,EI收录90余篇次。作为第一获奖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科技奖二等奖、政府特殊津贴、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和中国航空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第九、十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学科评审专家,多次承办力学学科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多次参与有关力学学科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和有关一般力学学科的发展研讨。
孟庆国
常务理事
1997年11月以前,主要从事湍流理论研究。发展了准相似性的湍流模式、高阶近似的湍流模式理论。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流动的湍流理论和计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97年11月,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作,从事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的基金管理工作。这期间,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一起开展力学学科的调研工作。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在《力学进展》的基金专栏中,提供基金申请和资助的有关情况,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信息。
彭向和
常务理事
承担或作为主研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和部省级课题,均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在新型本构关系理论的基础及其应用、恶劣环境和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本构行为和失效、机敏的本构行为研究、材料的晶体塑性理论及其在多晶塑性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由SCI 、EI收录近90篇次。曾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7),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等。是固体力学和计算力学等专委会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和《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编委,重庆市力学学会常委理事秘书长。
佘振苏
常务理
主要从事湍流研究,是国际著名的SL湍流标度律模型的作者,研究成果涉及天文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湍流小尺度基本涡结构的发现(Nature,1990)和湍流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发展(Phy. Rev. Lett. 1994,1995,2002)。99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潜心从事湍流基础研究,并发展了生物基因结构、病毒进化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佘振苏在国际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被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800次。回国后,佘振苏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973项目3项,获得专利1项;曾获美国青年科学家Sloan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长期以来全力支持中国力学学会的工作,是学会第七届特邀理事。
沈 清
常务理事
多年来一直从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并完成了863航天飞机课题、921飞船返回舱课题、9107机动弹头课题中关于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等项目。与国外合作进行了三角翼低马赫数粘性绕流漩涡破裂的数值模拟;粘性边界层和粘性剪切层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并承担着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和国家863项目1项。撰写科技论文及报告计三十余篇。获部级等各类奖项二十余次。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组组长。
孙 茂
常务理事
在仿生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国际公认的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最突出的成果是:揭示了昆虫飞行产生高升力的三个机制;揭示了昆虫的悬停飞行是动不稳定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刊物《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二次撰文予以介绍。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力学与实践》编委。
王 乘
常务理事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总装备部仿真专家组成员,《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198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获波士顿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其后在依里诺斯大学复合材料中心做博士后,1988年回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任教。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委员,荣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一直致力于冲击动力学计算及仿真技术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国防重点预研和横向课题五十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直关心湖北省力学学会的工作。
王建祥
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对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Eshelby体系以及细观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PRS,JMPS);提出了描述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的纳米材料性能尺度相关性的标度律(PRS);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就地强度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PRS,JCM);发展了含有性能梯度组分的非均质材料等效传导性能的界限理论(PRB)。曾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担任本届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了理事会赋予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参与《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力学篇)的撰写工作,负责撰写部分内容;代表学会参与中国科协评选优秀学术期刊工作;参与2008年世界力学家大会的申办工作和申办报告的撰写;参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的组织工作和大会总结报告的撰写。
魏悦广
常务理事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微/纳米尺度与跨尺度力学研究。其主要科学贡献为:在国际上提出了可压缩塑性应变梯度增量理论和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刊物论文引用四百多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和《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等职;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为学会和学报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吴林志
常务理事
近年来,从事细观力学、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超轻多功能结构的制备及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学报》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力学进展》编委等职。现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国防基础预研基金及“863”创新基金等。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基础类一等奖一项、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1篇,SCI他引80余次。此外,为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评审大量的稿件。
吴有生
常务理事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多年从事船舶水弹性力学的系统性研究,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前列;先后从事与主持船舶抗水下与空中爆炸、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设计与研制。参与或主持我国船舶科学与深海装备高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论证工作,为推动我国船舶力学与船舶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获部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省、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六次。发表论文130余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结构大会常委、国际船模水池大会执委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杨嘉陵
常务理事
杨嘉陵,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至1990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92年-9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工作,93年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塑性动力学、飞行器抗冲撞和防护技术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及型号项目在内的等多个研究课题,基础理论成果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应用成果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任总参陆航局武装直升机高层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等。是《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的编委。
杨亚政
常务理事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虞吉林
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冲击动力学(包括结构冲击响应和结构动态失效准则、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和冲击失效、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材料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包括材料的损伤破坏和尺度效应、泡沫金属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力学行为和设计优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应用数学”、“结构冲击动力学”、“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高等实验工程力学”、“应力波基础”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培养和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30篇。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力学进展》编委。
张 伟
常务理事
张伟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作。 1997年天津大学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11月晋升为教授 1999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 2002.10-2003.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编委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 主要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在科研方面, 近几年来一直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分叉与混沌,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 机电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叉和混沌,规范形的理论和应用,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参数激励非线性系统,弹性薄板的全局动力学,柔性梁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缆索的非线性动力学,减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柔性机器人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Hamilton系统的全局动力学,混沌运动的控制, 流体诱发的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2001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199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八五”科技攻关、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式振动磨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和天津市科技成果证书。作为主要成员还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Nonlinear 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Acta Mechanica Sinica》、《Acta Physica Sinica》、《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力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等一些国内外重要和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12篇论文被国际权威文摘SCI收录, 20多篇论文被EI、ISTP和SA等收录。1994年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去美国参加了“第五届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和结构动力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2001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去美国参加了“ASME 2001设计工程学术会议”, 在分组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1999年中国科协第四十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执行主席,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动力学, 振动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执行主席。美国2003ASM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RD&D Expo机械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组会执行主席。《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力学学报》、《物理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和《非线性动力学学报》的审稿人。
张 文
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转子动力学、结构振动和流-固耦合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国防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某些成果获国际认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应邀在哈佛大学和MIT合作研究;当选国际转子动力学委员会委员。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九项,主要包括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为第1获奖人);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获奖人)等。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与上海大学共同承担全国第二届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会议筹备工作。曾担任《力学学报》编委(1988~1994);现任《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和《力学季刊》等编委。
张洪武
常务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学术论文被SCI与EI等收录130余篇次,出书3部。学术论文获Literati Club 2002 Highly Commended Award,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均为前两名完成人)。获1998与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和2001年辽宁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3年当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三项软件产品获国家版权局软件版权。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个国际与国内学术期刊编委。
赵跃宇
常务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教育部资助优秀教师基金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十项和横向课题三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部省项目五项,在力学的变分原理、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不变量、非线性动力学及大跨度桥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J.of Sound and Vibration”、《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数学与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学报》、《上海力学》等刊物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不变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项目“力学系统的运动方程、变分原理及守恒定律”获1998年度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积极参予中国力学学会的活动,多次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成功地主持了中国科协第4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动力学、振动、控制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一般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动力学、振动、控制”专题研讨会等学会活动。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十一届评审组成员,《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工程力学》的编委,《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执行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郑泉水
常务理事
早期致力于理性力学,为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的建立做出了主要贡献,并开拓应用于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解决了Cauchy平均转动问题。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研究,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发现了一系列与材料细观结构无关的重要不变性性质,尤其是在纳米力学/材料/器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国家自然科学奖(2004、二等、第一获奖人)等学术奖励和荣誉。积极参与了力学学会的多项学术、组织和会议工作。
郑晓静
常务理事
在圆薄板卡门方程精确解、近似解析解和收敛性证明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评价为“解决了自1910年以来国际力学界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认为“是五十年来该领域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处国内外领先地位”,并由此经力学学会推荐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年以来,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力-电-磁-热耦合功能材料,如:铁磁材料、超导材料和热电材料等的性能和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能定量描述电磁固体结构力学行为的一新的研究思路,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年来,在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在国际权威地学一区期刊和软物质期刊以及物理学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风沙电和风沙流问题的研究成果被“973”项目课题验收专家组评价为“提升了我国风沙运动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等。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学会工作,积极推动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建设工作。
仲 政
常务理事
1991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编委、《力学季刊》副主编。2000年获得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40多篇,被他人引用160多次(据SCI)。
朱位秋
常务理事
国际上首创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包括精确平稳解、等效非线性系统法、随机平均法,以及研究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首次穿越、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为解决科学与工程中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办法。科学出版社出版力学丛书2部,国际与国内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他引600余次,其中SCI他引300余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余次。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振动专业组组长,《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动力学与控制》编委。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第八届理事
柴国钟
理事
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负责人,曾被中国力学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 从80年代初开始一直从事计算力学、断裂力学及工程应用的研究。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其它省部级项目8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作为第一作者在Comp. Meth. Appl. Mech. Engng.,Eng. Fract. Mech.,Fat. Fract. Engng. Mater. Struct.,Nuclear Eng. Design等著名的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摘录40余篇次。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积极协助理事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组织和参加浙江省力学学会的各项发展和日常工作。
陈超核
理事
现任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海南大学科研处处长。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省、市、部科研课题十多项。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95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1年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另有3项科研课题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第二主编编著完成著作一部。参编国家统编教材一部。2003年获海南大学教学名师奖。2000年获海南大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一项;2001年海南省第八届多媒体教学软件(CAI类)评选获一等奖。1999年海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一等奖。2000年度评为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 社会兼职: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海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类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陈国荣
理事
现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主任,力学一级学科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主任,中国力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和结构分析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高墩大跨径弯桥的施工仿真”等几十项大型水利工程和重要交通工程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获电力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在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分析、工程施工仿真计算、有限单元法、边界单元法的计算分析和软件开发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陈建康
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1.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了复合材料损伤统计演化规律;得到了基于考虑损伤演化的材料本构关系;研究了材料的能量耗散的分配与耦合,探索了强韧化机理。2.结构工程力学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路面热胀屈曲问题,给出了临界铺设温度;研究了水工结构的拍门撞击问题;研究了海水侵蚀条件下混凝土损伤的力学/化学机理,给出了合理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配比;探索了灌区渠首建筑物与量水优化,建立了合理的闸门设计专家系统。在《Acta Materiala》,《App. Math. & Mec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学会工作的贡献:曾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扬州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为学会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承办2003年江苏省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扬州);支持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学生力学创新大赛(并担任评委)和周培源力学竞赛;以学会名义邀请专家举行学术报告会;组织会员参加江苏-香港力学论坛;组织会员参观沿江水利工程,与工程设计部门开展学术交流等等。
陈梦成
理事
先后主持和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大联合招标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铁道部科技基金项目,中国-日本合作科研项目、中国-香港合作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EI收录10篇,有些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专家多次SCI引用,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目前作为主持人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大联合招标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及南昌市科技局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各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开发计划项目2项。 担任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力学学会计算固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支持学会日常工作和积极支持学会承办各种国家、地区和省内力学学术会议。
陈树辉
理事
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振动与冲击》、《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杂志编委;1990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非线性振动理论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强非线性振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领域中,全面地、系统地推广了经典的摄动方法,提出了一整套分析强非线性振动的新方法,包括:“多元摄动法”、“改进的L—P方法”、“椭圆函数摄动法”和“椭圆函数L—P法”等,这些方法为解决各种强非线性振动周期解及分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多次引用和广泛应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强非线性振动的定量方法”(广东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专著),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1992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陈维毅
理事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专业为生物力学,主要研究方向:骨力学(密质骨的粘弹塑性、疲劳损伤,软骨及松质骨的力学特性)、肌肉力学(肌肉的收缩、本构关系)、头颅防护、人体运动模型、眼球力学(眼球的运动模型、眼外肌疾患的手术治疗及手术量计算、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等。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两部、专著一部。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眼球的运动模型及其在治疗眼外肌疾患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1~1998.12)。该项完成内容:建立了考虑六条眼外肌的眼球三维运动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治疗斜视时眼肌切逗与移位的手术量,其结果与眼科专家的实际手术结果相符。
陈伟球
理事
目前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学报》、《力学学报》编委、《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等期刊编委。参与编写中文专著一本,英文专著两本,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各类论文已被他人SCI论文引用230余次。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奖二等奖(排名2/8);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在学会的支持下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促进了力学工作者和压电器件行业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2005年承办了“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和“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2006年举办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nical Waves in Solids”。
陈映秋
理事
自1984年以来,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结构力学在船舶工程与海洋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制定与相关的计算软件开发,现主持中国船型、海洋工程结构装备研发的技术工作。 长期以来,共主持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4项,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一次,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全国高校船舶专业优秀教材奖一次,主持过中、日、韩、印四国船级社关于船舶安全性风险评估的联合科研项目。著有“有限元原理与应用”一书(1992,合著),发表过论文四十余篇(发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与国际会议上)。现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结构力学、工艺力学、结构风险分析等。现为国际传播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专家组、国际船级社协会船体专家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副主任。 在2003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以来,为学会某些刊物审稿(如《力学学报》)数次,参加北京力学会的各种活动(按照学会布置组织论文等),按时交纳会费等。
程耿东
理事
70年代末有关实心弹性薄板优化的研究被公认为是近代拓扑/布局优化的先驱。80年代,研究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及其误差,应用与引用较多。90年代以来研究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奇异最优解,指出其产生原因是因为拓扑相关约束函数在拓扑设计变量取临界值时不连续;在此基础上与郭旭合作提出了epsilon-放松算法。被国际权威学者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近来研究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超轻材料和结构设计。 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译作七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励。代表中国力学学会,2004年被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IUTAM)推选为会议委员会(Congress Committee)委员。担任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副主席,四个国际杂志及六个国内杂志编委。作为学会的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参与组织多次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国际同行对中国力学界的了解和支持。
程赫明
理事
主持或参加过“金属及合金高压气体淬火过程中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等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云南省省校省院科技合作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项厂矿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 先后在《应用数学和力学》、《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等国内外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指导博、硕士生40余名。完成的云南省省校省院科技合作项目“钢纤维混凝土在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完成1500米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段。该项技术已成功推广到云南省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中。 担任云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戴世强
理事
曾主持和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波动力学、交通流动力学、渐近分析及其应用、计算机代数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曾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钟,逾500万字。现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7种杂志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届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是该委员会的中坚成员,曾参与组织其4届国际会议(ICNM)和14次国内会议。此外,还是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六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贯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
邓小刚
理事
我国航天飞行器计算流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分析领域的青年专家。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原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奖,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四篇被Sci收录,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邓小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群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成为国内第一个流体力学的创新群体。邓小刚研究员还是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机理若干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樊 菁
理事
樊 菁研究员 发布日期:2007-01-17 主要从事流体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稀薄气体流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法,使微机电系统低速气流的统计模拟效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提出了有特色的微观分子能量交换和化学反应模型,发展了三维稀薄气体复杂外形的位置元新算法,研制了三维复杂外形非平衡稀薄气流通用软件,使我国在航天器稀薄气动性能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三维金属蒸气膨胀射流统计软件,发现多组分大面积薄膜按照要求组分比均匀沉积的关键工艺条件;CZ-4B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征4乙火箭。 2002年11月,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至今,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目前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等。
樊瑜波
理事
从事生物力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口腔生物力学、康复工程、血流动力学、骨生物力学等。迄今发表论文16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20余项科研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是我国生物力学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指委委员,《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计算力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医用生物力学》编委。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四川省学科带头人。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学会的各项活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范召林
理事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理论与试验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防预研基金课题3项,总装重点课题6项。在国内首次发展了跨声速三维非线性洞壁干扰修正方法;主持全国重点联合攻关项目“工程实用的大攻击角试验技术及气动力研究”,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攻击角试验技术体系,满足了我国先进高机动飞行器研制的急需;首次将声激励应用于大攻击角非对称流动的控制并获得了成功。先后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求是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方 竞
理事
从事力学研究和教育工作20余年。在实验固体力学方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利多项。近年来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以实验力学相关的微纳米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基于原子力显微扫描和数字图象相关的纳米尺度面内位移场测量研究,给出了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方法和技术. 在MEMS工艺相关的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在位监测研究方面,提出了高敏感度的等离子过刻监测结构;设计并制造出基于偏置扭转梁的单轴和双轴新转镜,提出了在麦克风波纹膜片中加入优化预应力提高声学灵敏度的新概念。在微颗粒集合体的微观损伤预测和颗粒接触作用研究方面,对材料表面变形前后的的数字图象相关分析,可以预测集合体内部的微损伤积累和裂纹扩展方向。在基于偶对力学的微粒离散介质中体波传播规律研究方面,发展了在三维介质中波传播频散分析的理论,其包含颗粒尺度和材料参数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特异细胞的超声波检测中。 当前更加关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结合,研究细胞/组织的生物力学、微米纳米技术及应用研究、医学信号检测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现任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并任《力学学报》常务编委,《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固体力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编委,《实验力学》副主编,《Int. J. Mech of Time Dependent Mater.》,《Int. J. Appl. Math. Mech.》,《Int. J. Mech. of Solids》等国际杂志的编委等,以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 在力学教育方面,除了讲授“力学实验(固体)”、“工程力学实验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外,还培养了二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另外,在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和2004年成功地组织了两次IUTAM国际暑期学校,主题分别为“非均质材料的非线性力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力学”。期间邀请了国际著名的学者前来讲授国际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大力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方岱宁
理事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执行主编,《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工程力学学报》编委、《机械强度》编委、《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试验技术与试验机》编委。在电磁固体力学与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防武器预研项目等。在先进材料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所提出的铁电材料本构关系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三种代表性本构关系之一。至今已发表SCI论文101篇。2002年获得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此外,自行与合作研制了多种实验设备,如力-电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力-磁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微型加载试验机,和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轴10吨四缸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我国第一台卧式动静态电液伺服显微观测系统,申请发明专利11项。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香港Croucher基金会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2001年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做客座教授,2006年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客座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多次主办和主持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费斌军
理事
本人系北航主管科研和主管挂靠在北航的各类学会、协会、编辑部的校领导。目前担任中国科协“七大”委员,北京市科协“六大”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北航科协常务副主席。 这些年来,在担任北航副校长的工作中,致力于挂靠北航学会、协会、编辑部的改革工作,在推动学会工作、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和科技开发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尤其在推动学会改革中,大力促进挂靠学会与北航学科建设紧密相连,围绕北航的学科发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在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与提高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成绩。为此,北航科协连续二年被北京市评为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被中国航空学会评为先进团体会员单位。 这些年来,在百忙的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编撰并出版了《概率断裂力学与飞机结构损伤容限设计》,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并一直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冯西桥
理事
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等四种期刊的编委。 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NSFC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与仿生力学、细观损伤与断裂力学。在上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发表专著2部,其中包括SCI论文60余篇。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期间,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两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杭州,2005;成都,2006),参与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年 (CCTAM’2005)的组织工作、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CTAM’2008)以及国际断裂大会(ICF13)的申办工作、ICTAM’2004和CCTAM’2005的会议总结等工作。
冯夏庭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入选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编委、《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学报》等多个学报编委、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等12个国家联合资助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DECOVALEX指导委员会成员。多次担当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副主席和学术(科学或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南非金山大学Senior Research officer、日本资源环境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ITIT特别研究员等职。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工作,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分别1、2项;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出版专译著4部,参编教材和论文集2部。在国际权威学报、国内核心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近50篇,EI收录150余篇、ISTP收录30余篇。在全国性大会和国际会议上多次应邀作大会报告。应邀到英国、日本、瑞典、法国、加拿大、美国、南非等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国际合作研究、讲学和学术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郭万林
理事
主要从事微纳米系统物理力学、复杂环境下机械结构三维破坏理论及应用、飞机结构强度、机械系统全寿命安全保障与控制体系等研究。发表论文170多篇,被SCI收录80余篇; 做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分会场主题邀请报告11次。作为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主办或协作承办了:第五届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分会场“分子物理力学专题研讨会”和“力学与未来国防高科技沙龙”;纳功能器件系统交叉学科论坛;中美科学基金会生物和纳米力学与材料杰出青年学者研讨会。这些会议就力学与交叉学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何 锃
理事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副主任,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固体力学学报》编委。198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振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动力学及振动、噪声的分析与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其他科技项目、教改和实验室建设项目二十余项。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中国力学学会优秀教师奖;2005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一等奖、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力学学会的活动,多次组织湖北省力学学术交流会和教研研讨会。
何国威
理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特点是以统计物理和应用数学为工具,发展复杂流动的多尺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湍流的统计理论,多相反应流的大涡模拟和非线性动力系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关于湍流时空关联的工作发展成为“大涡模拟中新的重要方法”,被美国的《流体力学年鉴》和英国的《航空科学进展》评述;发展了映射封闭方法并将其用于化学反应流的大涡模拟;早期的关于小波网格预测时空混沌的文章,单篇被引用了43次。曾多次协助学会举办非线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国际会议,起草有关研究报告,并经常为《力学学报》等刊物审稿。
何小元
理事
自1995年开始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力学研究所所长、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力学》和《力学季刊》编委。作为发起人之一成功组织了中国科协第7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是海峡两岸实验力学学术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也是“苏-港力学论坛”的发起人。曾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基金、“863”等国家级项目及部省级科研项目近30项,并应邀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大、香港科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作专题学术报告,也曾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发表论文120多篇,SCI、EI和ISTP收录68篇。
洪 杰
理事
1987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后回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5月至1994年6月被选送到俄中央动力研究院(ЦИАМ)学习进修,联合培养博士。学习结束后按期回国并留校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科研研究方面主要是转子动力学研究。系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XXX结构完整性与可靠性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并担任首席专家之一。主要针对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和结构可靠性的共性理论问题,瞄准基础技术和前沿方向,在基础理论的发展和设计方法的创新上,取得突破性和实用性成果,并在部分理论和方法上实现超越;为在役和研制的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和结构可靠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 探索叶轮机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发展、完善叶-盘结构流体诱导振动理论,建立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的叶片强迫振动响应和振动稳定性定量计算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和抑制流体激起的叶片振动应力。 近几年来先后在工作中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15名,其中7人已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在研究工作中先后发表科技论文30篇。
洪友士
理事
研究领域: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规律;金属表层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表征。发表论文140余篇;获授权专利8项;获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 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任职: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6~2006.6);《Acta Mech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副主编;《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2)、秘书长(1994~1998)。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 平
理事
现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车身与模具工程研究所所长,吉林金网格模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国际NUMIFORM2001科学委员会委员;《Int. J. Comp. Meth. Engng. Sci. & Mech.》,《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农机学会基础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促进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组(工程二组)成员,吉林省首批及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胡更开
理事
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1991年获得法国巴黎中央工程师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聘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电磁波在材料传播特性研究。主持和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兵器支撑基金,国防科技预研基金和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等10多项研究课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8篇(其中国际学术期刊35篇)。现任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Acta Mechanica》编委,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常务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应用力学与数学》(中英文版)编委,《兵工学报》编委,《力学与实践》编委。能够积极参加和组织力学学会的活动。
胡海岩
理事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迟滞非线性系统实验建模、结构碰撞振动分析、时滞系统稳定性和分叉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4部,发表期刊论文176篇。论文被SCI收录56篇,他人引用11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1991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获首届徐芝伦力学奖一等奖。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力学学报》等12种期刊编委。任期内负责主办IUTAM非线性动力学会议、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会议、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履行了上述期刊编委职责。
胡时胜
理事
长期从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应力波及动态测试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国防科工委试点基金及总参等科研单位委托的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已培养博士、硕士22名,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成员),中科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成员)。学术兼职有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组长、《实验力学》编委。
黄 宁
理事
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现在美国农业部土壤风蚀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近些年的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为本学科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在近地层风沙跃移运动模型的建立和数值计算、风沙电现象机理及其影响、以及风沙流实验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近地层风沙两相流的理论建模、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风沙电现象发生机理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实质性进展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开创了近地层风沙流中沙粒带电的实验测量与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的研究,其中有关风沙流中沙粒带电与风沙电场的产生机理,以及风场-沙粒-静电力相互耦合模型的论文在国际地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发表(该期刊为中科院地学一区学术期刊),并得到了其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8篇(其中属中科院地学一区SCI期刊论文3篇)。2000年入选为“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获中国力学学会授予的优秀力学教师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已参与完成973项目的一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和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
黄克服
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三维弹性理论、非线性数值计算。 主持与西北、华北电力设计院等设计部门的长期合作,对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的结构安全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所采用;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助理,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六、七届《力学与实践》编委,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模佳
理事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南昌大学固体力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美国数学学会会员,江西省第八届省政协委员,2004年被授予首届“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称号,1995年破格晋升为工程力学教授, 1984年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院计算力学硕士毕业,1998-2002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 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95年在德国Stuttgart University工程力学所做访问学者,2003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 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职务。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教学工作,注重自身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本科生讲授过的课程有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Fortran语言、力学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为研究生开设过的课程有非线性有限元、连续介质力学、损伤力学、材料微结构理论、弹性波理论及其应用、材料加工新进展,群论基础、实变分析、高等塑性力学等。在材料微结构与金属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成果先后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Elasticity、Acta Mechanica、Acta Mechanica Sinica、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Mechanics of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这些论文有16篇被SCI收录,成果对于指导金属材料的成形加工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负责的项目《材料力学性质与材料微结构的关系及其应用》2006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负责的项目《A Statistical Continuum Theory on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Elastic Polycrystals》2002年获美国肯塔基大学Rishel奖,参加的项目《有限变形、模糊及损伤弹塑性问题的研究》1995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持六个项目,其中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三个省部级项目。
黄培彦
理事
近5年来主要在“疲劳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桥梁加固新材料与新技术”等研究方向作出了较多的学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系列专著(5部)。 兼任广东省科协常务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疲劳专业组及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力学进展》、《实验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曾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第10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华南8省区第3次协作网学术会议、广东省力学学会2003~2005年会等,并协办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华南8省区第4次协作网学术会议等。
黄质宏
理事
自1983年在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任教以来,主要从事土木、水利专业——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方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曾于1995~1997年赴德国SIEGEN大学土木系进修学习。二十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一丝不苟,勇于钻研,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及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表现出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工作勤奋,学风严谨,学术水平较高。主持与参加省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多项。近期发表的科研论文二十余篇,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岩土力学、地基基础、边坡工程等领域内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内、国内同行的肯定和较高评价。 自2002年以来担任贵州省力学学会秘书长,工作上勤勤恳恳,为学会工作作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组织2002、2003、2004、2005年贵州省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会、2003、2004年贵州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和2004、2005年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等。
江 松
理事
主要研究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热弹性和热粘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和多介质Euler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重点研究高精度、高分辨的数值格式与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解的时间渐近性质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发展了新的证明技术,发现了一些解的新性质,构造了新的多介质高精度流体力学数值格式。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在Elsevier出版了英文专著一部,为Elsevier出版社的微分方程手册撰写一章。曾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2003年),是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姜宗福
理事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工作。1993年至现在,国防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和气动光学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10名(5名已毕业),获军队院校育才银奖。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高能气动和化学激光器技术、波前测量和气动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俄罗斯合作在我室研制成功了采用液体或固体为燃料体系的万瓦级CO2连续波激光器,研制了90×30mm口径的自由旋气动窗口。与他人合作建立了对高能化学激光器增益发生器中多组分超音速流混合、非平衡化学反应、受激辐射等过程进行三维理论模拟的软件。先后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项目一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姜宗来
理事
长期从事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曾师从冯元桢先生),已发表了学术论文90余篇、专著7部(主编和参编)、指导了研究生29人,主要研究成果有:冠状动脉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肺动脉树的几何形态学模型、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重建和生物力学特性等。主持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血管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等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是我国生物力学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和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医用生物力学杂志》副主编等,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学会的各项活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姜宗林
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五届和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应用的力学问题、复合材料的损伤、断裂及其力学机理、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及仿真、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多相材料的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1项、航空科学基金1项、973项目2项以及一批国防与航空预研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2等和3等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矫桂琼
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五届和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应用的力学问题、复合材料的损伤、断裂及其力学机理、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及仿真、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多相材料的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1项、航空科学基金1项、973项目2项以及一批国防与航空预研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2等和3等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亢一澜
理事
近年来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实验力学测试技术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在细观力学实验测试技术、新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界面与断裂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数为SCI检索。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基金优秀结题奖励,美国容闳科技教育奖等奖励。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一项。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物理快报》、《科学通报》特邀编委。热心学会工作,与他人合作多次组织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
孔令伟
理事
从事特殊土的力学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1项和国家基金项目2项,负责完成杭州湾大桥、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应用研究项目近10项;作为主要实施人完成国家“863”子题2项、国家基金3项等。发表论文82篇,SCI、EI、ISTP收录33篇,合著专著《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参编著作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口知识创新工程百项重大科技成果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受理发明专利各1项。 第四、五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组委会秘书长、副主席(2001、2004);第七、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组委会委员、副主任(2001、2004);组织CSTAM ’2005岩土力学分会场研讨会(2005)。
赖远明
理事
提出了带相变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及其控制微分方程,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对冻土隧道在渗流体积力和冻土蠕变及体积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三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冻土粘塑性本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冻土工程地震的计算方法,对冻土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弹粘塑性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平顶四坡折板屋盖、组合抛物面薄壳屋盖、组合折板屋盖、交叉V型折板屋盖、组合截顶抛物面薄壳屋盖等多种结构新颖、力学性能良好的折板结构,对这些结构的内力,挠度和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算法,解决了青藏铁路抛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藕合传热的温度计算难题。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 200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和“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 曾六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52篇,其中SCI论文53篇, EI论文50篇。
雷晓燕
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奥地利、中-日科研合作、泰国铁道部重大国际招标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及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等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均排名第一),作为项目主持人通过省部级科研鉴定项目6项。 先后赴奥地利、日本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赴美国、奥地利、日本、捷克、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多次为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MR》、英国《国际声学与振动JSV》、英国《铁路与快速轨道交通》,国内《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固体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审阅论文和撰写书评。担任《铁道学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和《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铁道部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会副会长,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西省铁道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团体职务。 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组织和协助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发展新会员。
李 霆
理事
近年主持设计的主要工程:广东科学中心(11万m2,复杂巨型钢结构及复杂空间结构,隔震设计及风振分析);长江防洪模型大厅(7万m2,90m跨预应力网架与120m跨钢管提篮拱混合结构);几内亚国家体育场(5万人,280m跨钢管拱)。 主持设计的“湖北出版文化城”及“海南千年塔”分获第四届(2005年)中国建筑学会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及湖北省力学学会的工作,参加湖北省一级注册工程师的培训讲课工作。
李家春
理事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非线性问题和环境流体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1982年提出摄动级数符号型定理, 1985年,研究剪切流中波包演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90年代起,研究自然界中的波、流、涡、湍流,解决陆面过程,河口泥沙,台风路径,洪水成因,海洋内波等环境和海洋工程问题。曾任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篇,被邀请在WCCM6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等期刊常务编委,为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
李世荣
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热弹性稳定性和振动、新型材料结构力学行为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在热冲击下的动态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EI收录21篇。发表论文的主要刊物有《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力学与实践》等。主持完成科研成果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3项,参加完成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现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力学学会第五、六届常务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除配合学会做好力学教学方面的工作外,还负责组织了近几届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力学教师和学生评选等专项工作。
李锡华
理事
长期从事军、民核动力装置结构力学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核动力装置结构抗冲击性、抗震和堆内构件、燃料组件流致振动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主要工作包括:主持完成了××核动力装置一回路系统综合力学分析与安全评定、主持××核动力装置关键设备抗冲击试验研究,参加国家核级设备鉴定试验室建设并具体负责核级设备抗震鉴定试验部分;主持中国先进试验堆(CARR)板型燃料组件流致振动研究等。在核动力装置抗冲击分析、抗冲击试验、流致振动试验技术方面,已达国内先进,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人先后获核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次,2006年,被国防科工委记3等功一次。 在学会工作方面,2004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军船抗冲击学组专家组成员。作为反应堆结构力学学会秘书长先后参与组织了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学术交流会议;作为四川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参与组织四川省力学学会的学术交流等,对推动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四川省力学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李锡夔
理事
英国威尔士大学博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编委。 在计算力学、多孔多相介质力学和耦合问题数值方法等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和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SCI评论)。在国内外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检索论文引用百余次。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含一项重点)、国家攀登A和B子项目各一项、欧共体资助等国际合作项目三项。 负责组织“2002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和“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的固体力学分会场。2004年8月负责组织了邀请钟万勰和杨卫院士作系统讲学的在大连举办的中国力学学会“多尺度固体力学讲习班”。
李喜德
理事
在固体实验力学,微纳米力学,激光与光学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结构与材料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传感器与检测设备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先后在光学计算机层析(CT)三维重建,时间序列散斑干涉,散斑定量无损检测以及微纳米实验力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和参加了包括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二十多项科研项目,获专利一项。曾获国防预研基金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结题项目一项。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实验力学》编委。一直热心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多次组织和参与组织实验力学方向的国内外会议。
李兆霞
理事
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 损伤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的建模和分析、复杂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结构失效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等。主持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3项,曾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著1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多篇次。主要学术成果有:提出了耦合局部损伤演化的混凝土应变软化本构关系以及结构损伤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策略;发展了宏细观结合的工程材料损伤应变率理论;首次运用结构在线健康监测数据反演结构运营中的疲劳状态和在线评估疲劳寿命;提出大型复杂结构有限元模拟、结构识别和损伤演化的全过程仿真分析对策。现任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积极参与学会工作,为《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实验力学》、《计算力学学报》等学会的杂志审稿。
梁 军
理事
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与评价,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和失效机理研究,多功能超轻材料优化设计理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性能多尺度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总装备部重点预研、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荣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三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科协委员,《失效分析与预防》杂志编委。在省学会工作中负责学术活动和对外联系。
梁醒培
理事
从事结构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SAP、ADINA程序的主要引进推广者之一,最早在全国办班推广传热学有限元法。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目11项。获省部级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第1名)、二等奖3项(第1、3、4名)、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37篇,出版著作3部。负责开发软件系统5套,是国家“九五”攻关成果---商品化化软件“紫瑞CAE”的主编。 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郑州市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培养毕业博士2名,硕士6名。历任河南省力学会的理事、固体力学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河南省力学会副理事长。
廖志忠
理事
先后参与了一系列国防装备的研制,组织和领导了国家重点工程总体结构、发动机、发控系统、测试设备和弹载嵌入式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CIMS/CAE工程应用研究、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和弹射技术研究等重点预研项目。在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和地面/空中试验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空中试验的成功率,为国防科研和装备研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多年来参与和主持了大量的型号研制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国家三大重点工程研制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试验组织和型号技术管理工作。 多年来刻苦钻研高新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求实。主动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在型号研制中积极实施并行工程,大胆创新,勇敢探索,组织和领导广大科技人员奋力攻关。近年来取得了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获集团公司一、二、三等功各一次,发表论文和国防科技报告20余篇。
林家浩
理事
创建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系列,在桥梁、建筑、海洋平台、水坝、车辆等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CRC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Vibration and Shock Handbook》对此作了专门介绍。林就这项成果在3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作学术报告,引起较大反响。以上成果亦汇集在专著《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科学出版社,2004)中。 在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复杂体型结构三维反应谱抗震方法,《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研究与修订工作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许多成果在工程界被广泛应用,受到好评。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86~1990),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振动专业组组长(1999~2003)。
林建忠
理事
从事多相涡流及复杂固相两相流、纤维悬浮流、微流体力学、湍流及拟序结构等领域的研究;负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3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出版著作、编著教材和手册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1篇、EI收录91篇、ISTP收录论文19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机械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校出版社优秀专著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导师一等奖。 任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组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履行职责。
林绍忠
理事
198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委会委员、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积极参加这些组织的学术活动,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中“无单元法与数值流形法”专题研讨会。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水工结构性态分析与温控研究工作。提出了便于拱坝静动力分析的分载位移法及其与有限元地基的耦合方法,已在大型拱坝设计中得到应用;开发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徐变应力及缝面接触问题仿真计算三维有限元程序并提出快速算法,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在主持数值流形法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工作,已获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30余项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课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七五”、“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科技开发基金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项目1项。
刘 桦
理事
自1991年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动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海岸工程建设,在高速水动力学、河口与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2005)、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周培源水动力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8篇。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防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以及河口与海岸重大工程研究课题5项。现任上海市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季刊》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力学进展》和《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刘长年
理事
原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控系教授,1991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先后主持过航空导弹力矩负载模拟器、高压注液泵等24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得九项国内外专利、十次获奖,包括1978年科学大会奖(函数负载模拟器)和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高压注液泵)及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电液伺服阀控系统动力机构的最佳匹配和系统频宽极限的计算》等60余篇,著书5部,其中一部《液压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曾在法兰克福等4处国际书展上展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学会工作:与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子荣教授等人一起创办了现在的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并坚持执行学会章程和有关规定。曾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三、七届理事、第一、三、四届流控专委会主任委员和原《流体控制工程》主编。
刘殿书
理事
自1985年7月起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事工程爆破、岩石/混凝土动态性能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完成多次爆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现担任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程爆破学会副理事长。
刘金喜
理事
近年来,一直从事固体力学和新型材料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含缺陷压电、压磁和磁电材料的一些关键力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国内外较早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之一,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38篇被Sci收录, 被Sci论文他引7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属于工程技术、应用数学、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10多种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目前,本人为北方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评审专家和Int J Solids Struct、Int J Eng Sci、Eur J Mech /Solids 等国际著名杂志的审稿人,多次前往香港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愿意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发展和建设多做工作。
刘凯欣
理事
1988年获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从事冲击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在应力波基础理论、爆炸理论及其应用、动力学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和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及其爆炸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已主持完成了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国际学术合作项目和多项国家部委及横向科研项目,获两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获一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被EI收录4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多次引用或应用。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爆炸力学组组长,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学报》编委。
刘人怀
理事
在力学学科方向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结合工程实际,对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网格扁壳进行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的研究,其中多数属国际先行探索。前三类板壳主要作为精密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的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已在我国主要厂、所使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和夹层板壳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次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运用等效原则,建立了单、双层网格扁壳非线性理论,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屋盖结构、大型储油罐新型顶盖等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出版著作5本,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刘迎曦
理事
有关计算力学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四等奖(第三获奖者),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奖励。近年来,开展了力学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其研究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和获多项专利。培养博士、硕士80余名。 积极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完成工程应用项目四十余项,曾获东北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多项奖励。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及中国力学学会促进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力学会副理事长。顾元宪教授(原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去世后,担任辽宁省力学学会代理理事长,并主持辽宁省力学学会工作。
刘子强
理事
从事航天飞行器动态特性和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科技研发工作,曾参与多种航天型号的空气动力特性的研究,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项目,总装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撰写科技论文及报告计三十余篇。获部级青年科技成果3等奖、1等奖各一次,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等奖一次,排名1,国防科学技术2等奖一次,排名2。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吴振远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领域涉及钝物体绕流特性、工业空气动力学及风工程、航天器脉动压力测量、多体分离和气动特性的风洞自由飞技术、非定常空气动力学、计算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理论计算和试验、短钝体动态阻尼导数计算等。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龙 勉
理事
198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结构-功能关系的生物力学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7篇(平均影响因子4.10),单篇(Nature, 2003)最高引用64次。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学术荣誉。现任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卢天健
理事
发展了描述超轻多孔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和噪声管理的微观和唯象模型,就不同微缺陷对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作出深入刻画;研究了加强夹杂尺寸效应对复合材料屈服和应变硬化的影响,结果与实验吻合极好;最早系统研究了泡沫金属材料吸噪特性的机理,并根据吸噪要求实现微细观结构的优化;首次建立了超轻多孔介质热传导与强迫对流耦合的模型,该模型被国际同行称为Lu-Stone- Ashby模型;提出了一套具有截面和面板刚度及强度最优设计的钳制光电元件的新微机电夹具,研究的优化扣板被工业界广泛应用。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400余次。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承接代表中国力学学会接待台湾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
陆启韶
理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一般力学研究室和非线性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一般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方面的科研、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工作。主要科研方向是非线性动力学(分岔、混沌)以及它们在振动、波动、神经系统、转子系统等中的应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主要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ISTP等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分岔与奇异性》、《常微分方程的定性方法和分叉》、《现代数学基础》等5本,译著多本。已主持并完成十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科研基金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神经放电活动和信息识别中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和面上项目“有非光滑激励、阻尼和控制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和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力学学报》和《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和《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和《振动工程学报》编委。积极组织各种国内外力学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担任2006年8月第二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主席。
路 波
理事
长期从事非定常气动力和气动弹性的试验研究工作,是单位学科带头人,也是国内飞行器颤振研究领域的专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曾多次到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进行留学和访问。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了十多项重大的课题、专项任务和技改等工作,为解决国内高速风洞颤振试验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目前承担了高新工程大型设备建设和973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中颤振子项的研究工作。共获得军队和部委级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刊物、会议上发表各类论文二十多篇,荣立三等功一次,2005年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奖,是总装1153人才库二层次人才。 目前担任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弹性专委会委员,是空气动力学会会员。
罗迎社
理事
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流变学委员会唯一的中国籍委员;全国性学会流变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兼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近20多年来,致力于流变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长远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红箭八号反坦克导弹弹托流变成形技术研究”和“高温流变成形模具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其成果已用于工厂批量生产,至今长达20年之久,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曾荣获湖南省高校“六五”期间科技成果三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其中由SCI、EI、ISTP和英联邦刊物《Rheology Abstracts》收录30多篇。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主编出版了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材《材料力学》、《工程力学》;2001年代表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在加拿大温哥华申请主办亚太地区第四届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4)获得一致通过,并作为大会主席于2005年8月在上海成功主办。编著的《ADVANCES IN RHE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一书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USA Inc.)美国分社正式出版。
骆 英
理事
工学博士,现任江苏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结构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方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自80年代初从事力学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曾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参加核工业部纵向科研项目;1997年开始进行智能材料结构力学研究工作。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十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重点及面上科研项目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在力学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及传感器/驱动器、工程结构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中的AE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近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被SCI、EI收录15篇。2002年赴美国加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省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镇江市力学学会理事长的岗位上不余遗力的推进学会的工作,组织学术活动,每年邀请国内外20多名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开展面向社会科技活动,近5年来主持完成了科技服务工程测试项目近1000项,为学校及学会获得2000万科研经费。
买买提明·艾尼
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有研制了基于微机群的KOKLE PC-Cluster 08-001a并行计算机,同时开发了计算力学并行处理系统和相应的工程软件系统。2004年9月这项成果通过新疆自治区科技厅鉴定(鉴定结果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KOKLE PC-Cluster 08-001a 并行计算获得了2005年度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得了200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开始应用在固体力学,损伤力学,环境流体力学等领域里,并同时进行着更详细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有:①《聚合物凝聚态多尺度连贯研究》,该项目来自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②大规模FEM数值仿真与并行计算技术的研究开发,该项目来自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③“沙漠中沙粒的移动研究”,该项目来自日本东京理科大学重大合作研究项目的子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学术论坛上发表和宣读了近9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 收录13篇, EI收录8篇,ISTP收录 12篇。 近五年与中国力学学会及相关组织合作先后组织了①Numerical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NAE2001,印尼苏门答腊岛大学承办,2001年3月;②力学与西部大开发, 新疆大学承办, 2001年8月;③2002年实验与计算力学国际学术会议,2002年8月;④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2004年8月;⑤21世纪运用工程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erformance based Engineering for 21st Century),2004年8月;⑥走到一起共同关注科学特别研讨会(Get Together with Interest in Science Special Symposium),2004年9月;⑦第六届固体断裂和强度国际会议(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 Strength of Solids),2005年4月;⑧ Numerical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NAE2005,2005年4月。
梅凤翔
理事
1982年因非完整力学研究在法国南特高等机械工程学校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专家(1992)。科研方向为非完整力学及应用数学。在Nielsen算子、非完整系统新型动力学方程、积分方法、稳定性以及Birkhoff系统动力学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一等奖,1999年获国防科技二等奖。著作有《非完整系统力学基层》、《非完整动力学研究》、《高等分析力学》、《约束力学系统的运动稳定性》、《Birkhoff系统动力学》等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2003年获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孟 光
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力学学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3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主要从事振动分析与控制,转子动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非线性振动和MEMS动力学的研究工作。 主持了50多项国家和省、部委的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次,EI收录90余篇次。作为第一获奖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科技奖二等奖、政府特殊津贴、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和中国航空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第九、十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学科评审专家,多次承办力学学科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多次参与有关力学学科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和有关一般力学学科的发展研讨。
孟广伟
理事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承担和参加省部级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十多项,曾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主讲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十多门,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奖、教书育人奖、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奖。并获2004年吉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05年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主编《材料力学》教材两部。现为吉林大学《材料力学》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 现任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计算力学学报》编委,吉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孟庆国
理事
1997年11月以前,主要从事湍流理论研究。发展了准相似性的湍流模式、高阶近似的湍流模式理论。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流动的湍流理论和计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97年11月,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作,从事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的基金管理工作。这期间,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一起开展力学学科的调研工作。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在《力学进展》的基金专栏中,提供基金申请和资助的有关情况,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信息。
潘一山
理事
1997年11月以前,主要从事湍流理论研究。发展了准相似性的湍流模式、高阶近似的湍流模式理论。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流动的湍流理论和计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97年11月,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作,从事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的基金管理工作。这期间,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一起开展力学学科的调研工作。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在《力学进展》的基金专栏中,提供基金申请和资助的有关情况,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信息。
彭向和
理事
承担或作为主研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和部省级课题,均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在新型本构关系理论的基础及其应用、恶劣环境和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本构行为和失效、机敏的本构行为研究、材料的晶体塑性理论及其在多晶塑性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由SCI 、EI收录近90篇次。曾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7),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等。是固体力学和计算力学等专委会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和《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编委,重庆市力学学会常委理事秘书长。
尚新春
理事
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和非线性力学及计算动力学研究。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力学研究通讯》、《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项目获国家和教育部多项基金的资助。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类橡胶材料的空穴萌生(cavitation)的分岔、突变及边界层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几个新的精确解析解,给出了一些材料局部损伤机理的新结论。还开展了弹性平板过屈曲分叉以及球面和环面薄膜膨胀失稳的研究。在爱尔兰国立大学留学期间,发展了h和p-version传递矩阵法,得到了组合旋转壳振动问题新的精确解析解。回国后开展了航天器宇航员用品减振包装、磁致伸缩微作动器(MEMS)、形状记忆合金心血管支架和输液管道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等工程力学问题的研究,以及C60纳米球壳结构的振动分析和弹塑性材料空穴萌生的分岔理论研究等。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生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与R.Lakes教授合作在负泊松比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力学学会理事。
邵雪明
理事
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4月至今在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多相流、湍流拟序结构、仿生流体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任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兼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
佘振苏
理事
主要从事湍流研究,是国际著名的SL湍流标度律模型的作者,研究成果涉及天文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湍流小尺度基本涡结构的发现(Nature,1990)和湍流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发展(Phy. Rev. Lett. 1994,1995,2002)。99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潜心从事湍流基础研究,并发展了生物基因结构、病毒进化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佘振苏在国际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被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800次。回国后,佘振苏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973项目3项,获得专利1项;曾获美国青年科学家Sloan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长期以来全力支持中国力学学会的工作,是学会第七届特邀理事。
申长雨
理事
长期从事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110余篇。主持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Z-MOLD系统(橡塑制品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及模具优化设计集成系统),现已在轻工、化工、汽车、电子等领域多家企业得到应用;负责筹建的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我国集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橡塑模具研究开发基地。 入会以来,遵守学会章程、维护学会的合法权益、执行学会决议,圆满完成学会委托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学会活动,推进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沈 清
理事
多年来一直从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并完成了863航天飞机课题、921飞船返回舱课题、9107机动弹头课题中关于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等项目。与国外合作进行了三角翼低马赫数粘性绕流漩涡破裂的数值模拟;粘性边界层和粘性剪切层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并承担着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和国家863项目1项。撰写科技论文及报告计三十余篇。获部级等各类奖项二十余次。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组组长
沈为平
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6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1982),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1986)。从事计算固体力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弹塑性极限分析和安定分析,超大桥梁内力影响面分析和动力分析,大规模并行计算。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二本。 目前主持中德合作项目“大功率激光应用”(422万欧元),上海市重点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及防治”(160万元),参加总装创新项目(3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超级计算机的结构动力学并行算法设计、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第三完成人)。
施惠基
理事
1982年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本科毕业,1987年国家公派到法国留学,1992年获法国梅斯大学工程力学和物理学博士学位,93年在法国矿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1995年任法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梅斯大学客座教授。 1995年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现任清华大学强度与振动中心实验室主任,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责任教授。学术兼职有国际疲劳杂志编委,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实验力学学报》和《机械强度学报》编委。发表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和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973课题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项。 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组织每年学术年会,组织参加中国力学学会活动。
石耀霖
理事
长期从事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动力学,俯冲带和沉积盆地变形、流体和热传递耦合问题,地震孕育发生、地质力学等问题上开展工作取得了成绩。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SCI他人引用500余次。现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Tectonophysics、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地球物理学报等刊物编委,地震学报副主编。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副组长等,积极参与组织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地球动力学专题的学术活动、以及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国际会议。
侍克斌
理事
发表科研论文86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出版教材一部,承担完成国家级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5项,生产推广性课题2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四项。作为新疆力学学会的理事长,能团结全体理事及会员,组织完成了每两年一次的全疆中学生力学竞赛和大学生力学竞赛,两次全疆力学学术研讨活动,协办全国力学学术研讨会一次,认真完成中国力学学会安排的各项任务。
树学锋
理事
1985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1985~1988年考入太原工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攻读固体力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工学硕士。1990年考入太原工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攻读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2年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一年。1995年获固体力学工学博士学位.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30篇,学术专著1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期代表性论著:《塑性力学》。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山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宋建夏
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砼结构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在钢筋砼结构的本构关系、强度理论、钢筋砼结构的延性分析、裂缝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主持区级以上研究课题多项,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06年当选为宁夏力学学会秘书长。
隋允康
理事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主持国家、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横向课题。任多项结构分析与优化软件研制负责人或骨干。发表专著3本、论文260多篇。指导博士生20名和硕士生54名。领导工程力学211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创立校工程数值模拟中心,申报获批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和工程力学硕士点、工程力学博士点。任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及其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计算力学学报》编委,《力学与实践》编委。作为北工大负责人与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主办第一届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讨论会。任中新和中澳2个研讨会主席,2006年世界计算力学大会一个分会主席,多个国际会议的委员,扩大了中国力学学会的影响。
孙 茂
理事
在仿生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国际公认的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最突出的成果是:揭示了昆虫飞行产生高升力的三个机制;揭示了昆虫的悬停飞行是动不稳定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刊物《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二次撰文予以介绍。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力学与实践》编委。
孙振华
理事
多年从事基础力学教学,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2000年教育成果一等奖和2001年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实验技术开发成果获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一、二等奖,教材《材料的力学性能》获得2000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从事材料力学性能和疲劳研究,发表了一批有意义的论文。十几年来,一直参与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十年,参与科技部大型设备升级改造活动,承担多项开发课题,取得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材料试验设备研究开发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英斯特郎材料试验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努力协调会员的需求,为协会的发展和试验机技术的进步作了有益的贡献。
汤立群
理事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1983~1994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有工程材料及其本构关系、结构动力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结构安全监测等,如新型桥面铺装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系统理论分析为该材料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申报发明专利);泡沫金属材料的能量吸收特性的研究,首创地提出了基于即时密度描述的泡沫铝材料的塑性本构关系;系统地对单跨、多跨和护栏系统的系列实验和数值研究,提出的优化方案将在交通部新规范中推荐使用;实现了对埋入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有效性的定量描述,开展了桥梁内部应变健康长期监测应用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地方政府项目和企事业委托项目超过1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近20篇。
唐国金
理事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现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军事航天系主任、总装备部测试发射专家组专家、湖南省重点学科评议专家、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压力容器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断裂力学理论、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负责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921”工程项目3项、武器装备预研项目1项、部委级委托项目6项,在研科研经费近800万元。先后指导培养硕士生30余名,其中两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博士生10余名,其中已毕业3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并获“国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7篇次。
唐俊武
理事
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讲授“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光弹性实验”与“金属疲劳”等课程。近二十年来先后任学校“力学试验与研究中心”主任、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有关科研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具体在多轴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疲劳性能;高低温环境下材料的断裂与疲劳等方面进行试验及研究工作。近期与北京工业大学同志合作的有关课题获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外会议及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近十多年先后在各种会议或讲座上作“世界新技术革命”、“现代材料力学试验技术及其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的专题报告。 自1990年以来主持召开了六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曾任1998年在香港召开的“材料与结构力学测试”国际会议主席。主编专业委员会内部通讯刊物“简讯”已达60期。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笫六、七届理事会理事、现任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测试》刊物编委会副主任。
仝兴华
理事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教育管理工作:主讲过近十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得到学生好评,为力学学科和力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在油气储运管道强度和地下工程力学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在大学生成才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和影响。发表教育教学和科研论文40多篇,出版《石油化工架空热力管道系统结构与强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理论力学》、《工程有限单元法基础》、《工程有限单元法》等教材和专著4部,参加和主持完成10多项省部级教学和科研项目,获5项省部级奖励。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为:第六、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汪越胜
理事
1988年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出站。长期从事弹性波和断裂力学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各向异性介质、复合材料、周期结构、液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弹性波传播问题,波与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断裂动力学,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力学与接触力学,基于位错的断裂动力学等。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EI收录和引用。1994年获得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2000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年与美国华裔青年力学家曲建民教授合作获得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同年被授予首都5.1劳动奖章;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一级岗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和特约审稿人,《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如: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与苏先樾教授共同主持“复杂固体介质和结构中的波传播”专题研讨会;2006年1月与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共同组织召开“新型工程材料对固体力学的挑战”中青年专家学术研讨会;2006年1月组织召开北京市力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
王 乘
理事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总装备部仿真专家组成员,《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198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获波士顿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其后在依里诺斯大学复合材料中心做博士后,1988年回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任教。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委员,荣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一直致力于冲击动力学计算及仿真技术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国防重点预研和横向课题五十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直关心湖北省力学学会的工作。
王怀忠
理事
结合宝钢建设的需要,提出并主持宝钢三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PHC桩持力层与沉降的关系以及通过停锤标准控制大规模PHC长桩打入深度的可行性问题,研制成功抗锤击力强并节省成本的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系统地研究大型冶金建设项目基础工程风险分析和控制问题,编制三项企业技术标准,申请两项专利。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宝钢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累计实现节省投资逾3.3亿元,被验收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兼职同济大学和上海交大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一名,硕士多名,发表论文50余篇;兼任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热心促进力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王建国
理事
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3~1995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KARLSRUHE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土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承担和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边界元法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弹性地基上叠层复合材料厚板和叠层复合材料厚壳的基本解以及相应的边界元法。状态变量法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分析的状态变量法和层状压电材料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研究成果发表在《Int. J. Solids Structures》, 《Int. J. Engineering Science》,《中国科学》,《力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并被SCI和EI收录。
王建祥
理事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对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Eshelby体系以及细观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PRS,JMPS);提出了描述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的纳米材料性能尺度相关性的标度律(PRS);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就地强度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PRS,JCM);发展了含有性能梯度组分的非均质材料等效传导性能的界限理论(PRB)。曾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担任本届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了理事会赋予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参与《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力学篇)的撰写工作,负责撰写部分内容;代表学会参与中国科协评选优秀学术期刊工作;参与2008年世界力学家大会的申办工作和申办报告的撰写;参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的组织工作和大会总结报告的撰写。
王世斌
理事
现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任天津市力学学会理事、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协委员;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五年来,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1项铁道部基金。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参加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多项横向协作项目。 主要获奖有: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2004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铁军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日本JSPS学者、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明治大学访问教授,英国Sheffield、Glasgow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第九、十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第四、五届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FEOFS(远东和亚太断裂学会)执委,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陕西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等期刊编委。 从事损伤与断裂力学、先进材料力学行为等研究,曾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主持973项目一级课题等多个项目。
王希诚
理事
主持过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三项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研究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和国家电力总公司(原电力部)电力勘测设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等。近年来,开展了多学科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将结构优化的建模、理论和方法用于分子对接设计,发展了药物分子虚拟筛选算法和软件、基于反向虚拟筛选的药物及靶标的发现方法和软件、并开展了应用网格的网格数据传输、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的优化模型、算法研究和软件研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结构优化设计的并行计算方法”,该书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2002)。现在正在主持的主要工作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聚物成型加工与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和工程问题》中关于“成型过程多物理场模拟仿真、模具优化设计及其反问题研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配体——受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新方法研究”,并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于基因功能的创新药物研究”中“基于系统生物学思想的计算机高通量药物技术研究及相应平台的建立”子课题工作。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各20多名。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撰写专业学术会议的学术论文。
王友年
理事
主要从事低温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在低气压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如开展的射频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揭示了工件近表面区发生的微观过程,为等离子体微细加工工艺(如芯片的刻蚀)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建立了试探粒子与二维强耦合尘埃流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理论模型,揭示了尘埃晶格的耦合常数对试探离子的能量损失的影响。共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他人引用近200次。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自1989年起就开始参与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有关活动,并负责筹办了第五届和第九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大连)。2004年起任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韦 林
理事
现任第六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在长期承担学会工作中能积极配合科普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力学科普发展的工作。科普工作委员会每年都成功的组织了“海峡两岸力学科普交流暨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活动”,促进了海峡两岸力学工作者与中学生的交流。以及还多次积极组织了力学教授科普宣传团到中、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的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工作委员会在2004年完成了中国科协给予的《动手玩科学》科普书编写工作和《动手玩科学》科普知识音像集(桥梁篇、汽车篇)的研制工作。这项工作的出色完成,受到中国科协的好评。 目前任职于同济大学航力院院长助理与力学实验中心主任,主要开展实验力学与计算力学的研究工作。
魏悦广
理事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微/纳米尺度与跨尺度力学研究。其主要科学贡献为:在国际上提出了可压缩塑性应变梯度增量理论和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刊物论文引用四百多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和《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等职;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为学会和学报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吴 斌
理事
主要从事波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与方法、无损检测与健康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1项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教委项目等。通过对声波检测技术(导波与声发射)的机理、实验、仪器研究与开发,在管道泄漏与损伤检测和波动机理上取得了相应成果。出版专著《结构中的应力波》、《弹性动力学及其数值方法》2部,《固体中的超声波》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会员,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分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
吴柏生
理事
199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作为负责人已完成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在执行1项。在动力系统Hopf分岔,结构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后屈曲以及缺陷敏感性的分析与计算,非线性振动与结构静/动力重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近8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篇。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力学会副理事长。
吴锤结
理事
1982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流体机械专业,留校任教。1986~1987赴英国威尔士大学卡的夫学院从事激光测速研究,1988~1989赴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从事涡动力学研究,2000年以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访问教授,从事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研究。1992年特招入伍,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聘为解放军理工大学首批十名首席教授之一。曾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金奖). 任现职期间担任了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1999~2003),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5~2001),河海大学博导(2001~至今),河海大学兼职教授(1996~至今),兰州大学兼职教授(2002~至今),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2005),特邀客座研究员(1997~2005),中国力学学会理事(2002~至今),计算力学专委会委员(2004~至今),流体力学专委会湍流与稳定性专业组成员(1995~至今),国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1998~至今),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2003~至今),流体力学专委会主任(2000~至今),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2001~至今). 在湍流、非线性动力学、流动控制、涡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最优动力系统建模理论和最优智能物面流动控制方法.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34项. 主持建造了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行机群、天津大学力学系并行机群、解放军理工大学并行计算实验室和兰州大学并行机群。独立或合作在国际学术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科技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均报导过他的工作情况. 主办了第四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和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江苏省力学学会2006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主持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http://jslx.kmip.net)的建设和日常维护。
吴林志
理事
近年来,从事细观力学、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超轻多功能结构的制备及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学报》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力学进展》编委等职。现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国防基础预研基金及“863”创新基金等。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基础类一等奖一项、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1篇,SCI他引80余次。此外,为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评审大量的稿件。
吴有生
理事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多年从事船舶水弹性力学的系统性研究,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前列;先后从事与主持船舶抗水下与空中爆炸、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设计与研制。参与或主持我国船舶科学与深海装备高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论证工作,为推动我国船舶力学与船舶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获部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省、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六次。发表论文130余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结构大会常委、国际船模水池大会执委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谢惠民
理事
近年来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实验固体力学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其他部级项目7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篇;他人引用34次。先后获得了多项学术奖励,包括:国家发明三等奖(排名第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基金一等奖(排名第2)。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日本国家专利各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 近五年来作为大会主席或副主席参与组织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4次,发起并组织了首届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作为组织委员会或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协助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亚洲实验力学学会、欧洲实验力学学会等组织国际会议共6次。
邢永明
理事
1978年3月入内蒙古工学院力学专业学习,1982年2月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中,1984年9月~1986年6月在清华大学读硕士,1997年8月~2000年6月在清华大学读博士,1991年8月~1992年10月在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2000年6月~2001年6月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机械系统与并行工程系博士后,2001年11月~2002年11月,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JSPS客员研究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实验力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1届评议组成员、内蒙古科协副主席、内蒙古力学学会理事长、内蒙古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前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细微观实验力学。
许希武
理事
主要从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及飞行器结构强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了三十多项国家及部省下达的研究任务,参与了歼八系列飞机、十号工程、直十、十一号工程等重点型号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在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完整性评定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五项。1996年获中航总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2000年分别入选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言志信
理事
完成了大学、硕士到博士、博士后和出国留学的全面过程,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5项;获包括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省部级成果和奖励及其它奖励18项; 3部专著待出版;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爆炸与冲击》、《力学与实践》等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7篇次。 作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积极参与、支持和带领他人参与学会工作。
杨春和
理事
主要从事进行岩石高温、高压流变、岩体三场耦合理论与试验研究及核废料深埋处置及深部能源储存中的研究中的岩石力学、工程地质、计算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在矿山边坡(尾矿坝)稳定性、岩石动力学、盐岩力学及本构关系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在内的1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90篇,专著2部,专利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现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7名。
杨基明
理事
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高速流动中的燃烧与爆轰以及瞬态流场显示和测量方面的研究。负责和参加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863高技术、军口973项目、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中科院重点基金等课题。在《中国科学》、国际《Shock Wave》杂志、《J. Fluid Mechanics》等国内外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力学》杂志编辑等。先后前往日本、意大利、美国、台湾、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荷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30余次。曾获“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杨嘉陵
理事
杨嘉陵,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至1990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92年-9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工作,93年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塑性动力学、飞行器抗冲撞和防护技术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及型号项目在内的等多个研究课题,基础理论成果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应用成果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任总参陆航局武装直升机高层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等。是《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的编委。
杨绿峰
理事
长期从事广义参数有限元法、模糊随机变分原理和数值方法、建筑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损伤断裂与环境行为分析、薄壁结构力学的有限元理论和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归国专项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模糊随机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法、薄壁结构力学中的广义参数有限元法和样条函数法等。在国际知名刊物Engineering Structures,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等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促进了固体力学和结构分析的数值理论的发展。曾二次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广西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广西力学学会的副理事长,积极协助理事长开展学会工作,为广西力学学科和力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杨亚平
理事
作为力学教师平时对力学的教学刻苦钻研,深入研究,且能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实验室工作,以实验的具体数据说明问题。曾发表过计算梁大挠度变形的数值积分法、组合梁应力分析及力学知识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等文章。在青海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利用有限学时讲好理论力学”一文获青海大学教学成果奖。参加了上海交大举行的教育部非力学专业基础力学教学研讨会,并与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及教授进行过有关力学知识的探讨与研究等工作,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对学校的力学教学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杨亚政
理事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叶正寅
理事
在计算空气动力学方面,从势流升力面理论方法、欧拉方程到Navier-Stokes方程的求解、从结构网格到非结构网格的技术途径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和改进了几种新的数值方法,尤其在大迎角分离流和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气动弹性力学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迎角机翼问题的气动弹性研究,提出了多种技术途径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尤其在高效气动弹性数值模拟方面形成了特色。 近年来,在气动弹性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方面,有重要发现。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防科工委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2002年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及相应资助。
于 涛
理事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发表过的主要论文著作有:《空气动力学词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风洞试验手册》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高精度天平自补偿校正台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FL-8风洞技术改造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风洞试验分类(相关)代码汇编》主编;《建造中的我国低速增压风洞》;《关于航空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实施全质量成本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院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虞吉林
理事
长期从事冲击动力学(包括结构冲击响应和结构动态失效准则、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和冲击失效、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材料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包括材料的损伤破坏和尺度效应、泡沫金属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力学行为和设计优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应用数学”、“结构冲击动力学”、“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高等实验工程力学”、“应力波基础”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培养和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30篇。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力学进展》编委。
袁 驷
理事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并出版了独著的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近年来,在精确动力刚度法、有限元(线)法的超收敛计算和自适应求解等方向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精品课主教教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部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刊物(《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的编委。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主持召开一次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作为《工程力学》杂志依托单位的主要领导,大力支持该杂志的工作,近来已经办成月刊。
张 伟
理事
张伟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作。 1997年天津大学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11月晋升为教授 1999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 2002.10-2003.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编委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 主要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在科研方面, 近几年来一直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分叉与混沌,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 机电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叉和混沌,规范形的理论和应用,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参数激励非线性系统,弹性薄板的全局动力学,柔性梁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缆索的非线性动力学,减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柔性机器人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Hamilton系统的全局动力学,混沌运动的控制, 流体诱发的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2001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199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八五”科技攻关、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式振动磨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和天津市科技成果证书。作为主要成员还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Nonlinear 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Acta Mechanica Sinica》、《Acta Physica Sinica》、《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力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等一些国内外重要和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12篇论文被国际权威文摘SCI收录, 20多篇论文被EI、ISTP和SA等收录。1994年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去美国参加了“第五届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和结构动力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2001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去美国参加了“ASME 2001设计工程学术会议”, 在分组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1999年中国科协第四十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执行主席,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动力学, 振动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执行主席。美国2003ASM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RD&D Expo机械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组会执行主席。《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力学学报》、《物理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和《非线性动力学学报》的审稿人。
张 文
理事
主要从事转子动力学、结构振动和流-固耦合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国防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某些成果获国际认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应邀在哈佛大学和MIT合作研究;当选国际转子动力学委员会委员。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九项,主要包括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为第1获奖人);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获奖人)等。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与上海大学共同承担全国第二届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会议筹备工作。曾担任《力学学报》编委(1988~1994);现任《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和《力学季刊》等编委。
张 颖
理事
长期从事固体材料非线性本构理论与行为间关系的理论和计算研究,作为主持人、首席科学家和主要合作者承担了国防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重点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福建省先进陶瓷重大专项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铁电陶瓷材料机电场强耦合作用下的材料行为、多晶材料各向异性演化规律、大变形固体的最小值问题和具有加载软化行为的材料的本构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本领域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现为《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功能材料》通讯编委;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作为组织者,于2004年在厦门大学承办第七届全国细观力学及材料力学行为研讨会。
张洪武
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学术论文被SCI与EI等收录130余篇次,出书3部。学术论文获Literati Club 2002 Highly Commended Award,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均为前两名完成人)。获1998与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和2001年辽宁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3年当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三项软件产品获国家版权局软件版权。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个国际与国内学术期刊编委。
张立翔
理事
承担完成各类科技项目48项,累计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部重点水利科技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引培项目等项目在流固耦合振动以及混凝土坝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输流管道流体-结构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流体结构互动理论及其应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例如ASC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Modern Physics Letters B,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其中有8篇被SCI收录、22篇被EI收录,有2篇受到国际著名力学评论期刊“ASME Appl Mech Rev vol 54, no 5, 2001”的评论。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三等奖(排名第一)、水电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子题负责人)各1项。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云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张青川
理事
针对合金材料的锯齿形屈服剪切变形带,提出用散斑计量方法进行可视化研究,观察到伴随加载锯齿出现的剪切带的形成演化和传播等现象,观察到拉伸实验中伴随雪崩式剪切变形发生时剪切带外的试件的瞬间收缩变形,建立了基于溶质原子和位错交互作用的宏观唯象模型,模拟出锯齿加载曲线和剪切带演化与传播;在光学读出红外成像研究中,提出了高分辨率的阵列转角谱平面滤波测量方法,设计制作了相应的单层无基底热变形放大微梁阵列,实现了温度分辨率达到0.2K的人体红外成像。提出用微梁传感技术研究大分子/蛋白质折叠研究,观察到修饰在微梁表面NIPAM分子的折叠一起的微梁变形信号。在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框架中协助完成了一系列的会议和组织活动。
张若京
理事
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受奖人);1997年获第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00年获宝钢教育奖;200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受奖人)。 主要成果:1991年,解决了薄壳振动中的转点奇异性问题;1996年提出了管束一流体耦合的三维动力学模型,统一和推广了德国和法国的两种二维模型; 最近从事:电场驱动聚合物射流的运动和稳定性研究;考虑应变梯度的浙近均匀化方法研究。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季刊》学报副主编。
张新宇
理事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以来,在力学研究所从事超声速燃烧和超燃冲压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科学院装备研制、方向性创新、以及863-702主题和基金委等多方面科研项目和任务,自主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座用于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试验的自由射流设备,率先开始了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研究,实现了稳定点火和稳定燃烧,并获得了正推力。在发动机总体研究方面,分解出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例如增强混合、稳定燃烧、辅助点火、热煤油等),并通过技术攻关一一突破,使模型发动机整体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2004年至今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专题研讨会“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 共获得以下荣誉:中科院百人计划(1998)、863计划(军口)先进个人(2004)、政府特殊津贴(2005)、中科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2005)、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6)。
赵跃宇
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教育部资助优秀教师基金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十项和横向课题三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部省项目五项,在力学的变分原理、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不变量、非线性动力学及大跨度桥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J.of Sound and Vibration”、《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数学与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学报》、《上海力学》等刊物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不变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项目“力学系统的运动方程、变分原理及守恒定律”获1998年度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积极参予中国力学学会的活动,多次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成功地主持了中国科协第4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动力学、振动、控制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一般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动力学、振动、控制”专题研讨会等学会活动。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十一届评审组成员,《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工程力学》的编委,《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执行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郑 耀
理事
1989年起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去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土木工程系,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1到1996年任高级研究助理。1996年起在分析设计应用公司(美国纽约)任高级软件科学家。1998年起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3月回浙江大学任长江特聘教授,后任浙江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航空航天与力学系主任。 在英美两国十三年和回国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与科学计算。获得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著有10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章节。现为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等学会的会员或高级会员;《计算力学学报》、《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等学报的副编辑或编委。2004年当选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和亚太计算力学协会(APACM)的理事;2005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炳旭
理事
广东宏大爆破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爆破协会最年轻的副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实例委员委员。1993年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是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家人物。20多年来,先后主持过上万次爆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2006年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参与编写全国爆破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统编教材《现代工程技术》、《全国统一标准爆破安全规定》、《爆破工程技术》、《实用爆破手册》、《工程爆破管理学》、《采矿与建筑爆破新世界技术》》、2003年以来出版专著《城镇石方爆破技术》、《建设工程台阶爆破》和《爆破名词术语》,在全国性行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3篇、国际性论文3篇。
郑健龙
理事
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交通部跨世纪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力学和道路工程。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主持与参加了多项研究路面开裂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交通部重点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期间,大力支持并参与策划了“海峡两岸力学夏令营”活动。
郑泉水
理事
早期致力于理性力学,为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的建立做出了主要贡献,并开拓应用于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解决了Cauchy平均转动问题。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研究,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发现了一系列与材料细观结构无关的重要不变性性质,尤其是在纳米力学/材料/器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国家自然科学奖(2004、二等、第一获奖人)等学术奖励和荣誉。积极参与了力学学会的多项学术、组织和会议工作。
郑晓静
理事
在圆薄板卡门方程精确解、近似解析解和收敛性证明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评价为“解决了自1910年以来国际力学界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认为“是五十年来该领域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处国内外领先地位”,并由此经力学学会推荐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年以来,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力-电-磁-热耦合功能材料,如:铁磁材料、超导材料和热电材料等的性能和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能定量描述电磁固体结构力学行为的一新的研究思路,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年来,在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在国际权威地学一区期刊和软物质期刊以及物理学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风沙电和风沙流问题的研究成果被“973”项目课题验收专家组评价为“提升了我国风沙运动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等。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学会工作,积极推动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建设工作。
仲 政
理事
1991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进展》、《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编委、《力学季刊》副主编。2000年获得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40多篇,被他人引用160多次(据SCI)。
周瑞忠
理事
培养博士、硕士生38名,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2篇,近1/4被SCI、EI和ISTP收录。主持或参加并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或重点工程委托项目32项,曾获得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及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五项,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 长期担任《土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及兄弟高校学报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多次应邀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或学术报告。 现任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省土木工程学会电算委员会副主任,省工程咨询总公司专家,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志,注重学术进步,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周益春
理事
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任湘潭大学副校长,“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1月~2001年8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作访问教授。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科协常委,1996年7月破格评为教授,1998年3月破格评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002年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004年1月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薄膜的制备和薄膜力学的研究工作,在Appl. Phys. Lett., Acta Mater.等刊物发表SCI索引论文60余篇,被他人在SCI刊物引用150余次,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材料固体力学》(上下册)等专著和文集4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材料领域项目1项和863引导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3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1门和国家“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2006年获得湖南省教学名师奖,并被推荐为全国教学名师奖。通过教育部鉴定项目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制的高性能电池外壳材料——“覆镍深冲钢带”得到了很好的实际应用。
周又和
理事
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负责人与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中心主任。 1999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底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被甘肃省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2005年主持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1月获中国科协第三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已有三项研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6项,其中近五年内以主要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前期预研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合作基金(国内合作者)、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特聘教授团队)、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2项等。已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近80篇(总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四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周哲玮
理事
长期从事流动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工作。曾担任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的负责人。研究工作涉及流体力学、摄动理论、分岔理论、稳定性理论等领域。学术成果中关于经过修正的层流流动的流动稳定性理论的工作是本人提出的思想,在复合材料壳体稳定性研究中应用能量法求解一般各向异性问题是在前人的文献中所未见到的结果。 近年来一直从事喷射雾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工作。从流动稳定性理论出发,提出参数共振机制是超音速喷嘴提高雾化质量的关键,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研究了温度场、界面形状、磁场和不同速度剖面对界面稳定性和雾化机理的影响。 先后组织了第三届、第四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及IUTAM学术研讨会、教育部现代科技与力学教学高级研讨班、第六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工程紊流与数值模拟学术会议以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系列学术会议等。现任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目前正负责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喷射成形雾化器中超音速流场的共振特性及其影响》、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被学界同行广泛引用。
朱克勤
理事
1987赴东京大学研究飞行器地面效应,1990赴哥廷根马普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涡—翼相互干扰,1993赴休斯顿大学研究湍流大涡模拟;1994赴法国Grenoble国家研究中心(CNRS)研究电流变液的流动;1997赴东京大学研究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2005和2006赴伦敦大学研究血液流动的非牛顿效应。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2002年以来发表SCI收录的论文41篇,部分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流体力学杂志JFM, POF和JNFM上。2005年获英国皇家学会fellowship。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组长,北京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朱位秋
理事
国际上首创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包括精确平稳解、等效非线性系统法、随机平均法,以及研究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首次穿越、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为解决科学与工程中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办法。科学出版社出版力学丛书2部,国际与国内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他引600余次,其中SCI他引300余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余次。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振动专业组组长,《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动力学与控制》编委。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朱泽飞
理事
1999年获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流体力学、流体输送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杰出人才基金项目1项。目前主持承担的项目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在研科研经费14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其它科研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EI、ISTP收录7篇,出版专著1部。 担任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第七届青联委员,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朱照宣
理事
1947年秋,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学生们静悄悄地正在等待着新老师的来临。一位十七岁的少年走上了讲台,用英语开始了讲课。当时,台下听课学生的年龄,没有一个不比这位教师大。从此,这位少年开始了他几十年漫长的教育生涯他就是《力学与实践》前任副主编朱照宣教授。 朱照宣教授生于1930年7月,江苏无锡人,194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获土木工程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于1950年6 月获数学理学学士学位。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在同济大学任教,1959年曾在复旦大学兼课。1963年调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主持一般力学教研室的工作。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一般力学教研室主任,力学系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与实践》杂志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力学史编写组主编,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朱照宣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四十多年来他主讲过的课程有: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工程画,高等数学,结构力学,理论力学,振动理论,非线性振动,力学史,非线性力学,浑沌,时间序列分析等十几门课程。他讲课深人浅出,思路清析,富于启发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善于从一两个简单的例子着手,逐步把学生们的思路引向一些深奥的理论。他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的几篇文章,如“什么是浑沌”(1985年第4期),“点格自动机”(1987年第2期)等,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风格。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他喜欢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间题来测试学生。许多学生说,最“怕”朱老师出的是非题,然而弄清朱老师出的是非题,对于理解概念大有裨益。朱照宣讲课的第三个特点是熔教学与艺术于一体。他常说讲课是一门艺术,比较注意从一些艺术表达技巧方面吸收营养。学生们反映,听朱老师讲课好像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从教已四十多年,他常说:“我是教书匠”。他对教学工作精益水精,即使是讲授他已经教过十几遍的理论力学课程,他仍然要花费讲课的几倍时间于备课,每次讲课都要从新写讲稿,在教学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和别的同志一起编写的《理论力学》(北大出版社,1982年)教科书,集中反映了他在理论力学方面的教学经验。这本书从体系到内容都有一定的特色。 在他担任《力学与实践》副主编期间,他协助卞荫贵主编做了大量的工作。每篇文章的最后审定,都要经过他仔细过目。每一期上发表的义章,他都有详细的摘要。 朱照宣教授的知识面很宽,又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他很注意国外的新学科、新动向,并能及时组织翻译,介绍到国内来。在六十年代时,经他审校的翻译著作有《非线性振动》(古屋茂势,吕绍明译),《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渐近方法》(波戈留博夫等共,金福临等译),《力学及电学系统中的非线性振动》(斯笃克著,谢寿鑫等译),他还参与了《力学译丛》的创刊和编辑工作。八十年代他审校了《流体流动中的有限元法》(勃雷比亚,康纳著,吴望一译),《非牛顿流体力学》(陈文芳茗),他翻译了《连续统物理的从本原理》(爱林根著)等著作,他还校订了《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胡海昌著,英文版)。七十年代后期,他认为材料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应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力学界,他是传播突变(catastrophe)、浑沌(chaos)、点格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格子气流体力学(laffice-gashydrodynamics),神经网络(meural network)等新学科的积极分子,并进行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 朱照宣的论著有:《连续框架分析新方法—影响因子法》,《圆周率》,《弹塑性梁和板在冲击作用下的最大挠度》,《理论力学》,《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浑沌》,《立方浮块平衡态的分义》,《非线性振动和浑沌》,《什么是浑沌》,《牛顿“原理”三百年祭》,《点格自动机》等。 1978年他参加了全国科技规划,是总纲编写的五人小组成员。同年他参加了全国力学规划工作。 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饮中国大百科全书筹后,《力学》卷的编辑工作从1979年开始。朱照宣是《力学》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力学史编写组主编。他协助钱令希主任做了大童工作,从划分各分支学科,设立条目,邀请条目撰写人,直至编辑、文字加工等,花费了他大量心血。此外,他还亲自撰写了力学史方面的许多条目。1985年8月,《力学》卷得以较早地与读者见面,这与朱照宣教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朱照宣教授为人正派,谦虚好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许多和他共事过的同志,都为他的品质所感动。他经常谦虚地说:“我乐于做秘书工作”。四十多年来,朱照宣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教节匠”,“秘书”等平凡的工作,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品质:以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
庄 茁
理事
于1995年在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书记。 从事固体力学、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和非线性有限元的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的研究。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次获得863和973项目子课题资助。先后负责中美和中日等7项国际合作项目;完成和正在进行几十项工业和国防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多篇,编著和译著出版书籍12部(500多万字)。从1996年起,担任国家级精品课材料力学的主讲工作;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5名,指导博士后3名(含法国1名)。 于1998、2000和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柳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兼任的主要社会工作和学术职务有: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的学术顾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科力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副理事长;沈阳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第八届名誉理事长
钱学森
名誉理事长
(1911-2009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 钱学森院士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第八届名誉理事
陈 滨
名誉理事
陈滨教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崔尔杰
名誉理事
空气动力学家 1935年11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河北高阳。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 从事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与空气弹性、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解决型号研制中遇到的动态气动载荷、颤振、抖振、风致振动、气动噪声、动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贡献在非定常流与流动控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对非定常增升机制、钝物体旋涡脱落模式、多物体干扰等提出新见解,发展了涡致振动的非线性振子模型,提出抑制涡致振动的多种途径,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主持“国家火炬计划”的全垫升气垫船研制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的“地效飞行器”项目的技术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已开发出多种型号投入国内和跨国航线运行。提出建立地面效应空气/流体动力学的框架设想并对其内容作了充实与发展。
杜善义
名誉理事
杜善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 1938年8月2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航天学院院长,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哈工大副校长等职。期间1980年至1982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断裂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解决了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发展了航天器典型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将细观力学理论推广到复合材料领域,发展了随机夹杂理论,并对复合材料及结构进行了多尺度力学分析;率先研制了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振动主动监控和主动变形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的监控系统。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了《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等著作10部,已培养了68名博士。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4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方如华
名誉理事
1936年3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1966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1981~198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和《实验力学》编委等。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研究特色是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各种实验方法的特长,注意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与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 主要研究及鉴定成果有:“光测力学中若干测试及分析方法研究”、“散斑、全息方法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系统论观点建设学校‘三风’”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细观实验力学基础研究”、“东方明珠环梁应力分析”、“秦山核电站主系统阻尼器”、“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天线支撑架结构静力试验”、“宝钢3BF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汽车风截面光学测量”等均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瓷修复体的无损检测及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探讨”;博士点基金项目“口腔瓷修复体中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复合材料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研究”;高新工程中的“整星静力试验”及飞机起落架、机身框梁、接块、深港人行通道桥节点、机械零部件等军工与工程项目多项;还有教改研究项目“实验力学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等。
郭尚平
名誉理事
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韩 林
名誉理事
何友声
名誉理事
中国流体力学知名学者、高速水动力学研究先驱。1952年9月上海同济大学造船系毕业,1957年至1958年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学员兼辅导教师。历任大连工学院助教、上海交大造船系助教、讲师、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至199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1989年至2003年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2001年获教育部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被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何友声长期从事船舶原理、高速水动力学、飞行力学和出入水理论研究,是水翼及其兴波的水动力设计的奠基人;70年代他率先倡导研究螺旋桨激振力,及时追逐了国际潮流,使中国设计的船舶减振性能一跃足与国外媲美。他在空泡流、空泡脉动特性、物体出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为适应长江口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航道建设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动力学的研究基地,积极推动为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一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由于他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曾先后10余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胡海昌
名誉理事
弹性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弹性力学(包括平衡、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工作,亦稍涉及塑性力学与流体力学。1956年在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中首次建立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并首次指导同事和学生把这类原理用于求近似解。日本人鹫津久一郎比他晚一年独立地重建了上述原理。由于它在有限元法和其它近似解法的重要应用,后来受到美、日、英、苏、德、法等多国的学术文献、专著、教科书广泛介绍和引用,并称之为胡-鹫津原理。 2011年2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黄克智
名誉理事
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经福谦
名誉理事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李敏华
名誉理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梁守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梁守槃是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技术和导弹总体技术上尤有建树。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一种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1956年,他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名誉理事;1964—1984年一直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当选为理事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3年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8年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 梁守槃多次立功受奖,1964年荣获国家科委一、三等奖各一项;1984年荣立部一等功;1989年荣获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0年,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2年被批准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梁守槃
名誉理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梁守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梁守槃是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技术和导弹总体技术上尤有建树。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一种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1956年,他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名誉理事;1964—1984年一直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当选为理事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3年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8年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 梁守槃多次立功受奖,1964年荣获国家科委一、三等奖各一项;1984年荣立部一等功;1989年荣获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0年,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2年被批准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刘延柱
名誉理事
生于1936年。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1960至1962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1959至197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197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及科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季刊》副主编,《力学与实践》、《中国生物医药工程学报》、《应用力学学报》、《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Technische Mechanik(德国)》等刊物编委。 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关于陀螺力学的研究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关于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198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关于复杂航天器姿态运动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的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著作和教材有《静电陀螺仪动力学》、《陀螺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力学》、《振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振动》、《充液系统动力学》等。获得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各一项,1996年和1999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教材类)一等奖。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钱令希
名誉理事
生于1916年7月16日,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苏无锡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5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钱伟长
名誉理事
我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191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31 年至1937 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46 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1946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9年至198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波兰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 1983年至2010年任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199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并任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钱伟长院士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王光远
名誉理事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自强
名誉理事
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38年11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定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弹性稳定理论、断裂力学、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细观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对裂纹尖端弹塑性场和断裂准则的研究中,建立了裂纹顶端弹塑性高阶场和J-K断裂准则,求得了异质界面裂纹顶端弹塑性奇性场,设计了三点弯曲偏裂纹和四点剪切复合型裂纹试样,为压电材料能量释放准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中,发现高阶应力导致数值分析困难和复杂的额外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含高阶应力的应变梯度理论,成功阐明了细铜丝扭转、微薄梁弯曲、微压痕及裂纹尖端场的尺度效应;建立了固体理论强度的一种严格算法,获得了金属铝和双原子组分材料 -SiC在各种加载方式下理论强度的预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吴承康
名誉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9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5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内,结合航天、能源等任务开展了研究。在中国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中,率先全面发展了烧蚀实验装备与方法,对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可靠性、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燃烧学方面,对汽油机爆燃机理、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正确测定方法等基础问题有贡献。还领导开展了新型燃煤预燃室和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的研究,用于多处电站,解决了某些关键的稳燃和积灰问题。在等离子体技术方面,带头开展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伍小平
名誉理事
女,实验力学家。1938年2月17日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对空间散斑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严格的公式,发展了部分相干光散斑干涉的统计分析。在测试技术方面,提出了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技术、水洞中船用螺旋桨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技术、用于细观变形场的显微全息光弹性技术、显微全息散斑技术和显微白光彩色散斑计量技术等。研制了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开展了用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为认识细观层次的力学行为及其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武际可
名誉理事
武际可教授,山西霍县人,1934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的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与他人合著有《旋转壳的应力分析》、《弹性力学引论》、《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学术专著,还发表有关固体力学、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论文百余篇。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武老师不但治学严谨,成果卓著,对教育与各种社会问题也非常关注,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余寿文
名誉理事
余寿文,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俞鸿儒
名誉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态测量系统。提出方案并参与实现对激波管流动和有关瞬态测量的关键难点的突破。开创了在航天器研制中广泛应用激波风洞的实践,为中国高超声速流实验开创出一条节省资金的独具特色的新途径,并促进了国内激波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完整爆炸波的构思,已成功地用于冲击伤试验装置中。提出并采用爆轰驱动新方法建成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为提高实验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致力于将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改善和革新与气体流动有关的生产工艺研究。
张涵信
名誉理事
力学家 1936年1月1日生于江苏沛县。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59年和1963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完成研究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并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 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揭示了涡旋沿其轴向的分叉演化规律及分离流场的拓扑结构规律和飞行器动态稳定性及其分叉演化的判则。发现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系提出建立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及高精度算法(ENN)。建立了云粒子侵蚀、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准则。为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大量数值计算软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郑哲敏
名誉理事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万勰
名誉理事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是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
周 恒
名誉理事
流体力学家 1929年11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发展了流动稳定性理论,特别是发现了流行多年的流动稳定性弱非线性理论的根本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出了剪切湍流中的相干结构的较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控制超音速混合层以增强混合的方法,提出并证实了在超音速混合层及边界层流中引入扰动后会导致小激波的出现发现了槽道流及边界层流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导致流动剖面突变的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二自由度气体动压轴承陀螺马达的自激振荡问题。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庄逢甘
名誉理事
空气动力学家 1925年2月11日生于江苏常州。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导弹、火箭及再入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我国空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基础及许多重要风洞试验设备的建设。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的研究,以及旋涡与分离的重大基金项目的研究,其中有的成果达到当时国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戈根海姆奖和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成就奖。2004年获第五届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 庄逢甘院士因病于2010年11月8日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第八届特邀理事
白以龙
特邀理事
力学家 1940年12月22日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镇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阐明了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的准则、演化和结构针对冲击载荷下材料的破坏建立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和跨尺度敏感性等概念代表作有AdiabaticShearLocalization(withDodd),《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与夏蒙芬,韩闻生,柯孚久合作)。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一坚
特邀理事
陈一坚,字达人,1930年6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充盈着书香和爱国之气的家庭。其父亲陈昭奇早年两次留学日本,学成回国。鉴于当时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国家百年蒙受帝国主义侵略,实行殖民统治,因此产生教育救国思想,参加当时爱国学生救国运动。陈一坚早年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既有封建大家族礼教的束缚,又有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渗透。陈一坚少年时期在福州萃文小学就读,后因福州被日本侵略军占领,随父亲教学的学校迁往福建省南平县,又在南平中学和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完初中和高中。在抗日战争中南平县屡受日本战机轰炸,当时老百姓苦不堪言,何处防空,无奈只得将山上埋着的棺材洞略加扩大就是当时的防空洞,老百姓对科学技术大多处于愚昧阶段,在日本飞机空袭时,生怕被敌机驾驶员听见地面声音,甚至将哭叫中的婴儿窒息至死。如此惨况在陈一坚的少年心里种下了深深的仇恨和愤怒。“为什么人家有飞机可以轰炸我们?为什么我们没有飞机与之对抗?”高中毕业之后投考大学时,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航空系”。既反映出“科技救国”的思想,也有被人凌辱而发奋图强的爱国之情。 1952年,陈一坚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修理抗美援朝前线受伤的飞机和仿制苏联伊尔-28轻型轰炸机。1956年中国组建“第一飞机设计室”,陈一坚被选中,并于1956年底赴沈阳工作,期间陈一坚深受组织的关怀和教育,启发思想觉悟,从单纯爱国、救国的思想提升到为共产主义最终目标而奋斗的崇高理想。1959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陈一坚从沈阳调到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在工作中得到中国第一代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的关心和帮助,深知高科技的航空事业不但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若干学科深入钻研的扎实学识和基础;要设计好飞机,就要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陈一坚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一个好设计员不但应知道设计对象的要求,而且心中要对若干架成功飞机的特色和成功之处有深入的了解,就如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陈一坚从事过飞机结构、总体、强度、机械系统、标准等专业的工作,为后来担任总设计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60年代初期,国外一架客机因突然间的疲劳断裂而机毁人亡,徐舜寿告诉陈一坚,今后挤些时间多了解“疲劳”方面的知识。此后,陈一坚以完全自学的方式系统地学习了疲劳知识,又从零开始学习“断裂力学”,为后来的型号研制又增添了一门学问。80年代初期,与冯钟越等同志一起组织西安地区百余名教授、专家,研制成功7760CAD/CAMM软件系统,在国内航空领域开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先河,在国内当时是领先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出任“飞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以自己深厚的飞机型号设计基础,以603所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为后盾,竭尽全力,精心组织,科学决策,显示了很高的技术决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艺术。陈一坚在结构强度理论上也有较高的造诣,主编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撰写了《“飞豹”飞机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等,为促进航空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是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飞机设计顾问组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昌钧
特邀理事
教授,女,上海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37年生于四川重庆,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1996年调往上海大学。程昌钧教授是我校力学专业的创始人之一,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理论与计算方法、非线性粘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结构的屈曲与分叉。已在《中国科学》、《力学学报》、《Int. J. of Solids and Struc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和主编会议文集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程昌钧教授在我校期间,曾兼任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应用数学和力学》、《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等职;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省部级以上各类基金十余项。程昌钧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为力学专业本科生多次主讲的《弹性力学》主干基础课,是我校的名牌课程之一,曾获兰州大学主干课程优秀教学奖,她主编的《弹性力学》教材,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她在国内较早地开展结构的屈曲与分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我系在国内力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之一。1996年调往上海大学后,任上海大学力学系主任,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及上海市各类基金五项等。
崔俊芝
特邀理事
1938年生, 1954-1957年在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读高中。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1962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中心、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计算中心主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工程——科学数据库工程总经理,博士生导师等;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CODATA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社会职务,现兼任十个国内外一级刊物的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以及建设部、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开放实验室的顾问、兼职教授或学术委员等。 近年来,针对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复合材料,建立和发展了一种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有限元算法。独立和作为主要成员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本,译著3本,完成各类专题报告20余份,先后有七项成果通过了部、院级鉴定,作为主要成员获得部、院二等奖以上奖励6次,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部、院级一等奖各一次,四次为第一获奖人。
冯长根
特邀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任副主席。 他的著作曾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已完成了1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成果和著述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教授的称赞,被称为“有国际声望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现已成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首席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之一。目前指导3名博士后、 23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 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4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冯长根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和十五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委员。
顾诵芬
特邀理事
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1951年,他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总公司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起,顾诵芬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1964年,他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并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1976年,他开始参与歼8Ⅰ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1981年,他又任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1984年6月,歼8Ⅱ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1988年起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1990年起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 1990年8月,代表航空研究院与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探讨两国在先进飞机的概念研究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1991年3月签定了协议,开始了中俄在航空科技领域的合作。 曾发表过《设计超音速高性能飞机中的一些气动力问题》、《关于航天飞机研制和发展的综述》、《2000年前后歼击机的发展趋向》等论文。
贺德馨
特邀理事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黄 黔
特邀理事
黄黔教授师从钱伟长教授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黄黔教授不仅在力学领域很有造诣,曾参与多项国家重要建设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力学杂志上发表20余篇力学论文,出版专著多部,同时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也有颇多建树。在国务院研究室参与起草关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民族、宗教、人口、资源、环境、民政、廉政及地震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和政策性文件数10项,参与撰写决策参考等政策咨询报告20余篇。黄黔教授加盟我校公管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我校公共政策研究的实力,密切学校与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联系,促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汲培文
特邀理事
汲培文曾经具体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星系物理、太阳物理等天体物理学前沿问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他开始从事科学基金管理工作,90年代起一直担任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他以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 为我国数学、物理、天文、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受到科技界的普遍好评。
李大潜
特邀理事
数学家 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6年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电阻率测井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并成功地在国内10多个油田推广使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玉成
特邀理事
马 巍
特邀理事
现任中科院寒旱所副所长。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88年和2001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和奥地利工作学习。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获19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5年)、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1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铁道部重大项目2项、横向项目8项。
马兴瑞
特邀理事
1978.10——1982.07 在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 1982.09——1985.04 在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5.04——1988.03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1988.03——1989.05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任教; 1989.05——199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1991.12被评为教授); 1992.04——1992.1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 1992.12——1995.0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主任(1993.10 被批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5.02——1996.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 1996.04——199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6.05——1999.09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02 兼任实践五号卫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1999.09——2007.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4.04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2007.0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07.10兼任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2007.10当选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2007.11兼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2008.03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10兼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2008.12兼任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总指挥,2009.03当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宇航学报》副主编、《振动工程学院》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编委。 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同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2004年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
苏铭祖
特邀理事
苏铭祖教授196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66年在加拿大魁省麦基尔大学取得工程硕士学位,1968到1971年间,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航空宇宙和机械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亚利桑拿州立大学航空宇宙和机械科学系任职教授长达15年,亦曾分别担任NASA-Marshall太空飞行中心及海军武器中心在飞机和火箭引擎以及军舰与潜艇噪音方面的机械研究顾问。 1996年,苏教授应邀回港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工程系主任,在多项流体动力学方面有重要的贡献。除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之外,苏铭祖博士更成功地把研究结果转化成各种不同的工业应用,他所发表的论文超过150多篇,并且屡次获奖。
苏先樾
特邀理事
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力学与空天技术系主任,《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孙锦山
特邀理事
1941.10出生,江苏江阴人,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布朗大学工程力学系进修。 主要任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 主要论著:“理论爆轰物理”、“爆轰”及反应流体力学相关论文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1分箱 邮编:621900 电话:0816-2487898(O) 0816-2485098(H) 传真:0816-2490408 E-mail:xiangx@caep.ac.cn
孙庆平
特邀理事
男,1961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1989年8月至1991年11月,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1), 教授(1994), 1995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是国家基金委七五,八五,九五力学与材料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曾任法国教育部客座教授(1994,1996,1998, 2002, 2005)和IUTAM Symposium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2000) 及国家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研究基金(2001-03), 现主持多项香港特区政府基础研究基金,曾获国际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2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奖(1995)等。 主要从事固体相变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课题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单晶与多晶,智能复合材料微结构,纳米多晶NiTi超弹性微管,NiTi薄膜,相变陶瓷,材料相变过程中变形的失稳与传播,图像生成与演化,生物系统中的相变,相变与材料纳微尺度摩擦摩损等研究。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获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
孙侠生
特邀理事
简历 1962年10月8日 生于陕西白水 1979年9月~1983年7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1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5年9月~2000年7月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6年2月至今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 1996年1月至今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12月至今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所长 荣誉 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 中国航空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7年) 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1997年) 荣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九五”预先研究个人二等功 主要社会兼职 《复合材料学报》编委 陕西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十五”航空预研专家组成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飞机总体技术专业组”成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飞机基础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 研究领域 飞机结构分析与多学科优化,起落架一体化设计,先进飞机结构强度技术,CAD/CAE集成系统。
王兰民
特邀理事
王兰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3月出生于陕西蒲城。2000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研究员。 1980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从事岩土地震工程研究工作,其中:1980~1990年,主要从事地震小区划研究;强震观测与研究;矿山和军工爆破地震动研究工作。1991~现在,从事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 在黄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大型工程项目10多项;作为第一作者出版《黄土动力学》专著一部;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1项,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8),三等奖1项(1996),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4)。其成果在我国有关工程规范和黄土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同时,在美国中东部地区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的黄土液化势和震陷预测中得到了应用,黄土地震灾害区划指标与方法被纳入国际地震岩土工程技术委员会于1999年颁布的《地震岩土灾害区划手册》(修订版)中,用于指导多地震国家的岩土灾害区划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吴希明
特邀理事
吴希明, 1964年9月出生,福建省邵武县人,直升机总体设计专家。中共党员,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研究员。 1984年,吴希明大学毕业,怀着航空报国的理想,来到位于三线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他从普通设计员到研究室主任、副总设计师直至总设计师,一步一个脚印,一干就是20年。他先后参与了“八五”、“九五”、“十五”课题的预研工作,主持了几乎所有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升机型号的研制工作。他独立完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首次应用于某型号的数字化全机理论外形设计,填补了我国直升机领域的CAD/CAM空白。作为国家重点型号的第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为该型号顺利实现重大节点作出重要贡献。他带领同事一起开创了中国直升机研制“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多型号并驾齐驱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国直升机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飞跃作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一等功2次。4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当选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谢和平
特邀理事
谢和平,著名力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5岁),四川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12月,当选第七届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杨 卫
特邀理事
固体力学专家。1954年2月16日生于北京市。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和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以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姚伟彬
特邀理事
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中小学受教育于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及圣马可小学;香港浸会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英国修咸顿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而获詹金斯(R.S.Jenkins)奖;香港大学结构力学博士,其博士导师乃国际有名的有限法专家及有限条法始创人张佑启教授。姚伟彬988年回澳,在澳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姚伟彬997年为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副教授。姚伟彬999年被委任为澳门大学校长。曾在香港大学及加拿大卡加利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面为非缘性结构振动及有限条法,亦曾参与一些香港高层建筑物的有限无结构分析。
殷瑞兰
特邀理事
殷瑞兰女,江苏省海安县人,1939年3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河流泥沙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长江科学院工作,2001年退休。其中1970年至1984年被派往宜昌葛洲坝工地负责现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先后任专业组长、河流室副主任、河流所副所长、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委员。曾兼任湖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工作。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过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长期从事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因此对模型相似理论、试验技术较为熟悉。主持过葛洲坝、三峡、南水北调、长江中下游防洪等大型工程的科研工作,编写过大量科学研究报告。先后在《长江科学院院报》、《人民长江》、《葛洲坝水利学院学报》、《泥沙研究》、《水科学进展》、《中国水利》、《Lowl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等刊物发表了约40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中一些获全国水利学会、湖北省水利学会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特别是近三年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1篇,被EI索引收录6篇。先后参加多次国际泥沙会议、国际长江防洪会议、中日河工坝工会议、国际高坝水力学会以及国内一些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被邀作特邀报告。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4人。在任院副总工程师期间,主管南水北调、长江中下游防洪等科研项目。现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的科研任务,参加我国与欧共体合作的ANFAS防洪项目。被聘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大模型技术顾问,并任专家顾问组秘书长。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发电机组”中获荣誉证书。
余同希
特邀理事
简历 1958年~1964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 1964年~1968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PhD) 1968年~1979年 一机部所属厂所,设计及研究工程师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研究人员 1984年~1991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力学教研室主任 1991年 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92年~1995年3月 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 机械工程系 教授(Reader) 1995年4月~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主要任职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Swinborne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Int J Mech Sci(国际机械科学学报),Int J Impact Engng(国际冲击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力学学报:编委、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香港力学学会会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香港研究资助局工程评议组成员 荣誉和奖励 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1988 & 1991 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1991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1995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金属板壳在成型过程中的回弹与皱曲; 2 柔性杆件的塑性大变形; 3 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响应与失效; 4 结构动力响应中的异常行为; 5 梁中的塑性弯曲波; 6 惯性敏感能量吸收结构; 7 材料的软化效应和弹性效应对结构动力行为的影响; 8 弹塑性地基梁的静、动力行为; 9 非完善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行为; 10 纺织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性能; 11 工地安全帽及自行车安全帽的抗冲击性能与老化效应; 12 交通安全与防护结构
袁明武
特邀理事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39年8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人,汉族。1955-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1960-196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64-2004年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2004年底退休。 1980-1982年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进修,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L. Wilson教授。曾赴美、德、法、意、葡、西、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和讲学。1982年回国后领导和组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SAP84的开发和应用近30年,在国内拥有1000多家用户。他在大型特征值问题的求解、稀疏矩阵的快速解法、动力子结构和动网格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内外学术大会邀请报告20余次。曾作为大会主席或合作主席主持过20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袁教授现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执行局成员;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执行局成员;国际系列会议EPMESC董事局成员;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主任八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国内若干学术杂志的编委。 国际上曾获2000年国际工程与科学计算学会(ICES)“T. H. H. Pian Medal(卞学鐄奖)”、2004年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Fellow”奖、2004年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资深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s)奖和2010年IACM奖。国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个五年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领导和组织国家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北大课题部分。
曾恒一
特邀理事
曾恒一,海洋石油工程专家。1939年9月22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海洋石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前期研究、设计及建造工作。曾获得多项国家奖与省部级奖,为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五”期间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石油深水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准备实现我国深水技术跨跃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了“浅水大型浮式生产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了“大型浮体浅水效应”概念,为优化设计开拓了新思路并得到了成功地应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建平
特邀理事
周建平出生于1957年1月,湖南望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0月获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常委。 长期从事航天技术教学和航天工程管理工作。2000年4月起开始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重要贡献。参与组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朱建士
特邀理事
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参与的核武器初级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从目标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组织实施到具体技术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请选择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