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个人中心
如果您对活动有疑问,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主办方:
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010-82543903
邮件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liuyang@cstam.org.cn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
0
天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免费
报名中
1846595 人关注
时间
2017-08-13 ~ 2017-08-16
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由
中国力学学会
主办
参会注册
免费
报名中
1846595 人关注
立即报名
我在 @百格活动 发现一个不错的活动#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分享给大家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首页
60周年历程
60周年历程
理事会
老照片
中国力学大会
投稿、参会
大会日程安排
分会场
专题研讨会
主办、协办单位
组织机构
参展单位
往届回顾
网站页面内容-菜单不显示
第一届大事件
第二届大事件
第三届大事件
第四届大事件
第五届大事件
第六届大事件
第七届大事件
第八届大事件
第九届大事件
第十届大事件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第三届理事会成员
第四届理事会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成员
第六届理事会成员
第七届理事会成员
第八届理事会成员
第九届理事会成员
第十届理事会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照片
第二届理事会照片
第三届理事会照片
第四届理事会照片
第五届理事会照片
第六届理事会照片
第七届理事会照片
第八届理事会照片
第九届理事会照片
第十届理事会照片
个人中心
参会注册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 (2010.11-2014.11)
胡海岩
理事长
胡海岩,男,工学博士,力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际理论与应用联盟(IUTAM)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等3种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5种SCI期刊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科技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带领学术团队建设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纳尺度系统动力学方面作出了同行认可的贡献,解决了我国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振动控制问题。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210篇,论著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作为第一成果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九届副理事长
洪友士
副理事长
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并发展孔边裂纹扩展模型;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发表论文19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杰青;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 Acta Mech Sinica,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
刘人怀
副理事长
1940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和力学专业就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8年3月后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和校学报副主编等职,其间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作为西德洪堡研究会员,赴西德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并担任鲁尔大学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 1986年2月后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和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5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校长,1996年12月至2000年2月兼任党委书记;并兼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至2006年4月任校董事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与叶开源教授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他系统创造性地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层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求解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对航天航空、精密仪表、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设计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创立了实用的厚壁结构理论,成功地用于高压超高压容器和铁路高桥墩试制设计。此外,他还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等提供了研究成果。
龙勉
副理事长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理事、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理事,Cellular &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亚洲区主编、Molecular & Cellular Biomechanics、Journal of Biorheology编委等国际学术兼职。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组装、细胞-亚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以及抗体药物设计与评价、空间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工程。发表SCI论文33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卢天健
副理事长
祖籍福建福州,196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安交大学士、硕士,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西安交大副校长、教授,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SCI期刊Int J App Mech创始主编(共同)等,2004年归国前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大陆华人教授。 长期致力于开展“超轻多孔材料”及“生物组织热-力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在这两个前沿学科分支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开拓者和连续两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学科跨度大、前沿性强、原创性强等特点,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5本中英文专著、10篇JMPS(国际固体力学标志性期刊)论文、Adv Appl Mech和Appl Mech Rev综述各2篇以及300余篇其它论文中,被SCI收录186篇、他引1623次(近两年611次;h因子为22);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侨界贡献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第八届全英传热学会议最佳论文等奖项。 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和合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累计培养国内外研究生56名,指导博士后15名。
佘振苏
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座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在湍流研究拥有突出的国际影响,是湍流著名的SL标度律模型的创建人,其代表性论文自1994年发表以来一直在《物理快讯》所有湍流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曾在《自然》杂志发表1篇,《物理快讯》发表12篇,以及其他SCI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在生物、运动人体和思维等复杂系统领域开展了大跨度综合交叉的研究,尤其结合科技奥运的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了钱学森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思维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1993年获美国Sloan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Acta Sinica Mechanica副主编,为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和力学杂志做了许多工作。
杨 卫
副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2013年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过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并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周培源力学奖、获得国际工程科学学会的Eric Reissner奖和ASME的Calvin Rice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30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力学学报》与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执行局执委等。
张洪武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承担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工作。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4部。作为第一、二完成人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与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学术成果与所研发的计算力学软件已得到成功应用,在解决若干装备与结构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方面发挥了作用。
郑泉水
副理事长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03)、清华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微纳力学中心主任、清华航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Acta Mech. Solida Sinica主编、IMA J. Appl. Math.副主编;Acta Mech.、Acta Mech. Sinica、I. J. Non-Linear Mech.、I. J. Solids Struct.、Math. Mech. Solids等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有在英、法、德、美、澳等六年多的学术访问经历。 1980年代主要从事理性力学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1990年代系统开展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的研究,为该理论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做出了主要贡献;后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在Eshelby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后主要兴趣是微纳米力学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创了范德华滑移型新原理运动器件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共发表了SCI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1200余次 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单人)、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99)、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第一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第一获奖人)等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周哲玮
副理事长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SCI/EI)和《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职。主持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工作,成功举办“第11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2009,兰州),“力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级讲习班”(基金委,2009,上海),并在2009中国力学学会大会(郑州)上主持相关专题讨论。此前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2~5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1993,1998,2002,2007)和第7、9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1997,2004)。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包括Physics of Fluids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流动稳定性,微纳尺度流动的介观理论等。
第九届秘书长
冯西桥
秘书长
现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期刊《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Acta Mechanic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4)、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0)等奖励。 在固体力学、生物力学领域发表专著2部,SCI论文160余篇,SCI他人引用约800次。
第九届副秘书长
杨亚政(专职)
副秘书长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季葆华(聘)
副秘书长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陶建军(聘)
副秘书长
陶建军,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副系主任。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并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拜鲁伊特大学做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浮力驱动流、离心力驱动流的稳定性及层流-湍流转捩问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Phys. Rev. Lett.、J. Fluid Mech.、Phys. Rev. E、Phys. Fluids、J. Rheology等国际一流学术杂志。 所获奖励包括:光华奖(北京大学),挑战杯论文奖(北京大学),法国科技部博士后基金,德国洪堡基金等。
王正道 (聘)
副秘书长
姓名:周济福 职称:研究员 学位:工学硕士、理学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90 研究领域:环境流体力学;波、流、泥沙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流动;多孔介质渗流等 简历: 1965年3月 出生于湖北省 1981-1985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1988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1995 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5-199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200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1-2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2007-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周济福(聘)
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环境流体力学;波、流、泥沙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流动;多孔介质渗流等。简历: 1965年3月 出生于湖北省; 1981-1985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 1985-1988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 1988-1995 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 1995-199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200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1-2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 2007-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第九届常务理事
邓小刚
常务理事
我国航天飞行器计算流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分析领域的青年专家。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原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奖,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四篇被Sci收录,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邓小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群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成为国内第一个流体力学的创新群体。邓小刚研究员还是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机理若干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冯西桥
秘书长
现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期刊《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Acta Mechanic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4)、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0)等奖励。 在固体力学、生物力学领域发表专著2部,SCI论文160余篇,SCI他人引用约800次。
韩杰才
常务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力学学科)。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工作,如高超飞行器热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等。近年来, 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在碳/碳超高温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热/力耦合行为研究,超高温非烧蚀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抑制机理、高温热冲击性能表征、微结构控制以及高速飞行器蓝宝石红外透波材料、薄膜的热致破坏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篇、SCI收录78篇、被SCI他引547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27人。获得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999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共青团中央、国家科技部),中国青年科技奖。 近年来,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负责申请并成功取得2011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的承办权,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洪友士
常务理事
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并发展孔边裂纹扩展模型;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发表论文19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杰青;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 Acta Mech Sinica,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
胡海岩
理事长
胡海岩,男,工学博士,力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际理论与应用联盟(IUTAM)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等3种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5种SCI期刊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科技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带领学术团队建设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纳尺度系统动力学方面作出了同行认可的贡献,解决了我国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振动控制问题。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210篇,论著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作为第一成果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晨光
常务理事
黄晨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科院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分别于1990年、1992年在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工程中的热流固耦合问题等。在上述领域完成学术论文和报告7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爆炸与冲击》编委等。
黄风雷
常务理事
黄风雷,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在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爆炸毁伤力学、含能材料爆轰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2002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兵工学报》副主编。
黄培彦
常务理事
黄培彦,近5年来主要在“疲劳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桥梁加固新材料与新技术”等研究方向作出了较多的学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系列专著(5部)。 兼任广东省科协常务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疲劳专业组及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力学进展》、《实验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曾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第10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华南8省区第3次协作网学术会议、广东省力学学会2003~2005年会等,并协办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华南8省区第4次协作网学术会议等。
江 松
常务理事
江松,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4年底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硕士,1988年底获德国波恩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1988年至1990年在波恩大学做博士后。1996年底获德国教授(授课)资格(Habilitation)。自1997年起被聘任为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与数值方法,重点为Navier-Stokes方程和Euler方程的适定性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现担任德国、英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九种杂志的编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理事。 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2002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姜宗林
常务理事
姜宗林,1955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回国前在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任副教授,1999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兼任《Acta Mechanica Sinica》和《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学术期刊《Shock Waves》编委、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Thermophysics》国际咨询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二十四届国际激波会议主席(2004),国际激波研究院总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激波和爆轰物理;高焓非平衡流动;脉冲爆轰推进方法;高焓激波风洞技术;计算流体力学。
亢一澜
常务理事
亢一澜,近年来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实验力学测试技术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在细观力学实验测试技术、新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界面与断裂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数为SCI检索。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基金优秀结题奖励,美国容闳科技教育奖等奖励。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一项。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物理快报》、《科学通报》特邀编委。热心学会工作,与他人合作多次组织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
李玉龙
常务理事
李玉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5年4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以双边合作培养博士生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学习,1992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选拔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教授,1996年至2000年分别为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博士后、副研究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国防科工委第二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006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称号,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等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国际理论与实用力学联合会(IUTAM)材料力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力学组成员,教育部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理事,航空学会飞行器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抗坠毁设计,飞行器结构抗离散源撞击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其优化设计等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防预研以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4本,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80余篇。
李振环
常务理事
李振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工程结构强度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2004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力学学报(中文版)》(2007-)、《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2010-)和《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2007-)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7-)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2010)。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应用和教改等项目,作为参加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第四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10届工程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亚太会议(AEPA-2010)。
刘 桦
常务理事
自1991年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动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海岸工程建设,在高速水动力学、河口与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2005)、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周培源水动力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8篇。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防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以及河口与海岸重大工程研究课题5项。现任上海市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季刊》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力学进展》和《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刘人怀
副理事长
1940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和力学专业就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8年3月后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和校学报副主编等职,其间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作为西德洪堡研究会员,赴西德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并担任鲁尔大学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 1986年2月后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和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5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校长,1996年12月至2000年2月兼任党委书记;并兼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至2006年4月任校董事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与叶开源教授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他系统创造性地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层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求解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对航天航空、精密仪表、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设计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创立了实用的厚壁结构理论,成功地用于高压超高压容器和铁路高桥墩试制设计。此外,他还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等提供了研究成果。
龙 勉
副理事长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理事、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理事,Cellular &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亚洲区主编、Molecular & Cellular Biomechanics、Journal of Biorheology编委等国际学术兼职。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组装、细胞-亚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以及抗体药物设计与评价、空间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工程。发表SCI论文33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卢天健
副理事长
祖籍福建福州,196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安交大学士、硕士,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西安交大副校长、教授,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SCI期刊Int J App Mech创始主编(共同)等,2004年归国前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大陆华人教授。 长期致力于开展“超轻多孔材料”及“生物组织热-力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在这两个前沿学科分支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开拓者和连续两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学科跨度大、前沿性强、原创性强等特点,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5本中英文专著、10篇JMPS(国际固体力学标志性期刊)论文、Adv Appl Mech和Appl Mech Rev综述各2篇以及300余篇其它论文中,被SCI收录186篇、他引1623次(近两年611次;h因子为22);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侨界贡献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第八届全英传热学会议最佳论文等奖项。 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和合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累计培养国内外研究生56名,指导博士后15名。
陆夕云
常务理事
陆夕云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以及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非定常旋涡分离流及涡控制、血流动力学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联系电话:0551-3603223;e-mail: xlu@ustc.edu.cn;http://staff.ustc.edu.cn/~xlu
马兴瑞
常务理事
1978.10——1982.07 在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 1982.09——1985.04 在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5.04——1988.03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1988.03——1989.05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任教; 1989.05——199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1991.12被评为教授); 1992.04——1992.1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 1992.12——1995.0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主任(1993.10 被批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5.02——1996.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 1996.04——199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6.05——1999.09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02 兼任实践五号卫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1999.09——2007.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4.04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2007.0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07.10兼任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2007.10当选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2007.11兼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2008.03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10兼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2008.12兼任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总指挥,2009.03当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宇航学报》副主编、《振动工程学院》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编委。 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同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2004年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
孟 光
常务理事
孟光 博士,现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航天局副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8年3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并任西工大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8月至1993年8月先后在美国Texas A&M大学做博士后,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洪堡研究员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研究员。1996年9月至2000年11月任佛山大学教授、副校长;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孟光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彭向和
常务理事
彭向和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 1989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英国Leceister大学进修,1990年回国;1994年作为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由国家教委派赴美国Columbia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1996年应邀前往美国Connecticut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9年起在英国Strathclyde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2008年作为JSPS学者在日本东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 主要从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承担或作为主研参加了“温升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微结构机理及其描述”、“非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细片层复相材料接触疲劳损伤的微结构机理及其描述”、“非经典塑性本构关系及破坏理论”、“镍钛铌记忆合金宏细观力学行为研究”,“多场耦合下磁流变液特性的微结构机理及跨尺度分析”等二十多项国家和部省级课题,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在新型本构关系理论的基础及其应用、恶劣环境和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本构行为和失效、宏细观损伤本构理论、有限变形弹塑性理论及其在金属成形、精密成形中的应用、薄壳的弹塑性稳定性分析、功能材料的本构行为研究、材料本构关系的宏细观理论与平均场方法、超硬纳米复涂层力学特性的宏微观分析和功能梯度材料的安定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30余篇次。研究成果“内蕴时间材料本构关系理论的研究”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研究成果“智能机械结构及系统基础”获200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7),研究成果“快速加热下铝材和膜片的响应与失效研究”获2005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研究成果“磁流变液传力力学分析及应用” 获200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研究成果“生物复合材料及合金复相材料非均匀微结构研究”获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研究成果“基于微结构分析的生物复合材料及复相材料的研究”获2006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
佘振苏
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座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在湍流研究拥有突出的国际影响,是湍流著名的SL标度律模型的创建人,其代表性论文自1994年发表以来一直在《物理快讯》所有湍流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曾在《自然》杂志发表1篇,《物理快讯》发表12篇,以及其他SCI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在生物、运动人体和思维等复杂系统领域开展了大跨度综合交叉的研究,尤其结合科技奥运的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了钱学森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思维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1993年获美国Sloan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Acta Sinica Mechanica副主编,为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和力学杂志做了许多工作。
申长雨
常务理事
申长雨,郑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6月生于河南南阳。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郑州大学校长、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化工学报》、《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中国塑料》、《工程塑料应用》、《模具工业》、等学术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发展了注塑成型充模/保压、冷却、翘曲等过程的数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塑料成型过程中微结构的生成和演化,以及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注塑模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发展了高效实用的塑料成型工艺控制、塑料模具优化设计模型和算法;研制出了高抗冲击性和高光谱透过率的“神七”出舱服面窗制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高分子成型过程模型化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高分子成型加工条件-微观结构演化-制品性能预测多尺度建模及计算方法 航天、国防、高铁等战略用塑料件制造理论和关键技术
沈 清
常务理事
沈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 1. 总装备部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 2.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3.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4. 美国AIAA会员 荣誉称号与奖励 1. 200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 2004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3. 2007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 4. 2009年获“2008年度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2009。 学历: 1. 1995/2-1997/1作为高访赴美进修。曾在San Diego州立大学航天工程系、Memphis大学机械工程系、Louisiana理工大学数学系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 1992/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博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3. 1988/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4. 1985/7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 任职: 2004-2008年任国防973计划“可压缩湍流研究项目”技术首席 2003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研究员 2000起任博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8起任硕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7/12起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研究员 1993/12至1997/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副研究员 1992/5至1993/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 2. 分离流与旋涡流。 3. 可压缩粘性边界层和混合层的稳定性。 4. 流动显示。 5. 高超声速飞行器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湍流。
王 乘
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和计算机仿真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解决了特大型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安全高效运行、电网运行仿真及输电线路安全和国防工程武器装备数字化仿真等方面多个理论和技术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经济效益达15亿元。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2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现任河海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王光谦
常务理事
王光谦,1962年生。1978至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习,1990-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工作,1994年受聘为教授,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1、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理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2、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3、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0),二等奖2项(排名1)。 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首席科学家,成果应用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
王建祥
常务理事
王建祥,1995年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分别在英国和丹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力学、非均质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研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和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非均质材料细观力学和广义传导性能、纳米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担任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nce China (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固体力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编委。王建祥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等荣誉,以及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2006-2010)、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第23届国际力学大会(ICTAM2012, 北京)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联合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吴林志
常务理事
多年来从事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制备/分析/评价一体化、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现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计算力学学报》编委、《力学进展》编委等职。截止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入103篇,SCI他引350余次。每年,为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等刊物审稿10余篇。
杨 卫
副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工大,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年8月~2013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编辑Elsevier大型手册《结构完整性大全》第8卷《界面与纳观断裂》;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阐述细观塑性理论的主要框架;近年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论文在PRL,NanoLetters,PNAS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180篇,被SCI引用超过16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全委会委员等。
杨嘉陵
常务理事
杨嘉陵,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至1990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92年-9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工作,93年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塑性动力学、飞行器抗冲撞和防护技术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及型号项目在内的等多个研究课题,基础理论成果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应用成果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任总参陆航局武装直升机高层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等。是《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的编委。
于起峰
常务理事
于起峰,男,山东威海人,1958年4月生,1996年获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和大尺度运动测量的技术科学问题研究,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攻克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和自动实时三维运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运动单像机测量点目标三维运动、不通视多点动态变形监测和不稳定测量平台动态校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飞行器视觉导航系列新方法,提高了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干涉条纹图相位无损降噪和条纹中心线系统误差消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国防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1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27篇,EI收录近百篇。
袁 驷
常务理事
现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工程力学》主编、《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国际杂志construction Innovation编委和《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各一项,1991年获“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延续资助),1995年获宝刚教育奖优秀老师特等奖(第一名),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1997年获北京市优秀老师等奖励,1998年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名(第一作者)。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分别获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2年分别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和二等奖(唯一完成人)各一项。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线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1993年出版了独著的国内外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Lines。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近年出版了《结构力学教程》(第四作者)、《程序结构力学》(唯一作者)、《Fortran 90编程指南》(第一译者)、《结构力学求解器》(第一作者)等面向21世纪的教材和软件。已培养博士10几名、硕士数十名。
翟婉明
常务理事
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工程振动特别是铁路工程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及中国图书奖,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完成的成果“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个人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首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世革
常务理事
詹世革,女,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从事力学学科的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专家开展力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共同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基金渠道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主办的期刊(如《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进展》)等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举办力学学科各领域的“高级讲习班”,加强相关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对学科的整体了解,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召开青年学者研讨会,促进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张 伟
常务理事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天津大学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9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教授。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专家,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应用力学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编委, Cognitive Neurodynamics编委,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2004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0多篇,6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100多篇论文被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 在材料和结构的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规范形的理论和应用,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非线性连续系统的全局动力学,减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流体诱发的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张洪武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承担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工作。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4部。作为第一、二完成人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与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学术成果与所研发的计算力学软件已得到成功应用,在解决若干装备与结构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方面发挥了作用。
赵跃宇
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湖南省、机械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非完整力学系统的混沌研究和工程力学中心哈密顿体系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持索—梁组合结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不同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0余篇。 对学会工作的贡献:积极参与学会相关事务,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和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的执行主编,主要负责学报的日常工作。曾组织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一般力学学术会议。
郑泉水
副理事长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03)、清华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微纳力学中心主任、清华航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Acta Mech. Solida Sinica主编、IMA J. Appl. Math.副主编;Acta Mech.、Acta Mech. Sinica、I. J. Non-Linear Mech.、I. J. Solids Struct.、Math. Mech. Solids等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有在英、法、德、美、澳等六年多的学术访问经历。 1980年代主要从事理性力学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1990年代系统开展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的研究,为该理论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做出了主要贡献;后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在Eshelby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后主要兴趣是微纳米力学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创了范德华滑移型新原理运动器件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共发表了SCI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1200余次 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单人)、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99)、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第一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第一获奖人)等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仲 政
常务理事
仲政,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编委,《力学季刊》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计算力学与仿真、结构的振动、噪声与控制。 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
周又和
常务理事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兰州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兰州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 在国内率先开拓了与高技术密切相关联的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并结合我国重大风沙环境问题开展了其形成和演化的力学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前期预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合作基金(国内合作者)、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国防基础科技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等。已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电磁固体结构力学》学术专著1部。2000年以前完成的3项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有关风沙环境力学的科研项目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有关电磁固体力学的科研项目于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2),有关超导悬浮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于2007年在IEEE Tra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发表后于2008年被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于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授予的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于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同年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2009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奖励,主持的《理论力学》课程、本科生教学团队和力学本科特色专业先后于2007、2008和2009年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周哲玮
副理事长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SCI/EI)和《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职。主持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工作,成功举办“第11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2009,兰州),“力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级讲习班”(基金委,2009,上海),并在2009中国力学学会大会(郑州)上主持相关专题讨论。此前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2~5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1993,1998,2002,2007)和第7、9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1997,2004)。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包括Physics of Fluids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流动稳定性,微纳尺度流动的介观理论等。
第九届理事
白新理
理事
1984年底获工学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校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河南省优秀教师,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十五”优秀科研工作者。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委员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工程结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设计。将力学方法应用于水工结构、机械结构等,结构优化设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主持的力学教改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撰写科研论文80多篇,出版编著5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9门力学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
柴国钟
理事
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负责人,曾被中国力学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 从80年代初开始一直从事计算力学、断裂力学及工程应用的研究。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其它省部级项目8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作为第一作者在Comp. Meth. Appl. Mech. Engng.,Eng. Fract. Mech.,Fat. Fract. Engng. Mater. Struct.,Nuclear Eng. Design等著名的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摘录40余篇次。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积极协助理事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组织和参加浙江省力学学会的各项发展和日常工作。
陈常青
理事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3和199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7至2001年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至2009年任教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和《Multidispline Model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期刊编委。 主要在机敏材料与智能结构力学、超轻多孔材料力学和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引用700多篇次。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等荣誉和奖励。
陈超核
理事
陈超核,工学博士,男,汉族,湖南蓝山人,1962年8月生。 1983 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1988 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舶结构力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3年~1985年,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结构研究室任工程师;1988年~1997年,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2010年,在海南大学工作,曾任建筑工程系系主任,理工学院副院长,海南大学科研处处长。2000年晋升教授。 1998年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现任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船舶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学术兼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海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 教学方面,主讲了《船舶结构力学》、《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弹性力学》、《钢结构原理》、《波浪载荷》、《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进展(I)》、《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999年海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一等奖,2003年获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 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包括:“水面舰艇在高浪级下波浪载荷的非线性理论与试验研究” 、“船体薄壁梁结构对非线性波浪载荷的时域响应” 、“大开口船舶弯扭组合分析程序系统开发与应用” 、“汉申线集装箱运输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船舶流固耦合及对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响应研究” 、“内河船体结构直接计算法研究” 等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另有多项科研课题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海及海洋环境中FRP-钢筋混凝土高耐久性构件的研究” (50868004) 、“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动力特性研究”(5104901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船舶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51039006)。主持中海油科技项目2项:“水下管汇系统设计及安装方案技术支持”、“导管架平台疲劳裂纹评估技术应用研究”。
陈建康
理事
陈建康,男,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执行院长,兼任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高聚物复合材料损伤力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Acta Materialia》、《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Corrosion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
陈立群
理事
从事动力学、振动和控制研究和教学。在轴向运动连续体振动分析与控制、混沌控制和同步化、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和控制、力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等方面做出贡献。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发表论文被SCI收录百余篇,SCI检索他引千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负责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负责人。 2005年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学术兼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非线性动力学专业组长,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力学与实践》和《力学进展》编委,《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特邀编委。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众力学丛书编委。
陈维毅
理事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专业为生物力学,主要研究方向:骨力学(密质骨的粘弹塑性、疲劳损伤,软骨及松质骨的力学特性)、肌肉力学(肌肉的收缩、本构关系)、头颅防护、人体运动模型、眼球力学(眼球的运动模型、眼外肌疾患的手术治疗及手术量计算、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等。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两部、专著一部。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眼球的运动模型及其在治疗眼外肌疾患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1~1998.12)。该项完成内容:建立了考虑六条眼外肌的眼球三维运动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治疗斜视时眼肌切逗与移位的手术量,其结果与眼科专家的实际手术结果相符。
陈伟球
理事
陈伟球,男,1969年6月生,江苏吴江人。1996年浙江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毕业,1996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系工作,于1999年7月和2000年12月分别晋升副教授和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压电材料及功能梯度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分析、三维断裂和接触问题、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理论及实验、流固耦合等。已与人合作出版英文专著2部和中文专著1部,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150篇左右为SCI所收录,被他人SCI论文引用超过900次,个人H指数为21。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各一项;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8年获“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第十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陈迎春
理事
陈迎春,自1983年9月,先后参与中国飞豹JH7系列飞机、MPC-75、AE100、MD82、小鹰-500、新型通用空地导弹KD-88、766电子干扰吊舱、导航/瞄准/激光吊舱、大型军用运输机、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大型客机C919等军民用飞机、导弹、吊舱型号的研制,历任JH7系列飞机副总设计师、小鹰-500飞机副总设计师、新型通用空地导弹KD-88副总设计师、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负责人、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副总设计师、ARJ21发展型项目负责人、大型客机C919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总设计师,长期负责和领导我国大型飞机等多个型号研制和多项重大预研课题,主持多个型号的对外合作工作,完成了多项开创性研究工作,为我国航空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大型客机项目中,协助总设计师负责筹备组建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形成大型客机研制的国家队,领导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冶金材料等行业和总装29基地、高等院校等47家单位近500位专家,联合开展大型客机的调研、论证、设计、计算、试验、分析、咨询和专题评估评审,开展总体技术方案研究,组织关键技术攻关,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型号顺利进入预发展阶段创造了条件。 在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创立我国民机增升装置、构型管理、飞行试验等设计研究专业领域,支持和推动飞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等学科专业的发展。
陈映秋
理事
陈映秋1984年毕业于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所)、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主持中日韩国印度四国船级社合作项目、欧中合作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防科工委、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十五项重大项目的研究;2003-2009年,担任中国船型开发项目(科工委、工信部项目)主持人,开发了新型散货船型、共同规范船型(油船、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型50余个,解决了船舶超大型化的力学前沿问题,为我国成为造船大国稍尽绵薄。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长期担任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船体强度专家组成员(1994-2007年)、国际船级社协会共同规范(CSR)散货船技术委员会委员、编写组成员(2003-2006年);担任中国船级社副总工程师(2001-2008年),负责中国船级社的船舶/海洋工程规范、科研项目、审图管理、重大技术把关等工作;现任中国船级社技术咨询和评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2008年至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1996年至今)、CSNAME力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至今)。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设计原理与准则专家委员会委员(2000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起)。 现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结构力学、工艺力学、结构风险分析等。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 在国内外主要学术会议、主要刊物共发表文章60余篇。
陈自力
理事
陈自力 ,男,1965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中南林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力学教研室主任、力学实验中心主任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应用力学学会理事。 1.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应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1990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 3.2006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工程航天航空与力学学院,获博士学位 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长沙式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专项及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程赫明
理事
主持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厂矿委托科技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科技合作项目“钢纤维混凝土在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中,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工作,并与曲-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云南省公路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1500米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段,该项技术已成功推广到云南省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中。现任云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邓小刚
理事
我国航天飞行器计算流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分析领域的青年专家。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原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奖,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四篇被Sci收录,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邓小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群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成为国内第一个流体力学的创新群体。邓小刚研究员还是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机理若干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丁光宏
理事
丁光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7月生。1980.9-1984.7,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获理学学士;1984.9-1987.7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研究生生物力学方向获理学硕士。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主任。 荣誉称号: 2007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5年上海市领军人才,连续二届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1993)。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德中医研究学会副主席,中德中医研究赞助者学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针刺研究》、《医用生物力学》、《复旦学报(理科版)》、《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和《生物医学工程进展》等杂志编委。 主要学术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7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二完成人),2000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类,第一完成人),1999年宝钢教育奖,1997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学术著作: 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著上海市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力学与现代生活》,主译《电生理学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 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力学与现代工程,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物力学实验,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中医方法论的传承与创新,等十几门课程。 研究课题: 负责的科研课题二十余项,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973)课题,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攻关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交叉学科项目等。
丁克勤
理事
丁克勤,男,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员)。近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部级项目17项,已鉴定的14项成果中12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成果如下:提出了起重机械运行状态虚拟仿真评价方法,并编制了起重机械运行状态虚拟仿真评价方法指南;系统地提出了客运索道安全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建立了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基本理论和试验平台,形成了我国自主产权系列化射线数字成像产品研发的能力,并研制开发了射线数字成像(DR)和计算机成像(CR)检测系列设备;系统开展了漏磁、磁记忆等电磁检测技术研究,解决了电磁检测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磁记忆检测仪器与漏磁检测设备,已形成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热心学会工作,积极参加学会和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为学会的发展献计献策。
冯西桥
秘书长
现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期刊《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Acta Mechanic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4)、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0)等奖励。 在固体力学、生物力学领域发表专著2部,SCI论文160余篇,SCI他人引用约800次。
冯夏庭
理事
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作为首席科学家,与谢和平院士联合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2008年结题);2009年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先后主持锦屏II水电站、水布垭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以及多个矿山等的岩石力学问题研究重点项目1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作为参加人,还获得省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先后发表被SCI收录论文50余篇,EI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1篇论文被Elsevier出版社评为20篇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岩土力学与工程方面的论文之一。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做大会报告10余次,国内学术大会特邀报告30余次。应邀到英国、日本、瑞典、法国、加拿大、美国、南非等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国际合作研究、讲学和学术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9年5月当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委员会主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和《Geomechanics and Tunneling》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alytic and Numer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顾问编委、《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学报》等7个学报编委、《The Hong Kong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Transactions》Transaction International Advisor、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岩石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等10个国家联合资助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DECOVALEX指导委员会成员、国防科工委高放废物地质地质处置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多次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副主席和学术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南非金山大学Senior Research officer、法国里尔科技大学访问教授、英国帝国理工访问学者、日本资源环境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ITIT特别研究员等。
符 松
理事
研究工作以湍流和转捩模式研究为基础。近年来提出了高超声速转捩模式,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工作在学术和实际应用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学术论文发表于PRE、Phys Fluids、JCP等国际一流物理和流体基础研究刊物,以及AIAA J、J Aircraft等一流的航空领域的学术刊物。 曾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推动“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的举行,致力于我国流体力学的发展。担任APISAT、ETMM、HRLM、ICCFD、THMT、TSFP和亚洲流体力学等国际会议委员会委员。 AIAA Journal、《中国科学》G缉、《力学进展》和《清华大学学报》副主编; Flow, Turbulence and Combustion顾问编委。 讲授的流体力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
高正红
理事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及飞行力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先后负责、85、95国防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基金、航空科学基金以及与有关设计部门的合作等多项科研任务,完成了“整机气动外形与RCS一体化设计”、“大迎角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计算研究”、 “第三代战斗机大迎角飞行动态特性研究”等研究工作。分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次;1992年获得德国洪堡科研基金,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从事非定常旋涡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1999年获得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积极支持学会工作,认真完成承担的任务。
龚兴龙
理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实验力学》常务副主编。 1983年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1993年赴日本琦玉大学联合培养,1996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电波工业股份公司,长期从事实验力学和人工材料及其精密器件的研发。2003年2月回国后,立足于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服务于国防安全和国家重大需求,在磁流变材料与振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2005年以来,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刊物论文引用三百多次,并被受理了19项发明专利,其中9项已获授权。
郭 旭
理事
在有关结构拓扑优化奇异最优解的研究中取得了为同行所公认的创新性成果。相关工作曾先后获得200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二获奖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柯西玻恩准则的碳纳米管本构模型,被同行多次较大篇幅实质性引用并给与较好的评价。提出了鲁棒优化设计的可置信性优化列式并发展了高效的数值求解算法。系列成果发表于IJNME、CMAME等著名国际期刊。在JMPS、IJSS、IJNME、CMAM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曾先后获得2005年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2009)、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 CADLM Intelligent Optimal Design Prize等多项国内外学术以及人才奖励。目前担任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组织了与青年学者有关的学术活动。作为大会主席之一以及召集人组织了2010年全国多尺度力学研讨会以及2009年力学大会多尺度力学分会场等。作为大会秘书参与组织了力学学会主办的2009年结构优化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
郭万林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和江苏省首届攀登计划。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防预研和基础研究等项目。近年在国防院校率先开展纳智能材料器件和纳机电系统新领域的研究,推动建立校纳米科技中心、成立纳米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体,创建国防交叉学科“纳智能材料结构与仿生工程”基地,获工信部建设支持。共发表学术刊物论文300余篇,被SCI源刊物论文引用800余次。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年会会议“分子物理力学“专题研讨会和“力学与未来国防高科技”力学沙龙。
郭兴明
理事
郭兴明,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和1994年分获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1)连续介质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2)非均匀材料和结构的多尺度力学;(3)微纳米力学。 曾负责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基金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基金项目等,在中国科学A, Acta Mechanica Sinica,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力学学报, Carbon, Nan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B, Proc Royal Soc A,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Solid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现任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副主编、国际工程师联合会(IA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编委、“计算力学”特邀编委。
韩 强
理事
韩强博士,教授, 博导,1985、1990和1996年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太原理工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5月起师从胡海岩院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12月在南航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4月出站至华南理工大学工作至今。 现任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兴华人才工程“非线性力学”科研团队学术负责人,兼任《计算力学学报》编委, 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副主编,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理事,6个国外学术刊物的特邀审稿人,是华南理工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的博士生博士学位论文在2008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EI收录30篇,主要科研论文被期刊论文他引300余次,其中,SCI他引170余次,单篇SCI他引最高39次。 研究领域涉及纳米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冲击动力学,在基础研究的若干领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同时,致力于力学基础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新的路面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应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道路使用寿命,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车辆、无人机、磁悬浮列车抗冲击设计和有限元动态仿真、模态分析等方面也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韩 旭
理事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入选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及其应用、计算反求技术与优化、车辆及运载工程。 目前主持在研课题有国防973项目、国家杰青项目、国家973子课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项目。出版英文著作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EI收录论文8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或邀请报告。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10,排名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2006和2008,排名分别为第1和第2),获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2007)和湖南省青年科技奖(2007)等奖励;此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2009,排名第5)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2006和2009,排名分别为第3和第4)。
韩杰才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力学学科)。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工作,如高超飞行器热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等。近年来, 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在碳/碳超高温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热/力耦合行为研究,超高温非烧蚀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抑制机理、高温热冲击性能表征、微结构控制以及高速飞行器蓝宝石红外透波材料、薄膜的热致破坏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篇、SCI收录78篇、被SCI他引547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27人。获得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999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共青团中央、国家科技部),中国青年科技奖。 近年来,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负责申请并成功取得2011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的承办权,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何国威
理事
何国威,男,博士,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Terrestrial Energy System”专业委员会委员,《Aata Mech Sinica》,《中国科学》G辑和《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的编委,《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副主编。198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系,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1995年至1997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理论物理所和法国原子能中心天体物理所任研究助理;1997年至2000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理论部工作;2000年至2002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兰利研究中心ICASE任Senior Staff Scientist。 何国威的工作特点是以统计物理和应用数学为工具,发展湍流及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湍流的物理机制和工程中的复杂流动问题。他的主要学术成果为湍流的时空关联理论:(1)原创性的发展了湍流的椭圆模型,它是对时空关联的二阶逼近,而经典的泰勒冻结模型是一阶逼近;(2)发展了湍流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它成为评估和发展湍流亚格子模型的重要工具。 曾获中科院力学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等奖(1994);北京市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1995);中国力学学会优秀青年奖(1997);199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法国CNRS-K.C.Wong Fellowship(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Senior Fellowship (2000,2003,2004);Summer Program Fellowship (2002); 2009年当选为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Associate Fellow。
何建国
理事
何建国,男,回族,1960年生,山东济南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宁夏大学校长, 兼任《食品与机械》杂志特约编委、《宁夏工程技术》主编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食品机械及自动控制、农产品无损检测、食品物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完成企业技术革新项目10余项,获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首届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后稷金像奖”、“96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97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团中央“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类)”三等奖等荣誉。
何小元
理事
何小元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力学师资班,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3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获固体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政协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力学研究所所长,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和《力学季刊》编委;国际实验力学学会会员;政协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东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 十多年来,曾赴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并多次赴美国、德国、希腊、新加坡、日本、印度、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组委会主席2008年在南京组织召开了“2008国际实验力学学术会议”,来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近年来,曾应邀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湘潭大学和扬州大学等做专题学术报告。已指导实验力学方面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主持完成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十多项,主编会议论文集2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100多篇次。并获多项国家专利。
洪友士
副理事长
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成果:钢中第二相颗粒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并发展孔边裂纹扩展模型;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发表论文19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杰青;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Fatigue Fract Eng Mater Struct, Acta Mech Sinica, 《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
胡 平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两个国际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是汽车虚拟设计与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这些研究方向将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数学和力学理论与方法、工程实验技术、数据库与专家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紧密交叉与融合,主要研究汽车车身及部件的现代设计、工艺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技术。 先后主持了包括两项重点项目在内的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十一、五”汽车电子重大产业化专项基金项目以及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在内的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50项。发表学术论文245篇。作为第二完成人,两项理论成果分别获1993和1995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应用成果获1996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负责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评选并授予GM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1项。 在担任力促会主任委员期间,参与主办了多次中国CAE年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以及在汽车、石油、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产学研结合的会议,参会人员总数达3000多人次。创办了力促会的专业网站,累计浏览量达到12万人次。
胡海波
理事
胡海波,男,1965年3月出生,副博士,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力学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力学与数学学科主任,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爆轰与冲击波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内爆动力学实验及测试技术、材料高应变率性能及断裂、金属材料冲击相变、内爆界面不稳定性-湍流混合实验、武器化爆安全性、爆炸技术应用等方向课题研究。发表公开论文50余篇,在国内外同行研究中具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水平。 先后获得部委级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2001年入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双百人才”、“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获得“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第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03年获得“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8年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敏数理科学奖”, 2009年获中国科协“求是青年实用工程奖”。
胡海岩
理事长
胡海岩,男,工学博士,力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际理论与应用联盟(IUTAM)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等3种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5种SCI期刊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科技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带领学术团队建设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纳尺度系统动力学方面作出了同行认可的贡献,解决了我国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振动控制问题。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210篇,论著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作为第一成果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胡宏玖
理事
胡宏玖 1969年9月生,1996年1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6-1998在上海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访问研究。现为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管道及波纹管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力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主持完成了13项高聚物新材料制备及相关力学性能研究的科研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研制的非石棉纤维增强聚合物密封材料已为桑塔纳、红旗、奥迪等10余种轿车车型配套,获得了200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层压缝合工艺研发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管道补偿器,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和化工行业。
胡时胜
理事
胡时胜,1962年入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8年毕业并分配去铁道部第一铁路工程局,1978年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任教至今。 长期从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应力波及动态测试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讲授《应力波基础》和《材料动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国防科工委试点基金及总参等科研单位多项研究课题。 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已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成员),中科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成员)。现为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长。
胡元太
理事
胡元太,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从上海大学博士毕业,曾于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和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在美国Nebraska大学和加州大学做访问教授。任《固体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副主编,曾主持了2009年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暨2009年全国频率控制技术年会,是2010全国固体力学会议暨《固体力学学报》创刊三十周年庆祝会议的大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组员、“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组员。 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主持和参与了国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突破无限域自由流场假设,引入固壁边界效应,提出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有限域气穴动力学模型,揭示了边界性态对气穴振动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固壁应力波的传播特征,提出了抑制气穴诱导系统微扰动的有效方法;2)率先提出利用智能结构压电声波突破电磁屏蔽构想,建立了压电声透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其分析方法,解决了智能结构一体化建模难题。建立了含电场梯度的压电结构方程,发现梯度诱导色散特性,解决了电场梯度扰动难题;3)建立了压电俘能/储能系统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模型,揭示了结构与电路在多时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这类耦合作用对压电俘能器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主/偏场耦合的压电结构方程,建立了偏场表面波理论,提出了偏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发表SCI论文九十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两次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获得2009年度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奖。
黄 勇
理事
黄勇,工学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近十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结构的研究开发及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结构动力学”、“有限元理论及程序设计”等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在《建筑结构学报》、《空间结构》、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黄晨光
理事
黄晨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科院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分别于1990年、1992年在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工程中的热流固耦合问题等。在上述领域完成学术论文和报告7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爆炸与冲击》编委等。
黄风雷
理事
黄风雷,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在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爆炸毁伤力学、含能材料爆轰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2002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兵工学报》副主编。
黄模佳
理事
黄模佳,1982年本科毕业,1984年硕士毕业,2002年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毕业,曾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美国肯塔基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职务。现为南昌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博导,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材料微结构理论的研究,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被授予首届“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称号,在国际知名力学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4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了两项国家基金项目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与微结构关系的研究(2006年)”和“金属板材拉深成形性与材料微结构关系的研究(2010年)”, 2006年入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微结构理论及其在材料加工成形中的应用”,主持的项目《材料力学性质与材料微结构的关系及其应用》获2005年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获美国肯塔基大学Rishel奖。
黄培彦
理事
黄培彦,近5年来主要在“疲劳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桥梁加固新材料与新技术”等研究方向作出了较多的学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21世纪固体力学丛书》系列专著(5部)。 兼任广东省科协常务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疲劳专业组及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力学进展》、《实验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曾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第10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华南8省区第3次协作网学术会议、广东省力学学会2003~2005年会等,并协办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华南8省区第4次协作网学术会议等。
季葆华
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于1993和199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涡轮发动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8-2001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2001-2004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研究生物材料的微纳米力学与仿生力学。2004/8加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2008/11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任教授至今。200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同年获国家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青B)。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Molecular and Celluar Biomechanics, Regional editor(中国区),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编委, Acta Mechanica Sinica和力学学报特邀编委。2010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2011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生物材料与仿生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北京生物力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九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生物材料的力学与仿生,生物大分子的粗粒化建模,细胞粘附的力学建模,骨重建的细胞尺度的力学建模和分析等。
江 松
理事
江松,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4年底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硕士,1988年底获德国波恩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1988年至1990年在波恩大学做博士后。1996年底获德国教授(授课)资格(Habilitation)。自1997年起被聘任为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与数值方法,重点为Navier-Stokes方程和Euler方程的适定性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现担任德国、英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九种杂志的编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理事。 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2002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姜继海
理事
1985年9月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控制及自动化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3月—1993年10月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 Clausthal)做访问学者;2003年11月—2004年2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流体技术研究所做客座教授。1999年在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过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三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基金项目和及其他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65篇,出版教材和著作7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报发明专利21项。 主要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液压传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液压流体能量存储与转换关键技术研究,液压混合动力驱动理论及应用研究,新型液压元件及装置研究等。 社会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高级会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委员会液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机电、人体与环境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挖掘机分会理事;车辆传动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榆次液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机床与液压》杂志编委。
姜宗林
理事
姜宗林,1955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回国前在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任副教授,1999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兼任《Acta Mechanica Sinica》和《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学术期刊《Shock Waves》编委、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Thermophysics》国际咨询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二十四届国际激波会议主席(2004),国际激波研究院总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激波和爆轰物理;高焓非平衡流动;脉冲爆轰推进方法;高焓激波风洞技术;计算流体力学。
康国政
理事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德国“洪堡高级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在材料的循环本构理论和疲劳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已有52篇论文被SCI收录、107篇论文被EI收录,SCI他引240余篇次。 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多次国际性和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固体力学同行的交流以及与兄弟学会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
亢一澜
理事
亢一澜,近年来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实验力学测试技术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在细观力学实验测试技术、新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界面与断裂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数为SCI检索。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基金优秀结题奖励,美国容闳科技教育奖等奖励。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一项。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物理快报》、《科学通报》特邀编委。热心学会工作,与他人合作多次组织全国性力学学术会议。
孔令伟
理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TC40委员、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岩土力学》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与《土工基础》编委等职。 主要从事特殊土的力学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主持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与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2项;负责浅层天然气对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性能的影响与防治对策、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治理方案与监控技术、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镇江段)典型填方路段路基拓宽变形控制关键技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根式锚碇新基础应用可行性分析、湖北省十漫高速公路两郧断裂带滑坡地质灾害整治技术、杭州地铁含有害气体土层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与防治技术、河南省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工程膨胀土路基修筑方案与灾害防治技术、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公园地基处理效应评估及堆山工程监控等有特色的重要岩土工程应用研究;作为参加人曾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委托子题2项以及福建安砂水电站、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湖北省襄荆高速公路、江西永平铜矿、湖北汉洪高速公路等工程应用课题研究。 已发表学术论文139篇,被SCI、EI和ISTP收录79篇,其中3篇论文先后获第四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优秀论文奖与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合著专著《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参编《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本、著作3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1、第3)、三等奖1项(排名第2)、授权发明专利6 项。曾获武汉科技新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称号,已培养博士8名、硕士9名。
雷晓燕
理事
华东交通大学校长,教授,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86-1989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生学习,获博士学位。1991-1994年奥地利Innsbruck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2007年美国Kentucky大学高级研究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高级会员,《铁道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教育学术月刊编委。 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招标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合作项目等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国家新闻总署首届“三个一百”自然科学类原创图书1部;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通过省部级科研鉴定项目8项。
雷勇军
理事
博士,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省力学学会秘书长。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在英国Bristol大学空天工程系做访问学者,2004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与贮存寿命预估、计算固体力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1”工程、国家“863”和武器装备预研等重要科研项目15项,相关研究工作为解决某型号发动机药柱的改型设计和某航天产品的结构选型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数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6篇,被SCI,EI收录47篇。
李 刚
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指导专家组学术秘书,辽宁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层次人才(百人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198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1995年太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0年6月-2001年2月年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结构工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与应用、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分析方法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工程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参与写作专著1本,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和ISTP检索80余篇。其中,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将结构优化理论、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框架,深入系统研究了所涉及的理论、算法和程序实现等相关问题,应用于高层建筑及海洋平台等数个土木工程结构,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李 霆
理事
主持设计的主要工程: (1)广东科学中心,其成果“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获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中国建筑学会第六届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2009)。 (2)武汉协和医院外科大楼,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2007),长江防洪模型大厅获三等奖。 (3)湖北出版文化城,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2005),海南千年塔获三等奖。 主编参编的国家标准有:(1)主编《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参编《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3)参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参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及湖北省力学学会的工作,参加湖北省一级注册工程师的培训讲课工作。
李朋洲
理事
一直从事核电站和舰船核动力装置在地震、冲击和流体结构耦合作用下结构响应研究、核级设备鉴定研究和核电产品研发,曾先后负责或参与完成了部级研究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等共50余项;在反应堆结构冲击研究、流致振动研究、地震响应研究和核级设备鉴定研究领域具有于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核级设备鉴定实验室,为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核安全级设备的认证解决了的技术瓶颈。曾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称号和省部级成果奖7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以及国防科工委三等功1项,获专利1项。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术才
理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和锚固机理及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海外青年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122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专利6项。
李玉龙
理事
李玉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5年4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以双边合作培养博士生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学习,1992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选拔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教授,1996年至2000年分别为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博士后、副研究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国防科工委第二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006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称号,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森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等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国际理论与实用力学联合会(IUTAM)材料力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力学组成员,教育部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理事,航空学会飞行器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抗坠毁设计,飞行器结构抗离散源撞击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其优化设计等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防预研以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4本,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80余篇。
李振环
理事
李振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工程结构强度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2004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力学学报(中文版)》(2007-)、《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2010-)和《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2007-)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7-)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2010)。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应用和教改等项目,作为参加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第四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10届工程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亚太会议(AEPA-2010)。
梁 军
理事
学习简历: 1986.9-19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9-199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专业,直攻博 1992.9-1996.6 哈尔滨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本人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复合材料设计、应用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黑龙江省科协委员。 近年来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力学与材料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国防、航天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中的科学问题。主持并参加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05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参编著作1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3项。200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和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9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林绍忠
理事
1978年-1988年就读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1988年底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分配到长江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任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兼任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主要兼职包括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大坝协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研究工作,提出的拱坝静动力分析分载位移法及其与有限元地基的耦合方法在大型拱坝设计中得到应用;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程序及快速算法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在主持非连续变形分析和数值流形法及其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30余项三峡、南水北调、隔河岩、构皮滩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课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科技开发基金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特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各1项。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2008年获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刘 波
理事
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在内的11项纵向科研项目及多项企业联合项目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在包括Int. J. Solids Structures(国际固体结构杂志)、Eur. J. Mech.(欧洲力学杂志)、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理论与应用断裂力学)及《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在内的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由于在与夹杂复合材料相关的弹性大变形分析、与复合材料细观理论相关的材料缺口大变形分析、复杂非线性方程计算三个方面做出的创造性贡献,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他科技进步奖。 曾为中国力学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作为河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热心学会工作、责任心强、为学会工作兢兢业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 桦
理事
发布日期:2010-10-25 自1991年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动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海岸工程建设,在高速水动力学、河口与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2005)、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周培源水动力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8篇。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防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以及河口与海岸重大工程研究课题5项。现任上海市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力学季刊》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力学进展》和《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刘才山
理事
针对碰撞接触与摩擦现象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解决了经典碰撞动力学理论中的诸多难题,主要包括:由于接触摩擦引起的Painleve疑难问题;多点碰撞动力学问题;具有线、面等协调几何接触外形的含摩擦的接触碰撞动力学问题;澄清了传统经典力学中的一些模糊的概念,如滚动摩阻能量耗散机制,非完整约束形成的机理与破坏的条件等。揭示了散体链结构冲击过程中的孤立波现象;利用所发展的相关理论,对空间飞行器对接,空间飞行器着陆,以及众多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roc. Roy. Soc. A, Phy. Rev E., J.Applied Mechanics, ASME,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Nonlinear Dynamics等力学学科主流杂志。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多体系统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担任国际多体系统动力学联合委员会委员。
刘殿书
理事
197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建井专业学习,1982年考入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学习,导师杨善元教授,1985年硕士毕业后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任教师至今,期间1992年7月获博士学位,导师王树仁教授。 自1985年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爆破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于岩石与混凝土动态性能与本构关系、岩石爆破数值模拟和爆破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多项爆破工程项目,承担“近区爆破复合防护结构爆炸力学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部级研究项目近十项,发表“岩石爆破破碎的数值模拟”等论文。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
刘凯欣
理事
198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 1982年考取国家教育部招收的出国研究生赴日本留学。于1985年获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博士学位,到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0年被破格晋升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 1999年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北京大学,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任先进技术研究院冲击、爆炸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力学学报》编委,《计算力学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研究所所长,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青泉
理事
发布日期:2010-10-29 研究员/博导,博士,男,1965年4月出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World Association fo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Research, (WASER) Founding member,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泥沙研究》,《应用力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TPML编委。 主要从事环境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河流动力学与泥沙输运、水动力学、二相流体动力学、土壤侵蚀动力学、岩土体渗流与滑坡机理等。主持和承担完成了10多项国家及部门重要科研任务。曾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
刘人怀
副理事长
1940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和力学专业就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8年3月后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和校学报副主编等职,其间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作为西德洪堡研究会员,赴西德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并担任鲁尔大学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 1986年2月后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和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5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校长,1996年12月至2000年2月兼任党委书记;并兼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至2006年4月任校董事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与叶开源教授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他系统创造性地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层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求解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对航天航空、精密仪表、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设计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创立了实用的厚壁结构理论,成功地用于高压超高压容器和铁路高桥墩试制设计。此外,他还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等提供了研究成果。
刘伟庆
理事
刘伟庆,男,1964年生,江苏武进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江苏省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减振控制、结构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5部,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兼任国际减震学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
刘子强
理事
从事航天飞行器动态特性和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科技研发工作,曾负责和参与多种航天型号的空气动力特性的研究,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项目,总装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撰写科技论文及报告计50余篇。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20余篇。获部级青年科技成果三等奖、一等奖各1次,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排名1,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排名2。 自2000年参与力学学会工作,任第四届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流固耦合专业全国系列学术交流会和学科发展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对学科学术交流和产学研结合进行了必要的工作。并积极配合了学会整体工作的安排。
龙 勉
副理事长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理事、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理事,Cellular &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亚洲区主编、Molecular & Cellular Biomechanics、Journal of Biorheology编委等国际学术兼职。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组装、细胞-亚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以及抗体药物设计与评价、空间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工程。发表SCI论文33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卢天健
副理事长
祖籍福建福州,196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安交大学士、硕士,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西安交大副校长、教授,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委员,SCI期刊Int J App Mech创始主编(共同)等,2004年归国前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大陆华人教授。 长期致力于开展“超轻多孔材料”及“生物组织热-力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在这两个前沿学科分支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开拓者和连续两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学科跨度大、前沿性强、原创性强等特点,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5本中英文专著、10篇JMPS(国际固体力学标志性期刊)论文、Adv Appl Mech和Appl Mech Rev综述各2篇以及300余篇其它论文中,被SCI收录186篇、他引1623次(近两年611次;h因子为22);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侨界贡献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第八届全英传热学会议最佳论文等奖项。 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和合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累计培养国内外研究生56名,指导博士后15名。
陆夕云
理事
陆夕云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以及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非定常旋涡分离流及涡控制、血流动力学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联系电话:0551-3603223;e-mail: xlu@ustc.edu.cn;http://staff.ustc.edu.cn/~xlu
罗迎社
理事
罗迎社,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和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现任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国际流变学学会理事(唯一的中国籍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流变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兼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林业机械化工程博士点“先进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与分析”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力学学科专业负责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委。历任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所长(代所长)、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先进材料及其流变性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点负责人,湘潭大学“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指导小组主要成员。《力学学报》和《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委会编委。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省自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等省级奖近10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15篇,EI39篇,ISTP17篇。申报国家专利8项,其中5项获授权。出版统编教材2本,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门。2005年作为组委会主席在上海成功主办了第四届亚太流变学国际会议(PRCR4),是至今为止在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2本,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Springer 出版集团出版,后者所有论文由SCI、EI、ISTP同时收录。主持召开第八、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所主编的论文集分别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和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者所有论文由SCI、EI全部收录。在历届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期间筹备和主持召开了“流变学进展”分会场会议和相关专题研讨会。 从事专业: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变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加工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变形体的热-力学响应与耦合效应。
骆 英
理事
骆英教授,江苏扬中人,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机械工业“机械结构损伤检测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SPIE学会会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压电传感与驱动器技术、非均匀介质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耦合规律和失效问题及现代结构损伤监测新技术研究。固体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导,固体力学、结构工程、测控专业硕导,近十年来主持和承担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基础研究基金及“六大人才高峰”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等。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主持完成了大量科技服务工程测试项目,发明专利4项(授权2项)。 培养指导毕业及在读硕士生40名,博士生11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优秀代表。
马 巍
理事
马巍,男,1963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冻土协会执委、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冰川冻土》副主编、《土工基础》、《天然气地球科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杂志编委等。 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88年和2001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和奥地利工作学习。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获19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9年度获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曾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5年)、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1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铁道部重大项目2项、横向项目8项。 主要从事冻土力学与工程研究工作。在冻土强度与蠕变、深土冻土力学、冻土细微结构以及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和保护冻土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冻土破坏的抛物型屈服准则、冻土蠕变的的渐进屈服准则,以及冻土的综合变形方程,发展了深部冻土力学的研究;2)将“电镜-复型”技术应用到冻土蠕变研究,发现蠕变过程主要受控于冰晶基面沿剪切方向定向的粘塑流动,提出了冻土蠕变过程中冰相应力变化的分解模型;3)提出了冻结竖井中底鼓问题的计算模型及人工冻结深基坑支护中计算冻结墙厚度的“薄板”模型;提出了冻结壁最大变形下移的方程,校正了工程界长期沿用的“最大变形位于井壁上部三分之一处”的片面结论;4)首次将CT技术应用于冻土细观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在冻土变形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现象—结构的强化和弱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冻土蠕变的破坏机理奠定了基础。此成果1993年获亚洲地区CT技术应用十大科技成果之一。5)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首席科学家,提出了实现冷却路基、积极保护多年冻土设计思路的工程措施实施方案,搭建了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程平台,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筑路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提出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实现了青藏铁路从静态向动态设计的重要转变,成为青藏铁路工程的新设计理念;提出各种工程措施的设计参数、适用范围及对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提出了青藏铁路数字路基应实现集冻土预测、工程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信息化铁路的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为青藏铁路运营和维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EI收录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型专利10余项。培养硕士生6人、博士生12人、博士后3人。
马宏伟
理事
从事结构冲击动力学、结构安全与预警方面研究,在圆柱壳弹塑性动力扭转屈曲、泡沫金属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应力波管道损伤检测和结构损伤检测等方面研究有积极贡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0余篇。现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炸与冲击》杂志编委,《工程与试验》杂志编委,《应用力学学报》杂志编委,国际杂志Int. J. of Mechanics、Electronic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编委。 积极参加和支持力学学会工作,分别于2006年在广州主持“第二届全国力学课程论坛”,2007年在北京主持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7——“力学专业教育与改革”分会场,2008年作为论坛共同执行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国科协第18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在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
马静娴
理事
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工,一直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从事力学及可靠性方面的技术工作,担任核设备安全与可靠性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民用核设施核安全设备方面的安全审评、监督和科研工作,完成了多项核电工程的安全分析报告审评、重大不符合项的安全审评以及核电站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工作,解决了多项力学、可靠性专业领域技术难题,其工作得到了国家核安全局和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曾完成多项安全审评工作和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取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公开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会议交流文章、几十篇研究和技术审评报告。 现任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力学与工程结合工作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学会的有关活动。
马兴瑞
理事
1978.10——1982.07 在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 1982.09——1985.04 在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5.04——1988.03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1988.03——1989.05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任教; 1989.05——199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1991.12被评为教授); 1992.04——1992.1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 1992.12——1995.02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主任(1993.10 被批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5.02——1996.0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 1996.04——199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6.05——1999.09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02 兼任实践五号卫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1999.09——2007.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4.04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2007.0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07.10兼任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2007.10当选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2007.11兼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2008.03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10兼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2008.12兼任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总指挥,2009.03当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宇航学报》副主编、《振动工程学院》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编委。 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同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2004年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
孟 光
理事
孟光 博士,现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航天局副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8年3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并任西工大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8月至1993年8月先后在美国Texas A&M大学做博士后,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洪堡研究员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研究员。1996年9月至2000年11月任佛山大学教授、副校长;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孟光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缪协兴
理事
缪协兴,男,汉族,1959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后。 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主编。 缪协兴教授长期深入矿区,从事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建立了煤矿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框架。在深入研究层状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岩体力学”的概念;揭示了稳定采动岩体结构关键层的充填采煤原理,成功开发了利用矿区固体废物充填采空区置换“三下”压煤技术;揭示了稳定隔水关键层的保护矿区水资源原理,成功开发了矿区水资源保护技术;工程实践与推广应用涉及十多个大型矿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一或第二),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02篇,主要论著被他引1813次。
倪明玖
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磁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传热、核聚变工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实现了核聚变相关的强磁场及强磁场梯度作用下,复杂几何构型的金属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精确数值模拟,为热核聚变反应堆高效关键能量转换部件研发的进一步数值预测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核心成员发展了可以精确模拟强磁场作用下金属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并行软件平台HIMAG,已经成为美国热核聚变能量转换部件热流问题研究及部件研发的重要工具。发展的相关磁流体动力学模拟算法,在欧洲、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已经应用于研发高效能量转换的液态锂铅包层(欧洲HCLL,美国DCLL,中国DFLL,印度LLCB)。在J. Comp. Phys., Int. J Num. Meth. Eng., Int. J. Heat Mass Trans., Fusion Eng. Design, Fusion Sci. Tech., AIAA J. Num. Heat Transf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按力学学会的要求,积极履行力学学会理事所应尽的义务。同时将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参加力学学会举行的会议及主要活动,组织中科院研究生院积极参加力学相关的国际会议及国际组织活动。在力学学会统一领导下,将积极加强力学和核聚变科学的交叉方向研究,积极推动力学在聚变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聚变能源的发展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潘文霞
理事
潘文霞,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1月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1982年10月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日本,1988年9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大学等单位工作;入选中国科学科院97年度“百人计划” ,1998年8月到力学所工作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电推进技术;热等离子体的产生、状态控制、参数诊断;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及换热效果。过去主要从事过等离子体表层材料制备与改性,包括热障涂层制备、抗热冲击性能检测、金属表面熔凝或熔敷强化工艺、薄膜沉积;冷等离子体薄膜工艺;以及直流大气压层流等离子体射流产生、磁旋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研制等方面的研究。
潘一山
理事
1984年开始从事煤矿冲击地压研究,基于煤岩材料变形破坏机理,开展了以冲击地压为主的矿山动力灾害发生机理、预测和防治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及其判别准则,建立了数学模型,完善了冲击地压理论体系,成功研制了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成套技术及装备。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资助。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检索5篇,被EI检索30余篇,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后在国内12大矿区40余矿井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辽宁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积极组织辽宁省力学学会各类活动,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的各项事务。
彭向和
理事
彭向和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 1989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英国Leceister大学进修,1990年回国;1994年作为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由国家教委派赴美国Columbia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1996年应邀前往美国Connecticut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9年起在英国Strathclyde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2008年作为JSPS学者在日本东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 主要从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承担或作为主研参加了“温升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微结构机理及其描述”、“非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细片层复相材料接触疲劳损伤的微结构机理及其描述”、“非经典塑性本构关系及破坏理论”、“镍钛铌记忆合金宏细观力学行为研究”,“多场耦合下磁流变液特性的微结构机理及跨尺度分析”等二十多项国家和部省级课题,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在新型本构关系理论的基础及其应用、恶劣环境和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本构行为和失效、宏细观损伤本构理论、有限变形弹塑性理论及其在金属成形、精密成形中的应用、薄壳的弹塑性稳定性分析、功能材料的本构行为研究、材料本构关系的宏细观理论与平均场方法、超硬纳米复涂层力学特性的宏微观分析和功能梯度材料的安定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30余篇次。研究成果“内蕴时间材料本构关系理论的研究”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研究成果“智能机械结构及系统基础”获200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7),研究成果“快速加热下铝材和膜片的响应与失效研究”获2005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研究成果“磁流变液传力力学分析及应用” 获200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研究成果“生物复合材料及合金复相材料非均匀微结构研究”获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研究成果“基于微结构分析的生物复合材料及复相材料的研究”获2006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
钱向东
理事
钱向东,男,博士,教授,民盟成员,江苏省吴江市人,1963年12月生。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水工建筑力学专业,并留校参加工作。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获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从事工程力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值分析方法与计算软件、结构数值模拟与计算机仿真、工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安全评价。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三峡、南水北调、小湾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科研项目三十多项,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及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获 “第四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1994-1998年度江苏省优秀力学工作者”等荣誉和称号。
沙爱民
理事
沙爱民,男,安徽宣城人。西安公路学院公路工程专业学士及硕士毕业、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经历。 现为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道路交通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和《公路交通科技》编委会委员。 长期从事道路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以半刚性基层理论与应用为代表的特色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主持开展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授权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EI、SCI收录30余篇,出版科研著作《半刚性路面材料结构与性能》、《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材料动力特性与动态参数》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被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尚新春
理事
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和非线性力学及计算动力学研究。在Int. J. Engng Science, Int. J. Nonlinear Mech., Comm. Mech. Res.,Smart Mater. Struct., Int J Numer Anal Meth Geomech, Phys. Status Solidi (b),《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项目获国家和教育部多项基金的资助。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类橡胶材料的空穴萌生(cavitation)的分岔、突变及边界层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几个新的精确解析解,给出了一些材料局部损伤机理的新结论。还开展了弹性平板过屈曲分叉以及球面和环面薄膜膨胀失稳的研究。在爱尔兰国立大学留学期间,发展了h和p-version传递矩阵法,得到了组合旋转壳振动问题新的精确解析解。回国后开展了航天器宇航员用品减振包装、磁致伸缩微作动器(MEMS)、形状记忆合金心血管支架振动、输液管道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和水合物开采的相变移动界面分析等工程力学问题的研究,以及C60纳米球壳结构的振动分析和弹塑性材料空穴萌生的分岔理论研究等。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生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与R. Lakes教授合作在负泊松比和负刚度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取得成果,并被Phys. Status Solidi (b)选为封面文章。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近几年在热冲击下金属材料空化和破坏机理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面有新的进展。组织承办了第13届北京力学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佘振苏
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座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在湍流研究拥有突出的国际影响,是湍流著名的SL标度律模型的创建人,其代表性论文自1994年发表以来一直在《物理快讯》所有湍流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曾在《自然》杂志发表1篇,《物理快讯》发表12篇,以及其他SCI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在生物、运动人体和思维等复杂系统领域开展了大跨度综合交叉的研究,尤其结合科技奥运的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了钱学森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思维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1993年获美国Sloan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Acta Sinica Mechanica副主编,为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和力学杂志做了许多工作。
申长雨
理事
申长雨,郑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6月生于河南南阳。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郑州大学校长、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化工学报》、《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中国塑料》、《工程塑料应用》、《模具工业》、等学术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发展了注塑成型充模/保压、冷却、翘曲等过程的数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塑料成型过程中微结构的生成和演化,以及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注塑模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发展了高效实用的塑料成型工艺控制、塑料模具优化设计模型和算法;研制出了高抗冲击性和高光谱透过率的“神七”出舱服面窗制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高分子成型过程模型化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高分子成型加工条件-微观结构演化-制品性能预测多尺度建模及计算方法 航天、国防、高铁等战略用塑料件制造理论和关键技术
申胜平
理事
申胜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和199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在日本神户大学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工作。2005年7月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为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国际期刊《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IS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及《应用力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应邀担任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功能材料力学行为及多场多尺度理论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3项等。在J. Mech. Phys. Solid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共被SCI他引800多次。
沈 俊
理事
沈俊,男,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和主持岩土工程加固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是单位岩土工程和实验力学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提高我国岩土加固技术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解决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岩体加固技术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1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并获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2、4),三等奖2项(排名第4、4),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2、2、4)、二等奖9项(排名第1、2、2、3、3、4、4、5、6)、三等奖2项(排名第4、5)。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2001年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200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防护工程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军训和兵种部学科带头人,2010年7月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沈 清
理事
沈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 1. 总装备部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 2.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3.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4. 美国AIAA会员 荣誉称号与奖励 1. 200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 2004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3. 2007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 4. 2009年获“2008年度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2009。 学历: 1. 1995/2-1997/1作为高访赴美进修。曾在San Diego州立大学航天工程系、Memphis大学机械工程系、Louisiana理工大学数学系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 1992/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博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3. 1988/4于气动中心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导师为张涵信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 4. 1985/7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 任职: 2004-2008年任国防973计划“可压缩湍流研究项目”技术首席 2003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所研究员 2000起任博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8起任硕士生导师(气动中心) 1997/12起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研究员 1993/12至1997/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副研究员 1992/5至1993/12任气动中心总体技术部二室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 2. 分离流与旋涡流。 3. 可压缩粘性边界层和混合层的稳定性。 4. 流动显示。 5. 高超声速飞行器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湍流。
施惠基
理事
1987年至1995年在法国留学,获洛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和物理学博士,获梅斯科学院科学成果奖,1995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强度与振动中心主任。法国教育部教授资质和长期客座教授,国家精品课材料力学负责人。 从事环境因素下新型材料强度分析和损伤机理的研究,以及对材料的疲劳、断裂、蠕变和磨损等性能的微观和宏观性能的评价。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基金和重大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18项。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 所承担的学术职务有国际疲劳杂志责任编委,国际JMST杂志编委,机械强度,实验力学,失效分析等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组织两届全国力学基础教育讲习班,并做主题报告,在全国力学大会上,负责组织首次研究生力学教育研讨会。长期参与组织北京力学会各项活动和学术年会,负责实验力学委员会的工作,北方7省市力学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任秘书长。
史志铭
理事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固体力学专业和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起任内蒙古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2004年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细观力学、材料力学行为和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开发项目10余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EI收录19篇,EI收录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三项,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部、科技厅、人事厅等单位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区十佳青年学科带头人”、“第三届全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称号。
侍克斌
理事
发表科研论文134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专著各1部,主编和主审全国水利工程学科高等学校教材各1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有:过水土石坝(围堰)护坡结构稳定研究;无限或半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防渗结构渗透稳定研究;内陆寒冷干旱区碾压混凝土坝温控及抗裂研究;坝体、坝基及水库库区土工膜防渗的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研究;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及周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研究等。 作为新疆力学学会理事长,能积极组织和参与学会各项活动,团结同事,求真务实,结合区域实际,与学会领导一起策化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并付诸实施,如每年一届的新疆中学生力学竞赛、隔年一届的新疆大学生力学竞赛、定期的学会学术交流、出版科普读物等,主动为学会工作做贡献。
树学锋
理事
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合作研究项目。曾获得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 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加拿大国立研究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曾从事金属材料韧性撕裂特性、结构的混沌及非线性振动特性、电磁材料及结构非线性动力行为,无机单晶体本构关系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论著1部,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近期主要从事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材料在温度场、湿度场中的动力失效与可靠性评估,以及泡沫金属夹芯板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动态本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隋允康
理事
隋允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和实用数学规划等研究。早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师从钱令希院士进行结构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跟随钟万勰院士从事计算力学软件研发。 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责任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国家级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负责人。 北京教学名师和北京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师德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兼第二届力学史和方法论委员会主任,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核心期刊《工程力学》副主编和2个国内核心期刊及2个国际期刊编委。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教委项目;主持几十项工程课题。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4项科技奖。著3本和译1本专著,发表360多篇科技论文、80多篇教育论文,42项软件著作权。 指导博士生22名和硕士生62名,指导博士后4名、进修教师4名。 曾去英国、法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地合作、讲学和参会,任中方主席主持6次双边国际会议。
孙利民
理事
长期从事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工程结构数值模拟与工程动力试验。将力学方法应用于国防工程和民用工程等。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及国防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的力学教改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撰写科研论文50多篇,出版编著4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9门力学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8届。荣誉称号有: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教育部郑州大学工程力学特色专业建设单位负责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郑州大学精品课程主持人。 长期担任河南省力学学会秘书长,主持河南省力学学会日常事务并积极参加由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孙侠生
理事
长期从事飞机结构强度技术研究和国家航空重点型号地面强度鉴定与验证试验工作。在任强度所副所长和总工程师期间,主管多项新一代军机、下一代民用飞机结构强度技术攻关和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飞行器轻重量、长寿命、高可靠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防科工委和中航工业的科技进步奖,在公开刊物和国际及国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曾任和现任陕西省力学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第八届理事会特邀理事。现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重视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关注飞机型号研制中所涉及的力学基础问题,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加快青年力学人才的培养。
谭文长
理事
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工学院党委书记,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任九州大学机械工程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生物流体力学和黏弹性流体力学,提出了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非定常流动的理论模型,修正了使用多年的经验公式,并把这一理论模型推广到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对流传热的研究中,得到了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自然对流和双扩散对流的稳定性特征和演化规律。这一理论模型的提出打破了用经验公式研究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流动和传热的局面。构建了分数阶微积分在黏弹性流体力学中应用的理论框架。将分数阶微积分引入到黏弹性流体力学的研究中,提出了黏弹性流体广义分数阶单元的网络表述模式,分析了黏弹性流体的分数阶指数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考虑了细胞浆的黏弹性,建立了钙火花空间反常扩散的力学模型,成功解释了“钙火花峰宽”悖论,证实了钙离子在细胞内的扩散遵循空间反常扩散机制。发表SCI收录论文40篇,SCI他引500余次。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六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多相流、非牛顿流专业组副组长。现任《力学学报》、Bulletin of the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Iasi、Fractional Dynamic Systems、《医用生物力学》、《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委。
唐国金
理事
现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军事航天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设计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固体力学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湖南省重点学科评审专家、总装载人航天专家组专家、总装载人登月概念研究专家组专家、学校“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首席专家。 主要从事航天器结构分析、航天系统建模与仿真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21”工程项目以及武器装备预研项目等科研项目30多项。2004年获“国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SCI收录24篇次,EI收录110余篇次,出版专著2部。
汪越胜
理事
长期从事弹性波和断裂力学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各向异性介质、复合材料、周期结构、液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弹性波传播问题,波与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断裂动力学,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力学与接触力学,基于位错的断裂动力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EI收录和引用。先后获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B)、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首都5.1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现任《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英文版编委、Int. J. Appl. Mech编委,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北京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积极组织和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如:2005、2007、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共同主持专题研讨会;2006年1月与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共同组织召开“新型工程材料对固体力学的挑战”中青年专家学术研讨会;2006年1月组织召开北京市力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2008年第165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信息时代弹性波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执行主席之一等。
王 乘
理事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和计算机仿真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解决了特大型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安全高效运行、电网运行仿真及输电线路安全和国防工程武器装备数字化仿真等方面多个理论和技术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经济效益达15亿元。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2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现任河海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王 骥
理事
专业领域是压电晶体中的弹性波的传播,主要研究各类压电谐振器的分析,产品则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在压电晶体板的振动方面,着重研究Mindlin高阶板理论的修正及其应用。研究工作也包括变厚度石英晶体谐振器分析和温度效应估计等。为解决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小型化问题,开发了完整的以高阶板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并成功用于产品设计。提出了表面声波分析的二维理论。积极参与中国力学学会的活动,是2005、2007和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创办了全国压电与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2008年创建了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并担任创建组长;为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组长。
王 岚
理事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中国公路学会会员。曾先后参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基金、铁道部科技建设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交通科技建设项目等10余项,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9篇被SCI、EI收录。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 琪
理事
王琪,男,博士,教授/博导。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多体系统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和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力学课程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值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在研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在研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出版教材1部;已有5名博士研究生毕业,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博连读;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光谦
理事
王光谦,1962年生。1978至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习,1990-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工作,1994年受聘为教授,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1、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理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2、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3、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0),二等奖2项(排名1)。 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首席科学家,成果应用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
王怀忠
理事
王怀忠,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注册咨询工程师,1965年出生于河南泌阳,1981年至1986年于工程兵工程学院防护工程系学习,1986年至1992年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工作于上海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起到宝钢从事基本建设的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参加了宝钢三期工程、宝钢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项目、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港一期和二期工程等建设项目,在基础工程特别是PHC长桩、TSC桩以及大型深基坑工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密切结合工程实践主持研究工作,促进工程质量和安全,并有力地保证了节约逾3亿元的工程投资,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获宝钢曾乐创新奖两次。主持编写企业技术标准3项,参与编写行业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撰写出版专著《宝钢工程长桩理论与实践》,在桩基工程、钢管混凝土结构、风力发电塔桅结构方面有十余项专利被受理或授权。现任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首席工程师、宝钢集团公司技术业务专家,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记增
理事
王记增,生于1974年,兰州大学翠英学者特聘教授,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两学科博士生导师,2006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5/7),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有近8年的在德国马普所与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经历,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与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一起在国内较早地将小波理论引入到了力学中,实现了这一最新数学工具在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Laplace数值反演小波新方法(Commun Numer Meth Engng 2003(19)959),并多次得到相关国际学者的大篇幅引用;参与提出了压电复合材料夹杂的动力势概念;首次建立了半柔性聚合物分子在复杂受力及复杂几何约束下的布朗动力学GBR仿真模型;建立了关于细胞粘附的耦合力学新模型;首次揭示了毛细凝聚影响下粗糙表面粘附能跳变现象机理等。已在相关领域顶级杂志如J Mech Phys Solids,J Chem Phys, Phys Rev E,Langmuir,Biophys J和J Comp Phys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王建祥
理事
王建祥,1995年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分别在英国和丹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力学、非均质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研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和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非均质材料细观力学和广义传导性能、纳米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担任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nce China (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固体力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编委。王建祥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等荣誉,以及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2006-2010)、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第23届国际力学大会(ICTAM2012, 北京)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联合主任、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清远
理事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长。1995-1998年,留学法国巴黎中央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工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2001-2003年在日本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现任《实验力学》副主编,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和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共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SCI, EI收录论文100余篇次,论文被他人引用600余篇次(SCI他引200余篇次)。超长寿命疲劳问题研究获得200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王全凤
理事
王全凤,清华大学博士、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高等学校“结构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六、七、九届理事、中国基本建设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RGC)评议专家;“工程力学”核心期刊编委。国际模型与模拟技术协会(AMSE 法国)会员、纽约科学院现任院士(ID#:478434 美国)。曾为荷兰王国Delft理工大学访问学者(1988-1989)、访问教授(2001)和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1994-1997);国际期刊“声音与振动”(英国)、国际期刊“结构工程与力学"(韩国)和国际期刊“固体与结构"(美国)的审稿人。 主持十多项国际合作、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二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及有关省、部、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或攻关项目; 19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 其中1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获1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 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著(编)书15部;主编设计标准和图集4部; 发表学术论文271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54篇、《ISTP》收录7篇。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评为国务院侨办部属学校优秀教师;2001年评为“九五”期间福建省建设技术创新先进工作者; 2009年获福建省首届“紫金科技创新奖”; 2009年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王省哲
理事
先后于2001-2003年在韩国汉阳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和合作研究,于2009年7月-12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开展访问研究和交流。目前兼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有磁弹性、磁热弹性、空气弹性耦合场行为研究;多场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参与973项目子课题一项等。参与完成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7),同年获甘肃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7年获第六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08年发表在Int. J. Struct. Stab. Dyna.期刊的一篇论文获得“2008 IJJSD最佳论文奖”。200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4),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等。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出版《计算力学》教材一部。
王世斌
理事
近年来,通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实现了对纳米尺度薄膜的对中受压加载与测试。在外加单向压应力和残余应力的联合作用下,研究了薄膜和基底之间由脱粘到屈曲,屈曲又驱动脱粘,进而散裂的全过程。研究了在应力和温度耦合作用时纳米尺度金属薄膜屈曲扩展前沿
王铁军
理事
研究方向:损伤与断裂力学,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在Appl. Phys. Lett., Int. J. Plasticity, Int. J. Solids Struct., J. Appl. Phys., J. App. Mech., Polymer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曾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陕西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远东和亚太断裂学会(FEOFS)执委,Int. J. Appl. Mech.执行主编,《应用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计算力学学报》等编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主任。
王友年
理事
王友年,男,1958 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 年在大连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并于1994 年晋升为教授。分别于1995 年和1997 年在加拿大Waterloo 大学合作研究。2000 年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 年9 月起被大连理工大学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十一届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等离子体科学与专业会员会主任。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 余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工艺腔室的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及仿真模拟、微/纳制造工艺的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在低气压等离子体产生与特性、等离子体与表面作用机理、等离子体反应腔室的多场耦合理论及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E、Physics of Plasmas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 多篇。2006 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王振清
理事
建立了扩展裂纹尖端材料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基于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和材料黏性效应求出了均质材料和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奇异场。研究了大空间材料的燃烧特性和烟气的流动特性,建立了一整套火灾消防控制系统,并基于火灾下材料的高温效应,研究了火灾下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对乘波体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并对喷流热防护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乘波体前缘采用喷流热防护进行了研究。 现任2006~2010年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副主任编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 积极参加省力学学会组织的各项学术、科普等活动。组织参与并支持“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黑龙江赛区的比赛和连续举办了三届的“黑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等赛事工作。为学会节省经费提供支持作出了贡献。
王正道
理事
(1970-2012年) 王正道,男,1970年10月生,教授、博导、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功能材料、力学实验技术。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1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发表在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收录;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并获批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主编教材2部;现担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力学学会委员,无损检测协会委员,《工程与试验》编委,北京市精品课程《工程力学实验》负责人。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荣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10年荣获北京市力学学会“杜庆华力学与工程优秀青年学者奖”。 201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韦 林
理事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兼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近期出版教材和相关资料 1.理论力学,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8-3487-0/O.291,2007.2 2.理论力学习题精选精解,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7-5608-2685/D.214,2003.1, 3.理论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上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7-5608-2337-8/0.202,2002.4 4.理论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下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7-5608-2379-3/0.205,2002.4 5.理论力学学习辅导,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3961-5,2009.2 6.材料力学教学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8-3036-0/TB.47,2007.12,第二版 近期教学论文 1.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力学季刊第29卷第4期,ISSN0254-0053,CN31-1829/02,2008.12 2.T字型杠杆式吊装中的力学问题,力学与实践第31卷第3期,ISSN100-0879,CN11-2064/03,2009.6 3.汽车是如何被提升到楼层,力学与实践第31卷第4期,ISSN100-0879,CN11-2064/03,2009.8 4.理论力学试题库中试题考分的模糊综合评判,《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研究》,机械出版社,ISBN7-111-10981-3,2002.10 5.力学实验中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处,2008.11 6.函授教学中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研制的体会,教育发展研究,ISSN1008-3855,CN31-1772/G4,2006.12 7.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创新实践基地规划与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8-3633-1/G.365,2007.10 8.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体会,(力学课程报告论坛),高教出版社,ISBN978-7-04-027753-1,2009.9 9.叠合梁实验课程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ISSN1006-7167,2007.3 10.协同化的本科毕业生设计(论文)管理体系构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034号,ISSN1000-2456,CN42-1040/C,2009. 近期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 1.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国家教委专项建设基金 2.理论力学课堂教学电子教案研制项目,同济大学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 3.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弯扭、压杆稳定)电子教案研制,同济大学专项建设基金 4.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标准建设,同济大学专项建设基金 5.工程力学专业标准建设,同济大学专项建设基金 6.理论力学教材建设,同济大学继续与网络建设基金 7.力学本科教学创新基地,同济大学985工程建设基金 8.基础力学虚拟实验的创新项目建设,同济大学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 近期学术研究的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力学、结构优化控制、结构检测,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韦林,上海四平大楼爆破拆除中环境振动监测的分析,爆破,2006.4,ISSN1001-487X 2、韦林,最优控制群桩扩张位移的安全度,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3年3月。 3、韦林,群桩扩张位的最优控制分析,江西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6月。 4、韦林,群桩土体位移对相邻结构安全性分析,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1993年6月。 5、韦林,神经网络对群桩扩张位移的最优控制,淅江大学学报,增刊1999年,262页.CODEN:CHHPDK,ISSN:0253-9861. 6、韦林,风作用下单元式幕墙的振动控制分析,力学季刊,2003年6月,第24卷第2期。 7、随机风振下桅杆结构的疲劳寿命控制,特种结构,总第84期,2004年第2期,第21卷。 8、韦林,风荷载下点式玻璃幕墙的受力分析,第十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1月. 9、韦林,高柔结构在风作用下舒适度的模糊控制分析,结构风工程研究的新进度及应用,1993年10月。 10、韦林,悬索结构中索预张力的最优控制,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1991年11月。 11、韦林,高耸结构在风荷载下的疲劳寿命控制分析,第五届全国结构风效应学术会议,1991年11月。 12、韦林,方明霞,最优控制冷却塔预张力的安全度,工程力学增刊2000年,第2卷,063页.ISSN1000-4750,CODEN GOLIEB,CN11-2595/03. 13、韦林,方明霞,冷却塔的疲劳寿命规划控制,现代数学和力学,24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10.ISBN7-306-01697-0. 14、韦林,海洋平台舒适度的摸糊控制分析,工程力学增刊,2002年,296页,ISSN1000-4750,CODEN,CN11-2595/03,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15、徐烈煊,韦林,塔桅结构在风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最优控制,疲劳与断裂工程设计,机械出版社,129页,ISBN 7-111-10664-4. 16、方明霞,韦林,高层建筑顶端冷却塔的拉索预张力优化计算,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第15卷,第12期,总第92期,ISSN1000-4602,CN12-1077/TU. 17、韦林,近海平台的振动最优控制,现代数学与方法在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中的应用,1993年3月。 18、wei Lin,Analysis of Fatigue life of Tall-structures Under wind Leading,Inteinational Moda anlysis Conference,1991年 19、韦林,风荷载作用下点式玻璃幕墙的受力分折,建筑施工2006.5,ISSN1004-1001,CN31-1334/TU 近期承担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近期承担的科研项目: 1、阳城7#炉K4大板梁的换梁过程中的受力检测 2、阳城7#炉K4大板梁加固方案和换梁方案的受力计算书复核 3、阳城7#炉更模K4大板梁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复核 4、上海四平大楼爆破拆除中环境振动监测 近期出版著作 1、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广告设施设计与检测技术,机械出版社,2003。
吴 斌
理事
吴斌,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199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部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8届、第9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分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2007年获得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 曾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北京市重点项目等项目15项,主要从事工程波动力学及现代测控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
吴柏生
理事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吉林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获吉林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博士学位。1993.2-1994.3获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资助,赴德做博士后;1997.3-1998.2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于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研一项。在动力系统Hopf分岔,结构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后屈曲以及缺陷敏感性的分析与计算,非线性振动与结构静、动力重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论文被SCI他人正面引用300余次。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力学会副理事长。
吴军强
理事
现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总工程师,是大迎角风洞试验技术和气动力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前承担研究的重大科研任务有:国防气动预研基金项目“大攻角非线性非定常高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气动/运动耦合特性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与分析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项目“2.4米跨声速风洞试验精细化建设”,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研究项目“大型试验设备管理理论研究”,高新工程二期配套改造项目“2.4米跨声速风洞条带悬挂支撑试验段及试验技术研究”和“2米超声速风洞测量系统与风洞运行管理系统研制”,以及“2.4米跨声速风洞M1.4喷管研制”和“大飞机试验设备配套建设和试验技术研究”等专项任务。 尤其是已经负责完成的“阻力稳定伞高速风洞试验技术”、“先进飞行器大迎角气动力高速风洞试验技术平台”等研究项目,在国内高速风洞中首次建立了柔性阻力稳定伞稳、动态试验技术和超大迎角、大侧滑角试验技术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高、低速风洞大攻角试验能力的相互衔接配套,使我国高速风洞的大攻角试验能力首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吴林志
理事
多年来从事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制备/分析/评价一体化、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现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计算力学学报》编委、《力学进展》编委等职。截止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入103篇,SCI他引350余次。每年,为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等刊物审稿10余篇。
吴子牛
理事
谢和平
理事
谢和平,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于湖南省,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和平院士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深部开采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等6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谢和平院士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谢和平院士是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和“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的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是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兼任《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学术刊物的荣誉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项国家级奖,以及孙越崎能源大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多项。谢和平院士还被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外著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客座研究员,2007年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第十五届“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计划”表彰。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8.09-1982.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09-1987.0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力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7.07-1990.11,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副教授、教授; 1990.11-1991.09,美国Utah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访问教授; 1992.09-1993.06,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Research Guest Fellow、英国Southampton大学访问教授; 1993.02-1995.03,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期间:1993.06-1993.07,波兰科学院、Silesian工业大学访问讲学;1994.10-1994.12,德国Hannover大学讲学和合作研究); 1994.12-2003.0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博士导师、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 1995.03-1997.10,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其间,1996.10-1996.12,德国Hannover大学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1997.03-1997.07,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7.10-1998.08,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期间,1997.10-1997.12,波兰Silesian工业大学访问讲学和全国青联“杰出青年代表团”赴台访问) 1998.08-2003.06,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其间,2000.03-2001.01,中央党校中青班16期学习); 2003.06至今,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导师。 学术荣誉和奖励: 1990年,被原煤炭部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 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同年,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同年,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1998年,获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获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同年,还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授予了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200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2008年度第十五届“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计划”表彰。 2010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谢惠民
理事
谢惠民,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1989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在德国、日本、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进行合作研究。现任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亚洲实验力学学会指导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第八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中国区副主编,《Strain》、《The 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 Design》和《Acta Mechanica Sinica》等国际学术刊物编委, 曾任第五届《实验力学》编委会副主编。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徐 鉴
理事
徐鉴,男,1961年12月生。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者,上海市模范教师。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一站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11届评审会特邀专家、第12、13届评审会评审专家、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基础力学与工业应用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Cognitive Neurodynamics》等多种期刊的编委。 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固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非线性模态和神经网络动力学等研究。擅长分析在高度奇异性条件下系统幅频特征的拓扑分类、分析反馈时滞和耦合时滞对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揭示流体诱发管道振动的机制。讲授“理论力学(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和“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非线性动力学”、“摄动理论”、“分析力学”和“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作为第2成果人参加完成的项目“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参加者完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获200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徐 平
理事
1987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岩石流变与工程应用、岩石损伤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水利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多项。主持完成三峡、隔河岩、水布垭、构皮滩等大中型水电工程的科研课题多项,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三峡、水布垭等大型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专题研究多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04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银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合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黏弹性理论与应用》,参编《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许希武
理事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30多项国家及部省下达的研究任务,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飞机型号工程的研制及关键技术的攻关。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与验证技术、计算结构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完整性评定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并成功地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型号工程。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6项成果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中航总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2000年分别入选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薛雷平
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工程力学系副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在并行计算、多相流计算模型、流固偶合计算模型、河口海岸多系统动力学模型、高速水动力学动态实验技术、宽水域模型实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多项国防973、863军口、920军口等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国防预研专项课题以及军口和民口重大工程关键技术课题研究,2005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流体力学”主讲教师,上海市教学团队“力学基础教学”成员,2010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委员会湍流专业组和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上海市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参加组织2007年第五届国际流体力学大会。多个力学核心学术期刊的编辑。
闫 石
理事
从事力学教学近30年,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员、学院教学标兵、总参优秀教员、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等。分别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银奖各一次。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获总装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理论力学”课程获总装优质课程并被列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承担军队和国家科研项目多项。 主编或参编教材两部。分别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组织制作的多媒体课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主持研制的“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被评为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一等奖。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在学会领导下积极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完成学会交给的工作。
颜 开
理事
现任职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水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专业特长:船舶流体力学和水下航行体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空泡水动力学、水下航行体出入水水动力学。 目前主要社会兼职: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 2003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工作业绩:一直从事舰船科学技术和海事装备性能研究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70余项船舶科技和国防科技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攻水下航行体出水过程的流体动力现象研究和水下喷气推进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作为某国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组织了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实施超空泡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曾获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奖励: 一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项科研成果获国防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三等奖。
杨 超
理事
1989 年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飞行力学专业,1992 年获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701所)空气动力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北航飞行力学博士学位,当年后留校工作,2001年破格评聘为教授。曾任北航五系副主任、飞机所所长、飞机系主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负责人。 现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和气动弹性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院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院浮空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技委总体和气动专业组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是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力学与总体设计。主持科研课题 40 余项,包括预研、自然基金以及近 30 种型号的科研课题,在颤振、飞行载荷、气动伺服弹性、主动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力学方面有多年理论和实践,在气动弹性领域有重要影响;发表重要期刊论文70多篇,SCI,SCIE检索论文10多篇。获得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作为北航航空学院的主要领导,始终支持中国力学学会的工作。与流固耦合分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协助举办全国首届航空航天力学大会(成都),支持学院力学会员和理事的工作。
杨 卫
副理事长
本科毕业于西工大,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8~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9~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2006年8月~2013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编辑Elsevier大型手册《结构完整性大全》第8卷《界面与纳观断裂》;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担任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阐述细观塑性理论的主要框架;近年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论文在PRL,NanoLetters,PNAS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现任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成果《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180篇,被SCI引用超过1600次。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全委会委员等。
杨基明
理事
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1992年获博士学位,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系副主任、流体力学学科点主任、工程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1992年至今曾先后赴日本东北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实验设备与测量以及流固耦合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迄今已在《中国科学》、Shock Wave J、Physics of Fluids等国内外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90余篇。现为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科学G辑》编委,第27届(2008-2009)、第28届(2010-2011)国际激波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成员。在任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期间,主要担任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杨嘉陵
理事
杨嘉陵,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至1990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92年-9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工作,93年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塑性动力学、飞行器抗冲撞和防护技术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及型号项目在内的等多个研究课题,基础理论成果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应用成果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任总参陆航局武装直升机高层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等。是《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学报的编委。
杨绍普
理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3余项,发表论文165篇,其中95篇被SCI/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 积极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热心学会的工作。
杨亚平
理事
杨亚平,女,1964年5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现为西安科技大学)矿业机械专业,本科、工学学士,教授。中共党员,青海大学建筑工程系力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会理事。主讲《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年终考核多次为优秀。2006年9月——2007年7月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做“国内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2001~至今:组织编写青海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参与并完成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耐水石膏的研制》、《冻融影响下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及《低成本高性能挤压铸造硼酸铝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目前参与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硼酸铝(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硼酸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和塑性成型机理研究》;青海大学2008年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高性能压铸镁合金研究》、《梁、圆薄板及扁球壳构件在热-机械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指导完成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高寒地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性能对比》,现为青海大学理论力学课程建设负责人,曾获青海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青海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青海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青海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0余篇。
杨智春
理事
杨智春,男,1964年2月生,教授,博导,1992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博士学位,一直从事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飞机型号研制合同项目的研究工作。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4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出版合著专著1部。曾先后在美国杜克大学、德国萨尔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长,陕西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结构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智能材料结构力学、结构损伤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航空科学基金3项、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以及10余国防预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3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赴美国杜克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德国萨尔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入选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姚伟岸
理事
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863项目的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多篇次。2009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术成果包括:(1)揭示了弹性力学佯谬问题的本质属性,其研究成果被国外权威评价为“获得楔体佯谬问题的优美解”;(2)拓展了弹性力学辛对偶体系的应用领域;(3)提出了压电材料以及电磁弹性固体问题的虚边界元法;(4)与钟万勰院士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平面弹性与板弯曲问题之间的模拟关系,提出了平面弹性与板弯曲问题的多类变量变分原理与类Hellinger和类胡鹫变分原理。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今担任辽宁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于起峰
理事
于起峰,男,山东威海人,1958年4月生,1996年获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和大尺度运动测量的技术科学问题研究,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攻克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和自动实时三维运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运动单像机测量点目标三维运动、不通视多点动态变形监测和不稳定测量平台动态校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飞行器视觉导航系列新方法,提高了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干涉条纹图相位无损降噪和条纹中心线系统误差消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国防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1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27篇,EI收录近百篇。
袁 驷
理事
现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工程力学》主编、《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国际杂志construction Innovation编委和《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各一项,1991年获“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延续资助),1995年获宝刚教育奖优秀老师特等奖(第一名),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1997年获北京市优秀老师等奖励,1998年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名(第一作者)。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分别获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2年分别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和二等奖(唯一完成人)各一项。 1989年创立了有限元线法,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开发与发展。1993年出版了独著的国内外首部有关该法的英文专著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Lines。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近年出版了《结构力学教程》(第四作者)、《程序结构力学》(唯一作者)、《Fortran 90编程指南》(第一译者)、《结构力学求解器》(第一作者)等面向21世纪的教材和软件。已培养博士10几名、硕士数十名。
翟婉明
理事
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工程振动特别是铁路工程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及中国图书奖,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完成的成果“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个人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首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杰民
理事
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于2007年初创办国际杂志“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与李毓湘教授一起任共同主编。该学术期刊已进入SCI检索系统。 协助中国力学学会承办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ICFM6),会议将于2011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中山大学举行。 长期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和海洋工程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基金或攻关课题。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http://home.sysu.edu.cn/mech/brief/teachers/zjm.htm) 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中山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任核心刊物《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CI源刊)执行编委。 在“Physics of Fluids”,“Physical Review 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ASCE”,“Ocea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Heat & Fluid Flow”,“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Chinese Physic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Marine Science Bulletin”,“力学学报”,“物理学报”, “海洋学报”, “实验力学”,“力学进展”,“海洋工程”,“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物理”,“海洋与湖沼”,“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近100篇水平较高的论文,其中一半被SCI或EI收录。
詹世革
理事
詹世革,女,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从事力学学科的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专家开展力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共同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基金渠道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主办的期刊(如《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进展》)等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举办力学学科各领域的“高级讲习班”,加强相关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对学科的整体了解,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召开青年学者研讨会,促进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张 怀
常务理事
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是计算地球动力学、高性能数值与科学计算中的算法和软件实现,并行算法,网格计算的算法与软件实现、区域分解算法和软件实现(LMDDM)、拉格朗日乘子非连续变形分析接触算法(LMDDA)等。 国际学术活动活跃,先后多次出国访问:2004年5月~2004年12月,美国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密苏里大学地球物理系,访问;2005年8月~2006年2月,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2006年9月~2007年3月,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2007年10月~2007年11月, 韩国埔相工业大学数学系、组合与计算数学中心,访问;2007年11月~2008年2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学物理学院,访问;2008年7月~2008年8月,法国巴黎高师,访问;2008年7月, 韩国埔相工业大学数学系、组合与计算数学中心,访问;2008年8月~2010年4月,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数学系,访问。 2007~2011年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2007年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2010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张 伟
常务理事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天津大学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9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教授。 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专家,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应用力学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编委, Cognitive Neurodynamics编委,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2004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0多篇,6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100多篇论文被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 在材料和结构的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规范形的理论和应用,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非线性连续系统的全局动力学,减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流体诱发的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张洪武
副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承担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工作。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4部。作为第一、二完成人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与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学术成果与所研发的计算力学软件已得到成功应用,在解决若干装备与结构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方面发挥了作用。
张立新
常务理事
在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新技术应用、抗疲劳断裂设计、疲劳载荷谱编制、裂纹萌生与裂纹扩展寿命计算、疲劳试验设计、飞机疲劳定寿以及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方面,有较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参加和主持了某先进飞机的结构强度设计与试验。参加了用飞行模拟法编制战斗机疲劳设计载荷谱。负责主接头区结构3D细节应力分析与损伤容限分析,负责翼身连接新型预紧力受拉螺栓的疲劳寿命评估和试验。主持和参加了全机静力试验,首创国内自行研制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一次成功。近年来获部级科技奖8项。 现任四川省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积极组织成都地区军工行业力学专业人员的技术交流。
张新宇
常务理事
建成国内首座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射流实验台,率先开展了超声速燃烧机理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点火和稳定燃烧,并获得了正推力。 发展的支板/凹腔一体化稳焰机构、高频激励射流技术、高性能进排气技术、再生冷却燃料组织燃烧技术等对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组长。
章 青
常务理事
章青,安徽铜陵人,1987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灾变破坏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和不连续介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主持、负责和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8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为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二滩、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次以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奖励。 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等。
赵亚溥
常务理事
在冲击动力学方面,提出了冲击载荷下结构塑性动力响应中广泛适用的无量纲数-“响应数(Rn)”,被国外学术同行多次引用为“赵无量纲数(Zhao dimensionless number)”。 在物理力学方面,近十余年来主要结合纳微系统(MEMS/NEMS)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包括:(1)在分子间力在纳系统吸合和稳定性动力学方面,提出了“分离长度”的概念,被美国等多国学者多次推广和发展,并被多次评价为“MEMS/NEMS的基本设计参数”。(2)在微纳系统的表面应力起源方面,提出了“质子诱导蛋白构想变化”的新机制,被英国和美国学者分别在其综述文章中列为微纳系统中表面应力起源的一种新机制;(3)建立了“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跨尺度模拟平台,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迭代模拟的方法,揭示了碳纳米管中水流动诱导发电的机理,发表在国际化学界最权威的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SCI影响因子:8.1)上;(4)建立了多尺度表界面物理力学实验平台,基于此平台,提出了“电弹性毛细(EEC)”的新现象,有关EEC的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结果,发表在国际物理界最权威的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RL)》(SCI影响因子:7.328)上,并被选为PRL第104卷第24期封面论文。 获得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论文的SCI他人引用500多次,曾在荷兰召开的“NEMS中的色散力”国际研讨会上做60分钟特邀报告,受聘担任J. Adhesion Sci. & Technol等8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对力学学会工作的贡献:长期担任《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和Acta Mechanics Sinica编委,评审了大量稿件,并以中国力学学会的名义组织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赵跃宇
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湖南省、机械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非完整力学系统的混沌研究和工程力学中心哈密顿体系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持索—梁组合结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不同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0余篇。 对学会工作的贡献:积极参与学会相关事务,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和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的执行主编,主要负责学报的日常工作。曾组织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一般力学学术会议。
郑 耀
常务理事
1989年起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去英国威尔士大学,1991~1996年任高级研究助理。1996年起在分析设计应用公司(美国纽约)任高级软件科学家。1998年起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3月回浙江大学任长江特聘教授,后任浙江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 在英美两国13年和回国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与科学计算,著有150余篇学术论文。现为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高级会员;《计算力学学报》、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等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2004年当选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和亚太计算力学协会(APACM)的理事;2005年开始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郑炳旭
理事
郑炳旭,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学会工程实例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工程爆破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八项;出版《城镇石方爆破》、《建筑工程台阶爆破》等专著五部,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五十多篇;是我国爆破技术国家标准、规程、手册及教材等方面的主要起草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爆破专家;是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新闻人物。
郑健龙
理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比利时首都地区博士后基金和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40余篇,申请专利8项,并出版《沥青路面抗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学术著作,参编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等多本行业规范。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支持学会工作,对学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泉水
理事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03)、清华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微纳力学中心主任、清华航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力学学报主编、Acta Mech. Solida Sinica主编、IMA J. Appl. Math.副主编;Acta Mech.、Acta Mech. Sinica、I. J. Non-Linear Mech.、I. J. Solids Struct.、Math. Mech. Solids等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有在英、法、德、美、澳等六年多的学术访问经历。 1980年代主要从事理性力学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1990年代系统开展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本构方程的研究,为该理论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做出了主要贡献;后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在Eshelby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后主要兴趣是微纳米力学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创了范德华滑移型新原理运动器件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共发表了SCI论文110余篇,被SCI他引1200余次 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单人)、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杰出论文奖(1994,首届、唯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99)、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第一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第一获奖人)等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郑学军
理事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 逐步组成以研究“低维材料及其器件力学”为特色的学术队伍,主要研究方向有铁电薄膜的力电耦合设计与制备、铁电薄膜的界面结合强度和残余应力等物理力学性能、无铅铁电薄膜铁电存储器的可靠性、低维纳米结构特性及其敏感装置。在Appl. Phys. Lett., Acta Mater.,Sensors and Actuators B等刊物发表SCI索引论文80余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国际会议文集1部,获得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合作编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
仲 政
理事
仲政,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编委,《力学季刊》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计算力学与仿真、结构的振动、噪声与控制。 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
周慎杰
理事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山东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评审专家,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等多种刊物审稿人。 主要从事于固体力学数值方法、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发展了无需数值积分的边界轮廓法,提出了应变梯度理论的自然邻近无网格法,建立了考虑应变梯度影响的微机械尺寸效应分析理论及汽车、履带起重机、搅拌设备等复杂工程系统的模拟技术,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国家专利3项。
周文波
理事
博士,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城建集团副总裁。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隧道协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主要从事地下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科研及企业管理工作,承担并参与了一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支撑计划及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有近40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部级以上奖励,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技术及管理类论文近70篇,其中有2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2004年,周文波编著的《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主要荣誉: 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2年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2006年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同年成为中国工程建设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人 2006年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007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周益春
理事
周益春,男,中共党员,1963年3月5日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94年2月至今在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任教,其中于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作访问教授。1996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3月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校长。 在教学方面,2005年“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持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3年“材料固体力学”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2004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如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郑学军2005年获得了全国100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并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长江学者、钟向丽2010年获得了全国100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第一带头人负责的“材料与器件”教研组于2007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于2008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主要从事“薄膜材料与器件力学”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863引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等部级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得发明专利10项。在Appl. Phys. Lett.,Acta Mater.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20余篇,被国内外引用400余次。负责的“低维材料及其器件力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首批自然科学创新群体。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1998年)、"材料物理与化学"(2003年)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学科(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07年)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湖南省重点学科(2001年)和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物理与化学”湖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以及"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
周又和
理事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兰州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兰州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 在国内率先开拓了与高技术密切相关联的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并结合我国重大风沙环境问题开展了其形成和演化的力学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前期预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合作基金(国内合作者)、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国防基础科技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等。已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电磁固体结构力学》学术专著1部。2000年以前完成的3项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研究项目“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有关风沙环境力学的科研项目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有关电磁固体力学的科研项目于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2),有关超导悬浮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于2007年在IEEE Tra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发表后于2008年被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于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授予的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于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同年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2009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奖励,主持的《理论力学》课程、本科生教学团队和力学本科特色专业先后于2007、2008和2009年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周哲玮
理事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SCI/EI)和《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职。主持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工作,成功举办“第11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2009,兰州),“力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级讲习班”(基金委,2009,上海),并在2009中国力学学会大会(郑州)上主持相关专题讨论。此前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2~5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1993,1998,2002,2007)和第7、9届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1997,2004)。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包括Physics of Fluids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流动稳定性,微纳尺度流动的介观理论等。
朱位秋
理事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双聘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伟长讲座教授,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昌大学等兼职教授。 主要简历:1964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7年6月-1975年9月在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工作;1975年10月调至浙江大学,现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2月—1981年8月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1981年9月—1983年5月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科学家;1989年10月—1990年12月为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客座副教授;1991年1月—1992年6月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副教授;1996年7月—1996年12月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客座教授;1999年3月—1999年4月为法国布莱赛•巴斯卡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6月—2000年3月为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8月任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斯密特杰出客座教授;2004年3月—2004年4月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2月—2007年6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特聘讲座。
庄 茁
理事
1995年获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院博士学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委员,清华大学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从事固体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和非线性有限元的研究。培养了20多名博士研究生(毕业9名)和30多名硕士研究生(毕业26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和参加863和973项目6项。完成和正在进行50多项工业和国防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10多篇,编著和译著出版学术专著15部(600多万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部,获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7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兼任的主要社会工作和学术职务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北京力学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科力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副理事长;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编委。
第九届名誉理事
白以龙
名誉理事
力学家 1940年12月22日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镇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阐明了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的准则、演化和结构针对冲击载荷下材料的破坏建立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和跨尺度敏感性等概念代表作有AdiabaticShearLocalization(withDodd),《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与夏蒙芬,韩闻生,柯孚久合作)。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 滨
名誉理事
陈滨教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程耿东
名誉理事
程耿东,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8年大连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0年10月获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85-1995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2006年年4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耿东教授现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执委会委员,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大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三、第四届顾问组顾问, 1998年、2003 年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我国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国际杂志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Computers & Structures,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国内杂志固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机械强度等编委。 程耿东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20世纪70年代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水塔支架的标准设计,开发的汽轮机基础强振分析程序被很多设计院所采用。参与研制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被称为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了结构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并提出提高精度的方法。在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指出奇异最优解可行域的正确形状,并提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松弛算法,被认为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程耿东教授著有论文200篇、著作三部、译著二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1991,200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及2000年分别荣获丹麦阿尔堡大学及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戴世强
名誉理事
曾主持和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波动力学、交通流动力学、渐近分析及其应用、计算机代数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曾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钟,逾500万字。现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7种杂志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届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是该委员会的中坚成员,曾参与组织其4届国际会议(ICNM)和14次国内会议。此外,还是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六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贯积极支持力学学会的各项工作。
杜善义
名誉理事
杜善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 1938年8月2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航天学院院长,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哈工大副校长等职。期间1980年至1982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断裂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解决了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发展了航天器典型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将细观力学理论推广到复合材料领域,发展了随机夹杂理论,并对复合材料及结构进行了多尺度力学分析;率先研制了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振动主动监控和主动变形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的监控系统。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航天奖。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了《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等著作10部,已培养了68名博士。在他培养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以成为国防、航天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建立了一支由近40名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年轻化的研究集体,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方如华
名誉理事
1936年3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1966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1981~198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力学季刊》和《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和《实验力学》编委等。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以现代光力学为主)、结构与材料的实验力学分析、实验生物力学等。研究特色是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各种实验方法的特长,注意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与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 主要研究及鉴定成果有:“光测力学中若干测试及分析方法研究”、“散斑、全息方法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系统论观点建设学校‘三风’”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细观实验力学基础研究”、“东方明珠环梁应力分析”、“秦山核电站主系统阻尼器”、“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天线支撑架结构静力试验”、“宝钢3BF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汽车风截面光学测量”等均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瓷修复体的无损检测及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探讨”;博士点基金项目“口腔瓷修复体中微裂纹产生、演化和预防的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复合材料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研究”;高新工程中的“整星静力试验”及飞机起落架、机身框梁、接块、深港人行通道桥节点、机械零部件等军工与工程项目多项;还有教改研究项目“实验力学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等。
郭尚平
名誉理事
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韩 林
名誉理事
暂无
何友声
名誉理事
中国流体力学知名学者、高速水动力学研究先驱。1952年9月上海同济大学造船系毕业,1957年至1958年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学员兼辅导教师。历任大连工学院助教、上海交大造船系助教、讲师、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至199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1989年至2003年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2001年获教育部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被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何友声长期从事船舶原理、高速水动力学、飞行力学和出入水理论研究,是水翼及其兴波的水动力设计的奠基人;70年代他率先倡导研究螺旋桨激振力,及时追逐了国际潮流,使中国设计的船舶减振性能一跃足与国外媲美。他在空泡流、空泡脉动特性、物体出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为适应长江口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航道建设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动力学的研究基地,积极推动为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一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由于他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曾先后10余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贺德馨
名誉理事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胡海昌
名誉理事
(1928-2011年)弹性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弹性力学(包括平衡、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工作,亦稍涉及塑性力学与流体力学。1956年在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中首次建立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并首次指导同事和学生把这类原理用于求近似解。日本人鹫津久一郎比他晚一年独立地重建了上述原理。由于它在有限元法和其它近似解法的重要应用,后来受到美、日、英、苏、德、法等多国的学术文献、专著、教科书广泛介绍和引用,并称之为胡-鹫津原理。 2011年2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黄克智
名誉理事
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经福谦
名誉理事
(1929-2012年)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李家春
名誉理事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非线性问题和环境流体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1982年提出摄动级数符号型定理, 1985年,研究剪切流中波包演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90年代起,研究自然界中的波、流、涡、湍流,解决陆面过程,河口泥沙,台风路径,洪水成因,海洋内波等环境和海洋工程问题。曾任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篇,被邀请在WCCM6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等期刊常务编委,为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
李敏华
名誉理事
(1917— 2013年)固体力学家,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疲劳理论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力学人才。 李敏华,女,1917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苏州市)的职员家庭。母亲思想比较开明,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中学,支持李敏华姐妹自小读书。1925年,李敏华刚到上海不久便发生了“五卅惨案”,上海滩上,英国巡捕随便打杀中国人,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耀武扬威的种种事实,给少年的李敏华留下深刻的印象。1931年,日本侵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李敏华当时就读于务本女中,该校的校长很爱国,鼓励同学参加示威游行,并组织了军事训练。一次上音乐课时,正好是五月四日,音乐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参加北京“五四运动”的经过。在李敏华的心中激起一股热浪,决心毕业后要去北平(北京)读大学。1935年,她考入清华大学,不久,便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一面和所有爱国青年一道积极参加示威游行,一面更加刻苦学习,并决心以己之所学报效祖国。 在大学一年级时,李敏华认识了吴仲华,他们有“理工救国”的共同奋斗目标和对摄影和音乐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为好友。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随学校经过长沙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艰难的战争条件下,学习生活紧张而窘迫。1940年大学毕业后,李敏华和吴仲华分别被留在航空工程系和机械系任助教,不久结为终身伴侣。1944年她与吴仲华共同赴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不久,他们有了两个儿子,当时美国妇女生育之后,大多是在家里照顾孩子,而李敏华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先后于1945年和1948年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妇女,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李敏华回忆说:“我之能够学成,是由于有学成后回国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是和吴仲华帮助我照顾孩子和家务分不开的。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共同照顾孩子,克服种种困难才得学成。”李敏华的大部份硕士论文工作都是在晚上,由吴仲华照顾孩子,挑灯夜战完成的。 那时的美国对妇女还很歧视,她在开始读博士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的教授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幸好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苏特勃(Sodeberg)教授支持她,在读博士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肯能(Keenen)教授在一次发考卷时说:“这次考题很难,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吴夫人(Mrs. Wu)。”后来肯能教授夫人在一次茶会上对李敏华说:“开始肯能教授对你不相信,所以出难题考考你。通过这次考试肯能教授才相信。” 李敏华的硕士论文做的是“用散射光弹解轴扭转”方面的工作。她先认真看了光学书中全部有关散射光的内容。再将散射光的特性、散射光弹原理与轴扭转问题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用散射光弹解决轴的扭转问题的简单新方法,得到了应变分布。她的博士论文是亚谐振动。导师邓•哈托(Den. Hartog)指着自己所著《机械振动》一书的一段话说:“这就是作博士论文的题目。”并补充说:“博士论文的题目不一定能做得出结果的。”邓•哈托本人在书中就写道:“由于这涉及到变系数非线性方程,很显然,这样的分析工作是极其困难的。”当时,吴仲华获得博士学位后,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去克利物伦(Cleveland)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工作。李敏华利用暑期中学放假,请了一位中学生照顾孩子,以便她进行论文工作。她查阅亚谐振动的文献,查到电子系统有产生亚谐振动的少量文献,而机械系统只有一篇叙述产生亚谐振动的一个机械模型,并且只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会发生亚谐振动。她分析得出了电子系统在振荡过程中,系统的系数是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亚谐振动;而机械系统中这些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产生亚谐振动。根据这些理解,她得到亚谐振动的解法,并算出了一个例子。邓•哈托教授在看了她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校验之后,感到无比高兴,对她说:“你解决了!”于是,导师进一步要求她对初始相差的整个范围进行计算。这个工作是她带了两个孩子在吴仲华工作的城市完成的。李敏华终于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工科方面的第一位女博士。波士顿报纸在报道该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时提到:“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以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取得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吴仲华和李敏华决定获得博士学位后,做一段工作再回国。随后,李敏华也在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强度研究室任研究科学家,进行塑性力学的研究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立即离开NACA转到学校工作,为回国作准备。但不久,美国政府对在大学工作的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横加阻挠。经过几年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在1954年暑假离开美国,绕道西欧、苏联回到祖国。 回国后,李敏华为青年教师开设塑性力学课,并组织讨论塑性理论和蠕变理论,推动了中国进行塑性力学方面的研究。以后她参加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1959年前后,她领导了为新研制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高温试验以及瞬态加热加载材料实验机的研制工作。70年代中期,她参加航空发动机故障分析会,承担了喇叭形涡轮轴在扭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这次故障分析会,使她深深感到疲劳问题的严重性。为此,自80年代后,她又开始从事疲劳研究。同时发起组织侧重宏观研究的全国疲劳学术会议,推动了学术交流。 回国以后,李敏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组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李敏华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妇联执委,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198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李敏华先生于2013年1月19日上午10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刘延柱
名誉理事
生于1936年。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1960至1962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1959至197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197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及科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季刊》副主编,《力学与实践》、《中国生物医药工程学报》、《应用力学学报》、《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Technische Mechanik(德国)》等刊物编委。 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关于陀螺力学的研究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关于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198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关于复杂航天器姿态运动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的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著作和教材有《静电陀螺仪动力学》、《陀螺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力学》、《振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振动》、《充液系统动力学》等。获得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各一项,1996年和1999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教材类)一等奖。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龙驭球
名誉理事
龙驭球(1926.1.15--),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教育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辛克贵[1, 2] ),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 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教材。 他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壳体结构、有限元和变分原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著作21本,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参加制定建设部1998年颁发施行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代表性著作有《结构力学》、《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和《新型有限元论》。首创科研成果有广义协调元、分区与含参变分原理、分区混合元、解析试函数法、四边形面积坐标法等。对剪切闭锁与畸变敏感等疑难问题提出新颖破解方案。 曾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1999年结构工程国际会议主席。现任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和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编委。 获国家级奖和省部级奖20余项。1999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2000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教育部优秀教材奖(2002年)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并指导博士生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王光远
名誉理事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自强
名誉理事
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38年11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定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弹性稳定理论、断裂力学、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细观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对裂纹尖端弹塑性场和断裂准则的研究中,建立了裂纹顶端弹塑性高阶场和J-K断裂准则,求得了异质界面裂纹顶端弹塑性奇性场,设计了三点弯曲偏裂纹和四点剪切复合型裂纹试样,为压电材料能量释放准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中,发现高阶应力导致数值分析困难和复杂的额外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含高阶应力的应变梯度理论,成功阐明了细铜丝扭转、微薄梁弯曲、微压痕及裂纹尖端场的尺度效应;建立了固体理论强度的一种严格算法,获得了金属铝和双原子组分材料 -SiC在各种加载方式下理论强度的预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吴承康
名誉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9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5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内,结合航天、能源等任务开展了研究。在中国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中,率先全面发展了烧蚀实验装备与方法,对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可靠性、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燃烧学方面,对汽油机爆燃机理、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正确测定方法等基础问题有贡献。还领导开展了新型燃煤预燃室和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的研究,用于多处电站,解决了某些关键的稳燃和积灰问题。在等离子体技术方面,带头开展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伍小平
名誉理事
女,实验力学家。1938年2月17日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对空间散斑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严格的公式,发展了部分相干光散斑干涉的统计分析。在测试技术方面,提出了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技术、水洞中船用螺旋桨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技术、用于细观变形场的显微全息光弹性技术、显微全息散斑技术和显微白光彩色散斑计量技术等。研制了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开展了用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为认识细观层次的力学行为及其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武际可
名誉理事
武际可教授,山西霍县人,1934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的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与他人合著有《旋转壳的应力分析》、《弹性力学引论》、《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学术专著,还发表有关固体力学、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论文百余篇。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武老师不但治学严谨,成果卓著,对教育与各种社会问题也非常关注,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余寿文
名誉理事
余寿文,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俞鸿儒
名誉理事
气体动力学家。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态测量系统。提出方案并参与实现对激波管流动和有关瞬态测量的关键难点的突破。开创了在航天器研制中广泛应用激波风洞的实践,为中国高超声速流实验开创出一条节省资金的独具特色的新途径,并促进了国内激波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完整爆炸波的构思,已成功地用于冲击伤试验装置中。提出并采用爆轰驱动新方法建成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为提高实验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致力于将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改善和革新与气体流动有关的生产工艺研究。
张涵信
名誉理事
力学家 1936年1月1日生于江苏沛县。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59年和1963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完成研究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并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 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揭示了涡旋沿其轴向的分叉演化规律及分离流场的拓扑结构规律和飞行器动态稳定性及其分叉演化的判则。发现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系提出建立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及高精度算法(ENN)。建立了云粒子侵蚀、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准则。为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大量数值计算软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郑哲敏
名誉理事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万勰
名誉理事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是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
周 恒
名誉理事
流体力学家 1929年11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发展了流动稳定性理论,特别是发现了流行多年的流动稳定性弱非线性理论的根本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出了剪切湍流中的相干结构的较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控制超音速混合层以增强混合的方法,提出并证实了在超音速混合层及边界层流中引入扰动后会导致小激波的出现发现了槽道流及边界层流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导致流动剖面突变的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二自由度气体动压轴承陀螺马达的自激振荡问题。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第九届特邀理事
陈十一
特邀理事
陈十一,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获得者”,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陈十一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在浙江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0年至1997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研究组工作,1992年起任研究组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任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非线性研究中心工作副主任。1999年至200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任系主任、讲席教授。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陈十一于2013年12月当选中科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fellow;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英国物理学会fellow,国际工学院院长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分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周培源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崔俊芝
特邀理事
1938年生, 1954-1957年在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读高中。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1962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中心、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计算中心主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工程——科学数据库工程总经理,博士生导师等;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CODATA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社会职务,现兼任十个国内外一级刊物的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以及建设部、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开放实验室的顾问、兼职教授或学术委员等。 近年来,针对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复合材料,建立和发展了一种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有限元算法。独立和作为主要成员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本,译著3本,完成各类专题报告20余份,先后有七项成果通过了部、院级鉴定,作为主要成员获得部、院二等奖以上奖励6次,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部、院级一等奖各一次,四次为第一获奖人。
樊 菁
特邀理事
主要从事流体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稀薄气体流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法,使微机电系统低速气流的统计模拟效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提出了有特色的微观分子能量交换和化学反应模型,发展了三维稀薄气体复杂外形的位置元新算法,研制了三维复杂外形非平衡稀薄气流通用软件,使我国在航天器稀薄气动性能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三维金属蒸气膨胀射流统计软件,发现多组分大面积薄膜按照要求组分比均匀沉积的关键工艺条件;CZ-4B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征4乙火箭。 2002年11月,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至今,积极推进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目前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等。
方岱宁
特邀理事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执行主编,《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编委,《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工程力学学报》编委、《机械强度》编委、《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试验技术与试验机》编委。在电磁固体力学与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防武器预研项目等。在先进材料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所提出的铁电材料本构关系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三种代表性本构关系之一。至今已发表SCI论文101篇。2002年获得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此外,自行与合作研制了多种实验设备,如力-电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力-磁耦合加载与测量设备,微型加载试验机,和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轴10吨四缸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我国第一台卧式动静态电液伺服显微观测系统,申请发明专利11项。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香港Croucher基金会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2001年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做客座教授,2006年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客座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多次主办和主持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冯长根
特邀理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任副主席。 他的著作曾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已完成了1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成果和著述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教授的称赞,被称为“有国际声望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现已成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首席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之一。目前指导3名博士后、 23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 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4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冯长根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和十五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委员。
顾 镭
特邀理事
顾镭博士现担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务副总裁兼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院长,是国际知名的汽车碰撞安全技术专家。他在汽车碰撞安全,振动与噪音, 耐久性和车体结构优化与可靠性设计等方面发表过50多篇应用及学术论文,并数次获美国汽车工程协会年会技术组贡献奖。 顾镭拥有两个博士学位: 1993年,顾镭以全优成绩获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GPA 4.0/4.0)机械工程系博士, 他亦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的博士学位(1989)。顾镭师从著名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Belytschko教授。以他博士论文为蓝本的学术论文"Element Free Galerkin Method"是计算力学无网格算法(meshfree method)的先驱论文, 奠定了无网格算法的基础. 该文在过去十五年中被超过500篇论文及专著引用. 他的汽车侧撞结构优化设计文章"Optimization and Robustness for Crashworthiness of Side Impact", 亦被广为引用。 顾镭曾担任福特汽车公司北美高级工程研究院技术专家,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十一年中, 顾镭博士领导和参与了数十款汽车车体结构安全优化与可靠性设计。他具有多年的汽车车体结构安全和乘客保护系统(整车与滑轨)试验,调试及检测经验。顾镭亦曾多次参与美国政府指定实验室的法规要求实验。 顾镭于2005年3月回国担任奇瑞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并担任过奇瑞公司B21,B22项目总监、混合动力BSG、ISG项目总监。 顾镭于2009年7月加盟北京汽车,现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务副总裁兼研究总院院长,全面负责乘用车、越野车等整车项目开发工作。
顾诵芬
特邀理事
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1951年,他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总公司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起,顾诵芬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1964年,他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并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1976年,他开始参与歼8Ⅰ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1981年,他又任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1984年6月,歼8Ⅱ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1988年起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1990年起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 1990年8月,代表航空研究院与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探讨两国在先进飞机的概念研究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1991年3月签定了协议,开始了中俄在航空科技领域的合作。 曾发表过《设计超音速高性能飞机中的一些气动力问题》、《关于航天飞机研制和发展的综述》、《2000年前后歼击机的发展趋向》等论文。
黄 黔
特邀理事
黄黔教授师从钱伟长教授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黄黔教授不仅在力学领域很有造诣,曾参与多项国家重要建设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力学杂志上发表20余篇力学论文,出版专著多部,同时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也有颇多建树。在国务院研究室参与起草关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民族、宗教、人口、资源、环境、民政、廉政及地震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和政策性文件数10项,参与撰写决策参考等政策咨询报告20余篇。黄黔教授加盟我校公管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我校公共政策研究的实力,密切学校与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联系,促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汲培文
特邀理事
汲培文曾经具体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星系物理、太阳物理等天体物理学前沿问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他开始从事科学基金管理工作,90年代起一直担任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他以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 为我国数学、物理、天文、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受到科技界的普遍好评。
卢伟真
特邀理事
盧偉真,1982 年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系流體力學本科畢業,1985 年原校碩士畢業,留校任教五年,1990 年赴英國國家工程實驗室進修及工作,1993年起獲聘為英國De Montfort大學助理研究員,1995年獲得該校建築環境專業博士。同年赴香港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現任職于香港城市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自2010年3月當選為香港力學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築環境及空氣質素評估,數值計算及其在建築環境中的應用,主持並參與多項香港研究資助局研究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作項目,已發表各類學術論文百餘篇。 個人網頁:http://www.bc.cityu.edu.hk/staff/bcwzlu/homepage/index.html
吕 坚
特邀理事
现任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79年教育部选拔首批公派赴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读大学本科,1984获该校机械工程工程师(Dipl. Ing.)文凭和材料与应用力学专业硕士(DEA)文凭,198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3年获巴黎第六大学力学Habilitation文凭。曾任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 讲座教授, 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教授,机械系统工程系系主任,兼任法国教育部与CNRS机械系统与并行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涉及纳米材料与先进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实验力学,仿真模拟设计。研究方向涉及纳米材料与先进材料的塑性变型制备和力学性能,实验力学,残余应力测量与模拟计算。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包括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PRL, Acta Materialia, JMPS, IJNME杂志发表论文22篇) 。发表论文被SCI系统引用3100余次,2009年单年他引400余次。曾任美国实验力学学会残余应力分会副主席,主席和Experimental Mechanics 杂志(SCI)(美国)(1998-2001)副主编;现任Computer, Materials & Continua等7个国际杂志编委.2010年被选为美国实验力学学会FELLOW。
孟庆国
特邀理事
1997年11月以前,主要从事湍流理论研究。发展了准相似性的湍流模式、高阶近似的湍流模式理论。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流动的湍流理论和计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97年11月,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作,从事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的基金管理工作。这期间,与中国力学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起组织力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一起开展力学学科的调研工作。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在《力学进展》的基金专栏中,提供基金申请和资助的有关情况,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信息。
沈为平
特邀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6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1982),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1986)。从事计算固体力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弹塑性极限分析和安定分析,超大桥梁内力影响面分析和动力分析,大规模并行计算。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二本。 目前主持中德合作项目“大功率激光应用”(422万欧元),上海市重点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及防治”(160万元),参加总装创新项目(3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超级计算机的结构动力学并行算法设计、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第三完成人)。
苏先樾
特邀理事
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力学与空天技术系主任,《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孙锦山
特邀理事
1941.10出生,江苏江阴人,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布朗大学工程力学系进修。 主要任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 主要论著:“理论爆轰物理”、“爆轰”及反应流体力学相关论文
孙庆平
特邀理事
男,1961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1989年8月至1991年11月,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1), 教授(1994), 1995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是国家基金委七五,八五,九五力学与材料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曾任法国教育部客座教授(1994,1996,1998, 2002, 2005)和IUTAM Symposium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2000) 及国家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研究基金(2001-03), 现主持多项香港特区政府基础研究基金,曾获国际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2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奖(1995)等。 主要从事固体相变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课题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单晶与多晶,智能复合材料微结构,纳米多晶NiTi超弹性微管,NiTi薄膜,相变陶瓷,材料相变过程中变形的失稳与传播,图像生成与演化,生物系统中的相变,相变与材料纳微尺度摩擦摩损等研究。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获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科学数据索引(ISI-SC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
王 翔
特邀理事
1991年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1年获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5月至2003年6月,在德国马普金属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3年12月至今,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历任载人航天型号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现任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参与多个航天器设计、研制及飞行试验,曾获全军武器装备科学技术一等奖。 现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
吴有生
特邀理事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多年从事船舶水弹性力学的系统性研究,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前列;先后从事与主持船舶抗水下与空中爆炸、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设计与研制。参与或主持我国船舶科学与深海装备高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论证工作,为推动我国船舶力学与船舶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获部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省、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六次。发表论文130余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结构大会常委、国际船模水池大会执委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姚伟彬
特邀理事
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中小学受教育于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及圣马可小学;香港浸会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英国修咸顿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而获詹金斯(R.S.Jenkins)奖;香港大学结构力学博士,其博士导师乃国际有名的有限法专家及有限条法始创人张佑启教授。姚伟彬988年回澳,在澳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姚伟彬997年为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副教授。姚伟彬999年被委任为澳门大学校长。曾在香港大学及加拿大卡加利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面为非缘性结构振动及有限条法,亦曾参与一些香港高层建筑物的有限无结构分析。
袁明武
特邀理事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39年8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人,汉族。1955-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1960-196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64-2004年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2004年底退休。 1980-1982年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进修,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L. Wilson教授。曾赴美、德、法、意、葡、西、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和讲学。1982年回国后领导和组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SAP84的开发和应用近30年,在国内拥有1000多家用户。他在大型特征值问题的求解、稀疏矩阵的快速解法、动力子结构和动网格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内外学术大会邀请报告20余次。曾作为大会主席或合作主席主持过20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袁教授现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执行局成员;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执行局成员;国际系列会议EPMESC董事局成员;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主任八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国内若干学术杂志的编委。 国际上曾获2000年国际工程与科学计算学会(ICES)“T. H. H. Pian Medal(卞学鐄奖)”、2004年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Fellow”奖、2004年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资深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s)奖和2010年IACM奖。国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个五年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领导和组织国家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北大课题部分。
曾恒一
特邀理事
曾恒一,海洋石油工程专家。1939年9月22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海洋石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前期研究、设计及建造工作。曾获得多项国家奖与省部级奖,为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五”期间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石油深水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准备实现我国深水技术跨跃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了“浅水大型浮式生产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了“大型浮体浅水效应”概念,为优化设计开拓了新思路并得到了成功地应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晓静
特邀理事
在圆薄板卡门方程精确解、近似解析解和收敛性证明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评价为“解决了自1910年以来国际力学界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认为“是五十年来该领域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处国内外领先地位”,并由此经力学学会推荐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年以来,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力-电-磁-热耦合功能材料,如:铁磁材料、超导材料和热电材料等的性能和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能定量描述电磁固体结构力学行为的一新的研究思路,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年来,在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在国际权威地学一区期刊和软物质期刊以及物理学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风沙电和风沙流问题的研究成果被“973”项目课题验收专家组评价为“提升了我国风沙运动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等。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学会工作,积极推动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建设工作。
周建平
特邀理事
周建平出生于1957年1月,湖南望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0月获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常委。 长期从事航天技术教学和航天工程管理工作。2000年4月起开始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重要贡献。参与组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朱建士
特邀理事
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参与的核武器初级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从目标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组织实施到具体技术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请选择页面